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国航放数据库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航放数据库系统成功地解决了不同类型航放测量数据源的录入、重复数据检索等关键技术问题并已录入30多个测区的航放(部分含航磁)数据;研究、应用概率论数理统计学原理,解决连片(重复)数据的标准化方法与实现;完成了检索的库原始数据、查询计算的标准化数据或比值计算数据等直接网格化的程序设计;探索了图形数据与标量数据库的接口技术,开发了屏幕绘图及与相关软件接口程序,做到了图并茂。使全国航放数据库具有:灵活、可靠的数据录入/导入功能,方便、可视性强的查询(统计)功能,实用、快捷的数据处理应用功能,适时、完备的输出功能,易用、可扩展的系统维护功能,严密、安全的数据保密功能。  相似文献   

2.
砂岩型铀矿勘查中航放、航磁信息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树帅 《铀矿地质》2006,22(5):300-304,310
本文以伊犁盆地南缘5个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知铀矿床航放、航磁特征的研究,强调航放下测铀宽道Udw、上测铀窄道Uu、上测铀宽道Uuw和下测铀窄道Ud4种参数异常是砂岩型铀矿的直接指示标志;对航放信息相关性分析进行了探讨,认为航放相关性分析不适合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预测,相关性分析圈定的Th、K元素负相关区带为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产出的有利部位;对弱磁异常进行了研究提取,首次提出用弱磁分布范围来圈定盖层氧化区(带)的观点;建立航放、航磁计算机预测模型,对整个盆地进行了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圈定远景区14片,便于进一步开展地面物探工作,继续扩大伊犁盆地的找矿成果。认为航放、航磁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中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孔李公司掩护支架采煤工作面,以顶板走向钻孔结合老塘埋管抽放技术为主的瓦斯综合治理途径,解决了工作面瓦斯超限及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并对抽放效果进行分析,指出了影响抽放率的因素,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如资源储量划分、勘查区境界的依据、资源分类与勘查程度的关系、回采率问题、共伴生矿床的勘查、煤层气勘查与瓦斯抽放、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勘查、采矿废弃物资源化、基础性地质工作的管理等。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煤炭资源勘查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采空区瓦斯抽放问题,讨论抽放钻孔布置、工艺特点及抽放原理。水平钻孔抽放的优点是可选择高的钻孔位置,能获得更大的瓦斯抽放浓度,可提高抽放效率。钻孔应选择在较坚固的岩层中,避免塌孔或遇到断层等构造破碎带。提出采空区水平钻孔瓦斯抽放模拟计算方案,计算了瓦斯抽放时流场风流规律。抽放时,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流,在下游回风段形成了上、下分流。模拟试验中,在扩大抽放流量时,能加大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总体漏风量,而降低了采空区向工作面的漏回风量;随着抽放流量的增大,工作面与采空区风流交换平衡点向回风侧移动。由此给出抽放流量等于总漏回风量的绝对安全抽放关系准则,为确定瓦斯抽放流量及抽放浓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分析了柴东盆地五道梁地区航放异常展布、异常性质、产出位置,异常区铀镭含量及铀镭平衡,认为该航放异常是一个镭异常,具点源、深源性质;其成因与该区特有的地质背景,地貌条件,岩性岩相、物质成分、水文地质条件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提出了新槐矿采煤的改进方法,认为:采用“分层放顶煤采煤法”替代现有的“巷道分层采煤方法”是一条投入少、产出大的技术途径,对于提高资源回采率,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绿色矿业及绿色开采的重要意义,根据我国煤炭资源特点及矿山企业普遍存在回采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确定有利于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和减少矿山环境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振动放顶煤技术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振动放顶煤技术的原理和机理。通过实验室试验揭示了在重力自然放煤方式下,当顶煤块度达到放煤口宽度的1/3左右时,块裂顶煤在放落过程中极易形成铰接拱,而使后续顶煤难以放落。验证了振动放顶煤技术原理及其机构的可行性,证明了采用振动放顶煤技术可有效地提高顶煤采出率和降低混矸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应用较多的瓦斯抽放半径测定方法——相对瓦斯压力测定法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问题,以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平沟煤矿16号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为研究对象,在井下1606工作面施工瓦斯抽放试验钻孔,采用SF6气体示踪法测定工作面瓦斯的抽放半径,并比较了不同抽放半径的瓦斯抽放效果。实测结果表明,SF6气体示踪法所测定的瓦斯抽放半径使瓦斯抽采效率显著提高,该方法为煤层预抽瓦斯钻孔间距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可以在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的瓦斯抽放半径测定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首套无人机平台的航放测量系统,简要介绍了无人机航放探测原理及校准、测量、数据处理等技术;通过在新疆克拉玛依和喀什等地区开展的应用示范工作,获取了内容丰富的无人机航放测量结果;结合地质、遥感资料以及岩石放射性参数、航放异常检查结果,对区域航放特征和局部航放异常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说明了该技术在基础地质调查、放射性矿产勘查和非放射性矿产调查中的有效性;最后对比有人机和无人机的航放测量效果并进行了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12.
