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赵根模 《地震》1995,(2):131-136
大强固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震后运动可以引起触发,强固区破裂引起相邻强固区加载。震后运动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并引起相邻区域的不均匀应变积累。 观测表明大震后首先发生中等地震的地点正好是下次大震的位置,所以任何一个大地震发生都提供了一个探寻临界破裂的良好时机。依据1960-1980年资料总结的中期地震危险性估测方法称为“诱发前震图象”,1981-1992年的地震资料完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笔者研究了日本及其附近地区8次地震后地震活动的迁移,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地震活动的迁移速度为几公里/年至100公里/年。可是,有时也会在大震之后立即引起离大震震源区几百公里以外地区的地震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极少发生6级以上大震,但迁移的视速度为每天100公里以上。在所有的情况下,地震活动都是沿包括大震震源区在内的板内地震构造带迁移的。我们注意到与板内大地震预报有关的一种有意义的现象,即在那些带上,大地震迁移开始之前一段比较短暂的时期内,在整个地震带上有时出现4级左右的小震活动。当空区处于地震迁移锋的后面时,随后很可能被地震填满。就板内地震活动而言,“地震空区”的概念对这些空区似乎是最合适的。虽然目前尚未发现地震迁移的物理机制,但这种现象有时对预报未来大地震很有帮助,并有助于我们了解板内地震构造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1996年全球地震活动已从1995年的峰值开始下降。全年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14次,有4次大地震,震级至少为7.7级左右。最近4年来,全球地震逐渐加强,至1995年为一峰值,1996年的A(b)值回落,与1994年相近。1996年,西北太平洋地震带地震相对加强,亚欧带地震则相对减弱,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较1995年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1900年以来中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平静时间和7级以上大震的关系,发现在5级以上地震平静达3─4个月以上时,在平静结束后1年左右时间内发生了7级以上大震。1994年出现了5级以上地震平静时间达134天,对此平静时间以后的地震大形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1994年第四季度,全球地震在维持了一年多的中等水平以后,出现了高水平的活动。全球地震如1993年,继续以西北太平洋地震带为中心,千岛群岛和日本本州以东接连发生海沟浅源大地震。1993-1994两年,全球最大地震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地区。菲律宾海周边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多次,日本南部近海海槽区发生大地震的形势更加迫近。中国大陆东半部地震活动有增强的迹象,1995年,中国华北地震活动将有新发展。本季度美洲地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喜马拉雅弧型地震构造带西反射弧地带(简称“西触角区”),大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及2005年10月巴基斯坦曼塞赫拉7.8级地震发生后,对中国大陆地震趋势的可能影响。西触角区(N30~45°,E61~80°)大震活动存在显著的时间上10年左右成组性及两次大震时间间隔小于1个月的爆发性,地点上的成丛性,兴都库什深震区的地震有一定先兆意义,与东触角区(N20~29°,E95~102°)大地震也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沿欧亚大陆与印度洋、澳州板块碰撞带上印尼苏门答腊8.9级地震后,再次发生巴基斯坦7.8级大地震,显示出这一板缘地震带正处于活跃状态。研究认为未来1~2年应注意西触角区尤其是天山地震带的大震连发的危险性及东触角区(缅甸及川、滇为主)发生响应性大地震的可能性。对中国大陆内部其他地区大震形势的影响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7.
石绍先  曹刻 《高原地震》2002,14(1):32-40
分析研究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巨震对欧亚地震带、中国大陆及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的影响,指出巨震后10-20年欧亚带可能处于巨震活跃时段,其间可能发生多次巨震;同期中国大陆相应处于地震活跃期,大陆西部有发生多次7.0级以上大震的可能;受欧亚带大震活动过程及巨震调整影响,未来1-3年云南省可能进入新的活跃期,6-7级强震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2001年昆仑山口8.1级巨震后中国大陆、云南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石绍先  曹刻 《地震研究》2002,25(3):220-226
分析研究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8.1级巨震对中国大陆云南未来几年地震趋势的影响,指出巨震后6年大陆可能仍然处于地震活跃期,其间大陆西部发生7.0级以上大震可能性较大;受2000-2001年欧亚带东南段大震活动过程及巨震调整影响,未来1-3年云南省可能进入新的活跃期,6.5级以上强震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大强固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震后运动可以引起触发,强固区破裂引起相邻强固区加载。震后运动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并引起相邻区域的不均匀应变积累。观测表明大震后首先发生中等地震的地点正好是下次大震的位置,所以任何一个大地震发生都提供了一个探寻临界破裂区的良好时机。依据1960—1980年资料总结的中期地震危险性估测方法称为“诱发前震图象”,1981—1992年的地震资料完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震同日本地震的相关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比了1918-1976年发生的中国华北地震和日本列岛及其附近的较大地震,发现二者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一般是,日本海沟先发生7-8级大地震序列,其后日本海西部发生h≥300公里的深源地震,最后我国华北地区发生M≥6的强烈地震。对1918年以来的十四个活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复相关系数R=0.82,能够在很高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F检验。日本海沟地震约有30年左右的重复期。从1926年至今,日本海沟地震的活动中心向北漂移了3°-4°,与此同时,我国华北地震活动也以相同速率向北迁移。地震活动在时间和强度上的相关性、震中的相关迁移以及震源机制等方面的事实都表明,我国华北强烈地震可能受日本海沟板块俯冲运动的控制,上地幔中可能存在着某种物质流动的通道。  相似文献   

11.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7 or above in continental China, the spatial-temporal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mechanism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above 7 in Tibetan block area a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emporal clustering and spatial zoning of regional strong earthquakes and large earthquakes in continental China, and they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tion and circulation in time and space. In the past 100a, there are four major earthquake cluster areas that have migrated from west to east and from south to north, i.e. 1)Himalayan seismic belt and Tianshan-Baikal seismic belt; 2)Mid-north to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in Tibetan block area; 3)North-south seismic belt-periphery of Assam cape; and 4)North China and Sichuan-Yunnan area. The cluster time of each area is about 20a, and a complete cycle time is about 80a.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images of the migration and circul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otion velocity field images obtained through GPS observations in continental China. The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the latest tectonic activity in continental China, which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continuous compression of the Indian plate to the north on the Eurasian plate, the rot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round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and the additional stress field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the earth's rotation speed.
