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含铬层状硅酸盐矿物成分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铬绢云母类矿物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广泛出现于黄铁铬绢英岩、黄铁硅质岩、黄铁铬云母岩和石英脉中。含铬绿泥石类矿物主要出现在石英脉、硅质岩、黄铁铬绢英岩中。蒙脱石出现于蚀变围岩中,而高岭石出现于富金石英脉中。本文通过对72个上述矿物电子探针数据的分析,确定了与其成因产状对应的含铬绢云母、含铬伊利石、含铬绿泥石、含铬蒙脱石、高岭石矿物的系列成分标型。研究表明,具最高铬含量的上述矿物样品均位于近金厂岩体穿脉的最北端。在铬铝云母SiO2-Cr2O3关系图上可以看出,不同成矿背景的铬铝绢云母,其Cr、Si离子数有分区特点,而本矿床的铬铝云母成分标型反映其富硅富铬的特点,与金厂超基性岩体的变质热液有关。  相似文献   

2.
超基性岩蚀变热液型金矿床——云南金厂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厂金矿是我省当前唯一的大型金矿床,也是国内已知由超基性岩提供金质、构成大型金矿床的唯一实例。本文介绍了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从矿源岩(含矿的超基性岩)属性、硫同位素组成、硅质来源、超基性岩含金丰度值及其风化壳和硅化岩的金富集、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温度、活化转移条件——超基性岩热液蚀变序列的存在等方面,对金(镍)矿床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它是由超基性岩经酸性热液蚀变而形成的中温热液型(为主)金矿床。“超基性岩蚀变热液型金矿床”,在岩金矿床中是新的类型,在矿床成因学上是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北祁连中西段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金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祁连中西段发育三套早古生代蛇绿岩及相应的基性、超基性岩,呈北、中、南三条带状分布。区内金的活化、迁移主要受控于超基性岩带和与其分布近于一致的两条韧性剪切带,金矿化主要发生在强蚀变超基性岩体内、岩体与岩接触带、断裂破碎蚀变带内。根据包裹体测温及成分测定、稳定同位素特征资料及超基性岩中金丰度值等分析,金矿物质主要来自超基性岩,流体来源于深部,其成因属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陕西煎茶岭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煎茶岭金矿床产于超基性岩体与白云岩接触带的断裂构造中 ,含矿蚀变类型、矿石矿物组份以及微量元素均与超基性岩密切相关。含金矿化蚀变带的定位、矿体空间变化以及贫、富矿段的部位同时又受到多阶段活动剪切断裂控制。成矿物源主要来源于超基性岩中 ,是一处较典型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云南金厂金矿床蚀变超基性岩体与金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元 《地质与勘探》1998,34(5):28-32
金矿化与蚀变超基性岩体的空间关系、矿化特征、蚀变超基性岩体、成矿流体、微量元素、硫同位素组成、表明金主要来源于金厂蛇纹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超基性岩体。在岩体蚀变过程中,在碱性相对还原的介质条件下,金主要以硫络合物的形式进入成矿溶液,在T、P、PH、Eh等物理化学参数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沉淀。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北祁连山中段超镁铁岩带金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建国 《西北地质》1992,13(3):24-31
北祁连早古生代蛇绿岩是我国规模较大的蛇绿岩带之一,超镁铁岩体极为发育。在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相继发现含金超镁铁岩体20余处,矿点两处。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超镁铁蚀变岩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毒砂、黄铁矿、黝铜矿等。根据砂金、岩金分布特征及矿物组合,超镁铁岩中金元素丰度、载金矿物硫同位素特征、石英气液包裹体测温及成分测定结果,以及区域成矿条件等特征分析,提出金矿物质主要来自超镁铁岩,金矿成因属中温变质热液型。  相似文献   

7.
周志强 《地质与勘探》2021,57(5):981-993
青海茫崖石棉矿区超基性岩体是由原岩以纯橄岩、辉橄岩和橄辉岩为主体组成的富镁质超基性岩体,经历自变质和后期多期热液的叠加变质蚀变作用,经蛇纹石化后形成蚀变完全的蛇纹岩岩体,其中部分蛇纹岩又进一步发生滑石化及碳酸盐化蚀变为滑石菱镁片岩、菱镁滑石片岩、滑石片岩和菱镁岩等。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在室内通过镜下岩矿综合鉴定、全岩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等手段进行了岩石化学特征、矿物学特征及其蚀变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变质超基性岩体蛇纹岩主要特征组合矿物为蛇纹石(利蛇纹石、叶蛇纹石、纤蛇纹石)、磁铁矿、菱镁矿、滑石、水镁石、铬铁矿,变余矿物有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铬铁矿,滑石菱镁片岩类主要组成矿物为菱镁矿、滑石、蛇纹石及磁铁矿,局部可见石英脉。该地区变质超基性岩体较完整地记录了橄榄岩水化、滑石化及碳酸盐化作用过程的各个阶段,超基性岩蚀变演化过程主要有两个作用阶段:(Ⅰ)橄榄石、辉石类矿物的蛇纹石化作用及蛇纹石绿泥石化作用;(Ⅱ)富Ca、CO2流体交代蛇纹石、滑石及水镁石的碳酸盐化作用。蛇纹石化等变质蚀变作用促进了Si、Mg及Fe元素化学活动性,使元素发生富集与迁移,对于次生矿物的形成与演化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多期不同组成流体热液的交代作用过程,清晰地展示了利蛇纹石、纤蛇纹石和叶蛇纹石的演化序列,以及滑石、水镁石、铬铁矿和磁铁矿的形成过程及标形特征。  相似文献   

