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刚石复合片(PDC)和聚晶(PCD)是金刚石产品的重要分支。在分析国内外资料基础上,提出提高其产品质量的主要方法,采取各种措施完善PDC性能,探讨了提高钻采业用复合材料工具(PDC、PCD、DEI、TSP)质量的有效途径及前景。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PCD(金刚石聚晶)和PDC(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做技术、合成机理、提高强度的途径、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及其在钻头上的镶焊技术。指出,随着PCD和PDC性能的不断完善,必将导致钻探切削具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残余热应力是影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性能好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考虑聚晶金刚石层(PCD)与硬质合金层厚度比以及PDC压制过程中烧结温度的波动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残余热应力的影响,在ANSYS中建立PDC模型,运用热-结耦合法分析PDC的残余热应力。计算表明,随着PCD层与硬质合金层厚度比由0.067增加到0.333,PCD层表面中心的压应力由1.61 GPa降低到380 MPa,PCD层最大径向压应力由1.61 GPa降低1.03 GPa左右,而PCD层边缘靠近界面附近最大轴向拉应力逐渐增大;随着PDC压制过程中烧结温度由1000℃升高到1500℃,PCD层的最大径向压应力、最大轴向拉应力以及最大剪应力等均逐渐增大。认为,在研究PDC合成新工艺过程中,应在保证PDC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PCD层与硬质合金层厚度比;必须尽量切断原材料以及人为操作对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刚石的塑性变形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和矿物学家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并认为金刚石的塑性变形是金刚石呈褐色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75颗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的彩色金刚石的同步辐射X射线单色光形貌和白色光形貌特征研究表明,不仅褐色金刚石有强烈的塑性变形,而且淡红色、红色、黄绿色和灰色金刚石都可见到有强烈的塑性变形[1].  相似文献   

5.
正1专著(M)、学位论文(D)及报告(R)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例如:[1]李四光.区域地质构造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11.[2]肖润.西藏改则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3]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1:25万红格尔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2001:5-9.[4]王润生,郭小方,王天兴,等.成像光谱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6.
金刚石不仅是最贵重的宝石,而且在工业用途上也是首选的材料.金刚石所存在的缺陷常常也产生了更好的特性.例如:塑性变形可引起金刚石产生粉红色及红色.含有磷离子的合成金刚石可以取代硅作为超级计算机的芯片.在谱学方面研究[1-3]基础上,我们最近又做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同步辐射白色X光衍射图相研究,观察粉红色及红色金刚石的微结构及晶体结构缺陷.  相似文献   

7.
正1专著(M)、学位论文(D)及报告(R)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例如:[1]李四光.区域地质构造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11.[2]肖润.西藏改则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3]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1:25万红格尔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2001:5-9.  相似文献   

8.
43~17ka川东北石笋234U/238U变化及其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U)是自然界中最重的天然元素.U的价态随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还原环境下多形成难溶于水的+4价铀离子沉淀[2]而在氧化环境中多形成易溶于水的+6价铀酰离子[UO2]2+随溶液迁移[2],并易与碳酸根离子(CO32-)、磷酸根离子(PO43-)和氟离子(F-)形成络合离子[1].岩溶地下水由于具有较高的CO2分压(pCO2)和pH值,铀酰离子主要以碳酸根离子络合态的形式存在[2.3].在表生环境下,土壤氧化还原状态(Eh)与土壤水分含量密切相关,水分含量降低有利于氧化环境形成和土壤Eh上升,因而有利于U的迁移.  相似文献   

9.
0 前言 膨润土(Bentonite)按译音、成因及用途又称斑脱岩、膨土岩等,是以蒙脱石(也称微晶高岭石、胶岭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常含少量伊利石、高岭石及沸石、长石、方解石等.蒙脱石为少量碱及碱土金属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1].  相似文献   

