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张祖林  石荣求 《矿产与地质》2001,15(Z1):506-510
近五十年来,江西有色地勘局钨矿地质勘查活动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找到钨矿床(点)300余处、探明钨矿(WO3)金属量129.34万吨,总结了一整套钨矿勘查工作方法及钨矿成矿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地学宝库,为中国钨工业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随着生产、科研的深入发展,在国内外相继发现了新的钨矿类型——斑岩钨矿。1967年,加拿大对新不伦瑞克蒙特·普莱森特钨矿带开始勘探,1971—1973年圈出几个高品位的斑岩Mo-W-Bi矿床。美国科莱麦克斯斑岩钼矿,长期以来开采钼,经过详细地勘探与研究之后,圈出够品位的钨矿,将成为一个斑岩钼钨矿床。我国钨矿资源极其丰富,类型众多,目前开采利用的主要是石英脉型钨矿,经过找矿与研究之后,  相似文献   

3.
中国钨矿成矿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钨矿是中国传统优势矿种,前人在钨矿成矿理论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随着近年来在江西、云南和新疆等地取得的多项钨矿重大找矿突破,对原有的钨成矿带地质认识提出了挑战,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文中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在各省区钨矿资源潜力预测成果的基础上,以MapGIS为平台,进行数据库汇总与综合分析研究。首先,基于全国1 538处钨矿产地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中国钨矿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岩浆岩、构造和地层等控矿因素。其次,根据钨矿床及预测区的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了56个钨矿成矿区带。再次,将钨矿的预测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夕卡岩型、斑岩型、云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沉积变质型、层控夕卡岩型和砂矿型,并建立了主要钨矿类型的预测模型。最后,在全国范围累计圈定的1 357个最小预测,累计预测资源量(WO3)2 973×104 t。根据钨矿区域成矿特征,将最小预测区归并为461个二级预测区,并进一步合并为118个钨矿三级预测区,其中,找矿潜力大的河南卢氏-栾川、新疆白干湖、湖南香花岭-瑶岗仙、甘肃野马滩-干巴河脑、江西坪背山-八仙脑和大湖塘等6个三级预测区可优先部署钨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安徽钨矿始于1958年群众报矿而发现,1964年317队进行1:20万旌德幅区调时发现钨矿。随后332队进行逍遥钨铜矿(1970、1978年普查)、际下钨矿(中型,1986年详查)、巧川钨矿(中型,1986年普查)勘查工作;322队西坞口钨矿(中型、1975年普查、2012年详查);321队进行高家塝钨矿(1996年详查)勘查工作。自2000年开始,安徽钨矿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有省地调院提交百丈岩钨钼矿(中型、2007年详查)、332队东源钨矿(大型、2010年详查)、812队高家榜钨矿(大型、2012详查)、332队竹溪岭钨矿(大型、2016年详查)、324队黄山岭锌钼矿(钨中型,2006年普查),地调院大坞尖钨矿(中型,2005-2015年普查),332队逍遥钨铜矿(大型,2016年详查)等,相关单位提交了一系列中、小型矿产地;2015年327队在庐江县东顾山发现了钨钼矿化,改写了钨钼矿的分布格局。全省有钨矿产地52处(大型4处、中型6处,余为小型及矿点),仅际下、巧川及百丈岩3个矿床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龚晶晶 《地质与勘探》2015,51(2):312-322
强调了统计域的正确选择对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本文以南岭研究区的W元素原始异常作为统计域,分析得出了研究区内不同成矿类型钨矿一种量化的简单元素组合特征。以此量化的元素组合特征,并结合相似度分析方法,统计了研究区内样点与各典型钨矿元素组合特征的相似性系数,其成图结果非常准确地圈定了已知的各类型钨矿,相比W元素原始异常其准确率得到了明显提升。该方法亦可认为是对地球化学场的一种成因分解,能够准确提取其中与成矿有关的异常信息。该研究可作为区域异常结构模式研究的重要补充,也可以为扩大南岭地区钨矿找矿远景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
全国钨业科技工作会议在赣南召开时,方毅副总理号召我们:“要发挥钨矿资源优势,振兴钨业!”这对钨业战线的广大职工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作为战斗在钨业前哨的我们,更加感到责任重大,义不容辞地要为发展钨矿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赣南是国内外著名的钨矿产区,自本世纪初发现钨矿以来,开采已有七十余年.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钨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大规模地开展了钨矿普查勘探工作,找出了一批矿山基地,探明了许多矿量.先后建成若干个大型钨矿山,辖管十数个钨矿区,年产钨精矿×××××吨,占全国钨产量一半以上,矿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为支援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钨矿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钨矿资源丰富,钨矿类型比较齐全。占有钨矿资源储量较大比重的主要是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但从开采和利用的角度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石英脉型的黑钨矿矿床。矽卡岩型钨矿集中分布在南岭中段湘南、东秦岭等矿集区,石英脉型则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的闽西、赣南、粤北、湘南等地;成矿时代以中生代最为重要;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造山运动之后的陆内环境为主但构造变动剧烈,深大断裂纵横交错,岩浆活动频繁,与钨锡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中生代花岗岩类至关重要,是成矿的关键要素。本次在对全国1199处钨矿矿产地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全国钨矿的成矿规律,厘定出22个以钨为特点或明显涉及钨的矿床成矿系列,认为矽卡岩(一云英岩型)、石英脉型和岩体型3个钨矿预测类型应该作为重点预测类型,划分出65个成钨带并编制了中国成钨带分布图,圈定出22个重要矿集区,为本次潜力评价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东天山是中亚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重要的铁、铜、镍、铅锌、金、钼、铷等矿床。近年来,东天山地区陆续发现了十余个大中型钨矿床,有望成为重要的钨矿资源基地。本文介绍了东天山地区钨矿床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与构造背景,总结了东天山钨矿成矿规律,开展了成矿预测。东天山地区钨矿类型主要包括矽卡岩型、石英脉型及云英岩型,钨矿床的空间分布明显受控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成矿时间主要聚焦于三叠纪和晚石炭世。其中,中天山地块的矽卡岩型钨矿和东南缘的石英脉型钨矿形成于三叠纪,而中天山西南缘的矽卡岩型钨矿形成于晚石炭世,均与洋盆闭合之后的碰撞造山作用有关。根据东天山地区钨矿成矿规律,本文认为东天山地区钨矿找矿潜力巨大,提出了“前寒武纪基底+花岗岩+化探异常”的钨矿找矿预测思路,针对不同尺度的钨矿找矿勘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成发 《地质论评》1985,31(4):322-329
