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郭莹  王琦 《岩土力学》2009,30(9):2569-2574
针对部分细粒土进行了室内落锥法确定液限和塑限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一些细粒土在双对数坐标上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关系,无法依据线性关系确定液、塑限;采用规程建议的3个含水率范围有时根本无法获得有效试验数据,采用规程建议的3个含水率范围确定得到粉土的液、塑限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有待商榷;采用直线段试验数据确定的液、塑限进行分类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甚至错误的结果。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黏粒含量高于13 %的粉土,由于其抗剪强度以凝聚分量为主,落锥法适用,所测塑性指数能够反映其可塑性;对于部分黏粒含量低于13 %的粉土及外观接近粉土的粉砂,由于其抗剪强度以颗粒间摩擦分量为主,落锥法不再适用,所测塑性指数不能反映其可塑性。  相似文献   

2.
冻融循环对青藏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红黏土为研究对象,使土样在封闭系统下进行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作用,对冻融循环后的冻结土样进行粒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研究不同次数冻融循环作用下冻结红黏土粒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粉粒组和黏粒组质量含量受冻融循环作用次数影响较大。红黏土中颗粒在前10次冻融循环过程中向粒径小于0.001 mm及粒径在0.01~0.05 mm范围富集;冻融循环10次之后,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粒径范围在0.002~0.005 mm的土颗粒含量明显增加,粒径范围在0.01~0.05 mm的土颗粒含量明显减小,其他粒径范围的土颗粒含量基本不受冻融循环次数的影响。红黏土的液、塑限大体上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冻融循环作用对红黏土等效黏聚力强度影响较明显,冻融循环作用10次以内红黏土等效黏聚力强度变化较大,在红黏土地区新修路基应考虑冻融循环作用引起的附加沉降影响。建议采用维亚洛夫或吴紫汪长期强度预报方程预测红黏土长期等效黏聚力强度。  相似文献   

3.
液限、塑限是细粒土的两个重要物理指标。采用解析法计算液塑限联合试验测得的数据,由此确定出的液限、塑限值较其它方法方便、快捷、准确。编制成BASIC程序上机处理工效很高。这一方法是细粒土液塑限联合试验中成果确定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魏红  韩洪文 《河南地质》1999,17(4):294-296
液塑限试验是土工试验的重要项目之一,塑限试验一般用手工操作,人为因素大、效率低,但局部地区塑限与液限却有如ωp=a+bωL的近似线性相关公式。这样用液限就可直接计算塑限,是简捷快速,提高效率的较好方法。本文就郑州市区西部的8个工程166组土样用数理统计的最小二乘法主同了塑限与液限的相关公式。  相似文献   

5.
王晓峰 《吉林地质》2010,29(3):111-114
本文通过对松嫩平原西部齐齐哈尔、大庆等地粉土及粘性土612组液限与塑限、塑性指数的对比试验数据的相关分析,建立了液限与塑限、塑性指数间的回归方程。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931,经验关系高度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前粘性土的液、塑限试验 ,大都采用圆锥液限仪法或采用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本文介绍一种粘性土液限试验中常用的锥尖磨损的检测方法。图 1是圆锥尖测量的示意图。将卡尺开口至一定宽度d(最好为一整数 ) ,搁置一开口的平台上 ,将圆锥沉入卡尺的开口中 ,量得下沉深度读数h ,即可按 ( 1 )式计算出在圆锥直径为d处的实际锥高H ,按 ( 2 )式计算出锥尖磨损值h′。H =d2 /tg 2   (mm) ( 1 )h′=H -h  (mm) ( 2 )  式中 : —锥角 30°;h′— (H -h)即为锥尖磨损值。图 1 圆锥尖测量的示意图检查出锥尖磨损值…  相似文献   

