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卡拉塔格地处吐哈盆地南缘的大南湖-头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区内发现卡拉萨、红石、梅岭、红山、红海、沙尔湖-沙西东等多处铜金锌多金属矿床(点),矿床类型可分为VMS块状硫化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3类。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石炭世、泥盆世。容矿空间上,VMS块状硫化物型铜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集中分布在区域内西部下泥盆统卡拉塔格组火山碎屑岩地层中,斑岩型铜矿床主要分布在区域内北西部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中。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均属准噶尔板块最南缘的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带,该区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毛启贵  方同辉  王京彬  王书来  王宁 《岩石学报》2010,26(10):3017-3026
东天山卡拉塔格矿带红海块状硫化物Cu-Zn矿床产于卡拉塔格海相火山岩建造中,矿层主要与两个岩性段的火山-碎屑岩地层有关:(1)盖层为中性-酸性火山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夹凝灰质砂岩;(2)赋矿层位主要由中基性-中酸性火山角砾岩、凝灰角砾岩、凝灰岩和沉凝灰岩组成。高精度的锆石离子探针U-Pb同位素定年获得矿体上盘围岩底部酸性火山岩的年龄为416.3±5.9Ma,为成矿时代的上限年龄;K-Ar同位素定年获得矿体下盘强绢云母化蚀变围岩年龄为424±7Ma,记录了最晚一期成矿热液活动的时代。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显示,卡拉塔格地区在早古生代末期存在一期铜多金属成矿作用,这个认识不仅为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火山岩地层的时代划分提供了年代学限制,而且扩大了卡拉塔格地区和区域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3.
新疆哈密市红海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海铜金矿位于卡拉塔格铜金成矿带,是最近发现的VMS矿床,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矿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构造及矿脉特征。通过对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红山铜金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部的卡拉塔格地区,以硫酸盐类铜金矿为主,硅化脉状铜金矿为次,赋存于大柳沟组火山岩-次火山岩中,受区域NWW向构造控制。红山铜金矿床是一种浅成火山热液型铜矿床,蚀变以火山岩的酸性淋滤带和绢云母-硅化为显著特征,远矿蚀变为青磐岩化,具明显的分带性。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分析,结合他人研究成果,认为红山铜金矿床于中生代中低温热液体系下形成,后期由于地壳隆起遭到剥蚀,硫化物在地表氧化迁移汇集,沿围岩构造裂隙渗透、淋滤,最终形成现在的红山铜金矿。  相似文献   

5.
新疆哈密卡拉塔格块状硫化物矿床金银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哈密红海黄土坡VMS矿床位于东天山卡拉塔格隆起带,是卡拉塔格矿集区内新发现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矿体产于卡拉塔格隆起带核部火山沉积岩建造中,具有典型的VMS型矿床“上层下脉”二元结构特征。该矿床中含金硫化物矿石主要有块状黄铁矿黄铜矿、块状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块状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和块状闪锌矿。文中在对各类含金硫化物矿石进行详细的矿相学研究基础上,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联用技术(SEM/EDS),对硫化物样品中金、银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块状硫化物中的主要矿物形成于多个期次,主要包括VMS成矿期(黄铁矿阶段、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阶段、石英重晶石阶段)、热液叠加期(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阶段)和表生期(铜蓝纤铁矿阶段)。矿区首次发现4颗金银金属互化物(银金矿、碲银矿),其较大的化学成分差异指示了热液环境由中酸性中性转变为更有利于Au、Ag迁移沉淀的偏碱性。后期的偏碱性热液对VMS成矿期形成矿物产生了交代作用,使得Au、Ag活化再富集。由于后期热液叠加改造,红海VMS型矿床中Au、Ag不仅赋存于VMS成矿期后期中低温闪锌矿黄铜矿阶段,也赋存于VMS成矿期早期中高温黄铁矿阶段,并贯穿整个热液叠加期。各含金矿物组合中除4颗金银金属互化物外Au多呈显微不可见状态,推测Au、Ag主要以原子或离子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或矿物空位处。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新疆北部的东天山成矿带隶属于中亚成矿域,是中国最重要的铜、镍、金、铁、铅锌等大型矿床集中区之一(芮宗瑶等,2002;王登红等,2006;王京彬等,2006;Chen et al.,2012)。近年在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的卡拉塔格地区勘查发现的红海VMS型铜锌矿床,其层状矿体上盘酸性火山  相似文献   

7.
王宁 《地质与勘探》2015,51(5):849-858
哈密红石铜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部的卡拉塔格地区,红石铜矿体产于大柳沟组第二、三岩性段中酸性海相火山岩中,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对围岩没有选择性。已发现工业铜矿体30个,矿体形态为陡脉状,长度32-1100米,一般100-300米,宽度或延深35-300米,一般80-200米,真厚度1.02-4.96米,一般2-3米。矿体铜品位0.30-4.29%。铜资源储量规模为小型,矿产类型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带层位具有广阔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在西昆仑盖山北坡恰尔隆-库尔浪-塔木铜多金属-金成矿带内,对产于下石炭统基性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和产于上石炭统酸性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物铜矿床的成矿条件,通过代表性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两者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相同,形成时间相近,空间上毗邻,矿化特征又极其相似,具有密切的内在成因联系数.结合成矿地质环境,铜金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图像上显示的色晕异常带与已知铜、金矿床和矿点的叠合程度,以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条件,进行铜矿成矿预测,认为该成矿带内的阿属河-木孜塔格-带是铜矿找矿的有望地区.  相似文献   

9.
含铜黄铁矿型矿床包括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及别子型矿床。一般认为其形成与海底火山喷气-沉积作用有关。但对这类矿床的认识却存在很多争议。 1.对含铜黄铁矿型矿床的新认识。过去很多人都把这类矿床与块状硫化物矿床联系在一起。近年来作者研究表明,很多这类矿床不仅有块状硫化物矿石,而且还含有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以及条带状矿石。且这些矿石往往是属同一成因的,因此将这类矿床统统以块状硫化物矿床命名是不符合实际的。比如加拿大Gold-Stream地区与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铜锌矿床;其中包含两种矿石,一种是产于绿色和暗色钙质千枚岩中薄层浸染状硫化物矿石,另一种为产于绿岩带地层间隙中的块状硫化物矿石,其间含有磁黄铁矿和黄铜矿的薄层紧密混合  相似文献   

10.
维宝矿区属塔里木-华北板块柴达木微板块之祁漫塔格古生代复合沟弧带,成矿区带属于秦祁昆成矿域-昆仑成矿省-东昆仑F e-Pb-Zn-Cu-Co-A u-W-Sn-石棉-盐类成矿带-祁漫塔格W-Sn-Pb-Zn-F e-Cu-多金属矿带。容矿地层为蓟县系狼牙山组(Jx l),含矿岩性为条带状绿帘石、透辉石矽卡岩、少量为矽卡岩化大理岩。矿体主要受地层控制,形态多呈层状、透镜状和脉状。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绿泥石化、大理岩化和纤闪石化等。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黄铁矿为主,其次为褐铁矿、孔雀石、铜蓝等。矿石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浸染状构造为主,局部见块状构造。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岩浆气液叠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