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浙江平阳矾矿之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叶左之先生为纪念丁在君先生专刊而作,其目的在叙述在君先生负责任为工作而努力之热心,故文中除评述研究经过外,仅及於矿量之测定,及成分之分析,至於其他层构造及生成原因等则另有专文发表。左之先生以其丰富之学织经验,及精细之工作态度,完成礬矿之研究,奠定开发资源之基础,使後学者逐得是所遵循。  相似文献   

2.
马以思 《地质论评》1944,9(Z3):287-290
绪言下面描述之材料,系盛莘夫先生1938年於桐梓之下三叠纪中所采集,存於中央地质调查所标本室内者。此文之作:承许德佑先生之指导,作者应向彼衷诚感谢,  相似文献   

3.
朱森先生传     
李春昱 《地质论评》1942,7(6):239-246
朱森先生字子元,于民国纪元前十年(一九○二)一月十五日,即光绪辛丑十二月初六日,生於湖南郴县之瑶林,弟兄四人,先生行二。幼年聪慧,惟亦无大异於常人,而坚毅笃行,则为常人所不及。先生学业之成,实基於是,而先生天年不永  相似文献   

4.
翁文灏 《地质论评》1941,6(Z1):181-192
丁文江先生字在君,一八八七年生於江苏泰兴县之黄桥镇,先生自幼聪慧,十三岁参加科试,即名列前茅,所作试卷,畅论汉武帝开拓西南之功业,对西南所发生之特殊兴趣,似已预示其未来工作之重心,盖其最重要之地质工作,均系集中于滇黔及邻近诸省也。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24日,是许德佑、陈康、马以思先生贵州遇难42周年。我们今天悼念先生,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先生之志,更好的完成先生未尽之事业。 42年前,先生们在食无荤腥,行无车马,土匪如毛的环境下,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置生死于度外,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踏遍了千山万水,多次来到贵州,对贵州的三叠纪地层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我们今天的研究工作,开劈了捷径。  相似文献   

6.
<正>涂光炽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和矿床学家,他毕生为我国的地学发展、矿业开发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仅就先生的治学精神谈一点体会,以表示对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7.
李學清 《地质论评》1936,1(3):237-240
地質論評爲紀念丁在君先生發行專刋,崇德報功,禮也。丁先生之才德學問,中外報章,騰布已廣,毋煩贅辭。茲所寫者,僅就作者個人之所受知於先生,及先生曾爲國立中央大學地質學系所擘畫者,追述一二,藉作紀念而已。前清宣統三年,余肄業於上海南洋中學,其時丁先生甫自歐  相似文献   

8.
论广西第四纪冰流遗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骕 《地质论评》1945,10(Z1):55-58
迩来冰川遗迹,时有发现,但因此种现象在我国尚属稀见,不免有见仁见智之岐,近读论评九卷三四合期孙殿卿、徐煜坚二先生所著广西第四纪冰川遗迹之文後,以文中资料格於印刷,未能应有尽有,自不无疑窦之处。骕未亲历其境所疑容有未当,但仍述出之者,在求二先生便事实更为明晰,俾同好由  相似文献   

9.
地質圖符號着色及花紋之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炳章 《地质论评》1937,2(1):55-66
讀地質論評第一卷第四期,見黄汲清先生著有“中國地質圖着色及符號問題”一文,南延宗先生著有“地質圖上火成岩花紋用法之商討”一文,知二先生意在謀畫此後中國地質圖上所有着色,符號及花紋之統一,冀免法出多門而减閱者煩苦,良謀碩畫  相似文献   

10.
自丁在君先生不幸謝世,全國人士,同聲哀悼,獨立評論及本刋已先後爲之發行紀念專號,本會西文會誌第十五卷第一期亦已刋印丁氏遺像及紀念文字。但丁先生爲我國地質界之先輩,中  相似文献   

11.
此文为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王、林二先生所作,刊载于美国科学杂志之中。我国之温泉虽多,然曾经如此之详细分析与研究者尚属创见,爰将其内容译述于此。  相似文献   

12.
《地质论评》1942,7(6):371-380
时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地点国立中央大学七七大礼堂会场布置会场四壁,满县各机关团体及朱子元先生生前友好及学生之挽词帐幔等,直连至大门以外,门上横挂朱子元先生追悼会  相似文献   

13.
本會設立丁在君先生紀念基金,前經理事會議決原則三條,(見地質論評第一期頁八七及八八)。後接胡適之先生來函謂:丁夫人已取得保險費全部,第二條辦法並無必要,且恐獎學之數過於微薄,爲實行獎勵研究,以永紀念起見,以所有利息儘數撥  相似文献   

14.
陈康先生传     
李星学 《地质论评》1944,9(Z3):305-310
陈康先生,亦名永康,字劻之,广东番禺人,生於民国五年(纪元一九一六年)九月十三日。父湛威公,母郭太夫人,均年逾六旬;先生居长,有弟三妹二,现居香港。  相似文献   

15.
章鸿钊 《地质论评》1947,12(5):469-484
笔者许久没有参加学术商讨之机会,而在地质学界同人也似甚少发表有关商讨之文字,实不无寂寞之感。最近黄汲清先生发表‘对于所谓震旦运动一文’(地质论评十二卷一二合期)  相似文献   

16.
朱庭祜 《地质论评》1949,14(Z2):101-104
叶良辅先生字左之浙江杭州人。一八九四年八月一日生。在杭州盐务小学毕业后,就考进了上海南洋中学。他最喜欢数、理、化等学科,这就奠定了终身从事地质学研究的基础。丁文江先生当时任南洋  相似文献   

17.
《高校地质学报》2006,12(2):248-248
2007年3月15日是徐克勤院士诞辰100周年。徐克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为了彰显徐克勤先生的学术成就,表达对徐克勤先生的缅怀之情,根据国内外地学界同仁以及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师生、校友的要求和建议,拟定于2007年3月15日至17日在南京大学举行徐克勤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目前计划进行的主要纪念活动包括。  相似文献   

18.
尹赞勋先生 1 90 2年 2月 2 3日生于河北省平乡县大时村 ,今年是他诞辰 1 0 0周年纪念。先生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的志留系 ,著有“志留纪之中国”等文 ,奠定了中国志留系研究之基础 ,故中国地质界有“尹志留黄二叠”之口碑。他毕生致力于我国地层学规范的研究 ,领导编篡了“中国区域地层表”、“中国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中国地层典·石炭系”等 ,使我国地层研究得以与国际地层规范统一和接轨。先生最早把板块构造学说引入国内 ,深信“板块学说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它把辩证法带进了地质构造学 ,使地球变活了” ,影响至广至远。本刊今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句古话“如其人”,今天我们怀念侯德封先生其人则是对他科学思想之作一反思。  相似文献   

20.
徐瑞麟 《地质论评》1937,2(4):361-376
著者於廣東北江地貿之探討,始於民國十七年冬,舆朱庭祜先生旅行曲江樂昌乳源三屬,凡一月有餘。十八年春復舆王樹藩先生测勘曲江田螺冲(?)石壩一帶煤田。关於調查之結果,後者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