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亚洲中东部“塑性流动-地震”网络系统及板内构造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地震的网络状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在亚洲的中东部地区存在着两个网络系统,即分布于大部分地区的中东亚网络系统和位于其东南的华东南网络系统。根据多层构造模型,这些地震网络系统实际上是岩石圈下层(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网络的一种显示。每一“塑性流动-地震”网络系统为不同类型的边界所围限,其中包括一段驱动边界以及若干段约束边界和泄流边界。本地区的两个塑性流动网络系统分别以喜马拉雅弧和台湾弧为驱动边界,对板块内部的构造变形、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性、以及构造单元(亚板块、地体等)的划分起着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陆板内塑性流动波与地震迁移(一)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绳祖  张宗淳 《地震地质》1994,16(4):289-297
大陆岩石圈下层的网络状塑性流动,通过能量的远距离传递,控制着板内地震的空间分布,而脉动式塑性流动波的传播决定了地震的迁移。根据地震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以喜马拉雅碰撞带为驱动边界的中东亚网络系统主要存在着两种塑性流动波,波速的沿网带分量分别约为1~7km/a和12~45km/a,边界起波的时间间隔平均为93.7a和10.8a,分别称之为“百年波”和“十年波”。塑性流动波的波峰带为地震的发生提供必要的能量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东亚大陆塑性流动网络控制下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塑化松香和干凝滑石粉浆分别作为岩石圈延性下层(下地壳及岩石圈地幔)和脆性上层(上部地壳)的相似材料,就亚洲中东部大陆在板块边界推挤作用下的构造变形进行了模拟实验。初步结果表明,本地区在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推挤下,形成两个塑性流动网络系统,它们控制了岩石圈上层构造变形,在分布格局上大致与地震的网络状分布相对应;东北部可能存在另一规模较小、作用较弱的驱动边界及相应的网络系统,由于它的影响,导致华北北部构造带和地震带的扭曲。实验还表明,大型压性盆地的形成与岩石圈下层稳定块体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4.
亚洲中东部岩浆岩网络状分布与塑性流动网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绳祖  张宗淳 《地震地质》1997,19(3):44-247
亚洲中东部的岩浆岩分布具有明显的网络状特征,共轭相交的岩浆岩带构成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不同的岩浆岩网络系统。岩浆岩网络受岩石圈下层塑性流动网络的控制,是塑性流动带剪切变形、摩擦热效应及带内介质弱化、轻化,以至促成地幔上隆和岩浆上涌的结果。根据“塑性流动-岩浆岩”网络,推测了不同地质时期大陆构造变形的驱动边界、驱动力方向和古构造应力场,并探讨了网络构造的演变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绳祖 《地震地质》2005,27(2):260-272
根据“网状塑性流动”大陆动力学模型,岩石圈的变形方式由浅层脆性向深层延性的转变以及岩石圈下层网状塑性流动的控制作用,导致板块内部的多层构造变形。GPS方法或断层错动反演方法所测定的只是浅表地壳。多震层的应变速率可用“地震复发间隔法”,根据先后两次地震的复发间隔和后发地震的发震概率予以估计。基于岩石圈下层塑性流动网络共轭角与挤压变形之间的关系,可运用“共轭角法”估计该层的应变,并结合对于变形时间的估计,进一步推算网络的特征应变速率。文中给出了亚洲中东部地区岩石圈下层特征应变速率的等值线图,其数量级为10-15~10-14/s。控制多震层地震活动的主要是塑性流动网带,其应变速率大于网络的特征应变速率,除此以外,多震层的应变速率还受到驱动边界的直接作用、塑性流动波和上下层之间非连续分布软弱层的影响。根据青藏高原至华北平原11个潜在震源区所在地段多震层应变速率与岩石圈下层特征应变速率的对比分析,除临汾盆地1处偏差较大外,其余10处两者间表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其比值β平均为1.75,分布范围为1.25~2.25。文中建议在进行中长期地震预测时,可根据岩石圈下层特征应变速率等值线图,结合比值β的引入,粗略地估计各潜在震源  相似文献   

