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为了发掘和保护地质遗迹,实现文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次对辽宁抚顺市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大致查明具有价值的地质遗迹59处,进一步划分为2大类5类8亚类。首次在区内发现极高锶天然矿泉,首次识别出系统分布的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独特的冰川刨蚀地貌及冰川堆积地貌是区内特殊的景观,对于我国东部第四纪研究具有重要科研价值。除地质遗迹外,三块石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极佳。这里也是历史上兵家重地及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三层评价体系,对各地质遗迹开展综合评价,然后通过模糊数学模型得到各地质遗迹总评分,确定了地质遗迹级别。结果为三块石地区拥有国家级(Ⅱ级)地质遗迹2处、省级(Ⅲ级)地质遗迹19处,省级以下(Ⅳ级)地质遗迹38处。  相似文献   

2.
南京栖霞山地质遗迹调查与地质公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栖霞山地区地质研究历史较早,基础地质资料丰富,但尚未开展专门的地质遗迹调查。首次对栖霞山地区地质遗迹进行了较全面的实地调查,筛选出较重要的地质遗迹67处,并划分为7大类13类15亚类,分析了主要地质遗迹的资源特征,评定出国家级地质遗迹6处,省级地质遗迹25处,说明栖霞山地质遗迹等级已达到国家地质公园标准。论述了栖霞山地质公园建设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及建议,为栖霞山地区地质公园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起  弓小平  许庆阳  杨洋  魏杰  王哲  风骏 《城市地质》2021,16(2):211-220
泉子街车师古道地质遗迹位于吉木萨尔县,该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地质遗迹.车师古道地质遗迹的类型可分为3大类、10类、20亚类,以地质遗迹的类型为依据,总结了研究区内地质遗迹的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结果:Ⅱ级地质遗迹共有8个,Ⅲ级97个,Ⅳ级68个.在地质遗迹保护方面,存在着典型化石和人文历史保护欠缺等问题,提出了采取原地场馆式保护、排查地质灾害、加强地质遗迹科普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是热带雨林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质遗迹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推进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全面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 2017),本文系统的总结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和分布,对其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综合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以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大类为主,包括重要化石产地类、岩土体地貌类、水体地貌类以及火山地貌类4类,古生物群化石产地、岩溶地貌、侵入岩地貌、碎屑岩地貌、瀑布、火山岩地貌6个亚类,共计21处重要地质遗迹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点的有1处,省级地质遗迹点17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点3处。通过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为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是热带雨林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质遗迹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推进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全面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 2017),笔者等系统的总结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和分布,对其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综合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以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大类为主,包括重要化石产地类、岩土体地貌类、水体地貌类以及火山地貌类4类,古生物群化石产地、岩溶地貌、侵入岩地貌、碎屑岩地貌、瀑布、火山岩地貌6个亚类,共计21处重要地质遗迹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点的有1处,省级地质遗迹点17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点3处。通过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为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漳县韩家沟一带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代表的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典型,类型丰富,极具地区代表性。本文在野外调查和地质遗迹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将韩家沟一带主要地质遗迹划分为1大类、2类、3亚类,共计43处,并以此为基础对地质遗迹的价值进行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从地质遗迹的科学性、稀有性、完整性、观赏性、保存程度和可保护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定量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按地质遗迹资源的条件指标和价值指标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加权处理, 计算出主要地质遗迹的综合得分,确定地质遗迹的等级,共评价出国家级地质遗迹2处,省级地质遗迹41处。  相似文献   

