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近年来国内外的预报实践证明,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是制作降水客观预报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数值预报产品内容的丰富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模式预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我台使用北京播发的 B 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借助0、1权重回归统计方法,建立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天气预报中的动力学方法(即采用流体动力学的规律研究建立数值预报模式,对未来的天气形势场作出预报)和统计学方法(即采用气象要素之间前后期数值之间的关系,建立统计预报模式,对未来气象要素的数值作出预报)具有定量、客观及可以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处理等优点。从方法本身来看,前者能把握大形势场的动力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近年来,许多热带气旋具有运动异常的性质,从而暴露了纯统计系统所固有的弱点,并促进了动力和统计—动力模式的发展。因此,Miller(1972)等用一种七层模式进行试验,而Neumann和Lawrence(1973)介绍了一种统计—动力模式,即NHC73,它采用美国气象中心的原始方程模式的输出作为统计预报系统的输入。1973年和1974年飓风季节,用NHC73的两种方案在业务预报中作了试验。本文评论了NHC73的发展,介绍了两年中的试验结果,以及提出了将统计、动力概念用于热带气旋预报的发展途径。二、数值预报资料的统计应用 Klein和 Glahn(1974)介绍了两种已成功地将数值预报资料引入统计预报结构的方法。其一是所谓“完全预报”法,另一种称模式输出统计法,简称  相似文献   

4.
张廷治  王达文 《气象》1983,9(2):14-15
一、引言 国外近些年的预报实践证明,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方法,是制作降水客观预报的一种有效方法。国内一些气象台,也利用日本传真图中数值预报结果作因子,用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方法制作一般降水预报,并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重点围绕登陆热带气旋(LTC)降水预报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指出针对LTC降水有三类预报技术:动力模式、统计方法和动力-统计结合的预报方法。以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式为代表的预报技术对LTC降水的预报能力仍然非常有限。改进NWP模式预报误差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发展NWP模式;二是发展动力-统计结合的方法。分析表明,动力-统计相似预报是一项很有潜力的技术;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开展LTC降水动力-统计相似预报研究,探索减小数值模式LTC降水预报误差的有效方法,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MOS”方法是通过数值预报量与实际预报量的统计关系而作出的一种客观的、定量的预报方法,其预报效果决定于预报因子的挑选和预报数学模型的构造。但在大量的数值预报要素场且有众多的预报对象的情况下,要迅速地、客观地选择出与预报对象相关密切的因子,建立出预报方程,必须利用电子计算机来完成。然而,目前国内电子  相似文献   

7.
大风是台风引发的三大灾害之一,考虑到现有的台风大风研究相对较少、预报经验也比较不足,因此对其预报方法进行回顾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验预报、统计预报、数值模式预报及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等4个方向梳理了台风大风预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图是经验预报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统计预报根据方法的不同可细分为回归预报、客观相似预报和气候持续性预报;数值模式预报方面,国内外多家机构都研发了相应的台风大风预报产品;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目前则包含了动力释用、统计释用和人工智能释用。同时总结了上述4类预报方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与实际业务中进一步提高台风大风预报能力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动力——统计方法将数值预告输出产品用于对海雾的客观定量预报,这方面的工作国外已有人作过,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我国目前一般台站只能收到部分没有格点数值的数值预告产品,也没有其它能反映边界层大气状态的数值产品,因此,做海雾的 MOS 预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如何利用大尺度和较高层次的数值预告产品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试验结果表明:将数值产品因子与动力诊断因子、天气学经验因子和统计方程因子四者相结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技术的效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技术的应用改善了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预报因子的预报能力,提高了模式的预报技巧并拓展了有效预报时效。继而对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若干统计释用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在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构造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模式时,采用大样本资料和完全预报方法,细心构造反映各种天气系统特征和物理量场的预报因子,应用多时刻NWP产品并对NWP产品进行统计订正。对多种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综合集成等技术是提高预报技巧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钟元 《热带气象学报》1998,14(4):314-322
首先对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脾技术的效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和技术的应用改善了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预测因子的预报能力,提高了模式的预报技巧并拓展了有效预报时效。继而对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若干统计释用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在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构造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模式时,采用大样本资料和完全预报方法,细心构造反映各种天气系统特征和物理量场的预报因子,应用多时刻产品并对NWP产  相似文献   

