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低碳能源发展潜力及对国家减排贡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评估低碳能源发展潜力及对实现国家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降低40%~45%目标的贡献,对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对策和明确低碳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价值.论文设置了中国低碳能源的两种发展情景,并从总量、分品种和分领域评价了两种情景下低碳能源的发展潜力和减排潜力.在此基础上,系统评估了两种情景下中国低碳能源对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贡献率.评估结果表明: 1)发展低碳能源对于完成国家减排目标至关重要,在平稳、较快和高速经济增长3种方案下,通过发展低碳能源对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最低贡献为12.58%,最高则可达30.25%; 2)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低碳能源对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贡献越低; 3)若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则一方面要加大对低碳能源的投入,同时则需大力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碳生产率,控制碳排放总量的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2.
黄晓兵 《地质与勘探》2018,54(6):1107-1114
埃及因其便利的海陆运输通道、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油气资源、良好的发展前景、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强烈的发展意愿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构想的理想区域。本文以埃及能源历史供需格局演变为切入点,综合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将埃及“2030愿景”规划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及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相结合,分析中国和埃及两国在能源及相关领域的合作机遇。得出:(1)埃及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而供应能力逐年下降,能源供需格局已由供大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未来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供需矛盾将不断加剧;(2)中埃两国合作优势互补,埃及能源及相关领域投资合作正处于良好机遇期。建议我国企业以深水地中海、西部沙漠及红海沿岸等作为重点区域开展油气勘查开发,以大开罗为中心、地中海沿岸-苏伊士运河-红海沿岸为环线开展电力及新能源、基础设施等多元化投资,将埃及打造成为我国企业进入中东-北非市场的战略支撑点。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英国尼古拉斯·斯特恩领导完成的"从经济学角度看气候变化"报告的主要内容,并从科学基础、气候变化中的经济学问题、减排行动的政策与经济因素、适应行动的效益分析以及全球合作应对气候的意义等5个方面对报告的主要内容、立场和结论进行了介绍.报告认为,气候变化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人类按照目前的模式继续发展下去,到21世纪末,全球温度可能会升高2~3℃以上,这将会造成全球经济的GDP比重下挫5%~10%,而贫穷国家则会超过10%.如果现在即采取措施,在2050年前把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450×10-6~550×10-6的水平上,减排的成本大约仅占GDP的1%.报告提出,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碳价格政策、低碳技术发展政策、消除阻碍减排行动的障碍因素,保证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有效实施.全球合作和以适应为目标的气候行动目前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并有利于气候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印度拥有全球18%的人口,消费全球约5%的一次能源,创造了全球8%左右GDP,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探讨印度未来能源需求对中国获取境外能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印度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基础上,利用人均能源消费"S"形模型对2030年印度一次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并探讨了其对中国获取境外能源的影响。研究认为2030年以前,印度未来能源需求不会对中国境外获取天然气和铀矿资源产生较大影响。而由于中印两国石油进口量较大且与所有的增长都存在叠加,将影响全球石油的供需格局。同时鉴于两国石油进口来源地具有高度重叠性,印度未来能源需求的增加,将对中国境外获取石油资源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普遍实现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指标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建设30个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城市,典型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达到50%;到2030  相似文献   

6.
