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要:针对辽西九佛堂组目前的多种划分方案及相关问题,通过对位于小孤山—旧烧锅的九佛堂组建组剖面的重新测量,在兼顾岩相组合和喀左盆地九佛堂组其他剖面沉积特征的基础上,以凝灰质岩石组合作为标志层组,将九佛堂组建组剖面划分为一、二、三、四段。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该剖面九佛堂组以粉砂岩、泥质岩为主,其间夹众多极薄层状灰岩或泥灰岩;自下而上具有滨浅湖相、深湖相夹浅湖相、浅湖相的沉积演化特征。小孤山—旧烧锅剖面与九佛堂组其他剖面的差异性表现在碎屑岩的粒度总体较细,未见湖泊三角洲相和扇三角洲相;在二段下部发育3层中、薄层状硅化凝灰岩;九佛堂组建组剖面未出露九佛堂组四段上部和五段。为全面认识九佛堂组,建议在建组剖面的基础上引入辅助剖面,并推荐回民沟—平房东沟剖面、付杖子—烧锅街剖面或张麻子沟—桃花池剖面分别作为九佛堂组一段、四至五段的辅助剖面。  相似文献   

2.
张克信  骆满生 《地球科学》2000,25(1):102-102
东昆仑塔妥煤矿羊曲组呈断片分布,为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昆中蛇绿混杂岩带中的最年轻的一个构造岩片,前人认为其时代为早侏罗世[1~2].据本次塔妥煤矿羊曲组实测剖面研究,可将羊曲组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性段:(1)砂砾岩段(TJy1),为灰白色、黄褐色、黄灰色、灰紫色中—厚层状复成分砾岩、石英砾岩、含砾石英质杂砂岩,夹深灰色、黄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发育交错层理、平行层理,为河流相产物.(2)含煤砂泥岩段(TJy2),为深灰色、褐灰色薄—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与灰黑色炭质泥岩互层,夹数层煤线及可采煤4层,发…  相似文献   

3.
<正>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代碎屑岩十分发育,同时也钻遇火成岩(侵入岩和火山岩)。侏罗系和白垩系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目的层段,岩性主要为砂砾岩、凝灰质砾岩、长石岩屑砂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和少量凝灰岩、灰岩,岩石组分多样,岩石类型复杂。岩石组分主体为风化剥蚀物源特征的再旋回石英、长石,且不同程度地含有凝灰质。岩石组分含量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坳陷北部岩石组分中以含有一定量的灰岩岩屑为特征,坳陷东部岩石组分以含有火山成因碎屑和高含量的  相似文献   

4.
杨子荣  张鹏飞 《地质论评》1995,41(6):537-543
金宝屯盆地是一中生代内陆盆地。含煤地层为上侏罗统协尔苏组,主要由灰绿色、灰色砾岩和砂岩,灰黑色、黑色细砂岩和粉砂岩、泥岩及灰白色中—粗砂岩组成,平均厚110m。区内不同沉积环境,出现在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和盆地的不同部位。下部砾岩段沉积期以冲积扇环境为主;含煤段沉积期为冲积扇-河流-湖泊环境组合;成煤后演化为曲流河环境;上部砂岩砾岩段沉积期以辫状河沉积为主。聚煤作用发育于盆地中的湖泊分布区,发生于盆地快速沉降之后的整体稳定、缓慢沉降阶段的早期,煤层直接覆于湖相厚层泥岩之上。盆地仅经历了一个快—慢沉降旋回,煤层的形成受控于这种“无振荡聚煤作用”。  相似文献   