通过对混合岩化、花岗岩化发育地区钨矿的研究,作者于1981年曾提出花岗岩化钨矿的理论。近来比较全面地研究了这些矿床的地质成果。现将该类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类型及矿床特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谭运金 《地质论评》1983,29(6):563-566
通过对赣南钨矿地质的总结,林运淮同志提出了“岩体型钨矿”的概念。将“岩体型钨矿”定义为产于“不同结构的岩体中的细脉浸染状钨矿。”作者有幸对南岭地区钨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作过一些观察、研究,现根据个人的点滴体会,就“岩体型钨矿”的有关问题,提出几点供讨论的意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赣南钨矿分布规律及隐伏矿床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中兰  梅勇文 《江西地质》1999,13(4):276-282
本文在广泛收集赣南钨矿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赣南钨矿找找矿,尤其是隐伏钨矿找矿的成功经验和成果。论述了三位一体的构造-岩浆-钨矿带规律,构造-岩浆-成矿多阶段演化规律,钨矿床垂直分带,等距,侧伏,斜伏等分布规律,以及木站园,九龙脑西部,黄沙,高岔,新安子等隐伏钨矿床的成功预测和发现。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北衙矿床是中国21世纪初新发现的超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之一,除已经勘查评价的Au、Fe、Cu、Pb、Zn等元素外,还伴生有一定量的W元素等有益组分。文章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及外围马头湾和南大坪矿区中的钨矿化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初步查明了万硐山矿段和其外围矿床中的钨矿化特征。研究发现,这些矿区(段)的含钨矿物主要为白钨矿,在万硐山矿段和马头湾矿区还有少量的黑钨矿产出;钨矿化主要产于岩体与围岩地层接触部位的矽卡岩或其退化蚀变岩中,白钨矿多充填在石榴子石等矿物的晶体间隙,个别被石榴子石包裹(南大坪矿区);万硐山矿段和马头湾矿区中的白钨矿具有较高的w(Mo)。这些特征表明,北衙地区的钨矿化作用与典型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基本一致。万硐山矿段中白钨矿交代黑钨矿的过程与磁铁矿的结晶过程密切相关,暗示钨矿化与铁、金矿化作用是同一成矿作用的产物。北衙地区的区域土壤W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具有良好的浓度分级,且部分异常中心与已知的矿床/点明显对应,说明北衙地区具有良好的钨矿找矿潜力,白钨矿和黑钨矿均可以作为找矿标志性矿物,而Mo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则可以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Tungsten ore resources are abundant in China with relatively complete types of deposits. Skarn type and quartz vein type deposits are dominated in the tungsten resources, whereas quartz vein type wolframite deposits are most important in terms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karn type tungsten deposits are concentrated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Nanling region, such as South Hunan, South Anhui and the eastern Qinling region, while quartz vein type tungsten deposits occur mainly in South China, such as West Fujian, South Jiangxi, North Guangdong and South Hunan. The most important metallogenic epoch of tungsten is the Mesozoic, while the metallogenic tectonic setting is featured by an intracontinental environment after orogeny with sever tectonic movements, deep-seated faults and frequent magmatic activities, especially Mesozoic granitoids closely related to tungsten-tin mineralization. 22 metallogenic series of ore deposits characterized by or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ungsten were defined based on precise statistic information of 1199 tungsten mining areas and thorough the summary of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Based on studies of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tungsten deposits, skarn type (or greisen type), quartz vein type and massif-type of tungsten deposits are thought to be the key prediction types. 65 tungsten-forming belts and 22 key ore concentration areas were ascertained and a distribution map of tungsten-forming belts of China was compiled, whi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potential tungsten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4.
