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714C型天气雷达控制信号受到干扰而使降水回波失真的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影响回波失真的有关电路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了干扰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L波段探空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近地层斜距因受地物回波影响而失真的情况,探讨软件所提供代替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对L波段探空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近地层斜距因受地物回波影响而失真的情况,探讨软件所提供代替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梅雨期暴雨个例模拟及其中小尺度结构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对2002年7月22~23日发生在长江中游一次梅雨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相比基本吻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暴雨过程α中尺度到γ中尺度的回波结构以及动力特征和云降水粒子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地区存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低空切变线,切变线北侧偏东气流中回波较弱,而南侧西南气流中不断出现强对流云团发生发展、合并分裂现象,形成沿着切变线分布的α中尺度对流带。对流带中有多个东北西南向的β中尺度波列,这些波列由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的γ中尺度回波所构成。新回波大多产生在老回波的后部。γ中尺度回波具有相应尺度的气流辐合辐散结构。各种云降水粒子与动力场相互配合,上升运动位置和强弱决定云水的位置和强弱。云发展初期降雨首先产生于低层,以暖雨过程为主,成熟期云中冰相粒子对降水非常重要。强回波区的降水会在近地面产生出流。在西南气流中,远离切变线的回波移速大于靠近切变线的回波,容易产生回波合并;强回波由于降水而产生下沉和辐散气流,易导致回波分裂。  相似文献   

5.
一次强雹暴系统及其阵风锋的雷达回波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娟  宋子忠  李金城 《气象》1996,22(1):13-17
作者介绍了在一次强雹暴系统的雷达探测中发现的阵风锋回波带。讨论了阵风锋回波带的性质、结构及其成因,分析了它对雹暴回波系统的反馈作用,指出了其和经典模式中阵风锋的不同之处。提出了这次雹暴系统维持和传播的自激机制,并且探讨了阵风锋回波带在短时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天气多普勒雷达实时处理系统,在486计算机上可以实时采集,显示和存贮雷达资料,为用户提供各种天线扫描方式下的回波强度,回波径向速度和速度谱谱宽资料,以及线性和对数通道回波信号的I,Q,Z值。整个系统在参数设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用户可以修改几乎所有雷达参数;在实时操作时,由菜单动,简单便捷。  相似文献   

7.
新型713C型天气雷达随机携带的工作软件,经过实际使用,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其回波显示的失真程度较大、分辨率较低,影响了台风中心定位等工作.并且该软件不能在普通微机上显示回波图象,给资料传输带来困难.为此,我们在编制新的713C型天气雷达数据处理及图象显示软件包时,开发了一种合理的回波图象显示方法,以解决随机软件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根据“85—06”数字化雷达强对流、暴雨回波和长江上游暴雨、云雨概念模型研究课题的要求,使用1986—1995年成都“713”彩色雷达回波传输系统和成气院WRDPS天气雷达数字处理系统收集的大量灾害天气回波资料,对盆地内强对流、暴雨天气雷达回波进行诊断分析,寻找强对流雷达回波识别判据及移动发展规律,综合卫星云图资料及天气模型制作短时短期预报,本工作还对长江上游成都、重庆雷达拼图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在486微机上使用中文Windows3.1操作系统,并完成了与成都区域气象中心DECNET的联网。1995年第四季度,针对成都气象学院数字化雷达收集的回波资料,研究了回波强度与降水强度的统计关系,并与原713雷达采集大量降水回波作了对比,以适应新型数字化雷达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沪生 《贵州气象》2000,24(2):31-34
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讨论了雷达回波失真的重要原因之———雨对雷达电磁波的衰减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结论及在工作中正确应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冰雹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出现的22次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归纳出冰雹表扬雷达回波平显,高显的主要特征及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冰雹天气,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巧妙地利用计算机语言中的逻辑判别方法,点绘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计算的降水量等值线图。实践证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不受数组元素多少的限制,线条清晰,无失真现象。  相似文献   

