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用灰色系统的关联空间理论计算了九次强震对海城地震的前兆数据的关联度值,并对七次强震的前兆数据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并用两种方法对数据的要求进行了比较。为了研究各因素的效应,对九次强震的震源参数和余震序列数值的关联度以一并计算出来,结果显示出同一地震的前兆数据、震源参数和余震序列的关联度和关联序都可有一定差异。文中讨论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并得出进行过较好预报的海城地震和松潘地震二者在前兆数据上关联度小,为各次地震中关联序最后者,模糊聚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两类,从而说明了这是两次不同类型的前兆数列的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下水化学预报地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炜  林颐耀 《地震学报》1981,3(1):55-60
我国利用水化学组分变化预报地震已有十年实践历史,通过多次强震的检验,说明地下水化学方法是一种可用的中短期预报手段.本文以华北地区三次大地震为重点,试图通过总结我国近期几次七级以上强地震的水化学前兆反映特征,探讨地下水化学在地震预报过程中的作用及前兆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对水化学预报地震的前兆机制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地震序列类型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地震序列类型的识别。以应力降(Δδ)、地震矩(M_0)、破裂速度(V)、余震区长度(L)和宽度(D)、主震和最大余震震级差(ΔM)、余震序列的a值、b值和P值作为关联因子,同时把待研究的地震作为参考数列(X_0),一些已知历史地震作为比较数列(X_i)进行灰关联分析。另外,本文还就一旦某地发生大地震,如何用灰关联分析方法迅速确定该地震的序列类型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灰关联分析法是识别地震序列类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用于综合分析多台多种手段观测到的地震前兆资料,以便提取较大地震前几个月内可能出现的中短期前兆异常信息。 所用方法的基本技巧是,对每一个台的每一种前兆观测手段建立起适当的前兆从属函数,并进而确定出多手段或多台的综合前兆从属函数。首先以综合前兆从属函数为基础,识别出某一地区较大地震前出现的中短期前兆异常,然后将其归纳成可用于地震预报的中短期前兆模式。 借助于所提出的方法,本文着重分析处理了1979——1986年间日本东海地区及其邻近地区3个倾斜台、2个验潮站、2个水氡观测站、2个水位观测点和30个体积应变观测点的大量前兆观测资料,识别出了这一期间在该地区内发生的10余次6级以上地震前的中短期前兆异常时间,并得出了两类地震前兆模式:第一类前兆模式适用于在该地区内进行多种前兆手段的综合分析预报;第二类前兆模式适用于单种前兆手段(体积应变)的多台综合分析预报。 为对比起见,文中同时给出了我国唐山7.8级地震及其6.9级强余震前多台水氡含量变化的中短期前兆综合分析识别结果,所得出的前兆模式与日本东海地区的第二类前兆模式相符。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用于综合分析多台多种手段观测到的地震前兆资料,以便提取较大地震前几个月内可能出现的中短期前兆异常信息。 所用方法的基本技巧是,对每一个台的每一种前兆观测手段建立起适当的前兆从属函数,并进而确定出多手段或多台的综合前兆从属函数。首先以综合前兆从属函数为基础,识别出某一地区较大地震前出现的中短期前兆异常,然后将其归纳成可用于地震预报的中短期前兆模式。 借助于所提出的方法,本文着重分析处理了1979—1986年间日本东海地区及其邻近地区3个倾斜台、2个验潮站、2个水氡观测站、2个水位观测点和30个体积应变观测点的大量前兆观测资料,识别出了这一期间在该地区内发生的10余次6级以上地震前的中短期前兆异常时间,并得出了两类地震前兆模式:第一类前兆模式适用于在该地区内进行多种前兆手段的综合分析预报;第二类前兆模式适用于单种前兆手段(体积应变)的多台综合分析预报。 为对比起见,文中同时给出了我国唐山7.8级地震及其6.9级强余震前多台水氡含量变化的中短期前兆综合分析识别结果,所得出的前兆模式与日本东海地区的第二类前兆模式相符。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异常前兆信息量的直接计算法,实现了各种观测资料前兆异常的无量纲前兆信息量转换。用该方法对甘、宁,青地区5种观测手段共92个测项的5日均值一阶差分相关异常进行了前兆信息量计算,通过24次5级以上相关地震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求得了92个测项的有效单位异常平均信息量,为前兆标志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通过7次7级以上相关地震前兆信息量变化特征的统计,给出了一组预报地震三要素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异常前兆信息量的直接计算法,实现了各种观测资料前兆异常的无量纲前兆信息量转换。用该方法对甘、宁、青地区5种观测手段共92个测项的5日均值一阶差分相关异常进行了前兆信息量计算。