10.
天然金刚石形成于地球深部,反映丰富的地幔信息及演变历史[1-2]。金刚石中特征的氮原子缺陷是追溯其地幔存留时间和保存温度的重要依据[3-4],氮缺陷近年来也被认为是实现量子计算的优良载体,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热点[5-6]。本世纪初新发现的储量巨大的津巴布韦砂矿型天然金刚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7-10]。我们对已获得的津巴布韦金刚石样品进行预研究,注意到该产地金刚石具有特殊的立方体-八面体同时发育的镶嵌结构(下文简称mixed-habit),其氮和氢含量丰富,且氮和氢分别沿八面体生长区{111}和立方体生长区{100}具有择优取向特点。这种mixed-habit结构,不同于传统天然金刚石以八面体生长为主的结构[11],而与高温高压(HPHT)合成金刚石的结构较为相似[12],因而具有特殊的地质学背景和研究意义。我们将在下一阶段对这类金刚石在不同生长方向氮和氢缺陷存在形式及分布规律进行深入定量研究。重点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对于不同氮缺陷如孤氮、双氮等的浓度比、占位形式和晶格畸变程度、自旋状态等进行表征,弥补传统红外光谱对于氮缺陷表征的不足。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不同氮缺陷的形成能解释实验观测的氮缺陷择优取向分布规律。根据对氮缺陷的聚集状态推算对应地幔存留时间和保存温度,追溯其形成过程和演变历史。  相似文献   

11.
Clark  IE Box  PA 《岩土钻凿工程》2000,(6):27-33
本文简要介绍了聚晶金刚石(PCD)的特性及其发展过程,并分别列出了其在钻进业中的应用领域,包括石油、天然气钻进和地质与矿山钻进,阐述了这两种钻进领域对PCD钻头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12.
1 专著(M)、学位论文(D)及报告(R)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例如:[1]李四光.区域地质构造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11.[2]肖润.西藏改则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相似文献   

13.
生物吸附法是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一种新兴的、颇具应用前景的技术.与传统处理技术相比,它具有效率高和运行成本低等优点[1~3].生物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的机理主要有细胞外积累/沉淀、细胞表面吸附/沉淀和细胞内积累[4].研究表明,胞外聚合物(EPS)在去除水溶液中的重金属中起重要作用[5~9].虽然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吸附重金属,但有关微生物分泌的EPS吸附重金属的行为和机理研究还相对薄弱.本研究的目标是研究硫酸盐还原菌(SRB)分泌的EPS对Ni2+的吸附行为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4.
  • 曾文冲.油气藏储集层测井评价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100-104.ZENG Wen-chong.Well logging evaluation technology for reservoirs[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91:100-104.
  •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低阻油气藏测井识别评价方法与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mpany.Log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s[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06.
  • 卞应时,张凤敏,高祝军,等.大港油田中浅层低阻油气层成因分析及评价[J].特种油气藏,2002,9(2):26-28.BIAN Ying-shi,ZHANG Feng-min,GAO Zhu-jun,et al.Genet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mid-shallow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 in Dagang oilfield[J].Special Oil & Gas Reservoirs,2002,9(2):26-28.
  • 黄布宙,李舟波,陶宏根,等.复杂泥质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研究[J].石油物探,2009,48(1):40-48.HUANG Bu-zhou,LI Zhou-bo,TAO Hong-gen,et al.Research on logging interpretation model of complex clayed sandstone reservoir[J].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2009,48(1):40-48.
  • Li Zhou-bo,Mo Xiu-wen.Study on the electric pro-perty of shaly sand and its interpretation method[J].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1999,2(1):110-114.
  • 莫修文,贺铎华,李舟波,等.三水导电模型及其在低阻储层解释中的应用[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31(1):92-95.MO Xiu-wen,HE Duo-hua,LI Zhou-bo,et al.The application of three-water conduction model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ow-resistivity reservoir[J].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31(1):92-95.
  • Bhuyan K,Passey Q R.Clay estimation from GR and neutron-density porosity logs[C]//Society of Petrophysicists & Well Log Analysts.Expanded Abstracts s of 35th Annual SPWLA Logging Mtg.Houston:SPWLA,1994:DDD.
  • 黄布宙,付有升,李舟波,等.海拉尔盆地碎屑岩储层束缚水饱和度的确定[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38(4):713-718.HUANG Bu-zhou,FU You-sheng,LI Zhou-bo,et al.Determination of the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of clastic reservoirs in Hailaer basin[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2008,38(4):713-718.
  • 雍世和,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180-183.YONG Shi-he,ZHANG Chao-mo.Logging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grated interpretation[M].Dongying:Petroleum University Press,1996:180-183.
  • 谭海芳,黄书坤.确定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06,21(4):23-24.TAN Hai-fang,HUANG Shu-kun.Methond study of determing the bound water saturation[J].World Well Logging Technology,2006,21(4):23-24.
  • Archie G E.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log as an aid in determinging som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J].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s,1942,146(5):54-62.
  • Passey Q R,Creaney S,Kulla J B,et al.A practical model for organic richness from porosity and resistivity logs[J].AAPG Bull,1990,74(12):1777-1794.
  • 《测井学》编写组.测井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420-421,642-643."Logging Science" Writing Group.Logging science[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98:420-421,642-643.
  • 李舟波,潘保芝,范晓敏.测井资料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87-88.LI Zhou-bo,PAN Bao-zhi,FAN Xiao-min.Logging information and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grated interpretation[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08:87-88.
  • >>更多...  相似文献   