12.
冷涡条件下雹云的雷达回波分析及冰雹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伟福  刘敦训 《气象》1997,23(11):46-51
利用一次冷涡南下引起的两次强对流天气的数字化雷达回波资料,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天气学资料,对比分析了两交冰雹及冰雹和暴雨回波的异同点,为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和人工防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大尺度天气形势、省区域小天气图、物理量场、层结稳定度等方面,分析了2003年6月19~20日河南区域强风暴天气过程的成因,并从反射率因子和平均径向速度场上分析了雷达回波的演变和典型特征,特别是超级单体回波典型特征及移动特征、外流边界(弧状云线)回波特征等,找出了两次过程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4.
副高边缘暴雨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3-2004年湖南省4次副高边缘暴雨的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次暴雨过程的副高位置适当,高空有低槽,中低层有低空急流和低涡切变线,地面上有冷锋。在基本反射率图上,低槽暴雨有S-N向的窄带回波特征、冷式切变线暴雨有准W—E向的积层回波特征、暖式切变线有NE—SW向的积层回波特征,但每一次暴雨过程不尽相同。在多普勒速度图上常出现低空急流、冷暖平流、冷锋、逆风区以及高层大风核等特征,并常是几种特征同时出现,有利于强降水产生。  相似文献   

15.
朱国森 《气象》1981,7(10):29-31
天气雷达是当前探测雹云的有效工具之一。近年来,各地广泛利用这种工具观测雹云的演变规律和垂直剖面结构,积累了不少有关雹云回波特征的资料。它对于准确识别雹云,深入研究雹云和有效影响雹云都是十分宝贵的资料。 虽然,3厘米雷达主要缺点是在暴雨中被强烈吸收而引起的回波失真和难以确定各参数的误差。但是,我们这些年利用711天气雷达观测雹云的结果表明,距离适中的雹云回波资料可以部分地揭示出云体结构  相似文献   

16.
韩光 《气象》2008,(Z1)
对北京第29届奥运会闭幕式当日的雷达强回波出现的位置和移动特点进行了提取和描述。回波显示:奥运会主会场处于强回波活动区和非活动区的过渡区域,作业后奥运会主会场没有出现大面积强回波。  相似文献   

17.
SWAN系统中雷达反射率因子质量控制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涛  万玉发  沃伟锋  冷亮 《气象科技》2013,41(5):809-817
介绍了SWAN系统中雷达反射率因子质量控制算法原理,包括数据预处理、孤立噪声回波过滤、超折射回波抑制3部分.数据预处理将原始雷达资料转换为统一的RD20格式,并检测数据质量.孤立噪声回波过滤包括双向搜索、回波特征量过滤法.超折射(Anomalous Propagation,AP)回波抑制采用模糊逻辑原理.介绍算法配置参数,通过对比分析武汉、随州、西安雷达AP识别因子概率分布图可知,三者是类似的,表明默认参数的适用性.评估表明,该方法可过滤掉大部分AP回波,缺点是未能识别部分远距离AP回波以及错误识别部分降水回波.  相似文献   

18.
“98.7”鄂东连续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使用10分钟间隔的武汉WSR-81S数字化雷达回波资料,结合逐时地面风场及雨量,对1998年7月20-21日出现在湖北省东部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中尺度分析。结果指出:地形对地面中-β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流回波的发生发展则与地面中-β尺度系统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对流层低层低钠的组织作用下,回波系统呈现出明显的涡旋运动,通过多次合并加强,最终造成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19.
渠海峰  何光鑫  康志明  程勇  王军  庄潇然  李远禄 《气象》2023,49(12):1481-1494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雷达回波外推算法的预报结果随时间逐渐模糊失真,同时难以预报强回波区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上下文融合和注意力机制的时空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该方法通过上下文融合模块充分提取雷达图像不同尺度的短期上下文信息;通过注意力模块拓宽预测单元的时间感受域,使模型感知更多的时间动态。以2019—2021年4—9月江苏省气象雷达数据为样本,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基于上下文融合和注意力机制的时空长短期记忆网络取得了更好的预测性能。在外推60min,阈值为10、20、40 dBz的条件下,临界成功指数和HSS分别达到0.7611、0.5326、0.2369和0.7335、0.5735、0.3075,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江西及其周边地区的雷达组合反射率拼图,将二维Boussinesq(水平无辐散)质量连续方程约束至江西地区的TREC风场,得到改善后的TREC风场(COTREC风场),并基于COTREC风矢量开展了江西地区雷达回波的外推。个例分析表明,经过二维无辐散连续方程约束后,COTREC风中的噪声和不一致得到了显著的平滑,其风速水平梯度和风向切变都显著减小。基于COTREC风外推的雷达回波在形态上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外推回波中由风场的噪声或不一致引起的异常失真回波明显减少。为了进一步评估TREC和COTREC方法的外推表现,对2018年7月1—31日江西地区有明显降水的287个时次的雷达回波分别进行了1 h和2 h外推。结果表明:相对于TREC方法,COTREC方法在1 h和2 h的外推时间上均能改善外推回波的精度,其外推回波与实况的相关系数和TS评分均较TREC方法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