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长江源区是青藏高原冰川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冰川总面积达1276.02km2.研究表明,该区属于青藏高原升温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到2050年气温将比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出2.3~2.7℃,降水增加1%~33%.基于冰川编目资料,采用有关对长江源区未来50a内的气温和降水预测数据,应用冰川系统对气候响应的模型,对该区未来50a内冰川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2030年、2050年该区冰川面积平均将减少3.2%、6.9%和11.6%;冰川径流平均将增加20.4%、26%和28.5%;零平衡线上升值为14m、30m和50m左右.最后,针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对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王家桥小流域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峡库区内典型小流域王家桥为例,利用SWAT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及两者共同作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扩大耕地、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的土地利用情景下,年均径流量较基准年变化率分别为15.13%、-13.99%、23.22%,退耕还林能有效调节和减少流域径流量;浓度路径为RCP2.6、RCP4.5、RCP8.5的气候变化情景下,径流量变化率分别为7.13%、7.78%、8.91%,径流量随未来温室气体和硫酸盐气溶胶排放情况增大而增加;两者综合情景下年均径流量均增加,2030年左右增幅较显著;对影响径流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比气候变化的影响更显著。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可通过合理配置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实现对流域水量平衡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中印两国作为两大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两国均在积极开展碳减排,印度还承受着"被对标"中国的压力。以中印两国为对照分析样本,以长序列统计值为基础分析数据,在详细分析比较碳排放历程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情况、能源储量及消费情况等多个维度对比分析两国碳排放面临的形势,围绕中印两国的碳减排目标,测算和比较了目标实现后的碳排放强度和能源结构。比较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总量大于印度,但排放总量增速、人均排放增速均明显低于印度,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印度;中国承诺的碳减排的努力大于印度。但随着印度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将逐步优于中国。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中美双方在开,展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的合作,中美两国科学院专家曾于1987年10月20—29日在北京举行一系列会议,讨论建议:(1)联合确定并开发一个示范性地圈生物圈观测站:(2)合作开展土壤风力水力搬运过程的研究;(3)联合进行气候与植被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气候变化"专题情况。论述了地质年代中气候变化的客观因素及人为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反映出以人类与地球相互作用为中心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地质科学家们极其关注的主题。重点介绍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6个主要议题:气候变化的依据、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气候变化的预测预报、人类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能源结构的调整、气候变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阐明了有关气候变化的两点思考: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减少和气候预测可行性的提高,并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探讨气候变化下未来虚拟水贸易,为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在计算历史基准年2010s汉江流域主要作物虚拟水含量及贸易量的基础上,应用BCC-CSM1.1气候模式和SDSM模型,分析预测三种代表性浓度路径(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水平年2030s汉江流域内三大省份(湖北、陕西和河南省)7种主要农作物的虚拟水含量以及贸易量结果。结果表明:在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2030s汉江流域主要农作物虚拟水含量基本上较2010s均减小;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耗水结构影响较小;气候变化对虚拟水净流入量为正反馈作用,增强了经济增长对虚拟水净流入量的增多作用。在未来虚拟水贸易量分析中,不能仅考虑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影响,必须同时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内蒙古地区的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融雪的水量平衡模型(SWBM模型),在对锡林河流域水文模拟的基础上,评估了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SWBM模型锡林河流域月径流过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率定期和检验期的模型效率系数均超过60%,相对误差也均小于8%,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水资源以减少趋势为主,2030年之后,减少幅度将可能超过10%。  相似文献   

13.