6.
王绳祖  张宗淳 《地震地质》2003,25(2):227-236
根据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与塑性流动波 (网络波 )的观点 ,在采用和改进以往对于亚洲中东部其它地区网络波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地震活动沿塑性流动网带的迁移、速度场及边界起波期等研究 ,绘制了中国东南地区网络波走时等值线图和波峰带分布图 ,初步展示了网络波控制下的地震能量背景 ,为进一步的研究及该地区地震能量背景的物理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绳祖  张流 《地震地质》2002,24(3):324-334
川滇地区位于中东亚塑性流动网络系统东南部 ,研究区内岩石圈下层含右向网带 6条和左向网带 16条 ,受其控制在多震层内形成相应的地震带。多震层和岩石圈下层的构造应力场在总趋势上基本一致 ,进一步证明了下层网状流动对上层的控制。沿网带以不同交角展布的发震断裂组成地震构造带 ,其中多数右向地震构造带已发育成熟 (视成熟度Λ≥ 0 .8) ,而左向带除大理 -通海和腾冲 -景洪两带接近成熟外 ,多数的Λ值显著小于 0 .8。“川滇菱形块体”因塑性流动网络的存在和块体边界的变迁 ,其现今构造和动力学涵义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陆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和塑性流动波的观念,地震迁移主要表现为塑性流动波控制下地震沿网带的迁移。中东亚网络系统存在着两种以上的塑性流动波,其中与地震中期预测有关的是“十年波”和“百年波”。它们具有不同的起波年份、起波期和波峰带,而各期波的优势传播方向和有效作用范围又有所不同。两种波的波峰带相互叠合形成双重波峰区,其中有“塑性流动-地震”网带经过的区段为地震提供必要的能量背景条件,构成能量背景区。对中国大陆1976年震情的检验表明,6.0~7.8级地震共19次,约有90%分布在相应震级范围的能量背景区内  相似文献   

9.
收集并分析了1969—2018年缅甸弧地区共170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发现浅源地震主要分布在缅甸弧西侧和实皆断裂,且震源机制解以走滑为主;逆冲型地震主要位于缅甸弧中部,且以中源地震为主;正断型地震主要分布在缅甸弧南侧。基于缅甸弧至川滇地区粘弹性介质模型,以川滇地区51条主要断裂、129个断层段、2 112个断层离散点作为接收断层模型,分别计算了缅甸弧单次地震模型和1969—2018年所有M_W≥6.0地震在川滇地区产生的静态和累积库仑应力。结果表明:缅甸弧中源地震对川滇地区库仑应力影响较小,一般情况下可忽略不计;浅源地震在川滇地区产生的库仑应力大小明显高于中源地震;1969—2018年缅甸弧所有M_W≥6.0地震对川滇地区的最大累积库仑应力小于0.1 bar,应力加载作用最强的区域集中在小滇西—滇西北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10.
亚洲中东部地区塑性流动波(“慢波”)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绳祖  张宗淳 《地震地质》2004,26(1):91-101
根据先前相似模型实验的结果 ,在板块边界驱动下 ,沿岩石圈下层 (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 )传播的塑性流动波包括“快波”和“慢波” ,二者均属于黏性重力波 ,并分别由主波和辅波叠加而成。“快波”以 10 0 ~ 10 2 km/a量级的速度传播 ,已为塑性流动波控制下地震迁移的研究所证实。文中根据 7级以上强震的条带状分布图像 ,证明在喜马拉雅弧驱动下还存在着波速仅为 10 0 ~ 10 1m/a量级的“慢波” ,其中对 7级以上强震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是“慢波”的辅波 ,其平均波长为 4 45km ,波速为 0 81~ 2 80m/a ,周期为 0 .16~ 0 .5 5Ma。“慢波”的边界起波时间距今约 1.34~ 4 .6 6Ma ,相当于上新世中期至早更新世中期 ,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主要活跃期 (幕 )之一相吻合。以喜马拉雅弧西段和东段为波源所形成的2个“慢波”系统的波峰带相互重叠 ,为 7级以上强震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背景  相似文献   

