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对冀北17个银矿床地质调查和5个大一中型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剖析研究基础上,从银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控制地质条件、围岩蚀变、矿石类型、成矿机理、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演化上,确定了冀北银矿床有3个成矿系列,8种矿床类型。提出牛圈子为火山喷气-热泉型银矿床;蔡家营为古喷气-热水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铅锌银矿床;银冶岭为层控-热液叠加型铅锌银矿床的新认识,建立了冀北银矿床成矿模式和地史演化的区域成  相似文献   

2.
银矿床类型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以采银为主的银矿床;另一类是以银为副产品的有色金属矿床。苏联学者把银矿床划分为四个建造类型:即银—硒化物型,银—铅型,银—金型和银—锡型。美国学者把银矿床分为三类:(1)与中、新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热液型矿床;(2)中深成热液银—有色金属型矿床;(3)钴—沥青铀矿—银热液型矿床。把以银为副产品的矿床类型分为五类:(1)斑岩铜矿型;(2)块状硫化物型;(3)热液交代铅锌矿型;(4)砂、页岩铜矿型;(5)碳酸岩中层控铅锌矿型。  相似文献   

3.
应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前所长裴荣富先生的邀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能源、矿山、石油资源部地质局安德烈·潘特列耶夫(Andre Panteleyev)博士于1985年10月28日来该所讲学。潘特列耶夫博士长期从事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矿床研究工作,主要专长为浅成热液贵金属矿床。这次讲学的主要内容是加拿大科迪勒拉浅成热液金-银矿床模式,并介绍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地质及矿产概况、块状硫化物矿床和斑岩铜矿。浅成热液金-银矿床在加拿大科迪勒拉又称为“囊矿”、“第三纪型矿床”、“与火山作用伴生的贵金属矿床”或“古热泉型金一银矿床”。潘特列耶夫博士认为该类矿床有以下特征:矿床产于近地表;矿体常为脉状;矿床形成于扩张构造环境;矿化通常出现在火山岩地质体  相似文献   

4.
胡家峪-篦子沟型铜矿床是中条山地区具重要意义的铜矿类型之一.矿床以严格受地层控制、品位高、并伴生钴、金为特点,引起许多地质学家对此类矿床的重视.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对该类型矿床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先后提出过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沉积变质及火山-沉积变质等成因观点.本文仅就中条山地区胡家峪,篦子沟铜矿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阐述,以期对该区矿床成因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银是现代国防、尖端科技不可缺少的材料,也是人民群众用于装饰美化生活的贵金属之一。【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收集了湖南银矿床储量和分布等内容,在对全省93处银矿床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湖南银矿床成因类型、主要预测类型及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异常、重砂异常等成矿控制因素,总结了湖南银矿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至2018年,湖南省发现银矿床93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55万t,占中国查明银矿比例4.71%,郴州、衡阳、永州三市,占全省总查明量的89.40%。银主要与铅锌、金、铜、钨等共伴生,以伴生矿床为主、共生矿床及主要矿床为辅。对各矿床划分了岩浆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岩浆热液型,含矿流体作用形成的浅成中—低温热液(MVT密西西比河谷)型,沉积作用形成的机械沉积(砂岩)型、化学沉积(页岩)型,表生作用形成的风化型等6个银矿成因类型及预测类型,其中前3个为主要成因类型及主要预测类型,编制了湖南银矿主要预测类型分布图。【结论】划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共4个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湖南银矿除洞庭湖以外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岳阳—邵阳一线以东,资源储量主要分布于七宝...  相似文献   

6.
广东长坑金、银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长坑金、银矿床共存于同一层间蚀变构造破碎带,上金、下银分别构成独立的金、银矿床.金矿床具有沉积岩围岩型金矿床的全部特征,银矿床则有石英-硫化物脉型矿床的特征.在系统归纳金、银矿石及围岩的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矿石矿物包裹体的温度、压力、成分,以及对三水裂谷盆地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金矿床是沉积盆地中的流体在大规模迁移过程中萃取地层中的金而形成的浅成低温热液交代型矿床,银矿床属于构造-岩浆叠加改造热液交代型矿床,金矿床形成在先,银矿床形成于后并改造了金矿床,金、银矿床均不是热水沉积型矿床或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鲁甸乐马厂银矿床地持特征与成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云港 《矿床地质》1999,18(2):121-128
乐马厂银矿为地矿部“八五”重点普查项目,普查找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矿床达大型规模。该矿床类型独特,为国内,外少见的独立银矿床,因此对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赋存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取得了新的认识。文章在乐马厂银矿床地质背景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臧放地质作用,并论述了其为产于叠瓦状逆冲-推覆断裂破碎蚀变带中的独立银矿床,其矿化作用过程经历了古构造-沉积和构造-热液两个阶段,构造活动控制了银  相似文献   

