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风险评估的意义及评估方法,并对小浪底建管局微波站机房进行了雷电风险评估及防雷措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安装SPD可提高设备的允许雷击次数;安装直击雷防护装置、电源线路屏蔽接地,可减少可能发生的雷击次数。  相似文献   

2.
山地旅游景区由于地理、地形、环境的复杂性,雷电活动频繁且防御困难,而游客广泛分布在露天场所又导致人员遭受直击雷危险性高且疏散困难。山地旅游景区的雷电防御尚无明确的标准说明,对其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分析雷电风险,确定安全有效的雷电防护措施至关重要。通过对白石山风景区佛光顶观景平台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停车广场经济损失风险评估方法的具体描述,探讨山地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及注意要素,得出以下结论:山地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应以IEC62305-2中建筑物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雷击现象发生时的损害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确定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损失概率及损失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风险值及风险允许值的比较确定防御措施,科学有效地保障景区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朱志成 《气象科技》2007,35(Z1):93-95
区域防雷是防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其与常规防雷最大区别在于所需保护的范围和对象存在差别.针对山地景区区域点多面广、人员高度分散和相对集中的特点,从前期勘察和风险评估、尊从躲、防、消结合,突出重点的区域防雷设计理念,采取安装避雷针、景区内重点防治、建设避雷站、接地等全面、合理的雷电防护措施,并从健全机构和规章制度、普及防雷知识、雷电预警预报、防雷装备管理和应急响应管理等方面做好景区防雷减灾工作,以最有效的措施将雷击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雷电灾害也时有发生.为把雷电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我们必须增强防雷减灾意识.其中,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尤其值得我们重视.总的来说,建筑物遭到直击雷的概率比较低,主要危害是感应雷击.感应雷击发生概率非常高,常常造成设备损坏,严重的还引发火灾,或者导致人身伤亡.因此,完善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的检测工作已受到社会各方关注和重视.笔者从事防雷检测工作多年,下面谈谈防雷装置检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与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谭惠冰  周满荣 《广东气象》2007,29(B12):96-97
综合分析建筑物所在地域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对雷电造成人身安全、电子设备损毁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数据选择雷电防护等级,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本文通过江门市客运站雷击风险评估实例分析,指出雷电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重视雷电风险评估在防雷减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5年4月29日21:00发生在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的一次雷击事故,运用天气雷达资料、闪电监测定位记录统计资料,结合雷击事故现场的破坏状况、地理环境、设施状况,逐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雷击事故是建筑物没有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而建筑物天面的雷电导体——金属水箱直接遭受雷击引起的雷电破坏;同时,本着"科学指导,防重于治"的原则,对该建筑物乃至农村楼房就直击雷防护和雷电电磁脉冲(LEMP)防护等方面提出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7.
雷击灾害是严重的气象灾害。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呈愈来愈严重的趋势 ,防雷工作也日趋重要。然而 ,目前尚仍有一些人在防雷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认为只要建筑物顶面装有避雷针 ,建筑物及建筑物内的设备就可以安然无恙。这是一种违反科学的有害认识。雷击有 3种 ,即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部分 ;侧击雷是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以下、地面以上部分 ;感应雷则是当雷云发生闪电时 ,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产生雷电磁场 ,雷电脉冲侵入设备 ,从而击坏电器设备 ,甚至击…  相似文献   

