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一些主要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已发现了许多规模较大的金属矿床,其中以铁-铜-镍、锌-铅、锰-铝和钨-锡-钼十种四组矿床最具特色。它们分别产于前寒武纪古陆和显生宙的地槽褶皱系中。比较发育的成矿期是太古-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根据许多矿床分别产于以海相喷出沉积为主和喷出、侵入均极发育的不同地质构造环境中,说明一些金属矿床的形成是严格地受地质构造环境控制的。在地质构造演化历史过程中,类似的地质构造环境虽然可以形成近似的矿床,但这仅是少数矿床类型,总的说成矿作用是由简而繁,显生宙比隐生宙出现更多的新矿床类型。因此中国一些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是明显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相似文献   

2.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 ,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 ,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 ,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 ,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 ,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曹秀兰 《华北地质》2002,25(3):246-255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曹秀兰 《华北地质》2002,(4):246-255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铅锌银矿床成矿作用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分布着许多大中型铅锌银矿床,依据其成因特征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沉积喷气型矿床、叠加改造型矿床、与大红峪期碱性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中生代火山-斑岩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具多期多成因的特点:古元古代火山沉积作用不仅可能形成了区内最早的VMS型矿床,而且成为区内最重要的矿源层;中元古代早期形成了本区最古老的浅成热液银多金属矿床;中元古代中期形成了又一期VMS型矿床;而中生代是本区铅锌银最重要的成矿期,成矿显然受基底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分布着许多大中型铅锌银矿床,依据其成因特征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沉积喷气型矿床、叠加改造型矿床、与大红峪期碱性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中生代火山-斑岩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具多期多成因的特点:古元古代火山沉积作用不仅可能形成了区内最早的VMS型矿床,而且成为区内最重要的矿源层;中元古代早期形成了本区最古老的浅成热液银多金属矿床;中元古代中期形成了又一期VMS型矿床;而中生代是本区铅锌银最重要的成矿期,成矿显然受基底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洞子沟银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产于中元古代裂谷的银多金属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在过去的研究中作过报道 ,但对其成矿时代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对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中切割矿体的辉绿岩脉进行Sm Nd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Pb同位素的分析 ,认为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和中元古代团山子期 -大红峪期火山喷发作用有关 ,其成矿年龄应为 1683~ 152 1Ma ,属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9.
何胜飞 《地质与勘探》2018,54(6):1153-1170
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研究资料,认为中东部非洲主要由太古宙克拉通及其周缘的元古代活动带和显生宙沉积组成,并将中东部非洲划分为16个地质构造单元。中东部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的矿产资源种类亦不相同。其优势矿种主要有金、铜、钴、钨、锡、铌、钽、镍和宝石矿;金分布在克拉通内的新太古宙花岗绿岩带;铜钴产于新元古代卢菲利安弧层状沉积变质岩内;钨锡铌钽主要产于中元古代基巴拉带造山期后的锡石花岗岩内,多为伟晶岩或石英脉型;镍产于基巴拉带早期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中;宝石矿多产于高级变质岩内;能源矿产主要位于显生宙陆内盆地及滨海盆地内。  相似文献   

10.
元古宙金属矿床的主要类型除少数著名矿床外,元古宙金属矿床都产在层状沉积岩或火山岩内,或产在它们的变质产物中,这些矿床与它们容矿岩石是明显一致的。元古宙金属矿床的这种一致特征与晚显生宙矿床的主要特征明显相反,并且由此而得出成矿系统的特征随着地质时代不同而发生重要变化的意见。我丢弃了这种概念。晚显生宙的科迪勒拉型矿床(例如斑岩铜矿、矽卡岩型和脉型矿床)是在陆上会聚弧形环境的浅部就位的,它们在发展中的较古老地体内逐渐稀少,在逻辑上可认为是这些弧形系统浅部位置被剥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辽东青城子矿集区由青城子铅锌矿床和其外围的金银矿床组成,是中国北方重要铅锌金银矿产地之一.矿集区内铅锌金银矿分布严格受含矿建造控制,铅锌矿主要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岩组第3岩段中下部,而金银矿主要赋存于大石桥岩组第3岩段上部和盖县岩组下部.在成矿时代上,铅锌矿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中生代,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而金银矿床形成受中生代岩浆-构造作用控制.铅锌矿床与其外围的金银矿床相伴而生,且两者具有一定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12.
