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内陆盐湖中的钾矿沉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注目的问题,欧美学者从他们所研究的对象的具体地质条件出发,得出了“陆相盐湖卤素沉积物中钾盐缺失”的结论。我国的察尔汗盐湖钾矿床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具有工业价值的大型内陆盐湖钾矿床。它的发现打破了上述结论,为在陆相盐湖中寻找钾矿床提供了一个实例。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阐明:在一个没有特殊物质补给的内陆盐湖里钾盐沉积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察尔汗盐湖干盐湖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东生 《西北地质》1991,12(2):44-52
运用基础资料从三位一体(干旱、沙漠、盐湖)、成盐阶段、同位素年龄及沉积特征等方面确定了察尔汗盐湖干盐湖的地质环境。从Sabha成盐作用和湖滨成盐作用为特征的地表成盐作用,及固体机械、液体次生为特征的地下成盐作用两方面阐述了察尔汗盐湖干盐湖的成盐作用。从干盐湖动态平衡、物质补给来源、变迁规律和演化阶段诸方面讨论了察尔汗盐湖干盐湖演变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追  陈国锋  程书香 《世界地质》2004,23(4):338-342,353
陆相盐湖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是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前缘课题。通常应用盐湖发育的环境变化参数、旋回年代学、古地磁反转和生物地层等方法,来研究盐湖沉积形成的条件、盐湖层序成因模式、盐湖演变与全球变化。目前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陆相盐湖盆地的层序地层解释至今缺乏一个比较适用的模式或研究方法,其中的关键是如何解释盐岩沉积在层序发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扫描电镜与能谱仪及岩相学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察尔汗盐湖沉积中微量元素(Fe、Cu、In、Sc等)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形成方式、搬运条件、剥蚀源演变及同位素年龄测定,认为矿物的淋滤、变质及细菌作用是微量元素Fe的重要来源,热湿的气候环境是微量元素In、Sc等溶蚀、搬运、迁移的有利条件,微量元素Cu与盐湖次生氧化壳有关;通过对微量元素的分析并对其标型矿物及专属矿床和岩石成因机制的研究,表明Fe、Cu、In、Sc等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锡铁山铅锌矿床残积次生分散晕的转移,从而为确定盐湖成盐环境、建立成盐演化模式等方面的理论探讨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青海察尔汗盐湖盐系地层中碎屑物的研究,发现有风积物存在。风积物的大量出现一般代表着湖水相对浓缩。盐系地层中光卤石层位于碎屑层之上及其超覆现象和“珍珠盐”的形成均与风的作用有密切关系。这对于盐湖地质理论研究及开展我国的找钾工作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察尔汗晶间卤水水化学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永恩 《地质论评》1981,27(4):315-325
察尔汗盐湖是内陆大型钾镁盐液体矿富集的现代盐湖。自一九五六年以来先后有青海省地质局第一地质队、中国科学院盐湖调查队、青海省地质局盐湖研究室、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单位对盐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笔者通过对晶间卤水开采研究的实践认为:盐湖地球化学是研究各种元素的迁移、分散、共生、聚集的条件和规律,它对盐湖的成因、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笔者以溶液相图理论为基础,分析晶间卤水比重、  相似文献   

