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载共研地动因--忆恩师陈国达院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笔者师从陈国达院士十年,学习与研究大地构造理论———地洼学说、壳体大地构造学与构造地球物理问题为线索,介绍恩师陈国达院士在大地构造研究领域里的教学与研究,传道、受业与解惑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笔者与恩师的学术交往中就学术研究的继承与创新,科学理论与研究学派的发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曾经进行的许多研讨,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发人深省、受益终身,可起纪念先人、激励后学之功效。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文核心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及其英文版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的创办者、首任主编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弘扬他勇于创新、勤俭治学的科学精神,2012年3月22~23日,由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纪念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陈国达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3.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也称历史-动力大地构造学(Historic-dynamic Geotectonics),它由陈国达教授在90年代初首次提出。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的研究任务是全面地研究地球(现阶段主要是地球硬壳,相当岩石圈)的诞生、形成、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又探索这个过程的发生和演化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和中南大学举办、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承办的“21世纪活化构造与成矿学发展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0月28-31日在长沙隆重举行。恰逢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其成矿学理论)创立45周年及其创立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南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兼地洼学组主席、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研究中心主席、国际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主编陈国达先生90华诞之际,此次会议的召开对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创新精神,进一步发展、创新活化构造与成矿学理论,具有深远的学术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纪念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文核心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及其英文版Geotectonicaet Metallogenia的创办者、首任主编陈国达先生诞辰100  相似文献   

6.
大地构造成矿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构造成矿学简称成矿学(Metallogeny),是一门由大地构造学同矿床学杂交所产生的边缘科学。由于在找矿中获得卓见成效的运用,故发展迅速。它是现代地球科学中一门很有实用意义和发展前途的新兴科学。依照1979年陈国达[1982]所下的定义,它是从大地构造学的角度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机理和在地壳中的时空分布规律,即是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50年代,陈国达院士就发现并论证了中国东部的活化构造,创建了地洼学说,中国科学院为了发展地洼学说,先后建立了中南大地构造及地球化学研究室,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国际地洼学说与成矿学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地洼学说已进入国际大地构造学派行列.  相似文献   

8.
2004年4月8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及其英文版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的创始人、主编,国际著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家、教育家,尊敬的陈国达老师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9.
由陈国达院士等著的<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一书是陈国达教授及其合作者编制的<陆海壳体大地构造图>(1∶8 000 000)的配套专著,参加编图单位有中科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地质系、原地矿部第一海洋地质大队以及广东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共38人,参加撰述的有17人.  相似文献   

10.
著名大地构造学家陈国达院士撰写的《地洼学说—活化构造成矿理论体系概论》专著最近已由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全书共10章53节,计72万余字。该书是陈国达院士从事大地构造和成矿学研究半个世纪以来精心研究的成果总结。早在50年代中期,陈国达院士首创中国大地构造学新学派—地洼学说。由于中外地学者的不断实践和研究,目前该学说已发展成为包括5个组成部分和多个衍生新兴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了起源于我国的国际学术思想和学派,在国内外影响深远。90年代初,地洼学说研究又跃上新台阶,创建了以壳体构造为核心的历史——因果论…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的科学哲学思想作了探讨,其主要内容有:历史动力法是复杂性哲学思想与地质科学思想相结合的产物;递进思想是辩证否定观在大地构造理论发展中的胜利;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与发展纲领是与拉卡托斯科学哲学思想不谋而合的。研究陈国达科学哲学思想对指导科学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怀念大地构造学家陈国达院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国达院士是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成矿学家;是“地洼学说”及其演进变革系列和序列的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的创建人。  相似文献   

1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29(4):554-558
第1期纪念陈国达院士专集●第一部分陈国达院士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代序)夏斌(1)………………………………………………………………………………陈国达院士简历与主要学术成就本刊编辑部(3)……………………………………………………………………………………●第二部分:学术研究论文自主创新研究亚洲陆海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之必要陈国达(5)………………………………………………………………………亚洲大陆中部壳体东、西部历史-动力学的构造分异及其意义陈国达,彭省临,戴塔根(7)……………………………………活动构造研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 陈国达教授提出的地洼学说大地构造理论自诞生至今已35周年,它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发展,而且在实践中经受住了检验。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在不断扩大,如构造地球化学、构造成矿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随着同位素地质学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内外学者逐渐将同位素地质学的理论、方法手段应用于解决构造地质学  相似文献   

15.
活化构造理论(地洼学说)冲破了百年来由欧美学者创建的地槽-地台学说的传统观点,提出并阐明了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一种新型活动区,即活化区,又名地洼区;总结并论证了地壳演化是活动区与稳定区相互转换,交替更迭,由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螺旋式的上升发展,这就是地壳演化动"定”转化递进律.为研究地壳演化运动规律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活化构造理论的创建是陈国达坚持自主创新的结晶.他尊重自然科学发展规律,客观、科学地继承了前人的科学成果,又不为已有的发现所约束.知识创新始于问题,孕于积累,厚积而薄发.创新的过程往往是锲而不舍的长期奋斗,而创新结果正是长期积累的能量的瞬间释放.陈国达院士在50年代创建的活化构造理论(地洼学说),正如陈国达院士曾经说过的那样:主要受惠于无数前人的劳动成果,以及科学研究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的要诀,是中国地质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大陆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科研成果的集成.从研究中国大陆大地构造演化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理论,并对全球大地构造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这是中国地质科学家在地球科学领域做出的独特贡献,是一种真正具有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的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活化构造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国际地学界的关注,受到了中国科学界的重视.中国科学院于1961年在湖南长沙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地构造与地球化学研究室;1978年科学大会后,定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东南部的大地构造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纪舜 《地质论评》1960,20(3):132-133
中国东南部,在九岭山脉以南,雪峰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的大地构造,中外地质学家曾经多次予以论证。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里是一个前震旦纪的地台地带。新出版的“中国大地构造纲要(中国及邻国边境大地构造图说明书)”的作者,将该区当作华南台块的一部分,并作为中国地台活化的典型地区之一。最近陈国达似乎主要依据对这一地区大地构造的研究,提出了“地壳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创建的大地构造理论——地洼学说,30多年来,经历了孕育、诞生、成长和逐渐成熟的过程,在理论上有了重要发展,在找矿实践中已获良好效果。11月1日至3日在长沙召开的首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学术讨论会上,与会的184名中外专家,交流的丰富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一学说在国内外的影响逐渐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有序与无序是系统的两种状态,而壳体是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的综合概念,无疑应视为一个系统;又壳体大地构造学也是一学科系统,相应的壳体大地构造理论亦是理论系统。所以,壳体系统演化与运动过程中的有序与无序,壳体大地构造学理论发展及与其相关的科学共同体的研究过程中的有序与无序,都可以归结为壳体大地构造学研究中的有序与无序问题而加以研究。本文正是从壳体大地构造理论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壳体系统与壳体大地构造理论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问题,以期对历史-因果论综合大地构造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国际著名大地构造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国达主笔完成的《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一书,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发行。该书的核心部分——前言和上篇(1章~6章)由陈院士亲自主笔,凝  相似文献   

20.
彩冬形左‘鸶他缓》窭 绝闺《 嗍1 l、,Q1‘驾砬欲鸭砬\磁 ● 一墨铿委蛳糠缈屋 , 乙一№.苍物铆勺会国际地科联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陈国达同志题词@陈国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