8.
化工企业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秀梅 《气象科技》2014,42(2):352-358
以沧州某化工项目为例,通过现场勘测和图纸分析,评估化工生产装置雷电防护现状。利用闪电定位监测资料统计分析项目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可能的影响、雷电危害分析等;参考IEC62305-2评估方法,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雷击大地密度较大,雷电流幅值主要集中在20~60kA。雷电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主要是由于雷电击中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引起的,约占70.50%。其次是雷电击中相关管道和线路引起,约占29.37%,主要是电力系统。按照估算,各建筑基本达到防雷要求。对于区域内所有建筑物,雷击人身伤害风险都小于国际上通用的风险允许值,但原设计方案中缺少电压保护水平设计。对雷击建筑物、设施、管道和线路可能造成的自动化设备中断、误动作等导致的有毒物质泄漏、易燃事故发生等风险还需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措施。指出设计院将易燃等区域设计成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是雷电风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对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遭受雷击时引起的高电位和雷电波入侵会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高电位和雷电波入侵的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智能大厦建筑体、内部设备和该地区年平均雷电日数,分别计算出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防雷装置拦截效率,计算出该智能大厦的雷电防护等级,并以此为依据对电源、信号系统设置SPD保护和接地等电位连接,为智能办公大厦综合防雷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防建设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备工程,人防警报系统是人防系统的神经和耳目,是《人民防空法》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必须要求,战时用于人民防空,组织人员疏散时的告知手段,平时兼负着防洪、防震、防台风等抗灾救灾、旅游景区游客疏散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警和紧急报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小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由于多安装在既有建筑物中的人防警报系统不能被原有防雷装置完全保护,因此人防警报系统遭到雷击频率比其他行业的高。通过调查人防警报系统遭受雷击现场,分析了雷击事故原因,剖析出5种雷击危害和遭受雷击的途径,揭示了人防警报系统存在的5种雷击安全隐患,并针对人防警报系统特点提出了全方位的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农村建筑物的防雷现状,分析雷电的形成和造成雷击事故的原因,提出当前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减灾工作,为提高全民防雷安全知识和意识,提出建筑物防雷设施建设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杨再奎  刘崛  杨翼飞 《贵州气象》2012,36(Z1):54-56
为了对黔东南州液化石油储配站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运用了概率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出该项目高于风险容许值,需要对建筑物进行防雷保护.根据国际防雷标准规定:雷击造成人员伤亡损失的最大风险可容许值Rr=1 ×10-5.而在本项目中由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风险R=5.66×10-5,超出可承受的范围,存在着防雷安全隐患.通过增加防直击雷设施、防感应雷设施及防雷电波设施的方式,完善防雷装置,加强雷电的防护后,计算出R =4.32×10-6,达到容许值范围,从而减少或避免雷击事故发生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4.
介绍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水晶宫景区观光电梯概况,根据雷电风险评估确定其防雷保护级别为二级,并提出雷电防护措施,以期指导旅游景区设施的雷电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果洛州统计局信息化网络系统、卫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建筑物综合防雷系统为例,作了雷击风险评估并根据雷电破坏作用及雷击机理为果洛州统计局设计了较完整的雷电防护方案。提出了雷电防护工作的实施和相关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老君山中灵索道,不但架空线路长,而且位于雷暴多发区。其控制系统多为弱电设备,一旦索道的防雷措施不到位,人员和索道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依据当地景区索道的雷灾历史、景区的地形特征、小气候特征、雷暴的气候学特征和2009-2011年的闪光电定位资料,通过对雷电可能对栾川老君山景区索道造成的危害、雷电侵入途径以及致灾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根据景区地理、环境、气象和雷电活动特点,将外部的直击雷防护与内部的防雷电过电压、等电位、屏蔽以及完善的接地防护技术措施协调统一、进行综合防护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栾川老君山风景区中灵索道防雷工程实施后,防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依据相关的国家技术规范,参照国际规范,根据设计文件数据和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的探测数据以及现场勘查情况,对青岛地铁三号线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分析得出:三号线各车站的年平均雷击次数和平均雷电流均有不同的差异,因此各车站及相关建(构)筑物的防雷工程设计应根据其所在地的雷电数据进行计算和设防;经计算,控制中心、车辆段和综合基地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各地铁出站口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评估得出,危险品库的人员损失风险值大于规范规定的容许值,应增加或改进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起雷击大火事故调查分析及农村防雷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漯河市王岗镇宏达冷库因雷击引起火灾的现场进行调查及雷击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雷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气象主管部门防雷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今后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对策,建议要尽早制定符合农村建筑物实际的防雷标准.  相似文献   

19.
老君山中灵索道,不但架空线路长,而且位于雷暴多发区。其控制系统多为弱电设备,一旦索道的防雷措施不到位,人员和索道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依据当地景区索道的雷灾历史、景区的地形特征、小气候特征、雷暴的气候学特征和2009-2011年的闪电定位资料,通过对雷电可能对栾川老君山景区索道造成的危害、雷电侵入途径以及致灾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根据景区地理、环境、气象和雷电活动特点,将外部的直击雷防护与内部的防雷电过电压、等电位、屏蔽以及完善的接地防护技术措施协调统一、进行综合防护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栾川老君山风景区中灵索道防雷工程中实施后,防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杨足明  汪旭东  张艳 《湖北气象》2009,28(2):186-191
利用金沙大气本底站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雷电观测资料及2006-2007年闪电定位资料、咸宁市1960-2004年的雷电观测资料.通过实地考查、气象资料论证和分析,对金沙站雷电特性、雷电活动规律和雷击风险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沙大气本底站雷暴日数接近于咸宁市,雷电流强度最大幅值和雷击密度郜高于周边地区,建筑物、电气线路和活动人员处于易落雷区,发生直接雷击的风险较大.运用防雷的理论技术结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出了金沙站的防雷应从直击雷保护、电涌保护、地网设置、等电位措施、屏蔽措施、综合布线等方面综合考虑,要遵循有关规范并适当提高标准进行防护,建筑物应按二类防雷标准进行设计,站区内的建筑物、设备、线路及活动人员均应处于LPZOB区,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等级确定为A级,SPD设计不少于3级,第一级SPD的通流量50~80 kA(10/350μS波形)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