11.
林爱香 《气象》1988,14(1):38-41
一、引言 数值预报传真图在基层台站的推广应用已经有5、6年了,通过这些年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如何提高数值预报传真图使用效果的问题。数值预报传真图再分析(以下简称“再分析”)就是途径之一。 对于基层台站来说,“再分析”是指预报员运用天气学、数值预报、动力气象学和经验,对数值预报传真图进行再加工、再分析、再诊断,以提高地方天气预报的水平。 二、“再分析”的必要性 1.对于数值预报产品的统计解释方法有很多,例如MOS和PPM等。这些方法现已推广到基层台站,成为有效的客观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针对青海省42个预报站点,利用信息化资料统计的结果,根据预报员的预报思路,由常规资料给出各站最高最低气温的初始预报值,再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和实时常规资料对初值进行客观订正,最后得到最高最低气温的预报值,依此来建立一种青海省最高最低气温客观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暴雨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暴雨预报方法。该方法仿预报员的暴雨预报思路,在动力模式的降水预报产品、环流形势场和暴雨落区之间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非线性的统计预报模型,该模型的输入是动力模式的降水预报和初始环流形势场的扩展正交分解主成份分量,输出是预报区域的暴雨落区预报。2000年的汛期试验表明该客观预报方法可明显改进数值预报模式的暴雨落区预报,因此可望在业务预报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T42数值预报风场μ、ν的系统性误差应用几个统计量进行了描述,对一般天气过程,风场误差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波动;前后时间风场预报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整个场强度都有误差。最后应用四种不同的客观订正方案对其订正、地转风与预报风之平均的动力订正方案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是根据数值预报的输出结果,应用统计的工具制做局地气象要素预报的一种较客观、定量的预报方法,它将在基层台站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的模式输出统计预报中统计工具普遍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由于回归分析特别是逐步回归的计算量大,对于缺少一定计算条件的台站是难以实现的。因而,计算简单的事件概率回归  相似文献   

16.
胡志新 《山西气象》2011,(3):16-18,22
本文依据国家指导预报产品,山西省MOS预报以及MM5数值预报产品,对山西省的温度预报进行集成,通过3种客观预报方法的前期准确率对比,建立数学模型,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客观预报方法。系统对3种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集成,建立了一个统一的预报指导产品分析、对比平台,为省台预报员提供一种客观的温度预报参考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用不确定度指数实时评价模式预报场业务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入不确定度概念,结合“马赛克化”方法,定义不确定度指数和不稳定度指数,开发了实时业务系统,对ECMWF、JMA和T213的数值预报场进行了实时的性能评价;通过一段时间的资料统计,对3个模式的总体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为实时评价数值预报产品的性能提供一种客观依据,为预报员在日常预报工作中对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的了解和科学选用数值预报产品提供科学定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几种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的预报效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玉强 《气象》2004,30(10):30-32
目前应用于我国各个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的预报方法主要有三种 :数值模式预报、统计预报和综合经验预报。这几种预报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势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应用以上方法对天津市市区进行空气质量业务预报 ,通过实测资料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给出这几种方法在天津市区空气质量预报中的预报效果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由于数值预报模式的不断更新,老的颈报方程或预报模式被中断使用,致使不少台站停止了数值预报的客观释用,影响了部分预报员制作客观释用方法的积极性。对此我们必须建立适应数值模式变化的统计模型,研究数值预报释用技术,以推动数值预报释用工作。因为数值预报释用是业务天气预报客观化、定量化,进而提高预报准确率的必由之路。传统的mos方法需要至少2年左右的预报量作为统计样本,但现代数值预报发展很快,模式版本的更新是经常的,不可能在每次更新后都专门为mos重算2年的逐日的数值预报,因此必须建立能适应数值模式变化的统计模型…  相似文献   

20.
董晓敏 《气象学报》1987,45(1):111-116
随着数值预报投入气象业务后,给省一级以下的气象台站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如何结合实际预报经验,去正确使用(和加工)数值预报产品(包括中间计算结果),来解决当地天气现象(要素)的客观、定量(自动化)预报。 针对梅汛季节江苏省短期降水场,我们试用天气、动力、统计相结合的方案来讨论所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