Since 1900AD, the Tibetan block area has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 of high tides of earthquake activity clusters(also known as earthquake series), among which the Haiyuan-Gulang earthquake series from 1920 to 1937 mainly occurred around the active block boundary structural belt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Tibetan block region, with the largest earthquake occurring on the large active fault zone in the northeastern boundary belt. The Chayu-Dangxiong earthquake series from 1947 to 1976 mainly occurred around the large-scale boundary active faults of Qiangtang block, Bayankala block and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within the Tibetan block area. In the 1995-present Kunlun-Wenchuan earthquake series, 8 earthquakes with MS7.0 or above have occurred on the boundary fault zones of the Bayankala block. Therefore, the Bayankala block has become the main area of large earthquake activit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the past 20a. The 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 of this kind of seismic activity shows that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y can occur on the boundary fault zone of the same block or closely related blocks driven by a unified dynamic mechanism, reflecting the overall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ck. The migration images of the main active areas of the three earthquake series reflect the current tectonic de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Tibetan block region, where the tectonic activity is gradually converging inward from the boundary tectonic belt around the block, and the compression uplift and extrusion to the south and east occurs in the plateau. This mechanism of gradual migration and repeated activities from the periphery to the middle can be explained by coupled block movement and continuous deformation model, which conforms to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active tectonic block hypothesi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Kunlun-Wenchuan earthquake series, which has lasted for more than 20a, is likely to come to an end. In the next 20a, the main active area of the major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7 on the continental China may migrate to the peripheral boundary zone of the Tibetan block. The focus is on the eastern boundary structural zone, i.e. the generalized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At the same tim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earthquake-prone favorable regions such as the seismic empty sections of the major active faults in the northern Qaidam block boundary zone and other regions. For the northern region of the Tibetan block, the areas where the earthquakes of magnitude 7 or above are most likely to occur in the future will be the boundary structural zones of Qaidam active tectonic block, including Qilian-Haiyuan fault zone, the northern margin fault zone of western Qinling, the eastern Kunlun fault zone and the Altyn Tagh fault zone, etc., as well as the empty zones or empty fault segments with long elapse time of paleo-earthquake or no large historical earthquake rupture in their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zones. In future work,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seismogenic tectonic environment in the above area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cluding fracture geometr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edia, fracture activity behavior, earthquake recurrence rule, strain accumulation degree, etc., and then targeted strengthening tracking monitoring and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相似文献   

12.
从北纬40°纬向地震带活动的关系探讨了华北3次强震发生的同时性的原因,这条EW向地震带首先发生的地震传递的能量促使唐山积累了发震能量,而另一条由邢台、河间NE走向的下地壳蠕滑断层的能量传至唐山断层后,解锁了该孕震断层,从而发生了唐山大震。地震波的触发作用也是同步的另一个原因,除了震动的断层面的直接触发之外,对组合模式中单地震波的积累与调整也会产生触发作用而改变其性质。另外还从中国8级大地震发生的25年周期讨论了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
溧阳-介休-五原北西地震带强震的破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溧阳——介休——五原北西向地震条带,是唐山地震后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带。通过研究发生在这条带上强震的震源机制,破裂过程,震源参数及迁移特点,发现这条带上的较强地震具有以下特点: 1.ML5.0级地震的破裂面走向均为北西向,与条带的总体走向基本一致。反映这些地震具有沿破裂面方向迁移的特点。 2.强震是从中间向北西及南东两个条带的延伸方向交替扩展迁移的,并且强度有逐个增大的趋势。而1980年3月9日在条带上平遥地区发生ML=5.7级地震后,再不具备上述迁移,震级增大的特点。 3.截止现在,均以中强震释放能量。其中多数的主压应力P轴与华北地区统一的主压应力方位基本一致,但仍有几个强震与华北地区总体走向明显不同,说明局部条件的影响在这个带上有时可以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地震学参量年度异常的背景^(3),阐述了1995 ̄1996年云南地区发生的孟连、武定、丽江三次强震前的地震活动短期异常,包括地震平静、小震群、窗口地震、调制地震、地震波参数以及4级左右地震向震中迁移等。结果表明,这些异常特征表现突出,其演化进程显示了强震孕育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5.
