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人为土的工程概念,从其成因的角度给出了人为土明确的科学定义,归纳和总结了人为土的基本特征,为人为土的工程分类体系建立、合理评价、工程利用和环境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土的分类是工程地质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课题,对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土,按一定的原则,进行分门别类,以便合理选择研究内容和方法,针对不同工程建筑进行评价,为利用和改造各类土提供符合客观实际的依据。 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其特性与土的成因有密切关系,故将成因和形成年代作为最粗略的第一级分类标准。考虑到反映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本质的分类,称为土质分类,它是以土的物质成分(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及其与水的相互作用(亲水性)的特点作为分类原则。  相似文献   

3.
化学改性土的工程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研究成果和课题组工作的基础上,确立了化学改性土的分类原则,并将其分为5类:即无机类改性土、有机类改性土、无机有机复合类改性土、化学物理类改性土和污染土;给出了各类土的定义,并对它们的成因、工程性质、机理、用途以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5类化学改性土具有各自的工程性质特点和形成机理,并适用于不同的工程用途;其改性效果取决于改性材料的性质、被改性土的性质以及改性工艺等,其中化学-物理类改性土的工程性质最具有优势,而污染土一般不能满足工程的环境和强度要求,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后,才能作为工程材料使用.化学改性土在环境岩土工程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双月文摘     
《海洋土特殊工程性质的成因分析》 本文从海洋土的沉积环境、岩相成因分析及沉积后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海洋土特殊工程性质及其成因。(一)分析了海洋环境对海洋土性质的影响:盐类的影响,包括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天然土进行工程分类的基本原则出发,提出“土质统一分类法”存在如下问题: 一、按塑性图对细粒土的分类,由于仅以扰动土的塑性指标(W_L和I_P)为依据,不能全面反映决定天然土工程性质的本质因素——土的结构性质与强度。因此:存在着不同形成年代与成因的、工程性质显著不同的土在塑性图上占据相同位置的问题;塑性图的主要判别线——A线不能正确划分粘质土与粉质土及无机粘土与有机粘土。二、粗粘土与细粒土的划分标准与界限值的确定,缺乏依据,依此划分,会出现砂土与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滨海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海水进退、河流迁徙改道等形成了包括海相淤积、泻湖相沉积、河流冲积、三角洲沉积等多种成因的地基土。这些不同成因的地基土,不仅工程性质差异大,而且三维空间分布变化显著。本文在搜集了大量工程勘察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地基土的地质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不同类型地基土的埋深和厚度以及工程性质指标的变化,把滨海新区上更新统五组(Q_3~eal)及其以上地基土分成了4个工程地质分区,编绘了滨海新区地基土工程地质分区图。滨海新区地基土工程地质分区图可为滨海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地基土标准层序的建立以及合理利用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软质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研究,在软质岩石的地质成因分类和力学分类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多指标、综合性的工程地质分类,为软质岩石的进一步分类、研究提供了较可靠工程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对广州地区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对粉土及其工程性质研究的成果。认为粉土应根据其成因的不同进行其类型的界定,在承载力确定时也应按不同类型分别列出。并认为考虑到粉土的特殊的工程性质,如果根据原位标贯试验结果来统一进行土密度划分和承载力确定将会给试验和应用都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南山区第四纪冰川堆积物工程地质分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大陆冰川堆积物几乎都属于巨粒土或块石(漂石)土、碎石土,但因复杂的物质组成和组构特征,各地或同一地区不同成因类型(冰碛、冰水)的堆积物具有极为不同的工程地质性质,其地质体稳定性和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国已有的工程分类框架不能满足当代冰川堆积物甚至其他碎石土(巨粒土)的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研究的需要。中国西南山区冰川堆积物的物质成分、细观结构等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冰川堆积物的物质成分和组构特征主要表现为:颗粒组成的不均一性和多元性、组构单元的双元性、结构的无序性和胶结性等。冰川堆积物的物质成分和组构特征与其工程性质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冰川堆积物工程地质分类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中国西南山区冰川堆积物的工程地质分类问题,提出基于胶结程度和粒度组成的二级分类方案,对冰川堆积物及其他块(漂)石土的工程地质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翔飞  李忠良 《岩土工程师》2003,15(4):36-37,50
本文对土的正确分类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就用界限含水量和粘粒含量对土作出分类的方法进行评价。根据郑州地区的地质情况,结合20余项工程对土分类的实例,论证认为,用界限含水量对土进行分类时应考虑土的其它性质。  相似文献   

