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陕西潼关地区太华群变质岩原岩性质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潼关地区太华群地层是一套以角闪岩相为主(局部达麻粒岩相)的中深变质岩系。本区太华群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斜长片麻岩类的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二长安山质、英安质凝灰岩);浅(变)粒岩类的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一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二长安山质、英安质凝灰岩),并以后者为主,还有少量粘土质沉积岩或长石质杂砂岩;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拉斑玄武岩。  相似文献   

2.
辽宁结晶基底斜长角闪岩为贫碱低铝型斜长角闪岩,从鞍山期至辽河期斜长角闪岩基性度循序增高,主元素地球化学模型显示基底层和幔岩层之间的过渡特点。鞍山群斜长九闪岩微量元素主要分3大群;辽河群斜长角闪岩微量元素分2大群。其原岩主要为基性岩浆岩,少数为钙泥质沉积岩。该类岩石为 Ag、Co、Cu、Zn、Au 等成矿元素的主要荷载岩石。  相似文献   

3.
中生代以来,东秦岭地区进入了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的火成岩建造期,火山岩分布面积仅为侵入岩的中生代火山岩以中性和酸性为主,新生代则以基性为特征,岩石种类较齐全,有珍珠岩,玄武安山岩、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层状晶屑凝灰岩,粗面质富晶屑熔结凝灰岩、黑云粗安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等除珍珠岩和商城玄武安山岩外大部分火山岩为弱碱质,全碱含量大于5%,酸性火山岩Al_2O_3过饱和各类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均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壁,许多特征与岩浆演化和来源相关。  相似文献   

4.
冷口变质火山岩为较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以变质基性火山岩为主,夹变质英安质岩石。依据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它应形成于大陆或大陆边缘裂谷环境。基性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岩浆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强烈的地壳成分混杂作用改造,而英安质岩石可能是由大陆地壳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中条山涑水杂岩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条山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拥有著名的晚太古代"变斑岩型"铜矿峪大型铜矿床和元古代"层控型"胡家峪—篦子沟铜矿床,近年来又在中条山西南段的涑水杂岩中发现以变基性火山岩(斜长角闪岩)为容矿岩石的桃花洞铜矿。为了弄清楚该铜矿的形成时代及其成矿地质背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MC-ICP-MS)方法对桃花洞铜矿容矿围岩—涑水杂岩中的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脉和二长花岗岩中锆石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2 625±11)、(2 592±16)、(2 548±15)Ma;岩石中古老继承性锆石的年龄分别为(2 790±15)、(2 773±24)、(2 782±34)Ma;三种不同成生顺序的岩石中均有大于2 700Ma的锆石存在,且年龄相当接近;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可能最初形成于太古代。涑水杂岩作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容矿围岩,其成岩时代可以间接指示成矿时代,由此得出赋存在变基性火山岩层中的古火山含矿原岩建造型铜矿有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铜矿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浙江陈蔡群孔兹岩系的变质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和变质作用,认为浙江陈蔡群孔兹岩系的原岩建造属火山—沉积型,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其原岩建造包含了两个大的火山—沉积旋回,即从基性火山岩开始到泥砂质碎屑至碳酸盐岩沉积。指出孔兹岩系的原岩建造形成于古岛弧环境,经受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其早期变质发生于晋宁期,加里东期出现迭加变质,包括从低角闪岩相到高角闪岩相阶段的两期变质,均属中压相系区域动力热流变质。  相似文献   

