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家地震局召开的中国地震工作二十年学术交流与表彰大会,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八日到十月二十二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监测预报第一线的台站人员、地震科技人员、专家、领导及应邀的有关单位、新闻单位代表共450人参加了这一盛会。会议回顾总结了二十年来中国地震工作走过的道路,交流了二十年来中国地震工作取得的成果,表彰了监测预报第一线  相似文献   

2.
1970年2月大邑6.2级地震后,我省建立地震工作机构开展地震工作,到现在已经十个年头了。十年来,在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地震局的领导下,通过地震系统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  相似文献   

3.
1987年5月11—13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源力学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四川省地震学会、四川省地震局、阿坝州和绵阳市地震学会在成都联合召开了“松潘、平武地震十周年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专家、学者云集,专群结合共同研讨地震预报问题的重要讨论会。有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科研、业务部门及地方各级领导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地震科技人员共2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4.
国家地震局召开的中国地震工作二十年学术交流与表彰大会,于1986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监测预报第一线的台站人员、地震科技人员、专家、领导和被邀请来的有关单位、新闻单位等的代表共450人参加了会议。大会议程主要有四项内容:1.总结二十年来地震工作的进展和基本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2.进行学术交流;3.举办全国地震科技展览会;4.表彰长期坚守在地震监测预  相似文献   

5.
经东北地震监测研究中心申报,国家地震局批准,《东北历史地震考察与研究》专题为1986年合同项目,限期二年完成。在东北地震监测研究中心的领导下,经各方协商由辽宁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室、综合地震大队、地震志办公室,丹东市地震办公室,吉林省地震办公室及黑龙江省地震办公室等六个单位的12名科技人员组成专题组。  相似文献   

6.
晋豫陕邻近地区地壳厚度图鉴定评审会于1984年12月25日至27日在洛阳召开.会议由三省地震联防区主持,共有24名代表及全体编图人员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推举了国家地震局物探大队、分析预报中心,地球物理所及三省地震局有关领导、专家和科技人员组成鉴定评审委员会,由孙武成高级工程师任主任委员.对提交鉴定的图件和报告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讨论.并一致通过了鉴定评审委员会的评语.本区地壳厚度编图工作,是在晋、豫、陕三省地震联防区领导同志的倡导和关怀下,在国家地震  相似文献   

7.
回首邢台地震现场的日日夜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震前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地震发生后地震科技人员在地震现场工作的实践活动,总结了现场工作中提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出了邢台地震现场工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地震科技人员继续教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继续教育本身的特点、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工作协作性特点是地震科技人员培养方向的三个主要的决定因素;阐述了继续教育的重点对象和主要任务,强调了加强科技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教育程序上应当采取“自上而下”的办法;提出要使地震系统的继续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切实抓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教会科技人员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传递各种信息三个环节的工作;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震系统的六个继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1986年11月15日台湾花莲7.6级地震是1922年以来台北地区烈度最大的一次、是1897年以来90年内有感地震频度最高的一次、也是1978年以来台湾省地震强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一)震后工作概况这次地震发生后,福建省地震局的有关科技人员迅速赶到办公大楼,协助值班人员快速测定震中;为了安定民心,使惊慌的居民恢复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地震学会和辽宁省地震局科技监测处于1987年10月8日,举办了南极考察学术报告会.邀请了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赴南极考察的光荣参加者林云芳同志作学术报告.辽宁省地震局有关处室和地震大队的地震科技人员和领导同志八十余人听取了报告.  相似文献   