通过24次5级以上相关地震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求得了92个测项的有效单位异常平均信息量,为前兆标志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通过7次7级以上相关地震前兆信息量变化特征的统计,给出了一组预报地震三要素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一种多种前兆观测项目综合预报的方法。其思路是确定出n种前兆观测项目某同一时间段t~*的数据作为分析预报的数列X_1,X_2,……X_n ,将不同震级地震发震前的n种前兆观测项目某一时间段的数据,分别视为相应震级的有震点数列组A_1组,A_2组,……A_n组。找出n种前兆观测项目的正常变化年份,将各观测项目同一时间段t~*的数据作为无震点数列B_1,B_2,……B_n,运用“图象识别”计算出有震数列组与无震数列组的最佳分界线(或n维空间的超平面)_0 _1X_1 _2X_2 …… _nX_n……(1),将所要预报的数列X_1,X_2,……X_n代入方程(1),以确定此数列是属于有震点数列组还是无震点数列组,从而达到预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震磁前兆观测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志佳 《地震》1990,(5):64-68
本文简要地评述了唐山地震(1976,M=7.8)等地震的震磁前兆观测研究结果、地下核爆炸前后的地磁变化状况、密云水库的构造磁实验,以及震磁前兆与地震的统计关系,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形变,应变短临前兆标志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各手段的前兆异常标志,从而组合各类前兆标志体系是“八五”地震短临预报攻关研究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以形变,应变手段的主要研究对象,初步建立了一个形变应变短临前兆标志体系,并总结出了各种异常的判别标志,为利用系统优化理论和专家系统理论进一步研究形变应前兆系统和地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提高中短期地震预报的水平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欣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9,13(3):221-232
强地震的孕育过程也是孕震介质的形成过程,在强震前震源附近小地震的地震波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变化过程,则反映了孕震介质的变化过程,为研究地震的孕育,发展和发生的过程,采用单台地震波振幅比,尾波持续时间比,尾波衰减系数这3项地震波参数作为地震学短期前兆指标,分析其震兆特征,从而达到监测孕震介质变化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单台地震波参数能够有效地发现地震的前兆,但地震波参数的前兆图像复杂多变,不具有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军  汪秉宏 《地震》1994,(4):86-92
地震预报以各种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因此如何从大量的时间序列中提取描述地震蕴孕过程的复杂性特征,成为从非线性科学角度探索地震预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讨论了混沌吸子的Lyapunov指数计算问题,并以一个模拟时间序列为例,讨论了如何从实验数据时间序列计算Lyapunov指数的问题,给出了两种实用的计算方法,对数值计算结果作了比较。此方法可用于地震及前兆时间序列复杂性刻划。  相似文献   

13.
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前兆地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治真 《地震研究》1992,15(2):193-204
本文介绍了有关地声观测技术和前兆地声机制的综合研究结果,为了获得连续可靠的地声信息,研制了四路慢速磁带仪等地声极微震记录仪。经过四年连续野外观测记录证明了它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为了解决地声源定位问题,在山东莒县及云南洱源建立了标准地声台网,进行了连续四年记录,取得了可靠的资料;为了解决地声信号处理问题,建立了全国地声数据处理中心,及相应的时间序列和地声资料处理程序库。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进行了长期连续观测和全面的基础研究。通过观测,获得了可靠的前兆地声信息,特别是第一次用仪器记录到了可听前兆地声,提前时间为3—15分钟。观测研究表明前兆地声确实存在,地声可以作为地震预报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苏恺之  李世林 《地震研究》1992,15(4):433-439
地震短临预报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是出自社会的需要,也是由于许多前兆手段(只要它能作较为连续的观测),都曾得到一些短临异常资料。这些资料是珍贵而令人鼓舞的,不过迄今为止,人们对实现准确的短临预测仍感极度困难。不断分析困难的原因,才能寻求出前进之路。  相似文献   

15.