7.
青海察尔汗盐湖碳酸盐的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湖蒸发岩的硼(B)同位素组成(δ~(11)B)对卤水古盐度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关于盐湖体系碳酸盐沉积的B同位素组成研究较少。本文对察尔汗盐湖百米钻(ISL1A)岩芯碳酸盐进行了B含量及B同位素组成的精确测定。结果表明,所测样品的B含量在10.88×10~(-6)~265.66×10~(-6)之间,δ~(11)B值的变化范围为-1.28‰~+9.94‰,B含量和δ~(11)B值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分析表明,随着盐湖卤水盐度的增大,卤水的B同位素组成也逐渐增大,这导致盐类沉积物的B同位素组成也相应增大。在天然盐湖中,不充分的沉积分异作用使得蒸发岩析出时依然可能存在碳酸盐沉积,碳酸盐的析出可能贯穿盐湖演化的各个阶段,因此可以尝试利用碳酸盐的B同位素组成分析盐湖在整个演化过程中卤水的盐度变化情况。ISL1A钻孔碳酸盐B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较好地反映了察尔汗盐湖在41.8ka以来古卤水盐度的变化及其在析盐过程中经历的气候干湿波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作者以著名的柴达木盆弛察尔汗盐湖为重点,对内陆现代盐湖蒸发岩类矿物的沉积环境、盐矿物的标型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探讨蒸发岩类的形成与演化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 1.我国盐湖盐类矿物概况:我国几个内陆盆地第四纪含盐沉积的各沉积阶段,出现的蒸发岩类矿种共有54种。这些盐矿物中,  相似文献   

9.
盐湖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盐湖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的综述,以启迪人们致力于盐湖盆地特别是陆相盐湖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指出在世界上研究程度较高的盐湖油气盆地中,绝大多数都是海相沉积盆地,即关于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较为成熟,而国内外还未见系统的盐湖盆地特别是陆相盐湖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成果,盐湖盆地的层序地层解释至今缺乏一个比较适用的模式或研究方法。其中,关键是如何解释盐岩沉积在层序发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盐岩沉积的湖平面变化特征,研究盆地发育与沉积充填历史。  相似文献   

10.
青海察尔汗盐湖的盐喀斯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玉华  徐耀先 《中国岩溶》1985,(Z1):175-188
<正>青海柴达木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湖的盐喀斯特晶间卤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钾镁盐矿床。本文仅就其现代盐湖盐喀斯特的形态、成因以及盐喀斯特水对一些矿床的成矿意义,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察尔汗盐湖的突然形成与地表系统巨变——据介形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根据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中6个钻孔岩心介形类的研究,确定了咸水湖相、微咸水湖相、淡水浅湖-湖滨相和池沼相4类介形虫组合,发现该湖区在0.78MaBP以来长期处于寒冷、干燥气候背景下,基本是浅湖-湖滨相环境,只是在末次盛冰期开始时才突然形成盐湖。由于柴达木盆地西部自上新世末即为盐湖,故而盐类矿床沉积中心的迁移是地表系统巨变的反映,即地表径流及大气降水突然减少导致湖泊成盐。   相似文献   

12.
<正> 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石盐沉积为主的现代干盐湖。在石盐晶间空隙中,赋存有丰富的含钾卤水——晶间卤水。晶间卤水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与水平分异特征。关于垂直分异的成因,前人普遍的观点是重力垂直分异作用,水平分异的成因是盐湖周边低矿化度水对晶间卤水的补给作用。我们认为:1.垂直分异与水平分异有其成因联系,二者不能分割;2.一些地质现象,用重力垂直分异作用难以解释。  相似文献   