7.
目前还未建立适用于粗粒土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的缩尺方法,遵循缩尺前后粒径小于d30(颗粒级配中质量百分含量30%所对应的颗粒粒径)以及粒径小于5 mm的颗粒含量及组成不变的原则,基于等量替代法,提出了一种粗粒土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缩尺方法:如果原级配中5 mm以下的颗粒含量大于等于30%,则根据试样允许最大粒径以下的大于5 mm的各粒组含量,按比例等质量替换超粒径颗粒;如果原级配中5 mm以下的颗粒含量小于30%,则根据试样允许最大粒径以下的大于d30的各粒组含量,按比例等质量替换超粒径颗粒。利用多组粗粒土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论证了缩尺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提出的缩尺方法合理可行。缩尺后,土体渗透破坏型式未发生变化,渗透系数与原级配比较接近,渗透变形临界坡降和破坏坡降与原级配基本一致,缩尺级配的渗透及渗透稳定特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原级配的渗透及渗透稳定特性。  相似文献   

8.
细粒土的塑性指标(塑性指数和液限)是综合表征土中小粒含量与粘粒中亲水矿物含量的敏感指标,是细粒土分类的最主要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取自不同地区的一些土样进行液限、塑限合测定,分别测试出种土样的17mm液限、10mm液限和塑限。探讨不同液限标准下细粒土塑性指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砾石土渗透稳定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杰  谢定松 《岩土力学》2012,33(9):2632-2638
目前砾石土被广泛地用作高土石坝中的防渗体,国内已建成的187 m高的瀑布沟堆石坝就是用它作心墙的防渗材料。介绍了瀑布沟心墙土料的渗透稳定试验结果,并论述了确定砾石土渗透稳定性能的的主要因素是细粒含量,提出了确定粗、细粒料的区分粒径、计算最优细料含量以及用细料含量判别渗透稳定性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工程中常以小于5 mm粒径含量不小于35%、小于0.1 mm的粒径含量不小于18%,以判别砾石土能否作为高土石坝防渗体的标准是可行的,无需另外要求小于0.005 mm的粒径含量大于10%。  相似文献   

10.
土样制备对自由膨胀率的影响及其改进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善雄  余颂  柳治国  余飞  许锡昌 《岩土力学》2006,27(8):1327-1330
着重论述了土样制备对自由膨胀率试验成果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3种口径(4.5,5,5.5 mm)和3种下落高度(5,10,15 mm)对取土质量和试验结果影响不大,但颗粒粉碎程度的影响非常明显。规程中土颗粒过0.5 mm筛的规定不够完善,在此粒径范围内3种粒组(0.25~0.5,0.1~0.25,<0.1 mm)的土样,其自由膨胀率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前两者差别不大,<0.1 mm粒组土样的试验结果一般较前两者低30 %~45 %,与膨胀土其他属性指标不匹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土样在10 mL量土杯中质量相差多达2 g,取土质量是影响自由膨胀率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颗粒结构变化也有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建议土样粒径范围为0.1~0.5 mm。  相似文献   

11.
某一级公路路基填土膨胀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一级公路路基填土的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颗粒组成、矿物成分、自由膨胀率、胀缩总率等试验研究,运用塑性图,并综合各项指标对路基填土的膨胀性做了评价。结果认为,此路基填土为高液限和塑限的淤泥质软土,天然状态下具有弱膨胀性。通过对路基填土的击实试验和承载比试验表明,填土压实之后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在含水量变化差异性影响下的胀缩变形可能导致路基开裂。  相似文献   

