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南半球对流层气候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南半球对流层温度场谱分析和逐次滤波分析发现,南半球对流层大气温度场半个多世纪以来呈现明显的持续升温趋势,升温幅度由低层到高层逐步增加,其中地面层1 000 hPa年升温率为0.013℃/a,对流层中部500 hPa年升温率为0.019℃/ a,对流层上部300 hPa年升温率为0.036℃/ a;滤除南半球大气温度场的趋势变化,发现南半球大气温度场从地面层直至对流层顶广泛盛行着十分显著的与太阳磁场磁性22年周期变化相一致的变化周期。太阳磁场磁性周期变化趋势略有超前,分析认为,这是南半球对流层大气气候系统对太阳磁场周期性变化的响应。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南半球从地面层1 000 hPa到对流层顶,再到平流层中部10 hPa各层次大气温度变化22年周期分量振荡位相基本一致,周期振幅由低层到高层迅速增大,说明太阳磁场变化对对流层高层比低层影响大,对平流层影响更大。其中地面层1 000 hPa温度场的22年变化周期是在滤除趋势变化和11年周期之后才显现出来的,所以太阳磁场磁性周期变化对地面层气候的影响较小并且经常处于被掩盖状态;南半球地面层1 000 hPa温度场滤除趋势变化之后显示出十分显著的与太阳活动11年周期相一致的变化周期,分析认为,这是南半球对流层大气气候系统对太阳活动11周期性变化的响应。对流层上层300 hPa温度场滤除趋势变化和22年周期之后也显示出11年变化周期,而对流层中部500 hPa则无此周期反应,说明太阳活动11年周期对地面层1 000 hPa大气气候影响最明显,对流层中上层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2.
~(10)Be是宇宙射线高能粒子与大气主要成份氮、氧原子核进行散裂反应的产物,主要核反应为~(14)N(P.X) ~(10)Be和~(18)O(P.X)~(10)Be。~(10)Be半衰期为1.6×10~6年。同温层~(10)Be产生率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而对流层的~(10)Be产生率几乎保持稳定。约70%的~(10)Be产生于同温层,30%的~(10)Be产生于对流层。大气中产生的~(10)Be主要通过降水沉降到地表。 1.大气圈中的~(10)Be ~(10)Be在大气圈停  相似文献   

3.
南极洲上空的臭氧耗减现象,似乎不仅仅局限于平流层。Schnell等人新近报道,在南极洲的春季里,当上部大气层中出现臭氧洞时,下部大气层即对流层中也出现臭氧损耗现象。这些作者认为,光化学扰动(紫外线辐射增强是由于平流层出现臭氧洞)和对流层环流的变化都与臭氧耗减现象有关。 在1985年首次发现的臭氧洞,出现于平流层中14—22km以上的高度内,每到南极洲的春季,当清新阳光、人为排放的卤化烃及极冷温度引起南极涡流内的冰晶云粒子发生释氯化学反应时,就出现臭氧洞现象。虽然  相似文献   

4.
《地学前缘》2012,(6):89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 《地质论评》2022,68(5):2003-2004
《地质论评》、《地质学报》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地质论评》主要登载各种探讨、争鸣、评述类论文和新技术、新方法论文。《地质学报》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学报》(英文版)分别独立刊载论文。自2001年起,《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论评》均改版为大16开(210 mm×297 mm)。《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英文版)》为双月刊;2006年起,《地质学报》(中文版)改为月刊。《地质论评》2014年起每期页码增加至236页; 2016年起每期页码为256页。  相似文献   

6.
《地学前缘》2013,(4):272
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  相似文献   

7.
《地学前缘》2013,(6):122
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字图书"选项(3)在"中文资源"中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  相似文献   

8.
编辑部 《地质论评》2015,61(4):6104967-6104967
<正>《地质论评》、《地质学报》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地质论评》主要登载各种探讨、争鸣、评述类论文和新技术、新方法论文。《地质学报》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学报》(英文版)分别独立刊载论文。自2001年起,《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论评》均改版为大16开(210 mm×297 mm)。《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英文版)》为双月刊;2006年起,《地质学报》(中文版)改为月刊。《地质论评》2014年起每期页码增加至236页。  相似文献   

