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我国举办的资源评价专题讨论会于81年6月8日至24日在京举行。应地质部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遣专家小组来华,小组成员有、克拉克(A.L.clark)博士,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93项主席,国际地质数据存储,自动处理和检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麦克坎乃(R.B.Mc Cammon)博士,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司库,美国地质调查局数学地质学家;博特博尔(J.M.Botbol)博士,美国地质调查局计算机应用  相似文献   

2.
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于1987年4月5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执行局理事会会议,会上印发了1986年6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该协会执行局理事会年会纪要。纪要申明:“会议经过讨论,一致同意承认中国地区委员会,……会议请协会主席任命中国地区委员会主席,再由中国地区委员会主席任命1名秘书兼司库。”国际水资源协会主席雷诺(Peter J·Reynolds,加拿大)任命该协会1986~1988年度副主席张泽祯为中国地区委员会主席。张泽祯提名并任命陈志恺(水科院高级工程师)为秘书兼司库。在罗马会议上,协会秘书长将会旗援与中国地区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近日,北京举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揭牌仪式,北京继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蒙特利尔、名古屋、神户、深圳和上海之后正式跨入"设计之都"行列。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等领导,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格塔丘.安吉达出席了揭牌仪式。北京于2010年正式启动申报"设计之都"。今年5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莲娜.博科娃女士致函郭金龙市长,批准北京作为"设计之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据格塔丘.安吉达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UNESCO Working Group on Land Subsidence)前主席Dr.Arnold Ivan Johnson于2011年8月31日在美国丹佛去世。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地质调查局Galloway教授长期从事地下水资源开发管理与地面沉降监测研究,著述甚丰,学术成就卓著,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其主编的《美国地面沉降》(Land Subsid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专著具有国际影响。现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主席,锐意改  相似文献   

6.
<正>从3月下旬开始,国土资源部分别从13个省(区)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单位调集技术人员1100多人,钻机230台(套),物探设备18台(套),组成6个应急找水小分队、18个应急找水小组,230个钻井分队分赴西南抗旱一线找水打井。截至5月5日,已成  相似文献   

7.
《地球学报》2016,37(5):625-625
正2016年5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协定签署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成功举行,标志着该国际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及投入运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出席会议并讲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弗莱维娅·施莱格尔,河北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省委常委袁桐利,国际地科联主席罗兰德·奥博汉斯利,中国  相似文献   

8.
<正>10月14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的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出席签字仪式并致辞。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矫梅燕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岩溶》2011,(4):460-46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11年12月5日上午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顺利召开。受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汪民的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书记、副院长,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地热大会于2010年4月25日至5月2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这次大会由国际地热协会主办,以"地热:改变世界的能源"为主题,会议代表分别来自全世界85个国家,达2500人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地质调查局Galloway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地面沉降研究专家,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主席。经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淑君教授接洽,《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通过电子邮件对其作了专访。现予刊发,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12.
1会议概况和会议主题由非洲地质公园网络(AGN)、非洲女地质工作者协会(AAWG)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驻开罗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一届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于2011年11月20—29日在摩洛哥西北部滨临大西洋的埃尔加迪达召开。来自五大洲39个国家和国际、区域组织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大会。AAWG主席、AGN负责人、摩洛哥杜卡里大学Ezzoura Errami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应UNESCO  相似文献   

13.
汪本善 《地球化学》1986,(4):363-363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科学院有机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生物标志物和干酪根进展学术会议,于1986年6月7—14日在贵阳举行。参加会议的中外代表共120余人,包括国际知名学者如欧洲有机地球化学家协会主席P.A.Schench教授(荷兰德尔福特工艺大  相似文献   

14.
国际岩石圈委员会于1990年4月23日至4月2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了全体会议。会议宣布了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对下一任主席和秘书长的任命,他们分别是: Albert W. Bally (Rice University, P. O. Box 1892, Hauston, U. S. A. )M. J. Berry (Earth Physles Branch, Observatory Cres., Ottawa, Ontarlo, Canada, KIA, 043) 全会由即将卸任的主席K.Fuchs和秘书长H.J.Zwart主持,他们着重介绍了下一个五年ICL的新结构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15.
《河南地质》2010,(8):7-7
日前,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分别下发通知,决定任命文茂林同志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相似文献   

16.
非饱和土粒间吸力是建立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和抗剪强度理论的基础前提,从各力的本质、概念、大小等不同角度出发,对目前非饱和土研究中常见的几种吸力进行了详细地对比和分析。基质吸力表示土壤吸水的趋势,强调的是土颗粒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非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与有效应力概念的本质不符,是Bishop和Fredlund强度理论中分别存在着物理意义不明确参数x和φb的根本原因;广义吸力虽然考虑了结构吸力的作用,但仍将基质吸力作为有效应力的一部分,使原本“实用、简化”的目标更加复杂化;附加内压力将基质吸力以及表面张力的作用进行叠加,存在力作用大小上的重复,同时未考虑结构吸力的作用;张力吸力将表面张力沿两土颗粒连线方向的分量——张力吸力和基质吸力进行叠加,一是仍将基质吸力作为有效应力的一部分,二是同样未考虑结构吸力的作用;粒间吸力(湿吸力和结构吸力)考虑了因土体结构性引起的结构吸力作用,同时也考虑了气液界面上收缩膜的效应——湿吸力的作用,基于粒间吸力的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及强度理论不仅符合有效应力定义的本质,而且合理地解释了非饱和土中诸如收缩膜张力的方向性、土中应力概念的平均性、土体物理本质的唯一性、随含水率变化的连续性以及对不同类型土的适应性等众多现象。因此,从粒间吸力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岩芯饼裂机制及其对工程地质特性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岩芯饼裂主要受地应力平均值控制的观点,说明了岩饼表面圆周状对称拉裂坎以及垂直拉裂坎方向擦痕的形成原因,结合工程地质讨论了岩体的弹性模量和内聚力。  相似文献   

18.
刘成林  焦鹏程  禹启仁 《地质论评》2021,67(2):6702569-6702570
王弭力教授2021年2月4日不幸逝世,终年80岁。2021年2月8日上午,陈毓川院士、刘嘉麒院士、侯增谦院士等近百位亲朋好友及后辈等在北京八宝山送别了王弭力女士。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前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副部长寿嘉华,前国务院参事王秉忱和裴荣富院士、金之钧院士、高锐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和政府。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11月8—11日,“第六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熊自力、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副主任林良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对新时期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安大学彭建兵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国际倡议计划(UNESCO LaSII)主席、意大利帕多瓦大学Pietro Teatini教授应邀作大会主旨报告。来自国内从事地面沉降防治管理、调查监测、科研教学、学术团体的70余家单位的逾20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0.
<正>Marcia McN utt,海洋地球物理学家,于2015年7月6日被提名为下一届美国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NAS)院长候选人,接替Ralph Cicerone执掌该机构。该任命一旦被批准,她将成为NAS自成立以来的首位女性院长。Marcia McN utt,2000~2002年间曾任AGU(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主席,200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自1984年起,她曾在30多个美国科学院所属委员会和董事会任职,且是多个学会的会员,并多次获奖。在此之前,还曾经担任过蒙特雷湾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