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分析青海省哈图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9种元素的富集和离散特征基础上,探讨了元素的共生组合、富集规律以及元素异常特征,指出了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为W,Au,Ni,Bi,Sb,Ag,Pb,Mo,Cr,As,Cu;并圈出3个成矿远景区。在找矿远景区内开展简单的查证工作,新发现了多处多金属矿(化)点和矿化信息点,证明了该次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的真实存在,为今后在该地区部署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铜井、金场地区水系沉积物18种元素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8个综合异常。对综合异常进行查证,新发现多处多金属矿(化)点和矿化线索,其中9处金矿(化)点和矿化线索,验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3处找矿远景区。分别为金场—铜井一带金、铜、铁、汞、银找矿远景区、金佛院铬、铜找矿远景区和青杨行—孔家湖一带铜、铅、锌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青海省鄂拉山地区找矿远景,基于该区最新一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提炼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之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元素异常特征,认为该区主要成矿元素为W,Sn,Mo,Bi,Ag,Cu,Pb,Zn,Au,Sb;并指出该类成矿元素多在元古宙和古生代的地层中明显富集;主要成矿类型为矽卡岩型和热液充填型。结合已知成矿地质条件,最终优选出4个找矿远景区,为该区域提供了较明确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疆西南天山地区隶属于塔里木板块北缘,该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铅、锌、镍等成矿带。为查明区内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浓集特征、确定找矿靶区,对西南天山一带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通过采集分析8347件化学样品的17种元素,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定出33处异常。并对HS26、HS18综合异常进行了异常查证,新发现了3处铜、铅锌多金属矿化点。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即阿克塔什Pb、Zn、Cu找矿远景找矿远景区、苏约克Ni、Co、Cr找矿远景区和阿依浪苏阿舒别勒Ni、Co、Cr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基础上,对栖霞地区的元素分布特征、元素富集和分异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单元素异常特征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地质成矿背景,根据化探异常和元素成矿特征圈定27处组合异常,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异常查证,验证多处异常具有较好的蚀变矿化,其中在AS21区发现5条蚀变带,4条金矿(化)体,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青海沟里地区是我国西北的重要金矿矿集区,为进一步探寻沟里地区的找矿潜力,以该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值±3倍标准差的方法提取异常下限并圈定单元素异常与综合异常,结合研究区内的地质特征对圈定的异常进行了解释与评价。在圈定找矿远景区之前,首先对研究区内德龙金矿床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结构特征与地质特征进行了剖析,认为北西向的断裂与 Au、As组合异常是金的有效的找矿标志,并构建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以此为指导圈定出热龙金矿找矿远景区;之后对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的、以铜为主的(HS01)综合异常进行了剖析,认为其有寻找铜多金属矿的潜力,圈定了龙洼卡鲁铜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后续的异常查证工作中,在热龙找矿远景区内发现了金铅矿体,在龙洼卡鲁找矿远景区内发现了铜银矿体。本研究丰富了该区的矿产类型并为该区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胶东半岛海阳地区万第幅、朱吴幅、乳山寨幅、行村幅、海阳县幅、留格庄幅6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丰度特征、富集与离散特征、元素在不同地层单元中的特征值、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Au,Ag,Cu,Pb为区内具有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根据地质成矿条件及综合异常分布情况,划分了5处成矿远景区:分别为八夼-小疃地区Au成矿远景区;小纪镇地区Cu,Au及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大黄家地区Pb,Zn,Cu成矿远景区;留格庄地区Au,Cu,Pb,Zn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盘石店镇地区Pb,Mo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青海省都兰县石灰沟地区开展的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运用元素的变化系数、元素富集离散特征、叠加系数对石灰沟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的10种微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统计分析,论述了10种微量元素的成矿潜力,得出Au、Cu、Pb、Zn这4种微量元素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并通过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确立了测区内元素组合特征,共划分了3组成矿元素组合(Ag-Cu-Pb-Zn,Au-As-Sb,W-Bi-Hg)。通过衬值异常法圈定组合异常显示:研究区组合异常明显,异常套合较好。最后,根据组合衬值异常套合结果,在研究区优选了3处金铜铅锌多金属找矿靶区(A,B,C)。   相似文献   

9.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董家河地区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相关性等方面分析,认为区内主要成矿元素为锑、铅锌,后期叠加富集特征明显。根据区内典型的综合异常特征分析,认为Sb、Zn异常规模大,峰值高,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套合好,找寻Sb、Zn矿床或矿化体潜力较大。