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有关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成 《甘肃地质》1999,8(1):78-85
就目前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有关概念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河西走廊南北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开采资源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西端地下水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 1995年度《河西走廊西端水文地质工作空白区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结合毗邻空白区的以往资料及红外遥感图片解释成果资料 ,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和水均衡法 ,对河西走廊西端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概算。概算出河西走廊西端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12 14 3 83万m3/a ,其中山地 2 4 4 4 94万m3/a ,走廊平原 (盆地 ) 9698 89万m3/a(已扣除重复量 )。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7,(3)
民勤盆地位于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的下游,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该区域由于地下水大规模的开采,造成了水质恶化、植被退化、沙漠入侵等一系列的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为准确评价民勤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采用相对完整的地下水综合潜力评价方法,对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P为1.16,潜力系数为1.18,地下水综合潜力模数为0.31,从综合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来看,地下水潜力一般,地下水开发利用处于临界值,地下水开发利用在保证当地国民经济规划用水中已处于极限状态。为今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保证民勤盆地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4.
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研究地下水资源赋存规律,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潜力评价,对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莱州市平里店—驿道地区所在的1∶5万平里店图幅区域作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工作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各水文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包含11个计算组、2个计算亚组),通过资料统计法和开采量调查统计法统计了各计算分区一个水文年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计算并选用合适的水文地质参数,运用水均衡法计算出区内降水入渗补给量、河流渗漏补给量、灌溉回渗补给量、侧向径流量及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对各计算分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作出分析评价。研究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3915. 675×104 m 3/a,王河水文地质区松散岩类孔隙水涌水量>500m3/d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其余各计算分区、组及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一般。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述河南省三义寨引黄灌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该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计算和评价,重点介绍了地下水位动态均衡法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为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前缺水区找水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近20年来在河西走廊从事水文地质工作所掌握的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山地与平原的接触关系归纳为3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具有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存在于山体与走廊平原之间的“叠瓦状”大型逆冲隐伏断裂带及其所派生的山麓中新生界皱褶,阻止了山区基岩裂隙水与走廊平原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之间的水力联系,使山林与走廊平原衔接地带地下水位突变,产生100~200m或更深的“地下跌水”,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历年来在这一缺水区的地下水勘察变得尤为慎重,正确找水方向在于根据山体与平原的接触关系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地下水(泉水)资源。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地下水及其环境评价模型体系为支撑的、基于GIS的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系统(HSIS),由空间数据管理、应用模型管理、空间分析、数据转换、空间数据查询与检索、系统管理6大模块组成。应用于河西走廊地下水及环境评价,实现了对地下水及其环境信息的动态管理,得到了区域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及分布规律。计算、分析了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潜力与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集成,实现了计算过程的自动化、计算结果的可视化。利用HSIS提供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黑河流域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黑河中、上游环境质量较好,下游额济纳盆地环境质量较差,基本反映了区内地质生态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双塔灌区地下水均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邦炜 《地下水》2007,29(2):34-35,134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确保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河西走廊双塔灌区水资源总量均衡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为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珲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计算出珲春地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资源量、珲春市河谷盆地地下水天然水资源量和珲春市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水资源量计算。对珲春地区地下水水资源量和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今后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伟  董慧 《地下水》2004,26(1):23-25,29
本文应用水文地质学理论,分析了新疆地下水的分布、形成规律及特点,运用水资源系统理论,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新疆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基点,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管理应遵守的原则,对地表水、地下水要统一评价、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要重视前期工作,加强基础研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贵州松桃县鸡爪沟背斜区域水文地质背景及富水性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构造富水结构、因素及条件,从而建立了通过初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水文地质物探解译、水文地质钻探开发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为区内缺水地区提供饮水水源。对省内其他相似构造岩溶地区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闫成云 《甘肃地质》2006,15(2):81-84
地下水潜力评价是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浅析了全国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的地下水潜力的概念和方法,以水文地质盆地为地下水系统单元,对疏勒河流域中下游三大盆地———玉门踏实、安西敦煌和花海盆地地下水潜力进行了评价,分别分析了3个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利用潜力的方向,并计算各潜力大小、潜力系数级别、潜力模数大小,为疏勒河流域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调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济宁地区北部赋存有较丰富的岩溶地下水,目前已纳入当地开发利用规划。为防止过量开采引发不良环境地质问题,对该岩溶系统的资源潜力进行了科学评价。在查明济宁地区北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水量均衡法与数值模拟法对该区岩溶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地下水资源潜力模数,该区岩溶地下水资源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营毛沱水源地位于河西走廊北部干旱缺水的马鬃山区西段。根据前人资料利用水文地质测绘与地球物探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在本区寻求到了可供开发利用的构造带裂隙水,运用映射法在隔水边界(构造带)附近,根据拟开采量的不同对水源地在开采过程中的水位降深进行了预报,为水源地的运营提供了依据;成功建立了不小于45万m3/a的集中供水水源地,为河西走廊北部山区少部分锰铁矿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对以后在河西走廊北部干旱区寻找水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选择合理的水文地质参数.对松嫩平原西部进行地下水资源计算并对供需平衡进行评价。采用补给渗入法计算大气降水补给;用断面法计算侧向迳流补给;松散岩类孔隙水采用均衡法计算;基岩裂隙水采用经验系数法及统计法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便合理开发利用及统一管理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3)
本文选取新疆托克逊县麻黄草种植基地水源地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水均衡法计算该供水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结果表明:通过对地下水资源均衡计算,均衡区地下水补给量为2 572×10~4m~3/a,排泄量为2 510×10~4m~3/a;均衡差绝对值为62×10~4m~3/a,相对均衡差2.4%,符合均衡计算要求;此外,应用可开采系数法计算了该水源地的地下水储存量为和可开采量,计算结果分别为386×104m3。通过对该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分析,为该基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7.
福建平潭岛芦洋埔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了目前平潭岛的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阐述了平潭岛芦洋埔平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资源贮存、水质等特征及其富集规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初步计算,对其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可作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水动力场研究方法——"流场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的正确与否是地下水资源评价计算的关键,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水动力场研究方法——“流场分析法”是以地下水动力学和水均衡原理为基础,通过对水头函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判断出地下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据此,科学概化出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为地下水资源的正确评价计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甘肃省地质学会共同召开的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10月底在甘肃武威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地质、水利、农业、城建、冶金、石油等系统有关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的代表共计107人。会议收到论文51篇,包括区域水文地质15篇,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参数计算22篇,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技术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将直接影响着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而资源评价结果是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基本依据,其可靠性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以某水源地为例,在简要阐述该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