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地质环境背景 鹤岗市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的过渡带。地貌形态为构造剥蚀山地丘陵和冲积堆积平原,西北部为小兴安岭的青黑山山脉山前丘陵区,中部为山前丘陵区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台地,东南部为三江平原,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处为北部大架山,海拔高度405.9m,最低处位于东南部永胜屯一带,海拔高度仅76m。  相似文献   

2.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辖区土地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下辖莲都等九个县级行政区,丽水市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呈西南向东北走向,分别延伸至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问有中山及河谷盆地,境内山脉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境内有江浙第一高峰黄茅尖1929米,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区。  相似文献   

3.
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张广才岭山系的东坡与老爷岭山系的西北坡相间部位。地势东部、西北部较高,为低山丘陵区,海拔高300.0m~672.9m,南部、中部地势较低。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585mm。主要河流有牡丹江及其支流海浪河、共荣河、北安河、亮子河等。按成因,牡丹江分为低山丘陵区和河谷平原区两大地貌单元。新构造运动较活跃,断裂发育。由此可见,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综合控制了滑坡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铁力市用地情况决定了土地整理的现实意义 铁力市是典型的半农半林县级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呈现出以下特点:人均耕地不足,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田土综合治理差,土地综合效益不高;全三是荒山荒坡、零星地块多,土地整理的潜力巨大;建设用地猛增,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国土资源特点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东南濒临黄渤两海,陆域与吉林、内蒙、河北接壤.处于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的结合部.陆域面积14.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海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海3.5万平方公里.由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丘陵、北黄海、辽东湾五元模块组成.区间自然地理差异较大,地势东西高,中间低,落差为70C米.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选取耕地资源、生态红线、地形坡度、地壳稳定性等土地资源建设开发影响因素进行强制性和较强制性因子的筛选、分级,综合运用短板效应原理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开展福州市土地资源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市适宜建设开发的土地面积占16.10%,主要分布于闽江、敖江、龙江等主要流域周边盆地区域和罗源湾、闽江口、福清湾、兴化湾等滨海平原区域;有条件适宜建设开发的土地面积占16.77%,零散分布于内陆低丘缓坡及沿海台地区域;不适宜建设开发的土地面积占29.78%,主要分布于西部、北部及中部地势险陡、地质灾害多发的丘陵山地区域;禁止建设开发的土地面积占37.35%,主要分布于西南部、西北部生态保育区以及沿海基干林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河流水域等区域。  相似文献   

7.
推进土地整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沂水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属低山丘陵区,土地产出率低,土地资源有如下特点:一是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全县人均耕地面积0.073公顷,个别村人均拼地甚至低于0.02公顷,二是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据土地详查统计,全县未利用土地面积27014.67公顷,多为山丘荒草地和裸岩石砾地,分布零散,土层浅  相似文献   

8.
低丘缓坡综合开发,是我省近年来部署开展的一项全新的土地管理和资源利用工作。它既是加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也是把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还是事关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增强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市历来重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特别是在黄土丘陵开发利用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实践。但同时我市土地资源特别是低丘缓坡综合开发潜力很大。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大有作为。笔认为.做好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必须牢牢把握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我国低山丘陵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较大发展潜力,但也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以及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资源退化等不利因素, 直接威胁经济可持续发展。朝阳地区为较典型的低山丘陵区, 气候、地质背景、植被、水文以及社会历史背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该区土地资源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正确认识并科学分析这类地区土地资源质量的各类影响因素, 对于合理利用并有效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改善其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双龙旅游风景区位于浙中丘陵盆地和浙西中山丘陵的交接部金华山山地上,属龙门山脉。由东西向山脉主脊、南北向延伸的峰岭和深切的“V”河谷组成,山脉延展40多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倾斜,最高峰大盘山海拔1312米,最低点海拔50米,相对高度达千米以上。由于金华山的间隙性抬升和外营力的共同作用,自南坡山麓带至大盘山顶可分为四级相对平缓的地貌面。早已闻名全国的“双龙三洞”就位于第二级山间洼地中,海拔在400—600米之间。  相似文献   

11.
庆安县地处祖国北疆,位于我省中部的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地带,属呼兰河流域中上游,幅员5469平方千米、人口40万,资源丰富,农业基础雄厚,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有“中国绿色名县”之美誉。  相似文献   

12.
一、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符合实际的土地资源供应政策难以实施一是土地市场土地资源存量过多,城市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紧张并存。土地资源一旦用于建设用地,就很难再恢复为农用,因此城市土地资源应减少增量供应,适当增加存量供应;二是土地利用效率低。有的单位征用土地后,迟迟不建设,有的征多用少,  相似文献   

13.
<正>一、越南农用土地资源的概况越南人口8000多万左右,国土面积32万多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积并不多。但由于越南整个国土中没有沙漠、戈壁和海拔很高的高原,所有国土基本上都能  相似文献   

14.
当前沂源县处在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1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沂源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沿沂河流向倾斜。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有山头1983个,河流1530条,是典型的山区县。沂源县辖9个镇4个乡,626个行政村和14个居委会,总人口55.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3万人,占总人口的18.96%。按土地利用强度分析,城镇建设用地人均为132.39m2;按经济产出分析,城镇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5.
一、绪论(一)工区概述工作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5′-114°00′,北纬36°00′-38000′,行政划分属于太原市、阳泉市、离石市、晋中市、临汾市、长治市、晋城市管辖。东部为太行山脉、中部为太岳山、西部为吕梁山脉,山脉走向总体呈近南北向,最高海拔2831米,最低海拔400余米,地面侵蚀切割强烈,相对高差2400米左右。在两山脉中部为太原盆地、临汾盆地、长治盆地,盆地面积约为总面积的30%,丘陵、山区约占总面积的70%。  相似文献   

16.
分布广泛的山地丘陵,地形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分析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控制机制,对于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开发与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之间权衡提供科学依据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南方山地丘陵分布较广泛的江西省为例,在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支持下,利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中心基于Landsat遥感解译的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江西省土地利用结构与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形因子是影响江西省土地利用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1)随着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耕地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都呈下降趋势,南坡耕地面积和比例都大于北坡的耕地面积和比例;(2)在低海拔区,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随着海拔高程的增加而增加,当海拔高于400米时,基本稳定;(3)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受高程和坡度的影响较大,受坡向影响较小;(4)草地的面积随着海拔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其面积比随着高程增加呈缓慢增加,受坡度和坡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海东地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祁连山支脉达板山南麓和拉脊山脉,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相嵌地带。地势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倾斜。地形复杂多变,以山地丘陵为主体。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由一系列西北一东南走势的山脉、河谷阶地相间而成。地面相对高差较大,海拔最低处1650米,最高处达4634米。全区所辖6个县,105个乡镇,1614个行政村,总人口1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2.2万人)。土地总面积132万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03.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9.1%。200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22.7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6%,已初步形成青海省粮油、蔬菜、果品等为主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随着当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长,尤其是住宅和工业建设占用耕地急剧增加,耕地逐年锐减。  相似文献   

18.
铁力市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为发展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铁力市是典型的农林交错地区,东南部为小兴安岭西南麓低山丘陵,森林资源丰富,西部为呼兰河上游冲积平原,土质肥沃,适宜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一、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背景和意义(一)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背景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根据2007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12173.52万公顷(18.26亿亩),与2006年相比,耕地减少0.03%,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湖南省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落实、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湖南省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将逐步加快,资源环境约束特别是土地资源的约束力度将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