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物探方法在铁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铁矿采空区的特点,合理选择物探方法、灵活运用物探方法是准确探测采空区的关键。根据铁矿开采前后磁场的变化特征,结合开采前的物探资料,利用高精度磁测探查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埋深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结合其它物探方法可相互补充、相互印正,效果更好。通过实例介绍了综合物探方法在铁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广西一直以来面临着"缺煤、少油、无气"的窘境.本次研究工作是在"南方地区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的工作基础之上,通过对广西桂中坳陷鹿寨地区开展高精度重力、磁法以及大地电磁法综合物探剖面测量,结合地质、物性和钻探等成果资料,对获取的重、磁、电资料进行联合正反演综合研究,定性-定量解释推断了该地区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有利目标层系——下石炭统鹿寨组泥页岩层的分布、埋深和厚度等特征;并进一步了解了该地区的断裂构造展布特征,最终对该地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带进行了圈定预测,为该地区下一步的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探依据.同时,也证实了该套物探技术方法组合能够在南方地区页岩气地质勘探工作中取得较为理想的勘探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邯邢式铁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回顾了邯邢地区以往寻找铁矿所采用的物探方法历史,归纳总结、分析了邯邢式铁矿岩(矿)石物性资料特征,结合前人在该区所做的工作和当前深部矿勘探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邯邢式铁矿找矿工作中开展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对中关铁矿、上郑铁矿和白涧铁矿等三个典型的"邯邢式"铁矿床上开展的综合地球物理找矿实例分析,证明综合物探在对邯邢式铁矿找矿中效果突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磁法为主,辅以重力和电磁测深的方法是邯邢式铁矿深部找矿的有效方法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水库渗漏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虽然目前已开展应用的渗漏探测技术较多,但是当渗漏条件较复杂的情况下,探测效果往往不尽如意,且鲜有渗漏三维探测技术.本文,笔者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水库渗漏探测技术——磁电阻率法,该技术能够快速、无损、有效地探测渗漏通道.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原理、工作模式与技术优势;然后,结合实际工程,依托具有典型渗漏特点的平原水库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介绍包括了现场工作布置、数据处理、成果分析、现场验证等内容;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地下管线探测是测绘和物探专业相结合的一项工作,对地下非金属管线探测目前最适用的方法是探地雷达法.为提高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线的效率和探测准确性,使管线探测专业人士可以更好的掌握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线技术,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线的工作原理及在北京市近45000 km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普查工作中大量实验,对不同管径、不同埋深、不同材质的管线进行雷达探测,对比分析各种管线雷达图像的特征.文章分析出管线管径的不同表现在雷达图上是抛物线水平距离跨度的不同,管径越大,水平距离跨度越大.管线埋深的不同则表现在雷达图抛物线拖尾部分水平距离不同,埋深越深则拖尾部分跨度更长.不同管径和埋深的管线在探测的时候需要采用不同中心频率的雷达天线进行探测.管线材质的不同则特征更明显,直接表现在有无多次波出现和多次波的强弱、是否屏蔽深层有效信号、同相轴相位表现形式及波形特征等各个方面.该研究成果可指导今后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管线竣工验收时的管线探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运行和发展的"生命线".但由于建设规模不够、资料保存缺失、日常管理不足等原因,对于地下管线的精准探测变得愈加困难.为此,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地下管线探测的文献进行了系统调研,详细梳理了常见地下管线的分类、材质、规格以及敷设方式,分析了不同管线的地球物理特征,并重点介绍了当前应用于管线探测的主流地球物理方法(如电磁感应法、探地雷达法等)和非地球物理方法(如惯性陀螺仪定位法、声学探测法等)的应用原理、发展概况、探测优势与应用局限.总结得知,无论是单一探测法,还是综合探测法,都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其中,利用电磁感应法探测金属管线优势明显、效果显著,包括追踪小口径电力、通讯电缆都能保证较高的精度.而探地雷达则是当前探测非金属管线的首选工具.两种方法互为补充,是地下管线探测应用最普遍的技术,但其抗干扰能力和仪器的探测精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惯性陀螺仪定位法、声学探测法等非地球物理方法也在近些年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对主流的地球物理方法做了很好的补充.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3S、信息网络、数字测绘等技术联合应用,建立健全集成统一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混场源电磁法仪器研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混场源电磁法综合了MT和CSAMT方法的特点,以天然和人工电磁场相结合为场源,探测介质的电阻率,信号频带为0.01Hz~100kHz,探测深度从几m到1000m,主要用于地下水、环境、矿产、工程等探测。本文介绍电磁波发射机、接收机、宽频带磁传感器的研制进展与关键技术,讨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野外实验结果验证了仪器原理样机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综合物探方法在人工洞室探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地下溶洞和人工洞室的探测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物探方法并不能满足高精度勘探的要求.本文以对某地一人工洞室投入磁法、电法、地震波法的探测结果为例,通过对探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说明在探测此类问题中如何合理地选择物探方法,对后期的工程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个高精度磁测、高密度电法和CSAMT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在山东省济南市铁矿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实例,首先在工区内进行高精度磁测圈定磁异常区域,然后在异常区域内采用高密度电法和CSAMT法对采空区进行探测。120 m深度范围内采用高密度电法,100~200 m深度范围内采用CSAMT法探测。研究总结了铁矿采空区勘探中取得的实际地质效果,主要研究结果有:①依据地层磁性和电性差异划分了闪长岩侵入界面。②较准确地圈定了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后期进行了钻探验证,结果较吻合,为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0.
地下铁质管线经过地球磁场的磁化产生磁异常,对铁管磁异常进行数值分析可以帮助探测地下铁管的位置.为了在保证磁偶极子构造法地下铁质管线探测面磁异常正演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正演计算时间,在相对球坐标系中建立了管道单元划分策略分析模型,分析了测点空间位置对不同单元划分条件下磁异常计算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单元划分计算测点磁异常差异仅与距径比有关,相对误差与单元磁化率和外磁场特征无关;随着距径比增大,磁异常计算差异逐渐减小.在6.5倍距径比范围内,使用分块单元划分建立地下管线磁异常计算模型,在6.5倍距径比范围外,使用分节单元划分建立地下管线磁异常计算模型,不仅保证了管道磁异常正演计算的准确性,而且能够提高管道磁异常计算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