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Web服务的数字城市空间数据资源共享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数据异构、处理复杂、海量管理、部门专有等问题制约了空间数据在数字城市中广泛的共享与应用。本文以Web服务技术为核心,提出了一个包括管理层、数据层、服务层以及应用层的数字城市空间数据资源共享框架。研究了共享数据服务平台层基本服务的实现,以及服务的组合、服务的注册与发布、服务的Qos等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共享服务平台支撑下的数字城市应用系统的实现,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李琳琳 《北京测绘》2013,(1):61-63,82
数字城市是城市现代化、信息化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基于数字城市建设的公众服务系统是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综述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以九台市为例,着重介绍了数字九台公众服务系统设计目标和系统特点、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开发与集成,阐述了公众服务系统实现了面向公众的数字化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文在分析和研究现阶段的城建档案管理方式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和实现了一种基于WebGIS、工作流引擎和ftp技术的数字城建档案管理平台,该平台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平台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共享质量,通过多层次的数据库设计,实现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有效管理。通过平台建设满足了城建档案的存储、管理、利用、信息共享的基本需求,并应用GIS技术为未来城建档案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数字北京及空间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宝青  王新 《测绘科学》2003,28(1):51-53
首都信息化的战略口号和奋斗目标是建设“数字北京” ,目的是使城市成为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为政府提供更加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与决策。本文主要介绍了遥感等空间信息资源在数字北京总体框架中的地位 ,以及整合并开发北京市空间信息资源达到信息共享、服务首都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从数字城市谈城市测绘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焦点。从技术层面上讲,数字城市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城市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城市需要解决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包括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数据的获取、更新和使用。数字城市建设无疑给城市测绘带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使城市测绘面临来自信息需求、技术发展、管理与体制及观念等方面的严峻挑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推动城市测绘技术与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数字增城"规划为例,从增城数字城市建设的现状基础和问题、"数字增城"建设的基本框架、关键技术及"数字增城"建设规划的特色方面阐述"数字增城"规划,探讨了县域城市如何基于空间数据和3S技术科学规划和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对其他县域城市进行数字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只要给便民服务呼叫中心打个电话,社区或是物业公司就给派人来服务。喀喇沁旗数字社区服务平台以网上服务、社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和便民服务呼叫中心为载体,以政务、商务、家政、金融、物业和资讯服务等为内容,将数字网络技术渗透到社区的每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8.
数字地形分析与地形三维可视化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形分析是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地形分析的一种数字分析技术,是常规纸质地图分析、DEM应用范围的拓广和延伸。地形的可视化表达是地形地貌、景观建模、地形分析等领域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和地形分析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使地形的表达更加逼真形象。本文简要论述了数字地形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原理,总结归纳了地形三维可视化表达的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9.
“数字周边”总体架构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数字国界"走向"数字周边"是我国周边外交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地理信息服务外交的热点方向。首次提出"数字周边"的基本概念,分析讨论其数字化建模、定量化分析、可视化表达等基本技术内涵;继而从境外信息获取、周边信息分析、信息集成分析3个方面,讨论提出"数字周边"的总体技术架构,然后指出周边信息分类与建模、地理空间信息整合提取、地缘环境信息建模、动态信息服务等是亟待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数字周边"研究涉及国际关系、地理学和地理空间信息等多个学科,需要深度交叉与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既是一个城市的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也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信息集成的载体、是数字城市赖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本文以"数字延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成果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