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流量测井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兆荣  郑军 《城市地质》1998,10(1):32-33
流量测井作为矿井水文地质勘探的新技术在我国八十年代初开始使用。它以混合流理论为基础,动用流量测井仪,在钻孔抽注水条件下,通过测量钻孔不同截面上的水流流速及流量分析计算含水层的位置、厚度、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与传统的分层抽水方法相比,它一...  相似文献   

2.
矿井单位涌水量比拟法在矿井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风水沟煤矿矿井历年疏干排水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及特征的研究,结合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不同开采水平、开拓面积的矿井单位涌水量比拟法计算公式,并对矿井的一、二采区的涌水量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矿井单位涌水量比拟法计算公式预测的2007、2008和2009年涌水量与实际疏干排水量之间的误差分别为6.5%、8.7%和7.9%,预测精度较高,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3.
尤宾 《水文》2002,22(6):46-49
尝试用稀释法测量排污口流量,并与常规测流方法进行对比,得出了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1)
基于云南某矿山矿井涌水量时序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软件EViews 8.0经过差分运算、模型定阶、模型识别、模型检验等步骤建立了合适的ARIMA模型ARIMA(0,1,2)。利用该模型对该矿井2017年7-11月的涌水量进行预测,得出了预测结果,并与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最大相对误差为6.0%,最小相对误差为1.8%,平均相对误差2.5%,与实测数据有较好的拟合,预测效果较好,说明了ARIMA模型可以用于矿井涌水量预测,并可为矿井涌水量预报和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开滦赵各庄矿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小构造发育和煤层赋存条件差一直是困扰矿井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对无线电波透视技术不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矿井构造和煤层赋存特点,通过对坑透仪工作参数的正确选择和采探对比,逐步形成了适合该矿实际的无线电探测、解释、采探对比系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6.
梅田矿区含煤地层的煤岩层对比问题多年来没能很好解决,地质勘探资料与矿井开发资料对比出入较大。其原因之一是该区褶皱发育,断裂纵横,构造比较复杂,给含煤地层正常层序的建立和煤岩层对比带来了困难。然而,在矿井生产中,煤岩层对比的正确与否,对于正确分析矿井构造形态,指导开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能否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煤和瓦斯突出,保证安全生产,以及正确指导矿井生产勘探,增加矿井储量和扩大远景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吕文婷 《地下水》2011,(6):158-159
对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了分析.通过在白山水库采用走航式及定点测流(垂向代表线法)两种方式,对白山水库测流断面进行了流量测验、流速分布及流向测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既适用于自由水面又适用于封冻期测量,最后对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具有线性功能函数的神经元在矿井水质类型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确识别矿井水质类型对于判断突水水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华北某矿井为例,采用具有线性功能函数的神经元(AdaptiveLinearElement)方法对来自煤层顶、底板含水层的两种不同水质类型矿井水进行了有效的识别。实际输入的4个未知水样中,经识别两个为顶板水,两个为底板水。神经元学习训练时,其收敛性、收敛速度与步长参数α的选取密切相关。此外,神经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噪性,这使得神经元在较小噪声背景下仍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9.
杨朱两矿受水害威胁严重,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水文地质条件勘查,利用其结果,综合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并进行了矿井充水性分区和安全开采的排水量预测,为正确制定矿井防治水措施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煤矿工作的特点,阐述了在矿井掘进和回采等工作中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和测量步骤,并以论证了准确测量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郭金巨  张武云 《水文》2006,26(2):64-67
鉴于目前入河排污口流量测验手段不足,尝试采用测试电导率方法进行排污口流量测量,并与常规流量测验方法容量法进行比对,试验证实本方法简便易行,适应性强,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水建筑物泄流时产生严重泄流雾化对工程和环境造成污染,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介绍了泄流雾化观测的新技术及其原理,包括:用立体摄影测量方法观测雾化流运动扩散的形态范围;用放射性同位素测量典型区域内泄流雾化浓度,并配合以雨量简测量典型范围内泄流雾化降雨强度等。并以漫湾水电站原体观测为实例,介绍了实施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截潜工程是解决枯水期河流断流不能满足正常设计要求的常用措施之一,如何合理确定截潜引水工程的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在拟定截潜引水工程区水文地质模型和边界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河南省郏县广阔渠截潜引水工程区渗流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截潜工程实施后,从截潜流量,截潜所引起的盐渍化、沼泽化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方案二的截潜效果优于方案一,这一结论为截潜引水工程的位置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明渠规则断面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时现有明渠流量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规则断面明渠流量的自动测量方法-"流速-水位法".首先基于断面流速分布经验公式,给出"流速-水位法"测量明渠断面流量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及测量步骤;然后应用该法对某实际灌区的两个典型断面进行流量测量,并与流速-面积法的实测结果作对比,两者符合的较好,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流速-水位法"是准确可行的.实例应用成果表明,所提出的"流速-水位法"可用于规则断面明渠流量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15.
为明晰原型观测、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3种水力学研究方法对水平旋流消能技术的适宜性,基于公伯峡水平旋流洞体型,对比了3种方法的研究成果,得到各方法对不同参数的适宜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宏观水流流态、旋流洞壁面压强、消能率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环状空腔长度与原型观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而影响竖井内其他参数的准确性,工程设计中应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是研究旋流空腔形态和旋流洞内流速的可行方法,能有效克服原型量测技术的局限,且数值模拟研究更具优势;1∶40及以上比尺的模型是研究起旋室通风井通风特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流量过程线分割方法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倪雅茜张文华  郭生练 《水文》2005,25(3):10-14,19
对流量过程线分割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了对基流问题的认识,给出了较合理的基流定义;分析探讨了几种常见的流量过程线分割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分割方法从物理成因和水文产汇流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茂森  博坤 《探矿工程》2017,44(5):68-71
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可利用液电效应产生的冲击波,在钻孔局部产生扩孔段,通过灌注水泥而形成异径扩底桩。主要介绍了高压脉冲放电技术的扩底成桩机理、成桩过程以及对桩径的影响情况,并研究了冲击波、蒸汽膨胀压力对桩径的作用。利用新引进的高压脉冲放电装置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与试验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18.
李玉山 《甘肃地质》2013,22(4):75-77
作为泥石流流量计算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步骤,暴雨洪峰流量计算方法选取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防治工程的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安全可靠性等。根据勘查规范,同时结合不同的工程实例,对暴雨洪峰流量计算方法的选取,以及不同方法所得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泥石流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洪水频率和洪峰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生练 《水科学进展》1995,6(3):224-230
以月平均流量和月最大洪峰流量的相关关系为基础,建立了洪水频率评价模型,并用非参数方法估计各级流量的条件概率.利用月水量平衡模型求得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况下的月均流量过程,并探讨气候变化对洪峰流量及洪水频率的影响.东江和汉江部分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降水变化对洪水频率和洪峰流量的影响要比气温变化对其的影响敏感得多,气温升高2℃,降水增加10%~20%,2年一遇的洪水频率要相应增加19.1%~47.4%;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要增加10.2%~24.1%.  相似文献   

20.
站队结合流量测次精简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适应站队结合的需要,必须对流量测次作精简分析。本文以湖南省株洲站队结构区为研究实例,在测站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将区内测站按水位关系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