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岩土力学》2012,(6):1828
(2013年10月25~27日,南京)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3)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4)环境岩土工程;(5)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会议专题: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新方法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2.
《岩土力学》2013,(3):658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协办单位:《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岩土力学》编辑部会议时间:2013年10月25-27日会议地点:江苏南京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3)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4)环境岩土工程;(5)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  相似文献   

3.
香港土木工程署主管岩土体研究与工程治理.研究内容包括遥感、地质、工程地质、滑坡、泥流、岩土测试、监测预报等各方面.有很多借鉴之处.在工程治理方面有铆钉喷浆、水泥护坡、铆杆挡墙,抗滑桩、排水等措施,技术先进,施工精细.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地质(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论坛显示了国内外地质和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领域研究工作的以下几个特点:(1)理论研究不断加强,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基础性研究成果; (2)开发出越来越多的适用于地质和岩土工程监测的新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在精度、稳定性、可靠性、可集成性等方面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3)分布式传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与岩土工程安全监测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已开发出一些针对具体工程的监测系统; (4)全分布式和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已逐渐渗透到水利水电、交通、消防、电力、国防等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监测规范的制定进一步受到重视。未来的研究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发具有优越性能价格比的全分布式光纤传感解调技术; (2)特种地质和岩土工程光纤传感器及其现场安装工艺的研究; (3)海量分布式光纤感测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技术; (4)基于分布式监测技术的地质灾害预警和岩土工程安全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5.
《岩土力学》2012,(8):2252
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3)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4)环境岩土工程;(5)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参加会议。时间:2013年10月25日-27日地点:江苏南京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协办单位:《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岩土力学》编辑部  相似文献   

6.
第八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由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承办。拟于 2 0 0 4年 10月在上海召开。会议内容与会议主题1关于学科发展的动态的特邀报告2围绕下列主题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 :(1)岩土特性与本构模型及工程参数 ;(2 )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 ;(4)岩土渗流分析与计算 ;(5 )岩土工程实录分析 ;(6 )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 ;(7)计算岩土力学中的新技术应用 ;3召开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会议征文要求1、应征论文要求内容具…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2012,(5):1600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河海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大会主题: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中的新挑战会议专题:(1)岩石力学基本性质与本构关系;(2)岩石力学新理论、新方法;(3)岩石工程数值分析与仿真;(4)岩石动力学;(5)岩石高边坡工程;(6)岩石地下工程;(7)环境岩土工程;(8)岩土工程加固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9)岩土力学试验研究方法;(10)岩土工程风险分析;(11)岩石工程实例分析;(12)其他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8.
《岩土力学》2005,26(1):96-96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破碎工程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南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八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和第八届全国岩石破碎与粉碎学术研讨会,将于 2005 年 10 月在长沙举行。1. 应征论文范围为资源与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岩土力学问题: (1) 岩土基本性质;(2)地下空间利用与风险分析;(3)矿岩破裂与岩层控制;(4)岩土本构、断裂、损伤;(5)环境岩土工程;(6)岩土动力学;(7)资源开发与利用;(8)岩土工程进展与工程实录;(9)其他。2. 应征论文要求:应征论文应未公开发表过,篇幅限在 8 000 字…  相似文献   

9.
地质和岩土工程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纤传感器与常规传感器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已经成为地质和岩土工程监测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光纤传感监测系统的种类、基本测量原理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状况,并对各种传感技术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应用于地质和岩土工程监测尚需研究的相关课题。  相似文献   