11.
1990年6月14日北京夏令时21h47min在北纬48°、东经85.1°(斋桑湖)发生M_s=7.3级地震,震源深度14—19km。6月15日我局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赶赴境内地震现场进行监视考察。这次地震使新疆北部哈巴河、吉木乃、和布克赛尔三县部分房屋倒塌、损坏。境内最大烈度为8度。 这次大地震发生在过去地震频度和强度都不高的斋桑湖地区,1970年以来,该区至哈巴河、布尔津一带发生3级以上地震20次,1982年3月20日发生的5.0级地震为最大。斋桑湖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中国地震局“3 1”体系发展思路,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山西省地震学会从2007年5月份起制定了月报告会制度。在全局的科技人员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邀请国内外著名地震学专家来我局进行讲座,帮助我局科技人员拓宽科研思路,增长见识,提升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2007年共举办学术报告会8次,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总人数200余人。学会邀请北京大学陈永顺教授、中国地震局陈鑫连教授和日本国家地震科学和防灾研究院郝宪生博士来我局分别作了“藏南台阵和西藏高原南部大地构造”、“项目表述”和“日本地震动态”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科技工作者立即投入到震后应急救援、现场余震监测、灾害评估、地震机理研究、震情趋势判定和现场科学考察中。其中,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青年专家在地震精定位、震源机制及数字化地震参数计算、震源破裂过程、地震灾区区划图编制、余震破坏影响范围确定、地震社会学分析与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08年12月,研究所40岁以下科技人员在各种科研刊物上发表了SCI、EI文章就有10余篇,参加现场工作人员41人次。青年科技人员能够迅速投入到震后科技支撑工作中,得益于研究所平时对青年科技人员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重视,本文对此进行了评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党的地震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在一九七一年一月张兰中学地震工作现场会议精神鼓舞下,于一九七一年夏季成立了地震测报小组.三年来,我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和本站党支部的领导下,以批林批孔为动力,为地震予报工作积累了连续、及时、准确的气象和土地电等资料,对于气象和地震的关系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对于地震予报也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地震工作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工作,对我们来说又是一项业余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加强领导,提高对地震群测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否则,这项工作是做不好的.  相似文献   

15.
1990年4月17日19时59分21秒新疆乌恰发生M_s=6.4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9°30′,东经74°30′,震中位于乌恰西南膘儿土卡依乡。地震发生后,新疆地震局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即赴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县的群测群防工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县委、县革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地区科技局和省地震队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加强领导,搞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加强领导必须正确对待群测群防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我县的群测群防工作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之一,同样也是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胜利成果之一.几年来,在党的地震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广大的贫下中农、干部、知识青年和专业地震工作人员,怀着强烈的无产阶级感情,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著作,狠批刘少奇、林彪在地震战线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大大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从而使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地震群测群防的群众运动蓬勃兴起,工农基本群众和革命干部登上了地震预测、  相似文献   

17.
1980年我国各地曾发生多起地震谣言,引起社会一些反响,各地地震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一般都采取了相应对策和有效措施进行了辟谣工作,并较及时地制止了谣言的扩散,解除了群众的思想顾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作为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工作的一项内容,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社会学”研究室(即第十研究室)在局、所领导的支持安排下对其中某些地震谣言进行了一般情况了解和社会调查,在工作过程中都得到了当地地震系统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的积极协助。本刊第6期发表了他们与之配合的福建省地震局同志写的对闽南地区地震谣传的社会调查报告;这里发表的是他们与山东省地震局有关同志协作进行并合写的关于山东省烟台地区地震谣言的社会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8.
在综述现行有效的国家计量法规和计量技术法规的同时,重点介绍了1994年7月1月开始施行的最新版《量和单位》国家标准的特点,以及从事地震工作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正确认识与使用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科技成果奖励若干问题的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奖励是对科技人员的一种评价。在总结实施地震科技成果奖励的管理办法与条例工作的基础上,就限额奖励、限额主要完成人的利弊,评审的方法,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矛盾,效益证明材料等问题以及鉴定与验收的矛盾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89年4月1日,国家地震局颁发了“地震监测预报成果申报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的暂行规定”(详见89震发科字第133号文件),并从1989年起试行。文件明确指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地震工作主战场,为鼓励在监测预报第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做此暂行规定,以便统一地震系统的各类专项评比及奖励问题。现摘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