8.
依据区内岩体及围岩662个微金样品分析结果,笔者对基性、超基性岩的含金性及其中金的赋存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确认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金背景含量普遍偏高,而且明显高于围岩。同时指出,三条蛇绿岩带金元素丰度呈现自北而南、自东而西递增的趋势。经对金富集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区内金的活化迁移主要受控于与超基性岩带分布近于一致的两条韧性剪切带,并指出断裂破碎带、强蚀变超基性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热液蚀变带、金属硫化物产出部位及砂金(铂)异常与Au、As、Sb、Cu异常重叠部位是找金的有利地段。在上述地段发现了川刺沟、撒拉河金矿点两处和含金超基性岩体20处。提出四个预测区和七个找金部位。依据硫同位素、矿物包裹体等资料及金矿(化)体的赋存部位,首次提出该区金矿总体可称为蛇绿岩型金矿。成因类型主要属中温变质热液型。  相似文献   

9.
青海北祁连山基性、超基性岩含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区内岩体及围岩662个微金样品分析结果,笔者对基性、超基性岩的含金性及其中金的赋存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确认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金背景含量普遍偏高,而且明显高于围岩。同时指出,三条蛇绿岩带金元素丰度呈现自北而南、自东而西递增的趋势。经对金富集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区内金的活化迁移主要受控于与超基性岩带分布近于一致的两条韧性剪切带,并指出断裂破碎带、强蚀变超基性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热液蚀变带、金属硫化物产出部位及砂金(铂)异常与Au、As、Sb、Cu异常重叠部位是找金的有利地段。在上述地段发现了川剌沟、撒拉河金矿点两处和含金超基性岩体20处。提出四个预测区和七个找金部位。依据硫同位素、矿物包裹体等资料及金矿(化)体的赋存部位,首次提出该区金矿总体可称为蛇绿岩型金矿。成因类型主要属中温变质热液型。  相似文献   

10.
刘天国 《云南地质》2008,27(3):302-308
哀牢山北段发现诸多金矿,其中,以接触蚀变带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火山碎屑岩型为主,构造及超基性岩控制金成矿,硅化、黄铁矿化、铬云母化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云南墨江金厂镍_金矿床镍矿化地质特征及形成时间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云南墨江金厂镍_金矿床位于北西走向的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镍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北西走向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围岩主要为上泥盆统金厂组烂山段变余粉砂岩、石英岩和板岩,少数为硅质菱镁岩和蛇纹岩。镍矿体与围岩为过渡关系,多数与金矿体在空间上分离,少数重叠、穿插,镍矿化时间晚于金矿化。镍矿体以强烈铬绢云母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特征,矿石类型有绿色泥岩稠密浸染状黄铁矿型和石英岩浸染状黄铁矿型两种,含镍0.5%至1.2%。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铁矿_方硫镍矿_辉砷镍矿_辉锑矿_闪锌矿,镍矿化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化。为了了解金厂镍矿化与超基性岩成岩的时间和成因联系,在了解区域超基性岩体形成时代的基础上,测定了两类镍矿体中3个蚀变铬绢云母的40Ar/39Ar年龄。铬绢云母的40Ar/39Ar似坪年龄分别为(63.09±0.16)Ma、(62.05±0.14)Ma和(61.55±0.23)Ma,代表镍矿化时间。镍矿化发生于新生代初,比金厂超基性岩侵入晚240Ma以上,金厂镍_金矿床镍矿体是海西期形成的金厂超基性岩在新生代初受热液淋滤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浪泥塘金矿位于镇沅金矿田北西段,矿床分布于F_2、F_4两断裂所夹持的上古生界浅变质沉积岩系与南西侧浪泥塘超基性岩体的断裂构造接触带附近,矿体呈似层状,倾角变化较大,矿石工业类型主要为蚀变超基性岩型金矿石,次为板岩型金矿石;矿床的形成与展布受地球化学、构造、岩浆岩、容矿岩性及变质作用等因素的综合控制,其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
金厂金矿床是一个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大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矿床位于哀牢山变质带的西亚带,处于安定-九甲大断裂中段,金厂大断裂由北西变为南北的转折部位. 矿床有用组分除金以外,还有银、铂族元素、镍、钴、硒等伴生组分可供工业利用.矿体赋存于中下志留统金厂组浅变质岩系与金厂超基性岩体接触带蚀变岩的断裂带内(图1). 金矿化严格受成矿前与成矿期断裂构造控制.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介绍了大石沟超基性岩—碳酸岩杂岩体的空间分布,岩石类型,蚀变交代作用、矿物成分、微量元素、岩石化学成分、碳酸岩的含矿性等特征,将角砾状超基性岩与金伯利岩作了对比,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点,故可称为似金伯利岩,分析了碳酸岩的成因,是由与之伴生的偏碱性的铁质超基性岩受气成热液交代作用,遭受碳酸盐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河北金家庄超基性岩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金家庄金矿的金属矿物化学成分、流体包裹体成分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金家庄金矿在矿石矿物成分上以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等主要金属矿物中普遍含有Pt、Pd、Ni等深源元素并出现针镍矿为特征 ,在成矿物质来源上 ,碳、硫和主要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超基性岩体 ,成矿热液则可能主要来源于地下热水溶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帕布什地质队,在普查铬铁矿时详细地研究了超基性岩体构造位置和构造特征及地质构造。查明了60余个超基性岩侵入体,其中十个含铬。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组成含铬和无铬岩体的超基性岩属于不同成因类型。目前中波布日耶超基性岩经研究可划分出两种建造:含铬纯橄岩-斜辉辉橄岩(超基性岩)建造(以下简称含铬建造)和不含铬辉长岩-橄榄岩-纯橄岩建造(以下简称不含铬建造)。含铬的和不含铬的岩体具有不同的构造位置、结构、成分、造岩矿物和金属矿物的化学成分、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点。可作为划分建造的准则(见表1)。  相似文献   