通过后期查证,异常区内发现铅锌、锑矿(化)点多处,显示研究区内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结合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及所处地质环境,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青海省同德湿润半湿润高寒山区景观区,通过粒级为-10~+80目的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探讨了该区水系沉积物中15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场空间分布规律、共生组合和元素富集离散特征,初步分析并阐明了元素在不同地质体的分布情况;对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工区圈定的综合异常按元素进行了排序,初步了解了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了测区成矿潜力大的元素为Au,Hg,As,Sb,W,Mo,Ag;其中Au,Hg潜力最大;为今后找矿工作提供了地球化学基础资料;划分了4处成矿远景区,并确定了10处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选取牛鼻子梁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21种元素为研究对象,对其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元素异常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已知矿点信息,确定该区成矿类型主要有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与破碎蚀变带有关的金和与碱长花岗岩有关的铌-钽-稀土3类矿化。在异常圈定及分析基础上划分出青新界山金-铌-钽-稀土找矿远景区、牛 鼻 子梁铜-镍-金找矿远景区、牛鼻子梁西金-铌-钽-稀土找矿远景区,认为研究区寻找 Cu、Ni、Au、Nb、稀土矿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青海省共和县裕龙沟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的富集离散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工区圈定的综合异常按元素进行了排序,初步了解了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Cu,Ni,Pt,Pd,Au为区内具有成矿潜力的元素。划分出裕龙沟外围、欧角北、谢日陇、勒陇、锐山5个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绿草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区域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对绿草山地区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探讨认为,该区元素的富集、贫化与地层、岩浆岩及构造明显相关,Au,Bi,Hg,Pb,Sb等元素变异系数较大,易形成异常;该文重点讨论了3处找矿远景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就远景区内可能的找矿方向做了进一步分析,为该区的找矿勘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依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横河一带富集Pb、Zn、Cu、Au、Ag元素,圈出了多处综合异常.结合异常特征及所处地质背景,认为横河断裂带、小圈坪一带、落家河一带所圈综合异常规模较大,元素组合复杂,成矿条件较好,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并类比分析了综合异常区内可能形成的矿床类型.为该区开展普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表明,中条山西南段富集P,Au,Pb,Zn元素,圈出综合异常规模较大,出现了多个浓集中心。选择分析了水峪一带、郭李峪一带、方山一带三个重要的综合常特征和所处的地质背景,认为成矿条件好,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并分析了三个综合异常主要成矿类型及工作区内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草湖地区钼钒磷金铜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认为寻钼钒磷金铜矿床潜力较大;根据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在早寒武世西大山组和晚泥盆世破城子组地层背景下,寻找与早寒武世西大山组地层相关的钼钒磷层控沉积型和与晚泥盆世破城子组相关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潜力较大,进而划分出3个成矿远景区,即乔龙库图克南钼、磷、钒、银、锌、铁、铜成矿远景区、大草湖南钼、磷、铅成矿远景区、铜矿山金、铜、钨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鲁西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多处金及多金属矿床,如沂南铜井、金场,平邑归来庄、磨坊沟,沂源金星头,临朐铁寨等,但对上述地区以外的找矿工作还相对薄弱。王坟地区作为临朐铁寨金银多金属矿区外围地区,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本次研究通过在王坟地区开展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对其相关成矿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地质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区内Pb、Ag异常规模大,峰值高,富集特征及浓集中心明显,相关元素套合较好。通过地化剖面及探槽工程等手段进行异常查证,所取样品中Pb、Ag等低温热液元素分析结果与异常特征套合较好,本区内沿断裂带找寻Pb、Ag等低温热液元素矿床或矿化体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哈拉军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了各种地球化学参数,总结了元素分布与分配特征。依据R型聚类分析,划分了元素组合,圈定533个单元素异常,19处综合异常。在异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异常查证结果,划分8个找矿远景区,优选了小哈拉军Au,Cu靶区、大恩别列W,Cu靶区等2个找矿靶区,并对其成矿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这2个靶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建议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相关特征,对青海东昆仑大场金矿集中区开展矿床、矿田尺度的剥蚀程度研究,可以为评价区域成矿潜力提供有力支撑,具有快速、有效、低成本的优点。选取青海省东昆仑大场金矿田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以热液渗滤晕分带理论为指导,依据区内金矿床原生晕在空间的分带性和次生异常的结构相似性,建立了整体成矿元素分散流与原生晕共性的元素组合和元素分带序列,分别采用了元素比值法、三角图解法和元素分带序列法来选取区域剥蚀程度评价参数,并结合实地地质矿产特征,评价了大场金矿田及周边地区7个异常区的剥蚀程度大小。研究结果表明:扎拉依北、格涌贡玛、东达哈日乌拉、照大额北地区的剥蚀程度较高;旁海、启得喜然地区的剥蚀程度中等;扎拉依-大场、照大额南地区的剥蚀程度一般;同时利用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多种评价指标的对比使用,可以有效快速地对区域剥蚀程度开展评价,为成矿潜力评价提供支持,对找矿勘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三岔顶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分析了研究Au,Ag,Cu,Pb,Zn,W,Sn,Mo,As,Bi,Sb,Cr,Ni,Co,Hg,Cd共16种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其相关性,认为该区元素的富集与地层、构造、岩浆岩明显相关;Hg,Cr,Ni,W,As,Au,Pb,Zn等元素变异系数较大,易于形成异常;Ag,As,Au,Co,Cr,Cu,Hg,Ni,Sb,Zn等10种元素不同程度富集,成矿可能性大。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6种具有代表性的因子组合类型,讨论了各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全区共圈定31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在综合异常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寒凝泉铬钴镍铜、黄沙河东铜银钼铅多金属、月牙湾铜银铅锌多金属3处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