13.
<正> 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察尔汗盐湖含盐地层主要由4层石盐和4层粉砂(粘土)组成。盐层中主要矿物为石盐,次为光卤石及少量石膏和钾石盐等。顶部石盐层(S_3)的晶间空隙中,赋存丰富的含钾卤水——晶间卤水。它与盐湖及其外围周边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一般是周边水补给晶间卤水;而晶间卤水与盐湖间则随湖水水位高低而互为补给。区内气候干旱,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鉴于察尔汗盐湖在我国可溶性钾盐储量中的重要地位,研究S_3盐层晶间卤水K~+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察尔汗盐湖作为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的沉积中心,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湖相沉积,其演化历史研究对于揭示柴达木盆地及青藏高原北部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演变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AMS 14C测年的基础上,以察尔汗盐湖晚更新世钻孔(ZK53630-1)岩芯中介形类微体化石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采样和室内分析,共识别出7属10种。基于分类学研究,识别出2个介形类组合(自下而上):Ilyocypris biplicata-Limnocythere inopinata和Ilyocypris bradyi-Ilyocypris sebeiensis。介形类及其伴生化石均显示察尔汗古湖在距今34~28 ka期间的晚更新世晚期(MIS 3a)主体为淡水—微咸水湖泊,气候温暖湿润,与现今极端干旱的盐湖环境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正> 青海察尔汗盐湖中赋存有大量的气体,在察尔汗北部盐喀斯特带中气体显示较为明显,笔者就气体对盐湖矿床的影响提供若干线索,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新生代达布逊断陷之中,是盆地的最低凹地带。湖区广泛发育第四系,由山麓到盐湖,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依次为:上更新统和全新统洪积砂砾石带;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冲积洪积砂土带;冲积砂、亚砂土带;全新统湖积亚粘土带;中央为现代湖泊化学沉积。全新统湖相化学沉积,分布于盆地中央,面积5200余平方公里,沉积物主要是盐岩,在其晶间孔隙中赋存有富含 K~+,Mg~(2+)的晶间卤水,构成钾镁盐矿床。盐湖中有盐喀斯特存在(见图1),盐喀斯特的形成,主要由于北部的泉集河水出山后流经地段的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异空间狭窄,且有新构造运动隆起,破坏了山前地带地貌及岩性分带规律,湖泊碎屑沉积物远较南部粗,同时地下水迳流途径短,水力坡度大,因此在矿区  相似文献   

16.
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的形成条件蔡克勤,高建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部,是世界上超大型盐湖之一,地理坐标东经94°~96°,北纬36°40'~37°10',东西长168km,南北宽20~40km,面积约4700k...  相似文献   

17.
察尔汗盐湖首采区晶间卤水水化学分异特征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系统分析观点,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察尔汗盐湖首采区晶闸卤水分异物的特征,认为晶间卤水的分异是在外部环境系统作用下,盐湖卤水系统整体发展,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盐湖矿床水文地质概况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新生代达布逊坳陷的中东部,是晚更新世以来形成的内陆盐湖。面积5856km~2。海拔2677~2680m。系区内乌图美仁河、大、小灶火河、清水河、格尔木河、诺木洪河和泉集河等河流的汇水中心。湖区气候干旱,少雨多风,昼夜温差悬殊,属典型的高原内陆盆地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5~5.1℃;最高气温为35.5℃;年平均降水量21.6mm;蒸发量大于3400mm;相对湿度27.60%;多季节风,平均风速4.3m/s。湖  相似文献   

19.
青海察尔汗盐湖现代沉积中的变质变形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基础资料从温度、压力、物性及物源诸方面阐明了盐湖成岩作用,从湖水演化及析盐过程讨论了矿物沉积序列。以卤水、盐类矿物、原生矿物、细菌活动以及岩石分带为特征阐明了盐湖沉积中的变质和变形现象。以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及变形规律、应力矿物及矿物变质规律表征了应力条件下盐湖沉积中不同物质组分的变质变形状态及演变规律。从盐湖沉积物的“生长型组构”阐明其受力变化以及与新构造运动相连系的变质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20.
卤虫是一种产于盐湖卤水和盐田水中的超盐水生物,在水产养殖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主要以细菌、藻类、有机物和无机物碎屑为食。巴里坤盐湖卤水中的卤虫个体长0.8~12mm,呈灰白色、浅红色和红色。一般以带状、云团状分布于盐湖卤水中,卤虫卵则沿湖岸呈环带状分布。从湖心至湖岸依次可分为卤虫带、白色盐类沉积带、死卤虫带、卤虫卵带和岸边泥砂带。盐湖卤水中卤虫的大量存在,起到净化卤水的作用,致使盐类沉积纯度增高;同时对盐类沉积速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卤虫粪粒及虫卵是盐湖沉积物中极常见的组成成分,并在芒硝矿层中发现它们的化石,表明卤虫在盐类成矿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