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可用储量却逐年减少。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一危机,还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的降低瓦斯事故的发生。黑龙江省煤层气开发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其自身的资源潜力还很不协调,因此分析研究依兰矿区达连河组煤层气的资源特征,对下一步依兰地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是一种高热能、低污染的新型能源,我省煤炭资源丰富,但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调查研究阶段,为加快我省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本文以国内煤层气井钻探技术和施工经验及发展趋势作为参考,重点介绍了煤层气钻井施工所需设备,钻进方法与井身结构,各井段钻进钻具组合及泥浆性能要求,煤层气井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施工工艺和钻探技术难点等,为今后我省木里煤田煤层气资源的早日勘探开发及钻井工程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煤层甲烷气是一种资源潜力巨大、清洁环保的优质能源,我国煤岩地质储量大,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主要集中在山西、贵州等少数地区,这些区域煤层分布稳定、埋深较浅,为煤层气开发提供了条件,但我国在资源开发方面起步较晚,煤层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发展滞后,而且煤层气储层水量丰富,目前未形成工业产能,正处于区块整体排水降压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记者日前从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了解到,该局二队2016年相继拿下煤层气钻探开发三个全国第一。据了解,煤层气是一种优质洁净能源,把煤层气抽采出来用作发电燃料、工业燃料和生活燃料、汽车燃料、化工原料,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河南省拿下的煤层气钻探开发三个全国第一,分别是打出了国内首口斜直煤层气L形水平井、国  相似文献   

5.
11月16日,河南省11家重点煤炭企业负责人聚集郑州,召开了“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这标志着全省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对加快河南省煤层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最大限度降低煤矿瓦斯灾害,使之成为造福于全省人民的“第四能源”和培育河南煤炭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省煤层气资源比较丰富,据地质部门预测,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约8795.71亿立方米,小于1500米的煤层气资源量为6359亿立方米。丰富的煤层气,既是煤炭开采中的“杀手”,又是造福人民的洁净能源。河南省政府…  相似文献   

6.
11月16日,河南省11家重点煤炭企业负责人聚集郑州,召开了"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这标志着全省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对加快河南省煤层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最大限度降低煤矿瓦斯灾害,使之成为造福于全省人民的"第四能源"和培育河南煤炭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由于巨大的压力等多项因素原因,常常造成煤矿爆炸,给矿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多少年来,煤层气一直被视为有害气体,是煤矿生产的"巨大杀手"。长期以来,人们"谈气色变",千方百计地将煤层气作为有害气体进行治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令人痛心的是,在"治理"过程中,大量的甲烷被排放到大气中,严重地污染了环境。那么,有无办法将煤层气变"废"为宝呢?回答是肯定的。自上世纪70年代起,人们开始认识、研究开发利用煤层气,将其变"废"为宝,但是由于技术等种种原因,煤层气开发利用十分有限,据资料显示,由于技术等原因,我国每年要浪费掉200亿方的煤层气资源,相当于丢掉了2400万吨煤炭。到了90年代,煤层气开发利用有了一定的飞跃,煤层气爆炸事故大大降低。尤其到了21世纪,作为一种高效、洁净能源,煤层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了巨大的效能。辽宁,是我国著名矿业大省,煤层气储量巨大。从最初对煤层气治理到后期的开发利用,辽宁都走在前面。近年来,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十分重视煤层气勘查开采工作,尤其在辽北煤层气整装勘查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铁岭市昌图县古榆树煤层气整装勘查项目启动,足可以透视出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在地质找矿整装勘查,惠及民生上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据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最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预测结果显示,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1.4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准煤,位居世界第三,分布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晋陕蒙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最大,为17.2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的一半以上。  与巨大的储量相比,我国的煤层气开发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每年有数亿立方米的煤层气作为矿井有害气体随煤炭开采排入大气,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目前在晋、陕、蒙三省区开发煤层气力度最大的,当属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的合作,双方已着手联合勘…  相似文献   

9.
李维明 《国土资源》2014,(10):47-49
日前闭幕的APEC能源部长会议上,各方在促进清洁能源资源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日效率等方面达成了共识。煤层气作为一种优质清洁能源,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得以开发利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清洁能源供给、保障煤矿安全等方面成效显著。这个曾引发瓦斯事故、威胁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随着认识水平和技术手段的提高,变身为"能源新贵",成为我国构建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和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页岩气是一种新的能源矿产,具有巨大的勘查开发潜力,现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采样测试作为一种勘查手段,在页岩气气藏岩性、成因来源、赋存形式、成藏特征、成藏条件、含气量等方面的研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页岩气的勘查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页岩气资源评价等勘查中,正确采集测试样品、合理选定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有效运用采样测试这一勘查手段,是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煤层气(煤矿瓦斯)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的、洁净的能源。它可作为燃料能源供工业锅炉矿区和城镇供暖或为浴室用水加热、民用燃气供给用户等,还可作为化工原料用来生产氨、硝酸铵、硝酸、甲醇、二甲基醚等化工产品。  相似文献   

12.
浅层地热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清洁、储量巨大的新型能源资源,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和重视。该文选取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威海市环翠区进行了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为威海市环翠区更好的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世界原油不断减少,世界常规能源供给形势日益严峻,国际上逐渐把发展非常规能源作为新世纪能源发展的主要议题。煤层气的开发具有热值高、污染少、安全性高的特点,完全可以成为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鼓励煤层气处理利用 煤层气俗称"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煤层伴生气体.当矿井内空气甲烷浓度达到5%~15%时,遇明火便发生爆炸.煤层气爆炸是井下事故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煤层气也是一种优质能源.但由于技术和资金所限,在许多国家,煤层气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未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8月30日上午,位于洛阳市新区伊洛路北侧、龙门高铁站附近的棕榈泉小区ZLQ1号地热井探采结合项目,举行成果交接仪式,这标志着洛阳新区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绿色新型能源之一。为改善洛阳市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给,优化人居环境,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区地热  相似文献   

16.
8月30日上午,位于洛阳市新区伊洛路北侧、龙门高铁站附近的棕榈泉小区ZLQ1号地热井探采结合项目,举行成果交接仪式,这标志着洛阳新区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绿色新型能源之一。为改善洛阳市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给,优化人居环境,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区地热资源的勘查许可证,矿区面积54.67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西省煤炭、煤层气资源概况、勘查开发现状的分析,结合多年矿业权管理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煤层气的开发一定要落实到以煤炭开发为主.积极推进改变当前煤层气的开发技术手段等时我省煤炭、煤层气今后发展的几点认识,并建议今后煤炭、煤层气两权"合二为一".进一步加速推动我省煤炭、煤层气产业发展,并在全国形成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力开发和利用煤层气是"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战略的重点,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投入604亿元用于煤层气的地面开发,到2015年全国煤层气产量要达300亿立方米. 3月以来,山西省一些煤炭企业闻风而动纷纷发力,通过合作合资等形式为煤层气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有分析认为,随着天然气、煤层气等新能源深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我国将迎来"气化"时代.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天然气消费缺口巨大的情况下,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将是非常重要和现实的战略替代资源。  相似文献   

20.
煤层气是与煤伴生的、主要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通常含量大于95%,发热量与天然气基本相同。煤层气与天然气可以混输混用,相互替代,是一种洁净的能源。煤层气主要作为燃料使用,也可用于发电,以及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和炭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