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职责,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土地管理的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国土资源部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这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如何加强土地和村镇规划管理,服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这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如何加强土地和村镇规划管理,服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面临人口不断增加的压力,决定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之路。但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县乡村干部、农民等,从各自追求的客观资本和象征资本出发,导致了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发生。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仍然面临着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5.
德国土地整理给我们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理既是精细化、集约化、节约化利用土地资源,也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土地整理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实施国土整治和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德国是开展土地整理比较早,土地整理制度建设较完备,土地整理理论与技术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土地整理在改善农林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景观、促进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土地整理是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是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两者互为依托,联系紧密,加强土地整理与新农村项目捆绑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土地整理的内涵,已是当务之急。土地整理与新农村项目分散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组织管理机构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置情况一般为:县市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有的设在建设局,有的设在国土资源局,有…  相似文献   

7.
做好土地利用规划,支持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大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承担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生存和致富的重要载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科学编制土地规划,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作出总体安排和布局,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好新农村的土地利用规划,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实现地籍管理城乡一体化,不仅可以及时掌握整个管辖区域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保持土地资源调查成果的现实性和适用性,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的规范使用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科学管理土地资源、全面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也是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用地需求更加的旺盛,土地使用权流转更加的频繁,而土地登记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对于严格土地管理,明确土地产权关系,保障土地交易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土地登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土地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土地的科学规划,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是农业大国,合理的开发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制定适宜现行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尤为重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是国家推出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保护与保障"两难"困境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回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政策本身产生的多重效应,思考并解决  相似文献   

1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始终是关系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山东省紧紧抓住国家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的有利时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积极探索挂钩试点新模式,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又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和耕地保护,走出了一条保护土地资源和保障科学发展和谐统一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地涉及农村居民基本居住保障的切身利益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引导、规范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使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工作健康发展,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从法律法规的层面,经济、政策等层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建设用地管理进行规范,从而使建设用地管理在保障发展、保住红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土地整理是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是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两者互为依托,联系紧密,加强土地整理与新农村项目捆绑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土地整理的内涵,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进行整理、复垦和开发,对耕地保护、改善民生、促进新农村建设、深化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耕地存有量锐减,土地资源供给紧约束的局面不断凸显,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扩大内部需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理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整理是一项反哺农业、反哺农村、反哺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土地整理的有益实践,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展示了令人振奋的光辉前景。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崭新事业土地,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仍是生存的保障,是“定心丸”。当前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如果农民没有土地来经营种植,就失去了致富之本,党的富民政策再好,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土地整理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新兴事业。连续几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都提到要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今后5年,土地整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将大有作为。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曾强调:“今后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建设促保护,立足点是加大对基本农田的投入,通过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我国土地整理主要是在农村土地整理的范畴内,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对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整理,加强农田...  相似文献   

17.
钟和 《国土资源》2010,(3):11-13
<正>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土地资源管理既要保障粮食安全,又要服务城乡统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认为,城镇化新政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亮点,当前推进城镇化发展关键就是要让农民从农村"走得出去",在城市"安得下来",除了户籍制度改革外,还需要通过土地制度的改革、城镇化筹资机制的建设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来实现。他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民群众的命根子。农民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根,失去了工作生产的对象,就无所谓再叫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同样也参与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但由于受国家法律、政策、计划的制约,二者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农村土地征用问题上,一次性征用补偿的机制更加突出。一方面使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浪费,腐败呈现;另一方面,对土地一次性征用补偿(即一次性买断农民的土地)的方法。使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失去土地的后顾之忧并没有解决,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对农村土地实行租赁化管理是比较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处理好土地资源管理与城镇规划建设两者的关系,成为当前形势下土地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用地形势,笔者认为要统筹看待土地管理工作和城乡规划建设,并从规范土地管理模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方面,提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做好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谈土地信息系统标准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标准化与规范化是土地信息系统(LIS)建设的重要技术保证之一.目前,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正在全国广泛开展,大量的各级系统正在建设,或者准备更新原有系统,更多的系统正在考察和启动阶段.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一套全国性的土地信息标准和操作规范,用于指导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数据处理、建库、运行与使用.因此,研究和提供一个适应土地空间数据共享和利用的标准化方法及标准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信息化标准建设滞后于土地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的局面,已是土地信息化工作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土地信息化标准,是落实国土资源信息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建设方针的重要前提,通过土地信息化标准建设,可保证土地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土地信息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