7.
东大山地区龙首山岩群形成于早元古代,是一套经角闪岩相变质改造的变质地质体.按岩石组合特征划为四个岩组A岩组以黑云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夹有少量变粒岩、大理岩和二云石英片岩;B岩组以各种石英片岩和云母片岩为主,夹多层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和薄层状大理岩;C岩组以各种云母片岩和石英片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D岩组以中层-中厚层状大理岩为主,夹钙质片岩、云母片岩和变粒岩.A岩组原岩为一套以火山岩为主的沉积岩;B、C岩组原岩建造均以杂砂岩-泥质岩为主,但B岩组比C岩组有更多石英砂岩,而C岩组夹基性火山岩;D岩组原岩以碳酸盐岩为主.A、C岩组中基性火山岩均显示偏碱性成分特征,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B、C岩组中泥质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与后太古代的均值接近.与B岩组相比,C岩组泥质岩更富稀土、更小的δEu、更大的(La/Lu)N;Cr、Ni、Co低,Rb、Ba、Hf、Nb、Ta高;FeO、MgO、CaO、Na2O低,P2O5、TiO2、K2O高.龙首山岩群原岩建造显示华北板块西部早元古代的板内裂谷从早到晚构造活动性由强到弱.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绿岩带由橄榄科马提岩、TH_1拉斑玄武岩、FI 中酸性火山岩和沉积岩组成。缺少安山质岩石,镁铁质与长英质火山岩呈二元结构。TTG 片麻岩系高 Al_2O_3型,与绿岩带呈侵入接触关系。绿岩带的年龄值介于2439Ma 与至2855Ma 之间。TTG 片麻岩的年龄值介于2462Ma 至2628Ma 之间。TH_1拉斑玄武岩、FI 中酸性火山岩与高 Al_2O_3型片麻岩有成因联系,TH_1镁铁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可以是片麻岩岩源的解释。麻粒岩可能是构造带上镁铁质岩浆和长英质岩浆活动的携带物。  相似文献   

9.
甘肃东大山地区龙首山岩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大山地区龙首山岩群形成于早元古代,是一套经角闪岩相变质改造的变质地质体。按岩石组合特征划为四个岩组:A岩组以黑云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夹有少量变粒岩、大理岩和二云石英片岩;B岩组以各种石英片岩和云母片岩为主,夹多层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和薄层状大理岩;C岩组以各种云母片岩和石英片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D岩组以中层-中厚层状大理岩为主,夹钙质片岩、云母片岩和变粒岩。A岩组原岩为一套以火山岩为主的沉积岩;B、C岩组原岩建造均以杂砂岩-泥质岩为主,但B岩组比C岩组有更多石英砂岩,而C岩组夹基性火山岩;D岩组原岩以碳酸盐岩为主。A、C岩组中基性火山岩均显示偏碱性成分特征,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B、C岩组中泥质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与后太古代的均值接近。与B岩组川比,C岩组泥质岩更富稀土、更小的δEu、更大的(La/Lu)N;CT、Ni、Co低,Rb、Ba、Hf、Nb)、Ta高;FeO、MgO、CaO、Na2O低,P2O5、TiO2、K2O高。龙首山岩群原岩建造皿示华北板块西部早元古代的板内裂谷从早到晚构造活动性由强到弱。  相似文献   

10.
一、区域地质特征 1.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为太古界建平群大营子组,原岩为一套富含铁质的基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经变质作用已形成一套片麻岩类夹大理岩及磁铁石英岩。该套地层多呈零星分布,成岩期为3500Ma-2500Ma,建平群变质作用为2500Ma~1400Ma。  相似文献   

11.
崤山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由 15%的绿岩带 (变质表壳岩系 )和 85%的花岗质片麻岩系(变质侵入岩 )组成。呈包体产出的绿岩系分为以变火山岩为主的兰树沟岩组和以变沉积岩为主的杨寺沟岩组。花岗质片麻岩包括早期富钠的TTG质花岗岩和稍后的富钾花岗岩。晚期则有代表大陆地壳裂解的基性岩墙群侵入。文中介绍了各岩石单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花岗—绿岩带的变形和变质特征 ,探讨了研究区太古宙的大陆地壳演化  相似文献   

12.
系统研究浙江下白垩统“永康群”、“横山组”火山—沉积岩系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古生物,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和岩石化学、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浙江永康群中火山岩成岩时间在距今115~100Ma之间,属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具双峰式特征。大致以江山—上虞和景宁—宁海一线为界,分成衢州—诸暨、永康—宁波、文成—临海3个火山活动带,自西向东火山活动渐次增强,火山活动起始时间稍有后移。根据火山—沉积岩系岩石组合,古生物群特征,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及古地磁资料,提出横山组、中截组、永康群和文成群是早白垩世晚期同一构造发展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小秦岭金矿田地处豫陕两省交界地带,已发现含金石英脉1100余条,探明金矿储量巨大。为我国重要脉金产地之一,具有一定的成矿远景。一、矿田地质概况区内广泛出露的太古界太华群地层,自下而上分为:蒲峪组、焕池峪组、闾家峪组、观音堂组和抢马峪组等五组。它是一套中—深变质岩系。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各类混合岩夹大理岩、石英岩组成,变质相以角闪岩相为主,局部具麻粒岩相。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喷发岩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矿田构造受秦岭纬向构造体系所制约,又受太行山新华夏系和祁吕贺山字型前弧东  相似文献   