5.
喀左盆地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油页岩特征及控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喀左盆地3个油页岩层群分别发育于下白垩统九佛堂组的一、二、三段,以位于三段的第三油页岩层群的工业意义最大;油页岩常与上覆沉凝灰岩或其它凝灰质岩石呈伴生关系。油页岩(矿石)类型有泥岩、具粉砂质条带的含钙-钙质泥岩、泥灰岩和页岩4种类型,以前两者为主;低品级油页岩体积分数为50%,中品级油页岩体积分数为42%,高品级油页岩体积分数为8%,均属高灰分油页岩。油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为腐植-腐泥型,源于低等植物;浅湖-半深湖形成的油页岩(矿石)类型为含粉砂质条带的含钙-钙质泥岩,深湖形成的油页岩(矿石)类型主要为泥岩;物源区母岩类型对油页岩的化学成分特征及灰分成分类型具有明显的控制关系;火山喷发的灾变事件终止了油页岩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6.
凌井生 《广东地质》1996,11(3):25-29
老坑段是新建立的级别低于组的岩石地层单位,是泥盆纪老虎头组的组成部分,位于老虎头组中的段,该段岩石为一套泥质岩与砂岩组成的碎屑岩组合,岩石以浅灰色,灰白色细-粗粒石英砂岩或含砾英砂岩,粉砂岩为主,夹紫灰色,紫色,青紫色,青灰色,灰绿色泥质岩(含铁水云母页岩,泥质板岩,粉砂质页岩)形成于滨岸碎屑潮坪相,地质年代属中泥盆世,老坑段夹4层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特殊的泥质岩或板岩或粉砂质泥岩,与老虎头组上  相似文献   

7.
南华系大塘坡组是一套优质烃源岩和潜在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重要的地史研究和油气勘探意义,然而关于其沉积过程及高精度层序地层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作者以黔东北ZK513井岩心描述及薄片观察为主要研究手段,运用了新的细粒沉积物的分类标准,精细划分识别了以石英砂岩、含砾泥质砂岩、灰色泥岩、灰色含砾砂质泥岩、灰色泥质砂岩、黑色炭质–硅质砂质泥岩、黑色含砾炭质–硅质泥质砂岩、灰色石英砂岩、黑色锰质泥岩、黑色泥质粉砂岩、黑灰色泥质粉砂岩、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灰色粉砂质泥岩、灰白色泥岩为代表的14种岩相。并根据岩相组合特征识别了陆棚内盆地、深水陆棚、浅水陆棚3种沉积相,以及前滨、冰海浅水陆棚、陆棚内富锰盆地、陆棚内深水盆地、陆棚内盆地边缘、深水陆棚、浅水陆棚7种沉积亚相。据岩相、沉积相分析,认为陆棚内盆地相内LF9黑色锰质泥岩、LF10黑色泥质粉砂岩为烃源岩的有利相区和层段。通过对岩相、沉积相的研究,识别出5个三级层序SQ1—SQ5,以及4个三级层序界面SB1—SB4;在三级层序内部,根据岩相叠加样式并结合沉积构造定量化统计,总结出4种典型的准层序类型,根据准层序的叠加形式识别了三级层序内部若干准层序组...  相似文献   

8.
松嫩盆地扶余地区白垩系嫩江组岩石地层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嫩盆地白垩纪地层发育,其嫩江组沉积厚度大,呈盆地演化后期的沉积特征。本文从扶余地区嫩江组岩石组合、韵律变化、厚度及区域分布入手讨论其特点,对其影响因素(泥质、粉砂质、细砂质岩石)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岩石组合,该区嫩江组可划分成三段:下段黑色泥(页)岩—粉砂质泥岩互层;中段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互层;上段杂色粉砂质泥岩互层。分析沉积岩石颜色、构造及韵律组合特征,推测嫩江组由下而上为半深湖—深湖—半深湖(浅湖)相交替变化—滨湖(湖滩)相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早期,是新疆准噶尔洋盆发育的最后阶段。西准噶尔的太勒古拉组以暗色泥质凝灰岩为主,夹红色放射虫硅质岩,覆于巨厚玄武岩层之上,是该时期洋盆宝贵的地层记录。早石炭世维宪期,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洋盆封闭,准噶尔中西部成为相对闭塞的残余洋盆。太勒古拉组之上的包古图组和希贝库拉斯组,记录了残余洋盆充填消亡的过程。包古图组以灰绿色凝灰质泥岩、粉砂岩和细砂岩的韵律层为主,属于中下扇的火山浊积岩系,时代为维宪期—巴什基尔早期。希贝库拉斯组以厚层—块状、细—粗粒凝灰质砂岩为主,上部有厚层含中酸性火山岩砾石的砾岩,是具有上扇沉积特征的火山浊积岩系,时代为晚石炭世巴什基尔晚期至莫斯科期或更晚。石炭纪洋盆充填过程中,堆积了很厚的暗色沉积岩系,提供了良好的生烃条件。东准噶尔石炭纪沉积岩相复杂,与西准噶尔有很大差别。盆地周缘的地层对比和岩相古地理研究,有助于解决盆地内部的石炭系地层问题。  相似文献   