    15.
    贵州威宁银厂坡银-铅-锌矿床锗可能在方铅矿中富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锗(Ge)作为典型的分散元素常以铁矿、以碳酸盐岩为容岩石的铅锌矿和煤矿等的副产品回收利用[1].由于Ge2 半径(7.3 nm)与Zn2 半径(7.4nm)相近[2],一般认为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石的铅-锌矿床中的Ge主要与Zn发生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中,国内外大量资料也证实这点[3~6].  相似文献   

    16.
    《地球化学》2001,30(2)
    按照本刊稿约的规定,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 1.文内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并酌情按下述三种格式中的一种书写。 岩浆岩的分类已取得新的进展[2,4-7]。 黎彤等[3]首先提出了中国32种岩浆岩主成分的平均含量。 球粒陨石数据引自文献[4]。 2.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格式 2.1 专著 [序号](顶格,下同)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 [1]周正,温华洽,陈康传.单矿物分选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338~388. [2]洛多奇尼柯夫.最主要的造岩矿物[M].朱星垣,等译.北京:地质出版社,1956.42~45. [3]Timoshenko S P. Theory of plate and shells [M]. New York: McGraw-Hill, 1959.17~36. 2.2 论文集 [序号]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题名.论文集编者.论文集名[C].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 [1]朱炳泉,王慧芬,邹丽萍,等.浙闽地幔地球化学与华南-扬子地幔边界划分讨论[A].李继亮. 东南大陆岩石圈结构与地质演化[C].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60~68. [2]Mei Houjun. Subaerial volcanogenic copper deposits in China [A]. Tu Guangzhi, et al. Progress in Geochemistry [C]. Guangzhou: Zhongshan University Press, 1996.70~80. 2.3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论文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题名[J].连续出版物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1]吴大清,彭金莲,陈国玺.硫化物矿物对银的表面吸附及其成矿意义[J].地球化学,1996,25(4): 372~378. [2]Ringwood A E. Phase transformations and their bearing on the constitution and dynamics of the mantle [J]. Geochim Cosmachim Acta, 1991, 55(8):2083~2110. 2.4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例如: [1]李献华.万洋山-诸广山花岗岩复式岩基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地壳形成演化历史[D].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88. [2]Cairn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 [D].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1965. 2.5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其他 类型标识 M C A N J D R S P Z 《地球化学》编辑部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泗县山头地区分布着金刚石砂矿,其金刚石来源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在安徽省宿州栏杆地区发现了碱性基性岩型的金刚石后,一些学者认为栏杆地区可能是砂矿的来源.本文对山头金刚石砂矿中指示矿物(石榴子石和铬铁矿)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石榴子石矿物化学式A32+B23+(SiO4)3中的A主要由Mg2+、Fe2+和Ca2+离子占位,B主要由Al3+离子和少量的Mn3+离子占位,以铁铝榴石(Alm)为主,其次是镁铝榴石(Pyp),属于铁铝-镁铝-钙铝石榴子石系列的G3、G4石榴子石;铬铁矿中Cr2O3的含量绝大多数大于40 wt%,MgO的含量平均在8 wt%左右,TiO2含量在0.11~2.26 wt%之间,属于中铬-铬铁矿,与山东、辽宁金伯利岩中发现的中铬-铬铁矿成分基本一致,说明其物源并非来自栏杆地区碱性基性岩型金刚石原生矿.  相似文献   

    18.
    毒砂具有较宽的As/S值范围,不仅可用作为地质温度计,也是成矿作用的良好指示剂[1,2].目前关于毒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称性、双晶、晶体结构及相态变化的研究,而对于高压条件下毒砂的状态方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由于对毒砂的内部结构及其弹性的研究对了解含砷矿物在地球深部的存在形式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金刚石压腔装置(DAC)上采用同步辐射角度色散X射线衍射(ADXD)技术研究天然毒砂的原位高压结构,以期获得毒砂结构在高压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1专著(M)、学位论文(D)及报告(R)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例如:[1]李四光.区域地质构造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11.[2]肖润.西藏改则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相似文献   

    20.
    正1专著(M)、学位论文(D)及报告(R)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例如:[1]李四光.区域地质构造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11.[2]肖润.西藏改则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