14.
辽阳隆昌—本溪草河口一带的硫铁矿及其它硫化物矿床(点),赋存于早元古宙北辽河群里尔峪组钠质火山岩段向碳酸盐岩过渡的层状岩系中,严格受里尔峪组控制。里尔峪组厚度为400—600m,由3个岩段组成,原岩为火山—沉积岩,火山岩属钙碱性火山喷发系列。矿床既受层位控制,亦受岩性控制。成矿物质通常来源于辽东早元古宙裂陷槽(构造活动带)内的钠质火山喷发,具工业价值的矿床受一定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及后期褶皱构造所控制。  相似文献   

15.
五台群石咀亚群金岗库组为一套以火山岩为主的沉积变质岩系,沉积岩以杂砂岩为主,包括砂质泥岩和硅铁质建造.经区域变质作用与混合岩化作用,火山--沉积岩系岩石在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共同作用下发生变质,使其中硅铁建造中的矿物发生变质分异重熔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磁铁石英岩.多期次的构造运动,特别是褶皱构造的迭加改造,使铁矿层厚度加大,形成工业矿床.  相似文献   

16.
东秦岭武关岩群的组成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商丹地区的武关岩群是从原刘岭群北部分解出来的新的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已获得其中变质基性火山岩Sm-Nd同位素年龄为(1382±30)Ma,原岩建造主体为碎屑沉积岩-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组合。变质基性火山岩及碎屑沉积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他们分别属于大陆板内拉斑玄武岩和大陆岛弧-活动陆缘型杂砂岩,因而武关岩群主体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秦岭造山带拉张裂谷体制构造环境,于晋宁期(1000~800Ma)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中拼贴于商丹构造带南侧。  相似文献   

17.
胶南造山带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由晚太古代胶东岩群、早元古代荆山群及粉子山群、中元古代海州岩群、晚元古代震旦纪朋河石组等变质地层和早一中元古代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榴辉岩,晚元古代花岗岩类、榴辉岩等组成。这些岩石记录了造山带形成演化历史:2900~2800Ma,胶东岩群中基性火山沉积岩形成,于2500Ma遭受中压相系角门岩相变质变形作用,之后有少量基性岩浆侵入。2408~2000Ma,太古宙陆核周缘线性活动增强,形成裂陷盆地,沉积了荆山群和粉子山群(海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基性火山岩建造),于2000~1800Ma遭受区域低、中压相系角闪岩相局部麻粒岩相变质变形作用。中元古代,扬子(华南)板块北缘在统一基底上裂陷,沉积了海州岩群,华北板块南缘则为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携带榴辉岩沿裂谷侵入。晚元古代早期,扬子(华南)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下地壳发生广泛重熔形成大量同构造(造山)期花岗质岩浆,并与板块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榴辉岩一起沿碰撞带侵位,形成晋宁期荣成超单元变质变形花岗岩类;之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拼合,造山带发生由南东往北西的过冲推覆作用,形成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震旦纪早期,以玲珑超单元为主的弱变形花岗岩类侵位,随着造山带的隆升作用,在造山带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辽河群孔达岩系分在于营口-草河口复向斜南北两翼,主要由各类片岩、变粒岩、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组成,为高绿片岩相和低角闪岩相,原岩属碳酸盐岩富碳的陆源碎屑-粘土沉积建造。孔达岩系中石墨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石墨与有机墨有关,可能来源于低等生物;沉积时期的古气候为温湿-亚热带,沉积物质来源于海底火山喷发和陆源碎屑,沉积环境为浅海微淡化水体,低能、强还原环境的泻湖相。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栾川群大红口组火山岩 ,岩性以碱性粗面质熔岩为主 ,经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动力变质及热液变质作用。喷发类型以裂隙式为主 ,有 4个喷发韵律 ,喷发环境为浅海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 :其碱性火山岩属钾质型 ,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 ,与其伴生的辉长岩为同源岩浆成因 ,均来源于上地幔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产物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嵩箕地区登封群变质杂岩,原岩为一套造山带和岛弧的中基性、少部分为酸性的火山岩组合。其中郭家窑组为基性,常窑组、石牌河组逐渐向酸性火山岩过渡,石梯沟组属正常沉积岩系列。该群微量元素丰度值与地壳克拉克值相比,普遍偏低,其中Rb、Sr、Ba、F、Li等元素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