赣西北大雾塘钨矿区地质特征及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大湖塘钨矿田的大雾塘钨矿区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测得辉钼矿的w(Re)为0.3368×10~(-6)~8.256×10~(-6),获得的5个模式年龄比较一致,介于(136.6±2.2)Ma~(138.4±2.4)Ma,加权平均年龄为(137.7±2.7)Ma(MSWD=0.07)。将5个模式年龄进行等时线年龄计算,获得一条相关性较好的~(187)Re-~(187)Os等时线,计算得到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37.9±2.0)Ma(MSWD=0.20),与加权平均年龄一致,可代表辉钼矿的形成年龄。结合石门寺和狮尾洞矿区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岩作用时空关系,认为大雾塘矿床的形成是大湖塘钨矿田的第二期次(140 Ma)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2期成矿作用可能是大湖塘钨矿田巨量成矿元素堆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辉  任云生  牛军平  鞠楠 《世界地质》2010,29(4):601-606
四平三家子钨矿床是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矿区内脉岩发育,闪长玢岩脉空间上控制着钨矿体的产出,与钨矿化空间关系密切,是该区重要的找矿标志。该闪长玢岩为成矿前脉岩。结合闪长玢岩、成矿花岗岩体以及钨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认为三家子钨矿区内的闪长玢岩脉与成矿花岗岩体、钨矿石主要微量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稀土元素组成具有可比性,成因上应属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6.
厉小钧 《地质与勘探》2020,56(4):714-721
东准噶尔汉人沟钨多金属矿床具有铅、锌、金、钨等多元素成矿特征,发育硫化物型、石英脉型等矿化类型,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矿化类型和矿产。通过对矿体赋存部位、矿化类型分布及矿物和元素组合等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矿床在水平和垂向上的矿化分带,对矿区及区域钨、铅、锌多金属矿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意义。该矿床水平方向上以辉绿岩为中心,代表中-低温的硫化物型矿化和铅锌矿分布于代表中高温白钨矿化的两侧;垂向上铅矿-锌矿-白钨矿-黑钨矿四个分带明显,形成地表到深部从中低温到高温的成矿分带特征。矿床水平和垂向分带明显,并且随着高程的降低,成矿中心向北东方向偏移。目前勘查深度相当于"五层楼式"钨矿的远端成矿部位,深部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找矿将取得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国内外典型研究事例分析 ,介绍了钨氧化物钐 钕同位素直接定年技术在贵重和有色金属矿床研究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探讨了利用钕同位素数据示踪成矿物质来源与流体运移轨迹的可能性 ,指出对同一金属矿床开展多种同位素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临武县鸡脚山矿区钨多金属矿位于香花岭矿田的南部,区内出露有燕山早期的花岗岩,断裂构造很发育(有NE向、NW向及近EW向断裂三组),NE向构造破碎带型钨矿脉及NW向石英脉型钨矿脉数十条,其中NE向矿脉规模大、延伸稳定,矿床规模已达中型。本文通过对鸡脚山矿区钨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认为该矿床属高-中温热液充填型钨多金属矿床,同时对该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鸡脚山矿区的深部及其外围还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化探异常通常直接显示浅部地层元素富集程度,激发极化法对地下岩层含矿位置进行定位,两者有机结合,可对找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针对粒七湾钨钼矿与黄铁矿紧密相伴、钨钼矿越富伴随黄铁矿越多的特点,通过激电异常圈定地下金属硫化矿物富集范围,结合化探钨钼异常,其找矿效果良好。应用实践表明,地表有化探钨钼异常而对应地下无激电异常,地下无钨钼矿存在,只有两者异常都存在,地下深部才有可能成矿。这可为本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借签。  相似文献   

20.
黑钨矿矿囊熔离成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云生  刘连登  张辉煌 《世界地质》2003,22(4):357-360,403
一些与石英脉型钨锡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体内常发育有形态不同、规模不等、成分各异的矿化囊包体.其成因难手用岩浆结晶分异和岩浆期后热液成矿作用解释。地质和实验资料表明。此类花岗质岩浆体系中不仅存在液态分离作用形成熔离矿化囊包体。而且熔离成因的黑钨矿矿囊可作为岩体可以形成岩浆热液鸽矿的标志,同时说明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的剥蚀深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