11.
王绳祖  张宗淳 《地震地质》1995,17(2):123-131
基于大陆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和塑性流动波的观念,地震迁移主要表现为塑性流动波控制下地震沿网带的迁移,中东亚网络系统存在着两种以上的塑性流动波,其中与地震中期预报有关的是“十年波”和“百年波”。它们具有不同的起波年份、起波期和波峰带,而各期波的优势传播方向和有效作用范围又有所不同,两种的波峰带相互叠合形成双重波峰区,其中有“塑性流动性-地震”网带经过的区段为地震提供必要的能量背景条件,构成能量背景区。  相似文献   

12.
岩石圈塑性流动波的实验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采用了适当配比的塑化松香 ,模拟岩石圈延性层 ,研究边界驱动条件下塑性流动波的传播过程。实验表明 ,塑性流动波类似于粘性重力波 ,并有“快波”和“慢波”之分 ,二者分别由主波和辅波叠加而成。主波类似于孤立波或涌波。根据相似原理 ,“快波”主波的外推波速约为 0 .12~2 .5km/a ,在波速量级上大致相当或接近于岩石圈下层某些控制地震迁移的塑性流动波  相似文献   

13.
岩石圈塑性流动波的实验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圈塑性流动波的物理模拟实验表明 ,在板块边界驱动下 ,模型中除了产生“快波”(波速量级大致相当于原型的 10 0 ~ 10 2 km/a)外 ,还存在着相当于原型波速量级为 10 - 1~ 10 0 m/a的“慢波”。“慢波”也可分解为主波和辅波 ,主波类似于涌波 (孤立波 ) ,辅波则以波群的方式传播 ,二者均系粘性重力波。板块边界的驱动作用通过不同波速的多重塑性流动波向板内传播 ,控制地震能量背景的起伏振荡 ,并导致缓慢构造运动的韵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藏东南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浪平  邵志刚  晏锐 《地震》2011,31(3):9-18
藏东南及周边地区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动力碰撞的影响区, 该区历史地震活动强烈, 曾发生过1950年墨脱—察隅8.6级和1951年当雄8.0级地震。 本文首先介绍藏东南及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 其次通过考察该地区强震活动情况和活动地块边界带相关段落的加卸载响应比(LURR)时序特征, 分析了研究区的强震活动状态。 从历史地震活动看, 安达曼弧地区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强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动力关联, 当前研究区域的周边动力环境表现为安达曼弧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和东构造结地区的持续平静。 从地震活动图像看, 1980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在藏东南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空区, 表现类似于1950年墨脱—察隅地震前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活动地块边界带相关段落LURR时序特征看, 喜马拉雅带东段现处于高应力状态, 其次为澜沧江带与三江带。  相似文献   