8.
银矿床类型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晋东北地区银矿王要成因类型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银矿床(包括石英脉型银矿、火山岩型银矿、(隐)爆破角砾岩型银矿),其次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银矿、层控银锰矿床(包括氧化淋滤型锰银矿和铁锰帽型银锰矿).银的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期.在沉积作用、火山一次火山热液作用和地表氧化淋滤作用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9.
世界银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苏联、墨西哥、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秘鲁等国,重要银矿床类型是与中一新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热液脉状银矿床,斑岩银矿床,火山岩中的含银块状硫化物矿床,沉积型银多金属矿床,碳酸盐岩中的沉积一改造型含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伴生金占金保有储量的43.39%.加强伴生金的找矿研究和开发利用不仅能迅速增长金的储量和产量,而且也是提高矿产品经济价值和矿山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国伴生金矿金矿类型主要有:岩浆型硫化物铜镍矿床、斑岩铜铜矿床、夕卡岩型矿床、火山岩型矿床和热液型矿床.伴生金矿床资源潜力巨大.因此对伴生金矿床特征的研究及找寻是迫在眉睫的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陈刚  肖晓牛 《江苏地质》2014,38(1):117-121
以云南东川金江小石将军铜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小石将军铜矿床区域地质、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控矿因素、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认真、详细观察、分析,结合东川知名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将矿床成因类型初步厘定为沉积变质叠加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全面分析湖南省银矿床和伴生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按照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主导地质作用,将省内银矿床和伴生银矿床划分为两个成矿系列,即与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和与沉积-成岩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两个成矿系列分别进一步划分成三个成矿业系列。文中对各成矿系列的主要地质特征、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成矿系列形成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鲁甸乐马厂银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云满 《矿床地质》1999,18(2):121-128
乐马厂银矿为地矿部“八五”重点普查项目,普查找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矿床达大型规模。该矿床类型独特,为国内、外少见的独立银矿床,因此对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赋存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取得了新的认识。文章在乐马厂银矿床地质背景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作用,并论述了其为产于叠瓦状逆冲-推覆断裂破碎蚀变带中的独立银矿床,其矿化作用过程经历了古构造-沉积(矿源层形成)和构造-热液(充填交代富集)两个阶段,构造活动控制了银矿化作用和银矿体的最终定位。这对在滇东北地区寻找此类银、铅锌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区域构造成矿分析和成矿系列理论,在分析研究区域地质构造、银矿床成因及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划分了湘南银矿床成因类型,指出湘南地区存在与花岗岩类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Ⅰ)、与一定地质时期和地层单位有关的层控矿床(Ⅱ)和与表生成矿作用有关的风化淋滤矿床(Ⅰ)三大类银矿床;其中I类型银矿床占主导地位,Ⅱ类型银矿床仅在局部产出,Ⅰ类型银矿暂不具工业意义。同时,圈出了东坡-许家山、坪宝、铜山岭-后江桥3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铜矿床类型、时空分布、典型矿床特征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铜矿床的系统归纳和研究目前还没有,本文根据大量已有山东省铜矿的科研成果及国土资源储量利用现状大调查的部分成果,详细地分析了山东省铜矿资源基本状况、时空分布和不同矿床类型铜矿床特征。依据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划分出了斑岩型、矽卡岩型、似层状热液交代型、热液裂隙充填型、陆相火山岩型、基性超基性岩性6种铜矿床类型,其中,斑岩型、矽卡岩型、似层状热液交代型是山东省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其余类型多为其它矿种的伴生铜矿,中生代燕山期是山东省铜矿的主成矿期,并系统研究说明了每种矿床类型的典型矿区矿床特征,结合铜矿资源形成地质背景和时空分布特征及矿产资源规划,划分出了邹平-淄博、莱芜、沂南、五莲-胶南、栖霞-牟平-荣成等5个成矿远景重点勘查区域。  相似文献   