大横路式钴(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横路式钴(铜)矿床产于辽吉古元古代裂谷增生地体内,是国内新近发现的新类型钴矿床,其矿化特征独特、埋藏浅、规模大,具有较高潜在经济价值.矿床赋存于老岭群富硼、碳粘土岩夹硅质岩建造之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鞍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硫化物、砷化物形式存在,钴以硫钴镍矿、辉砷钴矿、方钴矿和含钴黄铁矿等形式与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共生.通过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流体特征研究,证明该矿床既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因特征,又受后期变质热液的强烈叠加,属海底热水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矿床模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矿石品位特高、共(伴)生锗和银等组分多、矿体延深大、矿床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该类矿床典型的地质特征反映了矿床成矿环境的特殊性,有别于国内外已知类型铅锌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火山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型(VHMS)、热水沉积型(SEDEX)等)的特性,提出了该类矿床是铅锌矿床的新类型——会泽型(HZT)铅锌矿床,其形成与海西晚期伸展环境与印支期造山挤压环境的构造体制转换有关,并建立了"构造-流体‘贯入’成矿"的矿床模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构造推覆—大规模流体运移;流体"贯入"—气液分异;流体卸载—重力分异成矿。该模型诠释了滇东北矿集区富锗银铅锌多金属铅锌矿床的成矿机理,无疑对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矿床研究与深部、外围的隐伏矿定位预测、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燕山地区中元古界金多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燕山地区中元古界碎屑岩-碳酸盐岩系内赋存着似层状金矿、古砾岩型金矿、似层状银多金属矿、层状铅锌矿、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及火山岩型铜矿6种不同类型的矿术。古砾岩型金矿、火山岩型铜矿与层状铅锌矿分别形成于中元古宙常州沟期、大红峪期与高于庄期;似层状金矿、银多金属矿与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则主要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期。中元古宙金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布受同沉积构造、岩相古地理与古沉积环境等因素所制约,而燕山期金、银、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inian basement o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paraplatform consists of threemetamorphic rock series of different ages. Being products of different tectonic events and environments, theydiffer markedly in original rock sequences, metamorphism. tectonic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oids andmineral deposits. The Late Archean Kangdian cration mainly comprises the Kangding and Julin Groups with ametamorphic age of nearly 2500 Ma. They are supracrustal rocks dominated by mafic volcanics enclosed introndhjemitic rocks The craton is believed to represent a granite-greenstone terrane of Late Archaean age.There occur mineral deposits such as graphite and kyanite deposits of metamorphic origin, muscovite depositsin pegmatites and gold quartz veins in gneissic granites, banded hornblende-magnetite mineralization and cop-per and zinc mineralizations related to felsic volcanics. Large V-Ti-bearing magnetite deposits were also formedin the mafic. ultramafic stratiform intrusions emplaced on the margins of the craton during the MiddleProterozoic. Copper and nickel deposits are found in several ultramafic intrusions. Extending in a north-southdirection, the Proterozoic mobile belt consists mainly of the Early Proterozoic Hekou Group and MiddleProterozoic Huili and Kunyang Groups. and they are thought to be accumulations in a Proterozoic rift troughor aulacogen. During the Early Proterozoic, the rift trough was characterized by intense volcanism and pres-ence of iron ore deposits of volcano-magmatic type, iron-copper deposits of exhalative-sedimentary type. TheMid-Late Proterozoic of the rift trough mainly witnessed the formation of sedimentary stratiform copper de-posits and submarine sedimentary iron deposits. In the wake of the emplacement of the Jinningian andChengjiangian granites in the Late Proterozoic, skarn-type tin and tin-iron ore deposits were formed.  相似文献   

16.