到"十二五"期末,建筑节能将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挠力河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中国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区且面积最大的区域,挠力河作为该区域的一条典型沼泽性河流,其径流演变过程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文中利用水量平衡法和降水-径流经验模型,定量分析了变化期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劣性,研究结果表明:50年来挠力河变化期(1968~2005年)内的年径流量的变化大约40%是由气候变化引起.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的变化,降水量变化对宝清站和菜嘴子站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43%和35%,蒸发量变化对两水文站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为10%左右.利用水量平衡法研究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要优于一般的降水-径流经验模型法,但经验模型也不失为一种快速且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马冰  贾凌霄  于洋  王欢  陈静  钟帅  朱吉昌 《中国地质》2021,48(2):347-358
碳中和是当前世界关注的热点,地球科学可以在其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在国际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国际能源署、能源转型委员会,以及在国家层面,政策咨询小组已就CO_2减排可能的实现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模型和预测情景,表明要实现碳中和,电将代替化石燃料成为全球能源的主要载体。在全球迫切需要减排的背景下,地球科学为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提供地质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主要科学问题涉及:储热与地热;干热岩;水电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核能;碳捕集与储存;氢经济;能源转型需要的矿产原材料。这就需要地球科学:一是对岩石进行地球化学和地质体的岩石力学特征描述,以便在可能开展脱碳的地区储存CO_2和建立绿色能源系统;二是进一步揭示电动汽车电池和风力涡轮机等所需矿产资源的起源和成因;三是从小型实验室尺度扩大到试点、工业化和商业化全尺度规模;四是要了解公众对地下脱碳技术的态度,保证项目安全性。碳中和目标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发展需要从多方面提供支持;提高对地球科学在实现脱碳方面关键作用的认识,并发展技术,打造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经过多年磋商和谈判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系统总结和分析了气候变化谈判领域已取得的共识,包括气候变化谈判的科学基础、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认识、策略转变、综合措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角色认同等方面,综合比较和分析了国际气候谈判领域不同利益集团针对焦点问题存在的差异性认识,包括各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派别性立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以及减排活动的范围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并丰富能源供给手段,实现碳中和目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在2020年制定了本国的氢能战略,将发展氢能产业提升到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旨在于2030—2050年间完成CO2减排目标。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氢能发展战略、发展氢能在解决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中起到的作用、氢能制取的技术路线以及发展氢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着重介绍了地质工作在国家氢能战略部署和实施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①要保证充足的制氢原材料供给,需要大力勘探开发天然气、页岩气等化石能源; ②为封存制氢过程中产生的CO2,地质工作者需要对储层和盖层开展详细的地质勘查; ③在发展大规模地质储氢中发挥作用,如地下盐穴储氢、废弃油藏储氢等。结合国情,我国应大力发展从煤气化制氢到CO2管道运输,再到CO2驱油及地质封存的一体化产业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收益。可为我国加速推进氢能战略部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多数研究直接将大气环流模式(GCM)获得的气候要素输入水文模型或者系统动力学模型评价气候变化所引起的风险,而忽视了一些重要统计要素的实际影响。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利用随机模型产生大量模拟数据并输入到关于水资源系统的系统动力模型,通过评价指数和模拟数据间的统计关系建立"气候响应模型",最终利用多种大气环流模式来进行风险评价。通过A2气候变化情景下36种GCM对美国麻州Quabbin水库未来两个时段2036—2065年和2066—2095年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950—1999年流域净流量年际方差100%~140%范围内,2036—2065年的风险为0.25~0.30,2066—2095年的风险为0.30~0.45。  相似文献   

19.
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旋回和周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西安附近黄土剖面中发现40层古土壤,分别出现在中、早更新世,可将西安黄土沉积以来的气候变化划为25个旋回。在陕西洛川和河北平原也有相似的气候变化。根据古地磁年代,得出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基本周期为10万年左右。全球气候变化基本是统一的,研究结果的不同只是由于研究地区、剖面和气候标志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李杰  董树文  陈宣华 《地球学报》2016,37(S1):95-109
AuScope计划是澳大利亚2007年启动的新一轮的地球探测计划, 其目标是在澳大利亚建立一个从时间到空间, 从地壳到地核, 从地球空间到地质科学范畴内的世界级的研究架构, 包括数据采集、管理、建模和模拟等。在2007年启动以来, 澳大利亚NCRIS资助4280万美元, 其中1580万用来发展一个改进的地理空间参考系统, 2700万用于地球物理探测和地球化学分析。同时, 有超过7000万美元由合作投资者提供。头期赞助的计划项目已经于2011年6月完成。随后教育投资基金(Education Investment Fund)继续给予 2300万美元资助, 主要是建立一个新的澳大利亚地球物理观测系统(Australian Geophysical Observing System), 通过收集新的地表地球空间和深部探测和监测原始数据, 提供人们对澳大利亚现今地壳物理状态的更好理解认识。同时, 项目合作者后期将会在未来投入8200万美元来共同完成AGOS计划的完成。总之, AuScope计划已经超越了初期设想的研究目标, 同时在后期获得资助的AGOS研究中, 将进一步挖掘AuScope计划所获得的数据和成果认识, 并迎合我们对地球物理资源问题的解决, 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具有丰富资源的沉积盆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