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深及海岸地形测量数字成果验收与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水深及海岸地形测量数字成果验收与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简述了系统库结构设计方法以及系统设计的关键点。该系统是一套基于Oracle DBMS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数字成果图的自动审验、数据交接、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与提供、数据接收和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能够自动记录用户的操作过程。系统功能设计完全从实际需要出发,切合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2.
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概念、功能及元数据系统的组成要素,重点研究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邦联式与客户机/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相结合的系统结构设计方案,并进一步设计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系统的功能和元数据库信息模型。该系统研究与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较好地解决空间数据仓库中海量数据的管理、共享及互操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Engine的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采用健康距离模型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定量评价模型,以组件式GIS开发包ArcEngine作为系统开发平台,设计并开发了一套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信息系统,实现了健康评价、海洋数据浏览与管理、数据查询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并介绍了系统关键功能模块及实现代码,对相关软件系统的研发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分模块设计了集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状况自动监控与分析、自动报警、数据查询与输出、要素等值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在分析市县级气象部门对区域自动气象站应用需求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软件系统结构、主要功能及实现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介绍海洋底质标准化处理系统的开发背景、总体结构、功能及特点。该系统基于海洋底质标准化数据记录格式,解决了数据格式转换繁琐和不规范等问题,具有代码及格式维护、转换规则配置、数据格式转换、文件浏览和错误日志生成等功能,在实现人机交互和高度集成的基础上,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6.
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2009-2012年不同季节共执行4个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综合考察航次,取得大量宝贵的南海水文、气象、生态、化学、地质等大范围、大尺度、多要素的现场观测数据,样品分析数据及其信息产品。按照"共建共享"的数据工作方针系统地、规范化地整编了全部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可视化数据管理(VDB)、云端协同工作套件(Duckling)、专业领域知识环境(SKE)等3个网络平台及技术方法,建成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数据管理与共享系统,实现了典型断面考察数据的在线共享应用。文章介绍了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航次工作,重点描述了数据工作机制及整编成果,共享系统架构及其功能等,以期通过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的多样化数据资源整编工作实践、管理模式探索和共享服务,推动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监控山东省气象部门GPS/MET数据的传输情况,及时发现资料传输异常情况并报警,开发了山东省GPS/MET资料实时监控报警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结构模型、流程图等。该系统结合实际工作及应用需求开发,可实现实时监控、文件查询、数据库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南沙综合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中南沙海洋环境质量数据库子系统的设计思想及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点。该系统实现对南沙海洋水质及沉积物环境质量调查数据的系统管理。使用该系统可安全,迅速地实现数据的维护,质控,检索和统计,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库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和计算机为硬件平台,采用高精度16位Σ-ΔA/D转换器AD7705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A/D转换,通过串口进行数据通信,实现了叶绿素浓度的计算机自动采集、实时数据显示、分析和数据管理等功能。该实现方案还可用于温度、盐度等参数的高精度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具有推广应用的现实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海洋科学调查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思想及系统结构、功能和特点。该系统为海洋科学调查的管理提供实时、动态、全方位数据、背景资料的决策信息,也为新的海洋科学调查计划提供快速、准确、科学的数据依据,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库检索、统计、分析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OSG的南海岛礁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OSG开发技术实现南海岛礁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采用LOD技术和数据动态加载技术提高了系统海量数据的处理效率,实现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的动态显示和漫游。融合基础DEM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实现了基于三维可视化空间的信息查询和多媒体信息的显示及空间分析等地理信息系统功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济南市雨情信息综合应用系统的设计和主要功能。济南市雨情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包括网络系统建设、实时数据处理、数据查询显示、实时数据发布四部分,整个系统通过VB+SQL SERVER技术实现实时数据的加工处理,通过ASP与SQL SERVER 2000进行数据的查询、显示,并将查询结果以静态网页的形式实时发布到济南气象网...  相似文献   

13.
首先概述了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发展历程、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系统功能等。设计开发了一套浅海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并在北黄海海域进行了长时间应用。对其结构组成特点、原理功能和实际应用情况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一段时间的监测数据,说明其可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水养殖与海洋工程等提供基础数据。对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布放与回收方法进行介绍,针对近海经常出现无释放器或释放器失灵的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且潜水员或作业型水下机器人(ROV)不方便下潜系缆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实操性强的打捞回收方法。总结归纳了所设计的浅海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特点及回收方法,可为相关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SAR海洋图像数据增强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敬文  王超  卢刚  郭子祺 《海洋学报》2001,23(5):130-135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SAR海洋图像数据增强系统,并进行了试验.本系统包括小波变换、Speckle及Pepper-Salt噪声抑制、船等目标提取、内波提取、目标数统计和图像图形显示放大等功能.该图像增强系统可以对含有常见的高斯噪声及Speckle和Pepper-Salt非高斯噪声的污染图像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可对SAR等微波成像传感器数据、光学成像传感器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GTS资料处理及填图系统是一个集数据接收处理及天气图填制于一体的多功能软件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系统功能及组成,并对软件设计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基于VisualDB可视化数据管理技术和3层架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南海海洋科学数据产品服务系统,用户可通过浏览器对南海海洋科学数据产品进行可视化查询、检索与获取;介绍了VisualDB的应用,就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可视化数据管理、发布与共享服务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就ViusalDB的一些技术特性对南海海洋科学数据产品服务系统的扩展性作了探讨。文章对于完善南海海洋科学数据库的数据服务形式、建立南海海洋共享服务体系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洋站数据采集器的设计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结合海岸基/平台基海洋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用集器的研制,探讨设计海洋站数据集器的方法与要点,介绍数据采集器硬件资料和硬件配置,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及数据采集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8.
大型模型试验水沙循环调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水沙循环调制设备及控制系统结构及原理,该系统可用于大型模型试验的流量测量与控制、含沙量测量与控制、水沙循环调制、水位测量与控制、水库水位测量报警和流速、水位、含沙量、泥沙颗粒级配等数据多点同步采集与处理,还设计安装了监测监控系统。全套系统已应用于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19.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九五”和“十五”期间,在国家海洋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分别在上海和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域建立了两个区域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示范系统。在这两个示范系统的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际海洋立体监测系统的设计模型,提出了区域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包括:系统结构、数据与信息服务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中心、数据流程以及系统功能等方面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由一个主中心和若干分中心组成,基于互联网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该平台系统基于B/S架构设计实现了数据服务、产品服务、地图服务、定制化推送服务和个人中心等前台系统功能,以及数据/产品更新发布、综合信息更新发布、用户管理与审批、系统运行状态监控等后台维护功能。本文综述了该平台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