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测绘项目生产前期,均要根据项目需求,分析收集专业资料及其所在部门情况。由于测绘项目参考的专业资料内容和所在部门存在部分重叠,因此协同收集和处理常态化测绘项目专业,对于提高测绘项目生产效率具有一定帮助。以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和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为例,从政府部门职能和两个项目所需专业资料、资料分析整理等两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测绘项目专业资料的协同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并规范项目开展前的资料收集整理,使其流程化,从而提高资料收集分析效率,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和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每年都需要从相关部门收集专业资料用于生产作业,因此有必要研究这2个项目所需专题资料的内容和收集部门,协同收集2个项目所需的专题资料,同时也使项目开展前的资料收集整理规范化、流程化,提高资料收集分析效率,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分别从影像数据源、更新方式、更新指标和数据成果四个方面对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和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二者的异同点,并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探讨两个项目联合作业的方法,为进一步推进项目开展,提高成果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省级统筹、市县协同、联动更新"的新型基础测绘要求,湖北省开展了新型基础测绘项目试点工作.试点生产组织模式是建立大比例尺图库一体化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于立体航测成图软件,对地理要素进行合理编码,研究了一套集内业采集和编辑入库于一体的三维数据数据采集入库出图方法,获取了试点区域的三维DLG数据.实验证明,图库一...  相似文献   

5.
结合地理国情监测与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的各作业工序,将可协同作业的部分提炼出来,以期为两个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高分遥感智能解译是实现地理信息精细生成与快速更新的重要途径,从基于遥感开展精准地理应用的背景出发,解析了遥感信息产品生产与落地应用中的局限性,阐释了遥感回归地理应用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其中“精(形态)”“准(内容)”图谱特征耦合的关键性。以地理学指导智能遥感研究为基本认识,提出了基于精细地理场景开展高分辨率遥感地学分析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思路,以及时空/星地两个层面相协同的智能计算模式,并以中国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耕地评价为应用案例,利用分区分层感知/时空协同反演/多粒度决策3个基础模型,在复杂山地区开展精准应用驱动的高分遥感协同计算。结合实验结果,通过对不规则网格空间表达、时序特征多模态重建、多源不确定性解析以及不确定性引导的迭代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的探讨分析,给出面向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研究思路,为地理学指导下的智能遥感研究以及遥感支撑的精准地理应用提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测绘》2016,(6)
本文针对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生产,探索采用协同更新的生产作业模式,通过制定协同更新数据生产技术方案及相关作业流程,研发协同更新的外业电子调绘及内业数据处理软件,形成协同更新技术体系的一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地理空间数据库联动更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多比例尺、跨行业的地理空间数据整合与更新为背景,介绍了地理空间数据库的联动更新模式,描述了多比例尺数据的级联更新和跨行业数据的协同更新两种模式,以及支撑联动更新的两大关键技术,即实体级增量更新和地理实体编码。联动更新技术在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的运用与相关机制的建立,对提高平台各类空间数据的更新效率和数据一致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
现有单机化、生产流程与质检流程独立的作业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的海量基础地理数据实时化更新的需求,亟须一套完整、高效协同的生产模式保障重点项目顺利运行。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cSDE的测绘地理信息协同作业技术,基于该技术实现了一套高效协同化的生产作业系统,突破了离线单机化的独立作业形式,解决了生产流程与质检流程间协同效率低的问题。该系统在多个省级以上项目中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度学习样本制作技术稀缺以及样本复用性差等问题,本文围绕自然资源督察业务、测绘生产项目等需求,面向深度学习算法和模型,基于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已有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资料,对水体、林地、推填土等典型自然资源要素,开展了遥感影像处理、样本数据制作、质量控制、成果入库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面向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样本库建设技术体系,有效促进了样本数据的统一管理、重复利用和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情报》2012,(5):F0003-F0003
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西北襟连大别,与岳西县司空山毗邻,东南俯视长江,与安庆、九华山及庐山相望,总面积135.12平方公里,类型为花岗岩峰丛地质地貌和超高压变质带地质遗迹。公园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为天柱山花岗岩地质园区,面积102.72平方公里。南区为超高压变质带科学考察区,面积为32.4平方公里。天柱山主峰以海拔1488米的绝对高度雄视江淮,又以400米左右的相对高差耸峙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情报》2012,(5):F0002-F0002
位于湖北西北边缘的神农架林区的南部,属于大巴山山脉东南延伸的中高山区,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1800米以上,号称"华中第一峰"的神农顶高达3105.4米。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50平方公里。公园地质遗迹内容丰富,有山岳、冰川、流水及岩溶等多种地貌景观;动植物种类丰富,原始森林景观保存完好;"野人"之谜至今未解;同时还有白化动物奇观、远古人类旧石器遗址等。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情报》2012,(3):F0002-F0002
位于北京市延庆县东北部,距延庆县城约30公里,距北京城区约100公里。地质公园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6~8公里,总面积226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为硅化木化石群。地质公园内的硅化木产自1.4亿年左右的上侏罗统土城子组地层中。  相似文献   

14.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海拔2123米,是古代"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西来第一山",素有"两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的美誉。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受差异风化、水冲蚀、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了我国丹霞地貌中时代较早的类型,是黄土高原上独有的自然奇观,为研究本区地质构造、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的演化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对揭示黄土高原区分布的岛状基岩山的形成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崆峒山林木葱茏,峰险石奇,既有北方山势之雄,又兼南国山色之秀,下有宛如白练的泾河、胭脂河绕山南北交汇东去。曾被宗教界定为"十二仙山之一"。古迹胜景甚多,有气势磅礴的马鬃山,奇特的得山胜景,幽雅别致的五台风光,神秘的玄鹤洞,引人入胜的弹筝峡、月石峡等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5.
位于湖南省西南新宁县境内,东邻东安县,西靠城步,北距新宁县城11公里,南接广西全州、资源县,宽约4~8公里,长约18公里,面积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情报》2011,(7):F0002-F0002
位于上海长江入海口,公园选址于河口三角洲冲积沙岛-崇明岛东端,由团结沙、东旺沙、北八澈沙三沙合并而成。公园园区东西宽约2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基本覆盖东滩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145平方公里。崇明岛是世界最大的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情报》2011,(4):F0003-F0003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玉山县交界的怀玉山腹部。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71平方公里,属典型的花岗岩峰林地貌。海拔一般1000~1800米,为中山地形,主峰玉京峰海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情报》2011,(2):F0002-F0002
位于河南省遂平县西部伏牛山东缘余脉,东部为黄淮海平原,面积147.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地质遗迹为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地貌。其大地构造位于我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东段。山体主要由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情报》2011,(2):F0003-F0003
以黄河为轴心,地跨山西和陕西两省,以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为主要地质遗迹。黄河壶口瀑布是黄河河道上最大的瀑布,宽20~30米,高20多米,流量1000立方米/秒。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情报》2012,(6):F0002-F0002
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芦溪县东侧、宜春市西南、吉安市安福县北面三县市交汇处。地处罗霄山脉北段,为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地质构造隆起区。其山体系片麻岩和花岗岩质,山上弧形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