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全国地层委员会于2002年10月24—30日在湖北宜昌组织召开了《南华系候选层型剖面野外现场研讨会》。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研究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叶天竺研究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副主任庄育勋研究员,前寒武纪地层分会主席、副主席和上前寒武系工作组组长陆松年研究员、孙卫国研究员、尹崇玉研究员及其成员等有关专家、领导2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考察了原震旦系标准剖面所在地湖北宜昌峡东地区的南华系剖面和“南华系”专题组建议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于 2 0 0 1年 2月 8日至 1 1日在天津召开了《中国中西部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群及其全球构造意义》预设计项目学术研究计论会。这是“中心”组织的首次主题研讨会 ,会议目的是策划“中心”在“十五”期间研究的主攻目标 ,向中国地质调查局提交“十五”期间“中心”导向性研究立项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前寒纪分会中国委员 ,国际冈瓦纳研究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主任陆松研究员向会议报告了“国际前寒武纪研…  相似文献   

3.
2007年5月10日至12日,由我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等五家单位联合举办的“陆相盆地系统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位沉积地质专家与石油地质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湖南地层发育情况,依国际地层划分标准和中国地层指南要求,将湖南省境内原震旦纪早世划归新元古代南华纪,地层系统可分为3个相区。综合已有同位素测年数据,初步建立起南华纪年代构造格架,确立南华纪底界年龄为800Ma左右,顶界年龄为700Ma左右.  相似文献   

5.
江西中新元古代地层的划分及其与邻区对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在长期从事江西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地质资料成果的收集、研究和重点考察,运用构造、岩性组合、标志层序列与同位素测年资料综合对比分析方法,重点对江西及邻区震旦纪前的中新元古界区域褶皱基底浅变质地层及其上的"青白口纪晚期"与南华纪等3套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序列的梳理和时代划分对比,据此提出歙县—德兴蛇绿混杂岩带为华南洋残迹,其南侧的怀玉岛弧属于华夏古陆缘,对新元古代早期的弧缘盆体制和"青白口纪晚期"裂谷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地层学杂志》2003,27(2):159-160
全国地层委员会于 2 0 0 2年 10月 2 4日至 10月 30日在湖北宜昌组织召开了“南华系候选层型剖面野外现场研讨会”。出席本次现场会的有 :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研究员 ;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叶天竺研究员 ;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副部长庄育勋研究员 ;前寒武纪地层分会主席、副主席和上前寒武系工作组组长陆松年研究员、孙卫国研究员、尹崇玉研究员及工作组成员等有关专家领导二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从 10月 2 5日至 10月 30日组织重点考察了原震旦系标准剖面所…  相似文献   

7.
末元古系地层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末元古系地层学孙卫国(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10008)关键词末元古系,地层学,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国际地层委员会1989年通过的“前寒武时代划分方案”中,距今2500~570Ma的元古宙被分为3个代,进而划分为10个纪。末元古纪,或称末前寒武...  相似文献   

8.
锰是湖南的优势矿种之一,当前国内锰矿供应紧张的形势下,研究湖南省境内沉积型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推动沉积型锰矿的找矿勘查具有一定意义。介绍了湖南省沉积型锰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矿石同位素特征等,综合分析了湖南省境内沉积型锰矿的成矿控制因素,结合近年潜力评价提供的锰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资料等,初步提出了统一的成矿模式。湖南沉积型锰矿床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南华纪、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共6个地质时代,最重要的赋矿地层是南华系、奥陶系、二叠系地层,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沉积盆地中,地层岩相、构造、岩浆岩等共同决定了锰矿床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7,31(2):140-140
《国际地层表》(2004)中曾取消了第四纪,因而第四纪是否作为一个正式的年代地层单位继续存在、其在《国际地质年表》中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在地质学界引起激烈的争论。为此,“国际地层委员会”与“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于2005年成立“第四纪联合工作组”就第四纪的划分问题展开工作,目前“第四纪联合工作组”对第四纪归属问题提出以下两种划分方案:第四纪(系)是《国际地质年表》中的一个正式的地质年代、年代地层单位,其时间延限自晚更新世格拉斯期(Gelasian Age)起(2.59Ma)至今,格拉斯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为其地层划分起点,是新生代中的一个纪(工作组中获6/8赞成票)或亚代(获5/8赞成票)。  相似文献   

10.
《地质论评》1991,37(3):288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和筹备的“PTt轨迹及其在变质地质学中的应用研讨会”,于1990年11月19日至21日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隆重召开。来自地质院校、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其中  相似文献   

11.
2004年7月26~28日,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在新疆库尔勒市举办了“塔里木及其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会后组织了对塔里木盆地的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12.
华南地区“板溪群”构造属性再认识野外现场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次会议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并委托江西省地质矿产厅和中国地质大学承办。 会议于1998年10月26~29日在江西德兴进行野外现场考查,30日在上饶开展了全天讨论。参加会议的代表共计84人,他们来自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上海和北京等11个省市的32个单位。与会代表从事的学科涵盖了构造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地层学、古生  相似文献   

13.
杨基端 《地质论评》1987,33(3):298,274
1986年11月4日至8日在四川广元市召开了“中国二叠-三叠系界线及事件”现场学术讨论会。该会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地质学会共同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来自地质矿产部、煤炭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高校等部门  相似文献   