11.
浙北地区土壤元素有效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省北部地区调查研究表明,受成土母质来源、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元素全量、有效量及其有效度表现为:1)低山丘陵岗地土壤中As,Cd,Mo,Pb和Se全量较高,As,Cd,Fe,Pb,Se和Zn有效量较高;而山前平原区土壤中Hg,Pb和Zn元素全量较高,由地表向深部的下降递度较小,显示为原始沉积成因特点。2)中酸性、富含有机质的红壤和水稻土中As,Cd,Cu,Fe,Mn,Pb,Se,Zn等元素有效度较高,水稻土Hg有效度最低;弱碱性或碱性、贫有机质的潮土和滨海盐砂土中As,Cd,Cu,Fe,Mn,Pb,Se,Zn等元素有效量较低,但B有效量及有效度均较高。3)统计分析表明,土壤中Mn,Cu,Zn,Mo,Cd,Pb,Se等元素全量与有效量间具显著正相关性,表明全量是有效量的重要影响控制因素;有机质含量与Fe,Cu,Zn,Cd,As和Pb有效度间为显著正相关,说明有机质较高有利于土壤元素活化;Fe,Cu,Zn,Cd,As,Pb和Se有效度与pH值为显著负相关,表明土壤酸性增强(酸化)会增加这类元素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川藏公路培龙沟路段堆积物的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川藏公路培龙沟路段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堆积物。本文应用分形理论,探讨了培龙沟路段泥石流堆积物、冰碛堆积物、冲洪积堆积物以及坡积或者残坡积物的分形特征。通过粒度分析法计算出不同类型堆积物的粒度分维,得到泥石流堆积物分维最大,冰碛堆积物分维较大,坡积或者残坡积堆积物较小,冲积物或者洪积物分维最小的规律。最后系统论述了堆积物粒度分维的地质意义,认为堆积物粒度分维是对堆积物物质组成的复杂性和自组织性、堆积物形成过程和形成时间以及泥石流、冰川、河流和洪水等搬运能力和运动过程的反映和度量。该研究为野外不同类型堆积物的区分、成因、形成过程等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土石混合料的工程综合分类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董云  柴贺军 《岩土力学》2007,28(1):179-184
随着土石混合料越来越广泛地被道路、堤坝、基础等工程采用,快速、准确地预测其抗剪强度指标不仅有利于设计、计算,也有利于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压实方法的选择。土石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本质上是由颗粒的性质和其内部结构决定的,而现有的土石混合料的分类多从颗粒粒径和含量进行分类,无法从分类上判断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击实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剪切试验,结合非线性的分形几何学原理,对土石混合料进行以工程应用为目的的分类研究,提出了以岩性、含石量和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分形为分类指标的土石混合料工程综合分类法,将土石混合料按3个层次划分为24类,并由试验指出不同类别土石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该综合分类法分类指标简单,指标确定方便,易于实际应用,并可根据分类预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4.
探地雷达在隐伏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介绍探地雷达(GPR)方法原理基础上,根据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地球物理性质,总结了GPR反射波特征,结合在岩溶发育区成功应用GPR技术方法的工程勘察实例,说明GPR方法是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和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顶管穿越技术在油气管道穿越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层情况,采用不同的顶管穿越方式。介绍了气压平衡顶管法的原理、特点及分类情况。并结合中山—广州天然气管道工程实例,总结了气压平衡法在油气管道穿越软土地段中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地下工程围岩分类的神经网络可视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岩分类是地下工程技术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影响围岩类别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具有高度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神经网络方法具有自组织、自学习和高度非线性映射的能力,并且既能考虑定量因素又能考虑定性因素,因此,在围岩分类的应用方面,神经网络具有广泛的前景。文章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一般原理,依据有关地下工程围岩的分类标准,选取岩体结构、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体结构面、岩石纵波速度作为围岩分类的评价指标,利用MATLAB语言构建了可视化的围岩分类神经网络模型,并收集了大量的工程资料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检验。结果表明,网络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比较一致。证明神经网络是能够在工程岩体分类方面得到推广应用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建筑边坡岩体分类不含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和倾倒崩塌型破坏的边坡,把岩体完整程度、结构面结合程度、结构面产状、岩石坚硬程度和地下水发育程度作为分类因素。对这种分类及其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这个分类在分类规律、分类对象、分类因素等方面均不合理,也没有实际意义,已有的关于岩体性状的通用分类和专用于边坡的单因素分类对于边坡工程已经够用。提出了取消专用于边坡的岩体综合分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主要围岩分类换算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围岩分类的意义,分类换算的提出、基础、原则、方法和工程实例。为便于工程应用,将换算对照结果,经综合分析以换算对照汇总表形式给出。  相似文献   

19.
李彦恒  冯利  罗立平 《岩土力学》2012,33(Z2):201-204
根据Hoek-Brown破坏准则和等面积原则,通过岩石力学试验数据和野外地质调查结果,算出工程岩体主要的力学参数,可用于地下工程的岩体分级。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岩体的赋存条件和力学状态,对岩体的工程力学性质认识更加深入,为地下工程设计和施工支护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实践表明,相比于最常用的BQ分级法,文中方法在深埋地下工程中更加科学、适用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地区水平定向钻进铺管(HDD)钻遇不易成孔的砂性软土的概率甚高,这种地层对泥浆性能有特殊要求。但目前普遍使用的复配型增效商品土粉基调相近,难以就大量工程个案恰如其分地发挥关键功效。为此,论述了该类工程环境下泥浆性能设计要点,分析了材料添配的作用机理,重点给出了泥浆密度、粘度、切力以及失水量等参数调控的宜于实用的若干配材技术,以提供相类似工程条件下泥浆运用的可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