15.
地震孕育发生的场源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耿鲁明  石耀霖 《中国地震》1993,9(4):310-319
场和源在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研究中已成为两个最重要分友。本文应用计算机模型研究地震活动中的场源关系。模型以非线性元件构成的网络系统来模拟含有多个地震活动带的地震构造块体的地震活动。在模型边界上加以定常应变速率,则在模型中可产生高低起伏的轮回式地震活动,并形成应力场强度和应变能高低起伏的准周期变化,各地地震活动轮回有其主体活动地区,不同的轮回之间常显示出地震主体活动区的空间转移。同时,若将模型中达到一定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及邻区航磁异常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航磁异常资料进行向上解析延拓、垂向不同阶导数及磁性体边界确定新方法等处理,并结合地震震中分布对鄂尔多斯块体及邻区不同深度场源磁异常特征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虽具有整体刚性的特征,但其内部也存在非均质性;块体东缘的华北克拉通地区经后期改造,产生近SN向的基底软弱带;青藏高原地壳缩短增厚的同时,其东北缘下地壳韧性物质分别沿秦岭、祁连两个软弱带向周缘塑性流动,而且青藏高原巨大的NE向挤压应力造成鄂尔多斯块体逆时针旋转;鄂尔多斯块体及其边界多样化的构造特征反映了不同刚性程度的地质体在外部不同应力作用下产生了显著差异的地质构造形态,这种构造形态具有继承性和叠加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箱形计算方法,我们分析了日本地震震中、活断层和水系3个地质系空间分布的分形结构。结果表明,在1~100Km尺度范围中,全部的地质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尺度约13Km,空间分布由此分成两段,一段是r〈13Km的小尺度和另一段r〉13Km的大尺度(r是箱子尺寸)。在这两段中,3个地质系都系都遵循幂函数规律分布,因此人武部的地质系具有有限长度的分形结构。因为特征尺度约13Km对应于地壳脆塑性转换带的深度  相似文献   

18.
王绳祖  张流 《地震地质》2002,24(1):69-80
文中所述华北地区位于中东亚塑性流动网络系统的东部 (偏北 ) ,在岩石圈下层内含右向和左向塑性流动网带多条 ,受其控制 ,在其上方多震层内形成地震带 ,并导致上层构造应力场在总趋势上与下层基本保持一致。发震断裂以不同交角沿网带展布 ,组成地震构造带 ,其中少数地震构造带的视成熟度较高 ,多数尚属未成熟的准地震构造带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史料记载,南北地震带7级以上大震发生频度高.其构造分布特点是,主要沿东边界带密集成带分布.中北段,大震沿银川-天水-武都呈近南北向展布;中南段,大震沿康定-西昌-嵩明-通海也呈近南北向展布.中段的龙门山带错位,大震构造分布不连续.这与川青地块向南东运动,由于川中盆地的阻挡,形成兼右旋活动的动力学机制有关.这一现象在1900年以前的大震分布中可清楚见到.而1900年后的大震沿东边界带的成带分布不明显,更多分布在南北地震带中西部地区的几个主要构造带上,即北西向祁连山构造带的中段、库玛构造带、鲜水河构造带、川滇地块西侧几个构造带上.虽然地震在约10度范围内总体呈南北向分布,但不象1900年前在东侧边界带大震的集中性和成带性显著,整体散布在中西部地区的主要构造带上.尤其是1988年云南澜沧耿玛7.6级地震开始的本活跃期以来,南北地震带的6级以上强震相对集中在3个主体地区:滇西地块、雅江地块和滇中地块西侧地区、祁连和巴颜喀拉地块.根据各地震活跃期强震分布区的分析,在各地震活跃期强震主体地区会持续至该活跃期结束.为此认为未来南北地震带的7级地震仍然会发生在这3个相对6级地震集中区.进而可以在这3个地区寻找大震破裂的空段,或未破裂段,即是下次大震可能发生的潜在场所.  相似文献   

20.
王绳祖 《地震地质》1998,20(4):92-390
根据地震的涡旋状分布图象和大型盆地的分布特征,指出中东亚地区存在着巨型的涡旋构造。该涡旋构造由主环(直径约2000km)及内、外分支构成,主环和内环绕四川盆地逆时针旋转,外分支环绕塔里木等大型盆地顺时针旋转。根据层析成像资料推测,上述涡旋构造是上升型地幔涡旋对岩石圈板块底界驱动作用的结果。综合地幔涡旋和岩石圈下层塑性流动网络的见解,提出了“涡旋/网络”大陆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认为来自地幔涡旋的板块底界驱动力和由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传递的板块边缘驱动力,作为两种基本的驱动力源,控制着中东亚大陆的构造变形及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