强烈地震震源破裂和深层过程与地震短临预测探索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烈地震震源区和其周边地域的介质,在力源作用下开始破裂,即微破裂,而当其在应力不断积累、逐渐发展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破裂链”时,即应力集中达到临界状态时,震源介质所积累的巨大能量以波动的形式瞬间释放,并冲出地表发生地震,且在地表产生一系列的破坏和大型断裂.在强烈地震发生后依据设定的初始模型和远、近地震台网记录,通过震源机制解计算,可求得震源介质的破裂长度和破裂过程.事实表明,一系列大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由震源深处到地表均呈现出强烈的破裂效应,其破裂长度可由几公里、几十公里、乃至千余公里长.有的地震在发生前确亦存在着破裂响应和迹象.为此,若在地表和深井中能进行破裂效应的观测,以捕捉初始微破裂和其形成“破裂链”的动力过程,这对于短临地震预测可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的地壳形变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若柏  顾国华  徐杰  周伟 《地震地质》2004,26(4):586-596
华北北部地区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是控制现代强震的一条地震构造带。新近纪以来,在区域NEE向主压应力的作用下,新发育了一系列的NE向构造活动带,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组成1组共轭的剪切破裂系统,控制了近代强震的发生。文中主要探讨了这条断裂带的地壳形变特征。长趋势GPS地壳形变图像反映了这条活动断裂带相对完整的左旋走滑活动。分期的地壳形变图像揭示了在中强地震前,沿该断裂带出现一系列的NE向梯度异常带,分别指示了唐山-河间、三河-涞水以及延怀-山西地震构造活动带的活动,表明了沿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出现了中强地震的中期前兆。研究认为,强震前地壳形变揭示的是深部蕴震层的应变活动信息,而强震之后比较杂乱的图像特征体现了盖层的调整运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中国周缘板块的联合作用对中国大陆地震的控制和影响,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结果发现,该区域的地震活动除了有高潮和低潮的轮回特征外,还有相互消长的关系,并且地震相互消长有一个特定的比例。这一特点,对于中国大陆强震活动主体区的预测,尤其是对地震高潮期的结束时间提供了一个判据。  相似文献   

18.
王辉  曹建玲  田勤俭 《地震》2021,41(2):14-28
新疆于田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相交会的地方, 强震频发。 2008年以来, 该地区陆续发生的4次M6以上强震都位于阿尔金断裂带南分支的龙木错—郭扎错断裂带附近。 这些地震的发生为研究于田地区中强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首先, 利用小震目录对区域地震活动进行分析, 给出了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的空间分布。 然后, 采用分层黏弹性模型研究了区域4次中强地震所造成的区域应力转移。 我们发现, 于田地区近年来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可能与区域地壳应力水平的差异有关。 康西瓦断裂带上历史强震活跃, 但是现今地震较平静, b值较高; 而龙木错—郭扎错断裂带附近的b值相对较低, 现今强震活动频繁。 于田地区4次中强震造成的应力转移则比较复杂, 2012年地震受到2008年地震的卸载作用, 而2014年和2020年2次地震的发生均受到前序地震的促进作用。 综合区域地震活动和强震之间应力转移的分析, 可以认为阿尔金断裂带南支的龙木错—郭扎错断裂带上, 应力水平仍然相对较高, 未来的地震危险性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鄂尔多斯块体的地质构造演变过程及历史强震活动规律,阐述南北地震带和龙门山断裂带强震时空分布规律对鄂尔多斯北缘的可能影响,对比分析鄂尔多斯其他3缘与北缘的地震活动.结果表明,青藏块体强震对鄂尔多斯北缘中强地震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南北地震带中强以上地震的空间迁移特征表明,鄂尔多斯北缘将是未来中强以上地震的有利发震区域.2005年以来中小地震活动特征表明,鄂尔多斯北缘兼有Ms≥4.0地震平静和西北缘ML≥3.0地震活跃两种异常特征.综合地震地质背景和近期地震活动研究结果分析认为,今后一段时间鄂尔多斯北缘有可能发生中强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20.
丁鉴海  张国民 《地震》1996,16(1):9-16
利用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活动和前兆资料,探索区域应力场应力增强标志和动态监视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大地震前月相效应的变化;区域地震活动和前兆场时空演变特征;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群体的空间转移;大区域前兆场短期动态突变;大地震发生后大陆地区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的追踪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区域应力场的动态监视,对开展地震形势预测,提供大地震发生的有利背景乃至地震的中短期预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