17.
高建伟  滕超  赵国春  刘文卿  周毅 《现代地质》2019,33(5):1036-1045
胶东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区内众多大型-超大型金矿床集中产出,已探明金矿资源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其中石英脉型金矿是区内重要的矿床类型,山东金翅岭金矿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之一。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与室内研究,查明了该金矿床蚀变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系统采集不同蚀变类型的岩石样品,进行岩石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运用质量平衡计算法总结了热液蚀变过程中的元素迁移规律。该矿床原岩为二长花岗岩,含矿热液沿断裂上涌,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蚀变作用,蚀变类型主要为钾长石化、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过程中的物质交换改变了流体的成分及酸碱度等,流体向蚀变岩提供了大量的Si O2;同时,绢英岩化阶段和黄铁绢英岩化阶段,围岩向流体提供了大量的K、Na,促使流体中的Au活化,引起热液中的Au H3Si O4稳定性降低,造成Au H3Si O4分解,流体中的Fe2+、Fe3+被消耗,形成黄铁矿,导致Au大量沉淀。  相似文献   

18.
<正>1矿床地质特征元江红土型镍矿床位于云南省元江县和墨江县交接处,属扬子板块与思茅-印支板块之间的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之中的墨江超基性岩带。墨江超基性岩带岩体主要由纯橄岩、二辉橄榄岩等蚀变而来的蛇纹岩组成,并含有少量铬铁矿等暗色矿物,其中安定岩体和金厂岩体为带内较大单元(宋学旺,2006)。元江富镍红土风化壳就发  相似文献   

19.
陕西煎茶岭超基性岩与金矿床成因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煎茶岭金矿床属于与超基性岩有成因联系的微细浸染状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该超基性岩沿超壳断裂侵位(927Ma),是金矿形成的矿源岩。含矿超在性岩在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下,发生彻底的退化蚀变(388.7Ma)。经滑石-蛇纹石化,进而碳酸盐化,导致微量金解离。在后期活动性断裂控制下,形成含金硫化物矿化-硅化-碳酸盐化蚀变岩体的就位。.含金蚀变岩与金矿体微量元素组合、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组成对超基岩有明显的继  相似文献   

20.
黑刺沟金矿床以富As和Sb的微细浸染蚀变岩型金矿化和部分石英脉型锑-金矿化为特征,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石英;贾公台金矿床以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化和蚀变岩型金矿化为特征,As和Sb的质量分数不高,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自然金(方铅矿)-石英-钾长石;鸡叫沟金矿床以蚀变岩型金矿化为主,次之为石英脉型金矿化,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黄铜矿-石英.3个金矿床的成因均与岩浆岩有密切联系,但各矿区的岩浆岩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具有差异,表明其成因不尽相同.这可能是造成3个金矿床地质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