根据鲍店煤矿7年来综采放顶煤开采的实践,简要介绍了厚及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生产的地质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郭家河煤矿1303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上隅角及回风流瓦斯超限的问题,通过对高位钻孔瓦斯抽放原理及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工作面生产情况,应用实践了常规高位钻孔及大直径高位钻孔瓦斯抽放技术。实践结果表明,大直径高位钻孔抽放效果远胜于常规高位钻孔,并有效地解决了瓦斯超限问题,改善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波兰41对主要生产矿井中,有23对高瓦斯矿井进行了瓦斯抽放。2004年瓦斯平均抽放率为30%,平均利用率为39%。根据瓦斯地质条件、瓦斯涌出特点和采区通风方式,着重介绍了波兰煤矿强化煤层、围岩和采空区瓦斯抽放,提高矿井瓦斯抽放效率的工艺技术特点。在工作面的瓦斯排放中,注重开采、通风与瓦斯抽放一体化,通过优化抽放钻孔布置,取得钻孔瓦斯抽放的最佳效果,是波兰煤矿瓦斯治理的一项成功经验,成为煤矿持续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服务于高瓦斯矿井的现代化抽放系统应该至少具备 3个条件:合理的抽放技术;先进的抽放设备;以及为完成设备操作和实施抽放技术而制定的各项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相关管理制度。三者之间通过优化实现最佳配置。本文论述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抽放技术优化和抽放管理强化的基本方法,讨论了实现高效瓦斯抽放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广超  何富连 《岩土力学》2016,37(6):1721-1728
确定合理的区段煤柱宽度及巷道支护型式和参数,对于提高资源回采率和巷道安全性及实现综放开采高产高效意义重大。以王家岭煤矿20103区段运输平巷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下围岩主应力差、变形及破坏演化规律,认为合理煤柱宽度为6~10 m,并结合实际地质和生产条件确定试验巷道煤柱宽度为8 m。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钻孔窥视方法综合确定基本顶断裂线位于距采空区约7 m处,认为由于综放沿空巷道围岩性质结构和应力分布沿巷道中心线呈明显非对称性,将引发煤柱侧顶板严重下沉和肩角部位煤岩体错位、嵌入、台阶下沉等非对称破坏特征,靠煤柱侧顶板及肩角部位是巷道变形破坏的关键部位。在此研究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以高强锚梁网、不对称锚梁、锚索桁架为主体的综合控制技术,详细阐明了具体支护措施的控制机制,并进行现场应用。工程实践表明,8 m煤柱宽度合理,该支护技术能够保证窄煤柱沿空巷道围岩稳定,并已在王家岭煤矿大面积推广应用,对类似工程条件的支护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瓦斯矿井"U"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上隅角容易积聚瓦斯。以渗流理论为基础,根据气体扩散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顶板走向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流场数学模型,并用6点隐式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求解。以VB6.0为平台,利用工程软件SURFER模拟了抽放钻孔周围瓦斯压力场,并在现场进行了工业试验。理论研究与现场实践均表明:顶板走向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是解决高瓦斯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顶板裂隙程度和状态是影响瓦斯抽放量的主要因素,将钻孔布置在适当的裂隙带中,瓦斯抽放浓度可达30%~90%,抽放负压可达50~55 kPa;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采空区瓦斯运移等工程实际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对航放异常矩形反演使用的理论Z量板进行了水泥板模型验证,解决了在航放实测条件下难以验证以及如何消除验证模型对γ射线的等效空气吸收系数与空气本身对γ射线的吸收系数不同的影响等问题。验证结果表明,该量板是正确的,可用的。  相似文献   

19.
煤矿井下大口径瓦斯抽放孔钻探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口径瓦斯抽放孔抽放效果已接近高抽巷,而投资却是高抽巷的1/3,且施工简单,周期短。大口径井下钻探设备已具备,结合阳泉矿区的井下条件,探讨了钻头、钻杆的选择,扶正器的使用和钻进参数的选择等大口径钻进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山西阳泉瓦斯抽放方法研究课题是中国科学院“六五”期间山西能源专项攻关项目之一。我所科研人员经过三年努力,在国内首次将裁剪脉冲加载的新方法用于瓦斯抽放,并取得重要进展。中科院委托武汉分院于1985年12月在武昌主持召开了“瓦斯抽放方法研究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