14.
吴林  管树巍  冯兴强  任荣  张春宇 《岩石学报》2020,36(11):3427-3441
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南华系、震旦系广泛发育,是揭示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的重要地区之一,然而其研究程度低于华南、华北地区。早期认为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南华系、震旦系可划分为哈尔克山、柯坪、库鲁克塔格、铁克里克及塔克拉玛干等五个分区,由于各分区研究程度及资料之间的差异较大,且近期盆地内部钻井揭示越来越多,地层划分对比问题逐渐突出,传统分区方案面临诸多挑战。综合地质、地震等多学科资料认为,塔里木南华纪原型盆地基底、充填过程、分布统一具有南北分异的特征,区域地层格架剖面显示南华纪-震旦纪原型盆地分布于中央古隆起南北两侧,表现出北强南弱的不同地震反射特征。因此,本文以原型盆地中南、北分异的特征为原则进行地层分区,大致以现今中央隆起带南缘为界,分为北部地层分区和南部地层分区。北部可划分为东北部库鲁克塔格地层小区和西部阿克苏地层小区,其中阿克苏地层小区包括原方案中柯坪、塔克拉玛干北部、哈尔克山分区;南部初步划分出铁克里克地层小区,具体有待完善。震旦纪末期,受柯坪运动"大继承、小改造"的演化模式影响,北部地层分区广泛发育下寒武统烃源岩。因此,塔里木盆地及周缘新元古界分区新方案既符合南北不同的超大陆动力学背景,又控制下寒武统烃源岩分布,理论意义与勘探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划分再讨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陆松年 《现代地质》1999,13(2):195-196
1982年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分会第6次工作会议在埃及坦塔召开,孙大中、刘鸿允和作者代表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参加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分会活动。会议期间孙大中和作者合作提交了“中国前寒武系的划分”一文,并作了详细的介绍。17年来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分会对全球前寒武纪...  相似文献   

16.
《地质通报》2004,23(11):i002
冀北-辽西陆相中生代地层划分暨义县阶野外现场研讨会于2004年10月9日至17日在沈阳、辽西义县和冀北滦平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全国地层委员会主办,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承办。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研究员、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白星碧处长和马岩处长、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马德有所长到会并讲话。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刘凤山副处长主持。会后组织了地质考察,考察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几年来的综合研究和区调工作,对柴达木盆地及其南北缘前南华纪物质组成、变质变形等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按照不同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将柴达木盆地及其南北缘前南华纪构造单元划分为:湟源中元古代古陆块、全吉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块、达肯大坂古元古代古陆块、金水口古元古代古陆块、宁多中元古代古陆块5个一级构造单元以及8个二级构造单元,论述了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重塑了前南华纪地质阶段柴达木盆地及其南北缘地质过程与古陆块的演化历史。结合研究区内重要地质事件将柴达木盆地及其南北缘前南华纪地质演化厘定为新太古代古陆核形成、古元古代早期古陆块裂解、古元古代晚期—中元古代早期古陆块形成、中元古代早—中期陆内裂解沉降、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陆块汇聚、新元古代陆块裂解6个地质过程,响应了全球Kenorland、Columbia、Rodinia三个超级大陆旋回事件。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办,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承办,同济大学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具体组织,“21世纪中国第四纪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于11月下旬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的50余名第四纪科学家出席了会议,他们当中除了7名成绩卓著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有“长江计划”、“百人计划”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优秀青年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马福臣教授出席了研讨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讲述了当前地球科学的发展方向和中国地学工作者面临的任务;地球科学部有关学科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宋长青教授介绍…  相似文献   

19.
曹煜昊  田德欣  卢崇海 《地质论评》2020,66(6):1477-1485
中国南华系冰成地层的分布及沉积特点一直为新元古界研究的热点,北方地区是否存在南华系沉积地层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通过近3年对辽宁地区新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的野外地质调查、对比与研究,确定了辽宁北部地区在新元古代时期存在冰碛堆积物,并划分出两期冰碛作用阶段,即:新元古代南华纪第一次殷屯冰期,南华纪第二次汎河冰期;其中第一次冰期为一套陆相冰碛堆积,主要岩性为灰紫色块状厚层杂砾岩夹含砾粗砂岩透镜体,分布于辽北铁岭;第二次冰期堆积主要涉及辽北陆相冰水堆积的汎河组。同时确认出永宁组为第一次殷屯冰期前的陆源河流相沉积;陈千户组(陆相)为第一次殷屯冰期和第二次汎河冰期之间的间冰期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20.
《地质论评》2000,46(3):335-336,311
月n10或代号会议名称和会议内容全国区域地质及成矿学术研讨会:回顾本世纪中国区域地质和矿产资源调查研究取得的辉煌成就等应用数字出版系统制图学术交流会人数120时间天数地点承办单位及合办单位主办单位4一5西安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调区域地质及成矿 中心专业委员会月四季度待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200。年勘探地球物理与国土资源大调查学术讨论会赣东北地区铜金银大型矿集区野外考察现场研讨会同位素地质及第四纪地质年代学研讨会:交流稳定同位素(主要)研究在环境检测、环境保护中的成果及地质年代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成果中国构造地质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从n个方面总结构造地质发展历程、经验及今后的主攻方向;讨论“造山带”和“前盆地”两个名词、术语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年会150下半年4~5待定10月南昌10月待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物探委员会有色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西省地矿厅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地球物理勘探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