10.
谭筱虹  钱祥贵 《云南地质》1996,15(4):371-377
澄江组主要为底砾岩、含砾砂岩、中-粗 ̄中-细粒杂砂岩、岩屑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夹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岩石含较多火山碎屑,并夹凝灰岩、玄武岩等火山岩。在砂岩及粉砂岩中,发育大-中型板状、槽状及鱼骨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粒序层理及水平纹层等沉积构造。澄江组沉积主要由退积型基本层序构成,局部出露加积型层序,典型的基本层序由含砾中-粗粒杂砂岩→中-粗粒杂砂岩→中-细粒杂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所  相似文献   

11.
辽西地区白垩系义县组之上存在一期火山喷发活动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但其所属层位仍有争议,主要有4种意见:位于孙家湾组之上;位于孙家湾组与阜新组之间;位于九佛堂组与阜新组之间,与沙海组层位相当;位于沙海组与九佛堂组之间.根据野外出露情况、区域分布特征及同位素年代资料等,认为该期火山岩位于孙家湾组之下,覆盖于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阜新组等不同层位上,同位素年龄为97~106 Ma,属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12.
Traditionally, the lacustrine deposits in Yixian County of Western Liaoning have been assigned to either “the Dakangpu Bed” of the Yixian Formation or the Jiufotang Formation. However, a 206Pb/238U age of 126.47±0.87 Ma is newly obtained from the tuff sample (06051) of the lacustrine deposits in the Baitaigou fossil site of Potaizi village, Yixian County, indicating that the lacustrine deposits in Potaizi area are 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to the Wumingshan volcanics of the Sihetun Bed of the Yixian Formation in Beipiao. From our new dating data have arisen some new problems: Where could we find the Jiufotang Formation in Yixian County? How widely distributed is the Jiufotang Formation in Western Liaoning? Could the traditionally named Jiufotang Formation somewhere in Western Liaoning be the synchronous deposits of other litho-units (e.g. the Yixian Formation) in different facies? Could some lacustrine deposits somewhere in Western Liaoning have been assigned to the Jiufotang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辽西建昌盆地九佛堂组珍稀化石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热河生物群的鸟类、爬行类和被子植物的早期演化、辐射迁移、生物多样性及其协同进化,笔者在建昌盆地测制了九佛堂组剖面,并系统采集了以珍稀化石为重点的生物化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九佛堂组自下而上分为第一段至第三段,其中九佛堂组第一段西店层含鸟类、爬行类和龟类等珍稀化石,尚见介形类化石Cypridea decorosa,C.jianchanensis,Yumenia jianchanensis,Limnocypridea slundensis,L.levigata,L.rara等,表明该层的介形类化石与喀左九佛堂小孤山—烧锅地剖面及朝阳县波罗赤小北山—黄道营子剖面的九佛堂组第一段下部介形类化石组合面貌基本一致,其所在层位亦应相当。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机碳、热解等有机地球化学资料,从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3个方面对辽宁北部秀水盆地秀D1井钻遇的九佛堂组和义县组暗色泥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秀D1井义县组上部泥岩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1~Ⅱ2型;九佛堂组泥岩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义县组泥岩为低成熟-成熟阶段.该评价结果为秀水盆地下一步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近30年来, 燕河营盆地中生代沉积地层一直以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或地质志所厘定的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为基准。经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从层位、岩性组合、层序、年代及生物组合等方面对该套地层进行了系统研究, 认为该地层与区域上九佛堂组与义县组指状交互关系不符, 而岩石组合和沉积旋回也与区域上九佛堂组难以对比。采集的叶肢介化石属于Yanjiestheria-Orthestheria属组合, 其壳饰特征在叶肢介演化史上属进步类型, 被认为指示早白垩世的时代。本文将义县组之上的这套河湖相沉积地层时代划归早白垩世晚期, 并依据岩性组合和沉积层序等特征将其对比为南天门组。  相似文献   