10.
第五届地质(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论坛于2014年10月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显示,国内外地质和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一些进展:(1)光电解调技术不断进步,解调精度、稳定性不断提高,一些新型的技术如微弱FBG拉丝塔技术被开发出来; (2)国内外都研发了大量的适用于地质与岩土工程监测的光纤传感器,基本上覆盖了工程监测领域的各种需求; (3)光电传感器的性能测试和布设工艺成为研究热点; (4)基于光电传感器的健康诊断和监测理论日益成熟; (5)光电传感监测技术的工程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阔,在边坡工程、隧道工程、采矿工程、基坑工程、道桥工程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性价比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解调技术的研发; (2)适合于地质、岩土工程分布式监测的光纤传感器的研发; (3)适应恶劣地质环境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布设工艺研究; (4)海量监测数据的实时处理、误差分析和异常识别; (5)海量监测数据传输技术的开发; (6)基于分布式监测的地质灾害预警和岩土工程安全评估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修力  路德春 《岩土力学》2011,32(Z2):10-20
指出了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领域课题的特点与研究方法,并从土的动力特性与本构理论、动荷载作用下饱和土的液化、岩土体的地震变形与稳定性分析、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分析方法、物理模型试验与技术6个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建议了应着重研究的学科前沿与关键科学问题,希望能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第二届全国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暨大数据与岩土工程安全高峰论坛将于2016年10月14~16日(14日报到)在大连举行。岩土工程信息来源于地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矿山、石油、能源、海工、国防、人防等多个行业,岩土工程的数据采集、地球物理勘探与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监测、工程建设与运营维护管理、数据共享、建模与可视化、数值仿真、智能分析等都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催生了岩土工程信息技术这一跨行业、多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13.
第六届地质(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论坛于2017年11月3~5日在南京大学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基础设施监测技术前沿及应用",共设置了35场特邀报告,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位代表参会。本届论坛显示,近几年来国内外地质和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领域的研究工作又取得了很多新进展:(1)光电感测解调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监测信噪比、空间分辨率等指标也突飞猛进;(2)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适用于地质与岩土工程监测的新型光电传感器,如聚合物光纤土工织物等;(3)光电传感器及其监测系统成为保障隧道、堤坝、核电站、桥梁等基础设施安全运营的有力工具,为这些设施的健康状态诊断和损伤识别提供了数据支撑;(4)光电传感监测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1)高性价比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解调技术的研发;(2)匹配地质和岩土工程监测需求的新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布设工艺的研发;(3)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测数据处理和灾害预警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1月9~10号,杭州)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岩土工程测试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对相关测试技术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为顺应国家、社会需求,探讨解决岩土工程测试技术面临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2017年岩土工程西湖论坛: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学术会议。一、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浙江大学滨海和城  相似文献   

15.
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暨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拟定于2007年10月在武汉召开。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力学计算新方法;(3)岩土工程研究与重大工程实例;(4)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5)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与参加会议。会议专题: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发展与回顾时间:2007年10月地点:武汉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会议论文与出版: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国际岩土工程和地质过程耦合研究学术大会(GeoProc2003)于2003年10月13~1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工学院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232篇,录用论文119篇。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冯夏庭所长、刘泉声研究员以及河海大学徐卫亚教授、朱珍德副教授出席了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王思敬院士在大会上作了总结性发言。 会议共分6个主题: (1)DECOVALEX研究成果;(2)基础理论研究:模拟工具、材料性质和模型;(3)石油天然气工程中的THMC耦合研究;(4)地热资源开发中的THMC耦合…  相似文献   

17.
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的岩土工程问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刘毓氚  李琳  贺怀建 《岩土力学》2002,23(5):618-621
论述了国内外城市卫生填埋场相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及其研究现状,包括卫生填埋场填埋体物理力学性质、卫生填埋场的防渗系统和边坡稳定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我国城市卫生填埋场相关岩土工程问题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当前环境地质工程(或称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频繁召开, 反映了世界各国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愿望, 预示着一个世纪性的环境地质工程研究热潮已经到来。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这些会议所研讨的内容, 将有助于提高对当前环境地质工程热点研究领域的认识, 从而在解决国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是作者对当前国际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热点领域及其相关技术的集成。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 对于国内的传统环境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内容不加重复, 但它们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1月上旬·杭州)会议主题:岩土与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时间:2013年11月上旬地点:浙江杭州主要议题:岩土的基本性质与本构关系;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与仿真;边坡、基坑与地下工程典型案例;岩土力学实验研究方法;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概念、新技术、新工艺;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安全和工程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炭地质》2010,(2):23-23
——本书以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为依据,简明、系统地概括了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岩土分类、各类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特殊性岩土及地下水的勘察要求与评价方法、岩土工程勘察手段和方法以及勘察成果的整理、分析和成果报告的编制要求等,同时加入了实践中对相关规范的理解与认识.体现了本学科的最新科学成果,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