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在深入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业务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外业一体化协同监管的设计思路.在完成传统内业在线审批和监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外业应用环境下的业务模型和数据标准,研究并设计了移动"一张图"增减挂钩应用系统,实现了增减挂钩项目的内外业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监管.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部件外业调查和用AutoCAD软件对外业数据进行内业处理的步骤,介绍了提高AutoCAD软件内业处理效率的技巧,以及如何采用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成果质量的方法。形成了包含数据外业采集、内业处理、成果质量控制完整的项目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贵州省山地居多、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通讯不发达,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等现状,研究建设了在线、离线相结合,内业、外业相协同,"省、市、县、乡"四级一体化应用,涵盖"线索发现、问题分析、外业核查、立案查处"全流程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监管系统。系统突破了高效、高精度、多模式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监管的系列关键技术方法,建立了国土资源监察监管系统与"一张图"平台一体化集成应用的新模式,已经部署应用到贵州省国土资源执法局和9个市州国土局和若干区县国土局。实践表明系统可以节省大量的国土资源执法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效提升贵州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在新形式下开展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GIS技术在全国土地二次调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广州市土地调查项目为例,介绍利用GIS技术进行内业判读、外业调查和内业建库的方法及流程,描述内外业综合调查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甬金高速公路建设土地勘测工作为例,详细介绍了带状工程用地项目中土地勘测外业和内业的作业全过程,重点介绍了GPS RTK技术在土地勘测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内业数据的处理方法,总结了带状工程的土地勘测过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在我国资源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空间信息技术GPS与GIS相结合, 从中药资源外业调查工作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两个关键点出发, 设计实现了智能化中药资源数据采集系统。通过第四次中药资源调查部分省份试点应用, 证明了该系统可大大提高外业调查人员工作效率, 简化了内业的数据整理, 并直接与数据库系统对接。该系统的研发完成为未来中药资源普查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数据整理提供了最佳的数据获取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湘潭市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对批后管理工作中外业支持不够的问题,通过利用移动通信、移动GIS和GPS等技术,建立移动执法监察系统,实现执法监察内业与外业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地铁隧道断面测量方法外业操作复杂,内业计算繁琐,效率低下,数据质量不高,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地铁建设需要。本文结合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介绍一种隧道断面内外业一体化的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此法可以简化断面测量的过程,实现断面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9.
付强  潘磊 《现代测绘》2015,(2):38-39
土地执法外业巡查过程中由于无法实时获取业务数据,会导致发现问题不及时等问题。系统以ArcGIS平台为基础,实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数据的实时传输,提高了外业巡查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执法监察的可视化与信息化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基于3S技术的土地督察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土地督察业务流程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海量数据管理、三维可视化、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等先进技术,设计和开发了土地督察信息系统,实现对督察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分析和辅助决策,可以满足土地督察内业分析、外业核查各阶段的业务需要,从而提高土地督察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陈琦 《北京测绘》2012,(4):52-54
为确保土地违法用地案件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本文利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9.3.1软件为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平台,结合GIS、RS和GPS技术,建立土地执法监察辅助应用系统,形成土地执法监察新机制,帮助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发现疑似违法用地的位置,方便数据统计和上报。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国内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精度低、内外业比对脱节、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利用GML技术支持多源异构数据之间的交换特点,建立了一个采用手持机在室外现场核查采集疑似违法违规用地数据,并将核查信息实时回传给室内监控中心的土地执法监察系统。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地实时土地执法督察。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县级国土资源土地利用动态监管的现状和要求,探讨了采用信息化手段如移动执法和在线分析等工具辅助土地执法监察管理,建立土地动态监管新模式。研究方法:采用全B/S架构,ArcGIS Server Standard 9.3 GIS平台和ArcPad7.1嵌入式GIS平台,建立土地动态监管系统。研究结论:利用3S技术建立的土地动态监管系统可以满足土地监管工作信息化需求,操作简单便捷,适合基层土地管理人员使用,同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查成本,规范土地执法监察行为。  相似文献   

14.
王权  尤淑撑 《测绘学报》2022,51(4):534-543
我国陆地卫星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构卫星遥感监测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针对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生态修复及全球变化研究等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及其相关地表参数指标动态变化信息的需求,基于当前我国陆地卫星观测能力,设计了全球宏观尺度监测及我国陆域范围季度监测、重点区域月度监测及应急事件即时响应的卫星遥感监测体系框架;针对自然资源卫星遥感监测需求,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本文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的监测生产线智能流转与可插拔模块调度控制、遥感影像样本知识库构建、复杂场景自然资源变化自动提取、自然资源特定目标自动提取和自然资源变化图斑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技术解决方案,构建了遥感监测业务化应用技术流程,实现了我国陆域范围自然资源全要素季度监测、重点区域高频次精准监测、特定目标即时监测能力,并在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和地表水变化等监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执法监察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在执法监察中的应用,加大了违法用地执法监察的力度,缩短了执法周期,为城市执法监察人员对城市违法用地情况进行调查、执法并监督提供数据保障。本文主要是介绍通过对两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按照一定规则提取变化图斑,再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和土里利用规划等现势数据,及时确定疑似违法用地图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土地执法监察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探讨了基于"一张图"平台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建设方案,设计了土地执法监察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并进一步给出了土地执法监察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的技术方法。该系统方案的应用将有利于快速、准确地监控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强化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监控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国土部门执法监察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土地卫片执法巡查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不但费用高,而且工作量大,采集的数据与系统实时通信困难。本文设计的系统综合运用GPS-RTK技术和ArcEngine组件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与处理、图斑定位、信息查询与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土地执法巡查工作存在着作业方式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巡查效率低和巡查人员不易监督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分析土地执法巡查的业务需求和移动GIS技术的特点提出构建基于移动GIS的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系统,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分析系统实现的移动GIS技术、数据库引擎技术、Web Services技术和基于时间维的GIS管理技术,重点阐述移动GIS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完成系统开发。系统的使用改善了执法巡查现状,提高了巡查效率。  相似文献   

19.
设计的管道巡检系统由手持终端、无线服务网络、监控管理中心组成。在管道巡检工作中,巡检人员配置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将实时接收卫星发送的经度、纬度、时间等信息,且每隔3 min将定位信息及巡检时发现的事件状况信息通过GPRS无线服务网络发送给监控管理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中。监控管理中心的监控人员通过管道巡检系统平台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对巡检工作及巡检事件进行处理,实现对巡检工作实时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孙久虎 《测绘通报》2020,(3):129-133
针对目前土地遥感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监测频次低和数据现势性差等问题,通过统筹获取国产卫星影像数据提升监测频次,设计了多源遥感影像的空间网格组织和调度方法,改变传统的影像切片发布模式,建立实时影像服务方法,大幅提升了土地督察遥感监测时效。通过在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试点应用,研发了云端一体化的土地督察遥感监测服务平台,实践证明基于空间网格的影像组织管理效率优于传统金字塔切片管理模式,有效支撑了违法用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城市开发边界突破等监测预警,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