16.
阜新盆地含油气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阜新盆地含油气地层为九佛堂组及沙海组三段的湖相泥岩,整个沙海组四段可作为区域性盖层,强调沙海组扇三角洲砂体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对储层、含油系统类型、盖层分布特征、生储盖组合类型、圈闭类型进行了分析,就油气开采规模做出评价,根据盆地内的油气显示情况提出了勘探建议。  相似文献   

17.
辽西地区是世界重要的化石产地,中生界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是该地区重要的含化石层位,含有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化石。通过对辽西地区九佛堂组诸多剖面的综合研究及化石组合对比,将辽西地区九佛堂组划分为3个岩性段,并整理完善了辽西九佛堂组珍稀化石层序列。根据对辽西九佛堂组珍稀化石层进行的对比研究,建立了肖台子层、报马营子层、西营子层等3个珍稀化石层,并分析了珍稀化石层岩性特征,认为珍稀化石层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存在直接关系,首次提出辽西九佛堂期存在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18.
赵洪伟 《世界地质》2012,31(4):721-729
利用3 口钻井资料和新采集二维地震资料,对彰武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和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沙海组和九佛堂组具备良好的生储盖条件和配置关系,发育自生自储式、下生上储式和上生下储式3 套生储盖组合类型。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断层侧向封挡、近源成藏是本区主要的成藏控制条件,构造--岩性油藏是主要的油藏类型。沙海组烃源岩有机质以ⅡB 型为主,Ro 值主要为 0. 5% ~ 0. 7%,处于低熟演化阶段; 九佛堂组烃源岩有机质以Ⅰ型和ⅡA 型为主,Ro 值主要为0. 7% ~ 1. 0%,处于成熟阶段。沙海组整体上属于中孔、低--中渗型储层,九佛堂组储层整体上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沙海组顶部泥岩构成区域盖层,九佛堂组顶部泥岩可作为直接盖层。九佛堂组邻近优质烃源岩、地层厚度大,成藏潜力更大,可以作为下一步勘探的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Vail层序地层学原理,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资料,对内蒙古开鲁盆地陆东凹陷早白垩统九佛堂组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进而分析了层序格架内岩性圈闭的发育情况。研究发现,九佛堂组顶、底分别为上超面和削截面,内部可识别出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在层序格架内九佛堂组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浊积扇、远岸浊积扇和湖泊相。研究结果表明:九佛堂组为一个三级层序,可划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九佛堂组岩性圈闭的发育类型及分布模式受层序格架及沉积相带控制。在盆地陡坡带主要发育构造-岩性圈闭,在深洼带主要发育砂岩透镜体圈闭,在盆地的缓坡带主要发育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相似文献   

20.
魏恒飞  王宇林  王威  郭强  刘锦 《沉积学报》2009,27(6):1109-1115
在实测106 km剖面和对喀左盆地九佛堂组沉积特征及演化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序关系,并结合碳酸钙、油页岩的成因意义,将九佛堂组划分了 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在长期基准面旋回内,上升期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与下降过渡期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则发育近完全对称的中期基准面旋回,下降期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则发育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中期基准面旋回。经过对中期基准面旋回和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特点和形成原因的详细研究,对代表剖面进行了中期基准面旋回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