16.
刘杰添  陈静  范裕  刘军  李旋旋 《岩石学报》2021,37(9):2805-2820
黄竹园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东南缘,是成矿带断凹区火山岩盆地内首次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亟待开展矿床地质特征、金属元素特别是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和矿床成因研究。黄竹园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砖桥组、双庙组火山岩及断裂破碎带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类型主要有脉状、浸染状、细网脉状。本次工作基于矿床地质特征研究,通过对矿床中采集样品进行手标本及室内镜下观察、短波红外分析测试(SW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电子探针分析(EPMA)和自动矿物综合分析(TIMA)等方法,阐明了矿床中的主要蚀变矿化特征和成矿期次,重点开展银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类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竹园矿床总体表现出靠近矿体部位发育绢云母-伊利石化,向外围矿化较弱部位变为蒙脱石-高岭石化;根据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将矿床的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分为无矿化石英脉阶段、石英-银矿物-硫化物脉阶段和石英-碳酸盐脉阶段,其中石英-银矿物-硫化物脉阶段为该矿床最重要的银、铜成矿阶段。主要的银矿物为自然银、硫铜银矿和硫汞铜银矿。矿床中的主要关键金属矿物为辉砷钴矿和铁硫砷钴矿,呈不规则粒状镶嵌在辉铜矿和黄铁矿边缘。通过黄竹园矿床与国内外其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地质特征对比,本次工作认为黄竹园矿床是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化叠加于斑岩型矿化之上的复合成矿的典型实例。通过与矿区北部钱铺酸性蚀变岩帽(1km)之间对比研究,提出黄竹园-钱铺酸性蚀变岩帽地区可能存在一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为庐枞盆地下一步深部找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蒙古国玛达特地区铜钼及铅锌银矿矿床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国东部玛达特地区地处中蒙古-额尔古纳多金属成矿带,在区域内先后发现查布铅锌银矿床、喇嘛朝鲁图铜钼矿床及萨尔希特铅锌银矿床等一系列多金属矿床。通过对各矿床成矿时代、成矿地质背景及围岩特征等进行综合研究,将区域内成矿期划分为华力西晚期、燕山期两期,铜钼矿床为华力西晚期、燕山早期两期叠加成矿,铅锌银矿床成矿期为燕山晚期,2类矿床成矿与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同时,通过分析对比各矿床矿化特征、矿体特征等因素,将区域内矿床划分为2种矿床成因类型,即中高温斑岩型铜钼矿床、中温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喇嘛朝鲁图铜钼矿床及萨尔希特铅锌银矿床成矿母岩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属同一成矿系列,符合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玉西银矿床为东天山地区唯一一处独立银矿床,位于中天山老地块,阿拉塔格-尖山子大断裂北侧,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发育,非常有利于银矿富集.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和控矿因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玉西银矿床"找矿模式,并确定其成因类型是在构造和构造动力控制下的中低温破碎蚀变岩型银(铅、锌)矿床,该银矿床的发现打破了在中天山老地块中一直未能找到独立型银矿床的局面,也对在该区寻找该类型的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我国岩浆型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银含量、赋存状态和地质特征。铜镍矿石中一般Ag高于Au、Au和Ag主要呈独立矿物产出 ,形成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蹄化物和硫铋化物。共发现24种金和银的独立矿物。(?)(?)(?)金银矿物。矿物颗粒一般为15—60μm。一般来说,铜镍富矿石,特别富铜矿石的AuAg含量要比贫矿石高;晚期热液作用的铜镍矿床其AuAg含量要比单一熔离矿床高。硫化铜镍矿床是伴生金银矿床一种主要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多年地质工作实践资料,总结了九曲湾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富集规律。着重叙述了与同类型矿床的不同之处。探讨了矿床的形成环境、物质来源、成矿作用过程,提出了九曲湾砂岩铜矿是沉积热液改造型铜矿床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