张绍治  范桂英 《地震》1993,(5):11-17
本文通过实例阐述前兆手段观测数据基本特性(平稳性、周期性和正态性)在地震前的差异,说明连续观测数据中包含平稳随机过程和非平稳随机过程;亦包含常态下的年变周期和非年变周期,非平稳随机过程和非年周期变化可能产生在地震前兆发育期,其特征与地震孕育进程有关,可用非参数轮次法和方差分析法加以检验。随机过程的特征量正态分布的标准离差用以衡量过程的分散程度,异常时段与正常时段的标准差,相差可达数量级,用统计参量值X~2能在一定信度下检验其是否超出了限界。可见它们是前兆识别的基础依据,在其基础上可进一步选择科学计算方法剖析资料。同时在莱以特准则(3σ)判别异常的基础上,讨论了格罗布斯准则和狄克松准则在常熟地震(M_s5.1)和南黄海地震(M_s6.2)短期和中短期异常判别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强震远场前兆异常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李献智 《地震》1996,16(1):39-44
强震不仅有近场前兆异常,而且也有远场前兆异常,后者在地震预报中可以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1)远场前兆异常多在震前的短临阶段准同步地出现,为短临预报提供了较丰富的信息,有助于作出短临预报;(2)远场前兆异常一般具有双重或多重前兆的性质,它们是比较可靠的前兆异常,可为预报地震提供依据;(3)远场前兆异常显示明显的地区,是应力积累较高的地区,往往是后继地震发生地方,即指出了地震可能发生的地域。因此,对远  相似文献   

17.
河北应变固体潮汐参数及震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河北省5个形变台站的观测资料,利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法计算河北省境内M_S4.0以上的潮汐因子、相位等参数,发现应变潮汐因子对地震都有多则半年,少则几周的异常期。宽城台对河北省境内发生M_S4.0以上的地震中,震中距较其他台站最近(震中距最远为350km、最近为100km),资料较好,故在综合分析河北应变台站的基础上,重点选取宽城台的应变潮汐因子对河北2005—2015年地震案例进行简要分析,发现该台对地震的对应率达到60%,虚报率40%,漏报率极低只有14%,前兆异常可信度较高,可作为前兆异常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震源应力场、岩石膨胀性和水的扩散作用来研究和解释1974年5月11日云南省永善7.1级地震的震源及其前兆的孕育发展过程,研究以水平错动为主的地震在孕育发展过程中所伴生的地震活动、前兆异常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以及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探讨了多种前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余震发生的可能原因。从上述观点出发对地震预报提出了一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易门地倾斜前兆综合分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挚  杨建忠 《地震研究》1993,16(2):138-147
本文应用莱柯拉兹滤波和别尔夫捷调和分析方法,对易门地倾斜固体潮观测资料进行处理;结合测点附近的区域地质构造特点、地震活动性和误差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易门地倾斜固体潮观测稳定,精度亦佳;测点地区内的大震前,均有前兆异常存在;测点所在地震带内的中强震前,有前兆异常存在;测点附近较近地区的中强震前,有时有前兆异常存在;大震及其前兆对地倾斜观测精度有直接影响;大震前存在一种集群性多台、多手段、多方法的前兆异常现象;在未来的一年时间内(1991年),云南地区不存在七级以上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地震预测中的地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地电阻率时间序列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即消除年变化法、无量纲法、相对均方差法和差分法共4类8种方法,包括“九五”以来对原方法的改进和新发展的方法,讨论了各方法的原理、数据处理过程、异常分辨能力、异常指标和异常物理机制及其在数据处理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显示:① 一般来说,用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才能分析、识别出原始数据曲线上的“弱变化”异常;② 文中8种方法的原理简明,异常物理机制清晰或较清晰,各方法的异常识别指标分别为明确、基本明确和定性的,定性的异常在震情研判中仅有参考意义;③ 消除年变化法和无量纲法通常用于识别地震中期、短临异常,而相对均方差法和差分法通常用于识别短临异常;④ 经数据处理得到的异常与原始曲线的“弱变化”异常相协调;⑤ 时间序列数据出现的异常并不等同与地震孕育、发生过程有直接联系的前兆异常,出现数据异常的台站附近不一定会发生显著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