庐枞盆地龙桥铁矿床中菱铁矿的地质特征和成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桥铁矿床是庐枞火山岩盆地中的一个大型的铁矿床,多年来对其矿床成因的认识存在较大的争论.文章在野外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中菱铁矿的岩矿分析鉴定和电子探针测试,确定了矿床纹层状矿石中的菱铁矿为沉积成因.通过对菱铁矿的产出特征分析,并结合龙桥铁矿床的部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认为在该矿床形成过程中,早期沉积形成了纹层状的菱铁矿层,在燕山期的岩浆热事件中,部分沉积菱铁矿被交代形成了磁铁矿和具有残余骸晶结构等一系列矿石交代组构特征的矿物.纹层状矿石既具有沉积特征,也具有热液改造特征,证实了矿床的形成存在早期(三叠纪)的沉积成矿(菱铁矿)作用和晚期(燕山期)的热液成矿(磁铁矿)作用.菱铁矿的研究为进一步确定龙桥铁矿床的成因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7.
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昌都盆地,在吉塘镇北约10 km处.矿体赋存在三叠系上统波里拉组(T36)灰岩的构造破碎带中,是澜沧江沉积岩容矿型铅锌成矿带内的一个重要矿床.该矿床的成矿元素组成与该成矿带内其他铅锌矿床及国内外其他主要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有所不同,以锑铅锌共生组合为特征.矿石成分分析及矿石矿物成分的电子探...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铅锌矿床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铅锌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全国铅锌矿产地数据3000多处,铅锌金属储量1亿多吨,铅锌储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鉴于铅锌矿床的分类一直以来极具争议,应矿产资源定量预测需求建立了铅锌矿床预测类型分类方案,并将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结合,提出了以成矿作用为一级要素,容矿围岩为二级要素的5类13亚类铅锌矿床类型划分方案。总结了全国铅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提出多期次、多旋回的造山带环境是铅锌矿床发育的最有利部位,元古代是火山岩型矿床发育的主要时期,古生代是沉积型铅锌矿床发育的重要时期,中、新生代是岩浆型铅锌矿床发育的全盛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造演化与铅锌成矿的关系,并提出了成矿时代确定、成矿关键地质要素厘定、构造环境分析等因素是影响成矿类型划分、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华北陆块南、北缘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对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华北陆块北缘是中国重要铅锌成矿带,对其南缘地区铅锌矿的勘查近年进展明显,对比南、北缘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有助于南缘地区铅锌找矿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对比分析表明,华北陆块南、北缘地质特征相似:南、北缘印支期铅锌成矿作用都不太发育,均在燕山期铅锌成矿明显;以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充填和变质热液成矿以及对早先形成的矿床或矿源层的变质改造作用为主,出现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及蚀变岩型等矿床类型;南、北缘铅锌矿都有由"层控"向"岩控"变化的趋势,成矿元素组合也由简单变得复杂。但华北陆块南、北缘不同的地质时代成矿的主导作用有所不同:北缘有太古宙VMS型矿床,而南缘发现的都是中元古代以来的矿床;北缘主要是元古宙和燕山期成矿作用,特别是中元古代Sedex型成矿作用更为显著,形成多个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而南缘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古生代和燕山晚期,矿床规模多为中、小型,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栾川断裂以北的裂谷系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有寻找MVT矿床的前景,宽坪岩群分布区可以作为今后寻找Sedex型铅锌矿床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20.
巧家松梁铅锌矿床位于小江深断裂和巧家-莲峰大断裂所夹持的"三角地带",矿体产于灯影组中、上段中-厚层硅质白云岩、硅质条带白云岩中。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的控制,F5、F6断裂分别控制着①、②号矿体。矿石矿物简单,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以白云石为主,次为方解石、石英。文章分析了松梁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铅锌成矿的潜力较大,矿床的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良好。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成矿预测的标志:上震旦统灯影组强蚀变白云岩、硅质白云岩作为地层岩性标志;NW向压扭性断裂带及其光滑断面是构造标志;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是地表重要的找矿标志;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和低电阻、高极化率分别是深部找矿的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