9.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垂直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大气上对流层与下平流层区域是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的过渡区域,热带对流层顸确定了全球整个平流层的化学边界条件,该区域大气的垂直结构及变化对于平流层一对流层交换和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成分收支有重要影响;该区域也是大气动力、热力和大气成分结构发生巨大转换的区域,辐射过程、多尺度动力学过程、化学过程和微物理学过程等都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对流层顶变化也是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的一个敏感指示因子,因此关于对流层顶的研究(尤其是其精细结构和过程)重新唤起了人们的关注.针对对流层顶的各种定义(包括热力学、动力学和化学成分)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对流层顶是一个面还是层以及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的转换特征、对流层顶强逆温层的特征及形成原因等基本科学问题,回顾了近年来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地质》2012,(3):532
<正>《现代地质》网络投稿系统已经投入使用,网址为www.geoscience.net.cn。1.登录方式(1)直接通过链接地址www.geoscience.net.cn进入《现代地质》主页。(2)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www.cugb.edu.cn,点击首页右侧下方的"地大(北京)期刊中心";或点击首页上部"机构设置"→"辅助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地质》2011,(2):362
<正>《现代地质》网络投稿系统已经投入使用,网址为www.geoscience.net.cn。1.登录方式(1)直接通过链接地址www.geoscience.net.cn进入《现代地质》主页。(2)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www.cugb.edu.cn,点击首页右侧下方的"地大(北京)期刊中心";或点击首页上部"机构设置"→"辅助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地质》2011,(1):100
<正>《现代地质》网络投稿系统已经开始投入使用,网址为www.geoscience.net.cn。1.登录方式(1)直接通过链接地址www.geoscience.net.cn进入《现代地质》主页。(2)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www.cugb.edu.cn,点击首页右侧下方的"地大(北京)期刊中心";或点击首页上部"机构设置"→"辅助单  相似文献   

13.
《地学前缘》2011,(3):65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右侧"特色网站"栏目下方的"地大(北京)期刊网"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数字图书】按钮(3)在中文资源下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  相似文献   

14.
对流层大气氧化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流层大气氧化性是对流层大气自我清洁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流层中大多数痕量气体都是通过氧化过程清除的.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对流层大气氧化性的研究历史,对流层大气氧化性的研究无论是从测量技术还是模式研究方面都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CO、NOx和碳氢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多,使得全球对流层大气OH浓度呈下降趋势,未来对流层大气氧化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些气体的排放情况.利用全球三维大气化学传输模式MOZART研究中国地区对流层大气OH自由基的分布和变化趋势表明,与全球OH自由基变化趋势不同,近10年来中国东部地区OH自由基浓度趋于增加.未来对流层大气氧化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仍是OH自由基测量技术的提高问题,OH自由基观测结果是完善对流层光化学机制和改进大气化学模式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乔玉兰 《西北地质》2014,(1):267-272
众所周知,影响因子在期刊的统计与分析中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利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万方数据出版的《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扩展版)和中国知网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等三家比较著名的统计机构的数据,对《西北地质》进行统计与分析。为了不断提高《西北地质》的办刊质量,笔者浏览查阅了大量资料,重点对《西北地质》2001~2012年影响因子及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质》从2001~2012年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的影响因子增加了0.274,影响因子增长率为59.31%;《西北地质》从2003~2012年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的影响因子增加了0.561,影响因子增长率为170.00%;《西北地质》从2003~2012年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的影响因子增加了0.763,影响因子增长率为247.97%。《西北地质》近10年来在3个国内著名的统计机构的影响因子平均增加了0.533,影响因子的平均增长率为159.09%。以上数据说明,《西北地质》多年来学术质量一直在稳步上升。最后,笔者对《西北地质》的办刊思路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同时期望对《西北地质》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  相似文献   

17.
《地学前缘》2013,(5):195
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字图书"选项  相似文献   

18.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热带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BO)影响热带对流层顶及深对流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可能的物理机制。研究发现,QBO对对流层顶和大气射出长波辐射(OLR)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和空间上的差异。QBO对对流层顶和OLR的影响在冬、秋季最大,春、夏季相对较弱。与QBO造成的对流层顶高度和温度异常所不同是,QBO造成的OLR异常并没有呈现出一样的沿热带的带状分布特征,OLR异常沿赤道区域有正有负。另外,QBO对OLR的影响主要在热带对流活跃区域,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和西太平洋区域,QBO东风位相下的对流活动要强于QBO西风位相下的对流活动。QBO造成的OLR异常和对流层顶异常在水平分布上有显著的差异,表明QBO对对流层顶的影响主要是与QBO风切变的异常有关,QBO影响热带深对流活动进而影响对流层顶温度的作用是次要的。进一步研究QBO影响对流活动可能的机制发现,QBO造成的浮力频率异常和对流层有效位能(CAPE)异常与OLR异常在水平分布上有较一致的变化,说明QBO不仅通过调节对流层顶高度和温度影响热带的深对流活动,还可以通过调节对流层的静力稳定度、CAPE来影响热带地区深对流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字图书"选项(3)在"中文资源"中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三:  相似文献   

20.
《地学前缘》2015,(1):214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字图书"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