7.
岩溶地貌是整个鄂西南地区综合价值最高、数量最丰富、可代表全区地质遗迹典型特色的地质遗迹类型,具有重要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基于全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按照地质遗迹调查标准有关要求,通过对前人成果系统收集整理并开展补充调查,筛选汇总鄂西南全区重要岩溶地貌地质遗迹25处。本文将岩溶地质遗迹分为地表类型、过渡类型、地下类型三种类型,结合典型地质遗迹点对岩溶地貌的形态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为鄂西南地区地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梵净山地区新元代地层发育良好,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地质意义和旅游价值。本文以1∶5万梵净山等四幅区调为基础,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划分了10个大类、15个亚类,其主要地质遗迹资源有沉积地质遗迹资源等六大类。同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区内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评价,发现研究区主要以国家级和省级地质遗迹资源为主,还有少数世界级地质遗迹资源,总体质量较好。本文对研究区六大类主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内涵进行了介绍,并从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研究和开发三个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邱兵  鲁明  赵洪飞 《贵州地质》2019,36(4):375-381
通过地质遗迹综合调查,区内共有29个具有开发价值的地质遗迹资源单体。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这些地质遗迹资源单体分属于地层与岩石、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等6大类和19个基本类型。通过建立相应评价标准对区内地质遗迹单体进行评价,结果为国家级1处、省级4处、地方级24处,它们能够为申报省级地质公园提供支撑。笔者最后从云门囤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桂林地质遗迹景观是桂林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梳理了桂林6区10县1市共17个区域内的312处地质遗迹景观,划分出3大类,9类和20亚类地质遗迹景观类型;景观具有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品质极高,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地质旅游价值大等7大特征,采用直接认定法与专家打分法对地质遗迹景观质量进行等级评价,结果显示,桂林有7处世界级景观、32处国家级景观、105处省级景观、168处省级以下景观。桂林地质遗迹景观数量、类型、质量等级在各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文章提出建立统一的保护体系、统一的管理监督机制、桂林地质遗迹景观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桂林地质遗迹景观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遗迹景观价值和功能的认识等5大保护策略;以及保护性开发、同类景观有序性开发、特色性开发、多元性开发、不同等级景观分级开发等5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雷彬  李江风  周学武  赵栋  汪樱 《地球学报》2015,36(3):377-384
湖北大别山(黄冈)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大陆造山带地质地貌景观和亚热带森林生态景观为主体,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猎奇探险和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大型科学公园。公园所在区域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典型,主要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质地貌、水体景观4个大类,11个类,共100余处地质遗迹景点,其中一部分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全球典型意义。大别山地质遗迹为探索地球早期演化、开展造山带研究及进行全球对比分析提供了关键证据,在地层学、岩石学、变质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地质学等各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研究结果对于系统认识公园地质遗迹状况、建立地质科普示范基地、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等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议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座落在焦作市的北部山区,面积556km2,是一处以裂谷构造、水动力作用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集美学价值与科学价值于一身的构造地貌型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是其主要的景观.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地质遗迹,提高旅游的层次,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1989年成为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以来,景区管理机构对重要的地质遗迹已经做了大量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但更多的地质遗迹由于认识不足,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对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合肥市大蜀山—紫蓬山地质公园是一个集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园内有代表合肥地区的侏罗纪层型剖面,也有喷发于古近纪的火山遗迹,同时还有大量其他地质构造遗迹。本文在对公园主要保护对象的分析评价基础上,结合目前该园区地质遗迹保护存在主要问题,给出了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的措施,对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合理保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如友 《江苏地质》2012,36(1):107-112
地质遗迹是具有独特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的自然遗产,旅游资源化是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最佳方式。提出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化的概念,分析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化的动力和途径,认为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化是旅游需求层次的提高、地质遗迹的保护、地质产业转型、国家政策的支持、地质公园建设的成功5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质遗迹向旅游资源的转化需经过地质遗迹调查、地质遗迹评价、旅游产品开发、完善解说系统等步骤。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地质遗迹类型及开发保护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省地壳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造就了各种岩石类型.历次的地壳运动,造就了不同地质单元和多种地质遗迹,通过调查,并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将湖南省地质遗迹分为7大类20种。基于湖南省的地质特征,探讨了湖南省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并提出了其开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顺平县是太行山区与华北平原的典型过渡区域.该区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太行山北段具有较好代表性.经县域范围内的详细调查,查明顺平县地质遗迹资源共3大类、10类、16亚类,合计地质遗迹点33处.对各类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做了描述,并进行了相关区划研究,划分出3个地质遗迹分布区和5个地质遗迹集中区,结合区域特征、遗迹数量、其他旅游资源和保护开发前景等因素,为县域范围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数据.该成果一方面能够有效支撑和服务顺平县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当地旅游发展和规划,同时也能为进一步推进县市范围的大比例尺地质遗迹详细调查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示范.  相似文献   

17.
常斌 《城市地质》2014,(2):32-35
本文在分析韶山地质公园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园区内的地质遗迹进行了分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地质遗迹的价值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地质遗迹的旅游资源等级,为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开发以及公园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苗阶 《地质找矿论丛》2019,34(3):493-498
岫岩陨石坑是中国第一个被证实并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陨石坑,是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及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岫岩陨石坑范围应定为地质遗迹重点保护区,根据地貌单元、遗迹点分布特点及人文因素,将保护区划分为地质遗迹景观区、居民点保留区和自然生态区等3个分区;借鉴国外对陨石坑遗迹保护开发的经验和岫岩陨石坑的现状,提出了进行保护和开发的路线;针对地质遗迹景观区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点保留区和自然生态区功能性升级、场馆的建设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