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自然资源综合管理职责的贯彻与推行,需要基础测绘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与信息服务。本文以新疆基础地理信息时空云平台建设为例,系统阐述省级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思路。通过整合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汇聚各类与空间位置相关的信息,建立动态地理空间数据库;依托政务网,研发开放、共享的省级时空云平台,推进新疆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建成全省统一、规范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使地理空间数据最终成为省级大数据基础平台中一个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最终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的应用,为政府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测绘与地理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自然资源机构改革的新形势下,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连云港市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数据,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托云环境,建设了国土空间大数据平台,以全市统一的陆海统筹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为支撑,逐步建立全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和管理与服务体系,采用微服务架构模式,建成部门联动、开发共享、安全可靠的国土空间大数据平台。在大数据平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对平台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建成了数据更全面、应用更广泛、共享更顺畅的平台,最终达到全市自然资源"可查询、可分析、可共享、可决策"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现状,以赤峰市为例,探讨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用途——为全市自然资源信息化系统提供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研究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内容.根据多年的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经验明确市级平台建设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对自然资源系统开展相关信息化平台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形势下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要求,本文通过构建自然资源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和空间大数据基础框架,整合新疆自然资源数据,基于高精度DEM数据,建成了新疆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交换与联动更新,并探索了三维实景数据的管理,最终为“三大应用体系”提供直观、丰富、准确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5.
以《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为指导,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从“一个网、一张图、一个平台”的技术要求入手,整合各类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并持续更新二、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二、三维地理信息管理展示平台的技术框架,明确平台组件及功能,形成基于自然资源大数据一体化的三维展示和分析平台。该平台功能不仅包括提供海量空间数据的管理、三维数据全要素实时在线更新、三维GIS分析及应用,还涵盖了地上、地表及地下的三维空间建模和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为自然资源相关的三维数据生产、数据库建设、功能模块设计等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统计面板数据、网络众源数据等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类型单一、准确性及时空分辨率不一、更新效率低等问题,该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监管大数据覆盖要素广、时空多维度、常态化更新等优势,重构了一套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计算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以指标评估模型方法为基础进一步优化设计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信息化建设方案,通过全面整合自然资源监测、社会经济等数据,构建可持续发展大数据中心,实现了以自然资源大数据为主的多源异构数据统一管理,同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实践。平台在精准评估诊断城市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同时,为政府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目标达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也为自然资源大数据利用开发了一种新的场景。  相似文献   

7.
自然资源机构成立后,业务管理工作调整及"放管服"不断深化;同时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换代,系统及数据服务对象范围也不断扩大,现有系统已完全不能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本文以福清市为例,遵循立足现状、集约节约、适度超前、互联共享的建设原则,从自然资源业务流程分析、系统总体架构、空间数据整合、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建设的内容,为福清市自然资源政务辅助决策提供精准、权威的数据及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8.
孙敬杰  王智 《测绘》2020,43(1):26-29,40
本文介绍了融合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地质环境、矿产资源、土地规划、矿产规划、不动产登记、地政管理、测绘管理、社会数据、经济数据、人口数据等各类数据,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资源体系方案,能够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1]。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自然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中存在信息系统建设分散,数据共享困难、缺少全流程业务串联主线等现实问题,提出了统一业务平台、共建共享数据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多维度对接等解决方案。以乌鲁木齐为例,开展了自然资源一体化电子政务平台设计与建设,该平台具有“搭建式、插件式、配置式”集成开发技术、分布式空间大数据管理、一码管地等特点,实现市、区(县)两级自然资源信息集聚整合,为自然资源业务融合和履行“两统一”职责,创新管理方式,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构建基于时空数据的土地资源资产审计系统,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信息化有重要意义,为支撑土地管理、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本文在对土地资源资产审计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土地资源资产时空数据,使网络地理信息技术与审计信息化相结合,构建了土地资源资产审计系统,并对数据库设计、系统实现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以四川省为例,构建了土地资源资产审计时空数据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1.
浅析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从概念和形式上解数字化测绘和信息化测绘的异同,从测绘信息获取与处理、信息产品形式和存储方式,以及测绘产品服务保障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试图从测绘生产、测绘产品及服务的全过程描述信息化测绘的优势和特点,从而加深对信息化测绘的认识,明确信息化测绘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条件,了解信息化测绘在实时化服务方面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12.
恶意软件的特征、危害性及其防范与清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意软件已成为社会公害,其泛滥是继网络病毒、垃圾邮件后互联网世界的又一个全球性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恶意软件的特征及其危害性,指出了防范恶意软件的一些具体措施,列举了清除恶意软件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导航与位置服务是继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信息产业。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探讨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及其产业布局的构成。然后,根据该产业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及趋势;这些前沿技术涉及协同精密定位、社会感知与计算、与5G相融合的通导一体化、与无人机器人相融合的智能导航等。最后,以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给出了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主要包括关键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重大战略规划、核心芯片与软件平台、标准制定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建设目标、技术路线、软件总体框架及软件构成等四个方面通过阐述了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并对基于基础平台进行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化建设所需具备的条件、适用范围和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黄欣 《北京测绘》2007,(2):40-43,26
从1:2000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DEM)和1:2000比例尺正射影像(DOM),设计与实施过程入手,系统的阐述了数字地面模型(DEM)和正射影像(DOM)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和方法。成果的精度经全野外实地全站仪检测比较,符合成图的精度要求,结论认为这项成果能够广泛应用于测绘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测绘成果检查验收工作是保证测绘产品质量的重要工作,本文研究如何将办公自动化与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与测绘成果检查验收单位工作相一致的管理系统,协调项目中不同角色人员的工作,方便单位领导监控检查验收工作进度与结果,有助于数据的统计。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管理与发布信息系统设计依托于国土资源部内外网和单机版环境,采用成熟先进的.NeT、数据库、XML等技术,实现了各类数据的管理、查询与维护。系统包括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发布子系统、科技奖励申报管理发布子系统、外事资料和考察报告汇交子系统和科技成果网4个子系统。系统设计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测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于洲 《测绘科学》2011,36(6):238-240
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与测绘相关的各领域科技发展趋势和特点,总结了科技进步对测绘发展的重大影响,指出科技进步使测绘的工作对象、服务主体、应用范围等持续拓展,推动了地理信息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梅洋  李霖 《测绘科学》2006,31(1):115-116
针对地图中的一类特殊符号,提出了半线半面符号的概念,对这类符号的构造特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该类符号进行了结构化描述,并在计算机环境下实现了半线半面符号的自动绘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项目中的实物指标调查测绘方案。基于GIS地籍数据,配合河南省高分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省级数据与应用中心自2016年至2020年数据,使用2次750m通场的厘米级航空摄影数据和1次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可见光光学倾斜摄影和激光点云成像数据,最终形成13张细化标注农作物和树木种类的亚米级彩色平面地图,4张亚米级建筑物及其他附属设施三维地图,2张厘米级建筑物及其他附属设施三维地图,形成全面控制近5年征迁地区实物评价的最终指标数据。本文个案在该数据的支持下,征迁过程迅速高效完成,虽然也经历了部分诉讼调解过程,但最终对本文个案测量数据的支持率和认同率均为100%。本文调查测绘方案对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项目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