12.
竹城公路高液限土与红粘土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曾静  邓志斌  兰霞  盛谦 《岩土力学》2006,27(1):89-92
通过详尽的室内试验,揭示了竹城公路高液限土与红粘土特殊的路用特性。针对其特点,采用石灰进行高液限土的改性试验,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强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石灰改性处理的高液限土,液限与塑性指数均降低,膨胀性显著减弱,CBR大幅提升,可用作高等级公路的路基填料。另外探讨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关于高液限土与红粘土规定得不够严密的相关内容,为合理有效地利用高液限土与红粘土和补充或修订相应的技术规范做了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掺高炉水渣膨胀土的室内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掺入10%~20%不同量的高炉水渣来改性膨胀土,对素土及其掺高炉水渣改性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胀缩特性进行试验对比研究,确定改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炉水渣可以大幅降低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液限和塑性指数,同时改善膨胀土的颗粒级配、强度特性。改性后的膨胀土黏粒减少,粉粒增多,干密度随含水率变化较小,水稳性提高。这说明了高炉水渣对膨胀土具有很好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氯与硫酸根比值对硫酸盐渍土工程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丽英  李斌 《冰川冻土》1997,19(1):84-89
对含氯化钠硫酸盐渍土的盐胀量,液限,塑限进行了试验分析,提出了不同硫酸钠含量水平下氯与硫酸根比值,即Cl^-/SO4^2-与盐胀率,Cl^-/SO4^2-与液限、塑限之间的计算公式,对从Cl^-/SO4^2-角度评判盐渍土的工程性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进兵  陈兴长  汪惠  田小平  贾利蓉 《岩土力学》2016,37(11):3184-3190
泥石流拦砂坝通常建造在沟床堆积物上。泥石流堆积物的渗透性是影响坝底扬压力的关键因素。目前关于土体渗透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黏性粗粒土,对泥石流堆积物这种宽级配土体渗透性的研究比较缺乏。选择北川县泥石流沟床堆积物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渗透试验,确定了影响宽级配土渗透性的细颗粒上限粒径;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了细颗粒含量与渗透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泥石流堆积物中粗颗粒仅起骨架作用,细颗粒才是决定其渗透性能的关键;显著影响宽级配土渗透性的细颗粒上限粒径为0.1 mm;细颗粒(<0.1 mm)含量与渗透系数呈负指数关系,并且当细颗粒含量超过20%以后,泥石流堆积土的渗透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鉴于软土的含水率、塑限、液限等工程性质指标的理论定义和试验测试结果不完全吻合,同时考虑到软土中不同形式的水对软土工程性质的不同影响和实际工程中应用习惯,建议废弃软土含水率的理论定义,而将软土含水率定义为软土中除强结合水外其它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之比,这里软土固体颗粒中粘粒定义为粘土矿物聚集体与其表层强结合水的组合体,这样使软土含水率理论定义与试验测试的结果相统一。软土的塑限(wP)、液限(wL)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塑性指数(IP)和液性指数(IL)都是通过重塑土的测试获得的,未考虑软土天然结构对这些指标数值的影响,建议通过对软土结构研究,能提出一个结构影响系数,进而修正试验获得的数据,使这些指标更接近天然软土的实际。同时根据粘粒与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软土中各种形态水对软土状态和变形机制的影响,把塑限和液限的含义予以修正,塑限是软土中弱结合水的最小含量,而液限是弱结合水最大含量并有一定数量自由水。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取样于太平洋C-C矿区的深海稀软底质土,采用激光粒度分析、液塑限联合测定、氮吸附、固结和直剪等方法对其开展物理和力学性能研究,并通过X射线衍射法和电镜法分析其矿物组成成分和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深海稀软底质土为以粉粒为主的黏质土,具有高液限、高塑性,高比表面积、高固结系数、低压缩模量、低抗剪强度等特性,极易造成集矿机的沉陷和打滑。该土样的矿物成分主要由蒙脱石、石英、长石、云母、绿泥石和蛇纹石组成,显微结构为以粉粒和微生物碎片为主的片状链接结构和以黏土矿物为主的蜂窝状絮凝结构相互填充而成。深海稀软底质模拟土的配置原则应以矿物成分、粒径、含水率、比表面积和剪切强度为主,且综合考虑液限、塑限和显微结构。研究结果将为深海集矿机行走特性研究及其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微波炉法测定遗址土含水率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虎元  张秋霞  李敏 《岩土力学》2012,33(Z2):65-0070
古代土遗址病害发展与土的含水率变化密切相关,但土遗址保护现场快速准确测定土的含水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选择遗址土、含盐土、黄土等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分析微波炉烘干法(简称微波炉法)测遗址土含水率结果的可靠性。在测定试验土样界限含水率和易溶盐含量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微波炉法、烘箱法两种方法测定土含水率的误差来源。试验结果表明,土的塑性对微波炉法的测定有一定影响,但测定误差均在2%以内;土的含盐量影响水分的蒸发速度,不影响微波炉法的测定结果;微波法测定遗址土含水率准确,且具有快速、便捷等优势,值得在土遗址保护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