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基于VB MO的沿河县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系统设计要点和系统功能特点,并对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说明。系统以沿河县资源环境数据数学模型为核心,应用数据库技术、基于VB开发平台和MapObject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村一级管理分析系统和土地图斑类别、面积查询分析系统,实现了资源环境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分析、决策的一体化平台。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政府部门对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与保护的需要,结合流域内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设计了流域重点治理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多项理研究成果向业务化信息平台的转化,为石羊河流域治理提供了信息支持和辅助决策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城市规划业务流程更多的是在C/S结构的软件系统下实现,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已转向在B/S结构下实现,但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B/S结构下的空间数据管理及更新等操作上的技术瓶颈,要求它要以新的方式为规划管理业务提供图形支持。本文从将这种图形支持分成几个大的功能模块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将地理信息系统的新技术应用到规划行业,并开发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人口管理数据的分类、组织方式和应用模式的探讨,以及对业务系统的人口数据管理、住址管理,以及相互关联关系的分析。利用GIS技术研究得小一种面向GIS的人口管理数据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人口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快速实现人口业务管理系统与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及集成应用.同时满足人口业务管理和空间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5.
罗军 《测绘科学》2003,28(1):57-58
贵州省资源生态环境信息系统是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黔府发 [1999]12号文件 )制订的八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该系统的目的是进行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 ,掌握其变化状况 ,为进行资源开发和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支持。从贵州省资源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省级系统的实际研建过程出发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技术相结合在此类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和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经济社会资源的管理也逐渐与地理空间数据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经济社会空间一体化管理的数据库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已成为各级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点。本人设计了江苏省经济社会空间数据库及其管理和应用平台,并对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给出了解决方式,为各级政府进行同类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江苏省经济社会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为公共决策提供了一个基础经济社会空间信息平台,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云平台和开放式地图服务应用系统,设计与辅助决策结合,地形及管线动态更新结合,围绕管道安全管理业务进行资料图文一体化管理,能够实现燃气管道完整性地理信息系统的多级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软件和数据库系统软件的应用和开发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系统功能、数据组织、数据管理、系统扩展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系统中缺乏决策支持功能,严重制约了系统的广泛应用。为此,本文提出地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集成的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并对系统的总体架构、开发方式和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环保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环保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基于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知识系统(ES)、决策支持(DSS)等技术,整合市环保局、区政府及区环保局信息资源,建立集环境质量监测、应急指挥、污染源空间信息管理、环保局日常业务综合办公系统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环保平台,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局的环境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实现了矿产资源信息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统一管理,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和决策支持。本文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包含的工作模块、各个模块的功能结构以及采用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实现了矿产资源信息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统一管理,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和决策支持。本文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包含的工作模块、各个模块的功能结构以及采用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空间分析到空间决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系统正处在空间分析系统步入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时期,及时总结GIS分析理论和技术体系,展望空间决策发展趋势是值得广大地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在分析回顾空间分析理论和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现状研究和应用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空间分析向空间决策支持技术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未来的发展作出了几点思考,以期对空间决策支持技术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校后勤与物业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技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探讨了综合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设计和开发后勤社会化支持决策系统的全过程和关键技术,为"数字校园"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城市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以青岛应急联动系统为例,论述了目前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中主要业务模式及流程,分析了青岛市应急联动系统的模块架构,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功能与决策支持功能在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设计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面向政府管理与决策的地理信息系统研发背景,分析了政府管理与决策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技术体系、数据管理、数据动态交换与更新、交互、功能、响应速度、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详细介绍了面向政府管理与决策的第四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研发总体考虑、关键技术及主要功能。最后简要介绍了平台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实景三维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可用于各类三维空间分析及可视化应用系统中。本文研究了实景三维技术、可视化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等关键技术,结合警务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模式和业务需求,设计了三维警务GIS系统框架,实现了三维地图展示、警情定位查询、警情态势分析、视频接入和应急指挥决策等功能模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建立国土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工作是研究和应用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领域。一般说来,国土资源决策包含空 间决策、数量决策和管理决策三种类型。前两者为基础性、技术性决策,后者为最高层 次的战略性、规划性或政策性决策。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一个国土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由 决策者、软件系统和三库(数据库、模型库和工具库)组成。智能化的空间决策支持模 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国土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两个重要工具。决策支持模型主要用 于国土资源的知识表达和推理,现代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模型主要是一些软计算模型和不 确定推理模型,它们大都能化为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连接决策 支持系统模型的算法及空间数据库。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应该是通用的,但国土资源决策 支持系统则应该是专门的,同一个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在不同的决策对象和目标的驱动下 可形成不同专门领域的决策支持系统。决策者在整个决策支持系统的运行中起着主导的 作用。国土资源领域中的重要决策支持系统有:土地优化利用决策系统、矿产资源评价 与勘查决策系统、矿产资源资源可供性评价与资源战略决策系统、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 决策系统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镇江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实现过程、基本功能和应用,给出了数据库管理的具体方法。该系统为城市规划及其他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的基础信息,拓宽测绘服务范围;为实现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和城市可视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平台。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计算机网络、空间数据库和虚拟仿真等技术,建立集知识、模型和决策为一体的鄱阳湖湿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电子政务、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与监测、水土流失管理与监测、水资源规划与实时调度管理、防汛会商辅助决策支持等功能,为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规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与G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浦 《三晋测绘》2002,(3):11-15,35
在对电子政务的定义、系统功能、业务模型、基本特征和国外发展概况等进行系统分析之后,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等进行了概括,并重点论述了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文中指出:电子政务需要地理空间数据的支持,地理空间数据是政务信息、专题业务信息和各类统计数据的空间定位框架和信息载体;电子政务需要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撑,并赋予电子政务以空间分析、空间知识挖掘和空间辅助决策的功能;与此同时,电子政务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中还介绍了已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的若干电子政务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