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木构架房屋柱脚相对基石发生错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认为错动是与地面运动特征、柱脚和基石间的摩擦力及结构动力特性有关,不能单一的反映地面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最后讨论了柱脚错动方向与地面运动方向的关系及柱脚的连结方法。  相似文献   

2.
2013年9月24日巴基斯坦中南部发生Mw7.7地震,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阿瓦兰县北部69 km处,发震断层为走滑断层机制,极震区烈度达到Ⅸ度以上.我们计算了巴基斯坦地震的视应力、应力降等震源参数,明确该地震为断层动态摩擦过程中的应力上调模式;进一步选取发震断层面上滑动位移的反演结果,构建有限断层模型,对近断层区域的强地面运动进行估算,并基于强地面运动模拟结果给出震区的烈度分布图.结果显示,模拟的巴基斯坦地震烈度图极震区烈度达到Ⅸ度,Ⅶ度烈度影响范围与美国地质调查局震后给出的震动图(ShakeMap)较为一致.强烈地震发生后,基于强地面运动模拟计算给出的烈度分布情况具备较好的合理性,对震区给出及时的震情判定和开展相应的救灾工作具有较高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3.
2013年4月20日在我国四川省发生了芦山MS7.0地震,地震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其中最严重的破坏发生在震中附近的芦山、宝兴等地区.根据地震发生的快速反演结果,及发震断层面上滑动位移的分布情况,构建有限断层模型,对近断层区域的强地面运动进行初步计算,并基于强地面运动的模拟结果给出震区烈度分布的初步估计.模拟结果显示:模拟烈度图显示极震区的烈度在IX级左右,VI级烈度影响范围大致为16000 km2,该结果与中国地震局于4月27日给出的震区实测烈度图一致程度较高.强烈地震发生后,基于近断层强地面运动模拟计算的结果,可以给出相对合理的地震烈度分布情况估计,对震区震情判定及救灾工作具备较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发震构造和发震机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分析地质构造背景和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震区断裂构造、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极震区展布方向、余震空间分布、地震裂缝和地面运动方向的综合研究,确定了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探讨了形成该次地震的构造力学机制问题,认为该次地震是在局部构造应力直接作用下导致窑街—周家台隐伏断裂重新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沪定台应变仪变化与道孚地震的相关性,认为应变仪在道孚震前有半年左右趋势异常,临震前有测数突跳,在孕震过程中有应变速率异常和主应力方向的改变。通过对震区一些其它前兆资料的对比分析,作者认为,泸定台应变仪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孚6.9级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外围的应力应变状态。  相似文献   

6.
GPS测得的汶川大地震同震位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最惨重的大地震,是发生在地震前后GPS观测资料最多,震中在连续观测网中部及非连续观测站相当密集的地区.许多GPS连续观测站测得汶川地震同震位移.同震位移具有突变性和时间上的同步性以及变化幅度的显著性,是最确凿的与地震直接相关的地壳运动现象.震区外GPS连续观测站位移时间序列表明,此次大地震同震水平位移范围大,远离震中的许多地区观测到同震水平位移,与震前位移对比表现为弹性回跳.GPS连续观测站震前水平位移和同震水平位移过程揭示了此次地震震前大范围有显著变化的观测站水平位移与地震孕育过程的联系.但华北及邻近地区无明显同震水平位移.震中区外均未观测到明显的同震垂直位移.震区GPS站观测到的同震位移则主要为永久形变,不仅有大幅度的水平位移,也有幅度相对较小的垂直位移.本文研究了汶川地震同震位移的特点与机制,并由此进一步讨论此次大地震的成因、前兆地壳运动特征及其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高角度铲形逆冲断层,伴随这种类型地震的远近场强地面运动在中国是第1次被记录到。综合汶川地震发震构造、破裂过程和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的资料,探讨高角度铲形逆冲断裂作用与强地面运动的关系。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内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明显大于断裂带外的台站,前者可达后者的2倍多。同时,该地震强地面运动具有很大的垂直分量,近断层垂直分量大于水平分量。结合远场资料,发现龙门山断裂带上盘峰值加速度垂直分量总体上大于下盘,上盘垂直分量的衰减比下盘慢。不考虑远场的高值异常,水平分量似乎也存在上盘效应,但目前无证据表明这些异常应该被剔除。另外,远场地面运动特征显示,相对于反方向,沿同震断层扩展方向(NNE)的峰值加速度水平分量衰减较慢,垂直分量的这种方向效应不明显。考虑到汶川地震破裂浅、断面陡和以垂直形变为主这3个显著的同震构造特性,近场和远场地面运动记录反映出位错类型和台站的实际断层距的控制作用。正因为汶川地震高角度铲形逆冲断裂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地面运动与普通逆断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的同震效应在某些分量上相同,其他分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由同震形变理论计算地震烈度分布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晁军  李卫东  李大辉  林捷  侯燕燕  张爱武  陈会忠 《地震》2011,31(1):98-100,102,106
本文以海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为例,介绍了同震位移烈度方法,即在已知地震三要素、断层走向、倾向和滑动方向的情况下,可通过计算绝对同震位移来确定地震烈度分布. 研究表明,由绝对同震位移计算的地震烈度分布与实际地震烈度有很好的一致性,特别是在极震区其对应效果更好. 尽管这种计算结果有时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但这对...  相似文献   

9.
从寻乌5.5级地震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宏观震害考察结果。结合近场强地面运动观测中几次较大地震的加速度峰值。分析宏观烈度分布特征。认为烈度分布特征除了受构造控制外,还与地形,地基土质条件有关,极震区长轴方向显示鸡笼嶂-寻乌-八尺北西向断裂是寻乌地震的主要发震断层,发震构造受控于华南块体构造应力场,发震区处于北北东向河源-邵武断裂中段和东西向断裂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10.
在讨论地震地质背景基础上,综合分析了震区的深部构造、地表活动断裂、地面形变、极震区展布方向、震害、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等发震构造标志,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发震机制。初步认为北北西向罗明坝-太平断裂和北东向飞陵-丙麻断裂是2001年施甸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二者具有共回轭构造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7.8级地震,广大孕震区内震前三年多时间地震波振幅比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地震前二—三年期间在震中区出现振幅比的相对高值区,而其外围则出现相对的低值区。随着孕震态势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地震波振幅比,其高值区逐渐缩小,低值区逐渐加大,即高值区和低值区都是自孕震区外围向震中区收缩移动,形成有规律的空间变化图象。本文用孕震区形成地壳波浪状形变的模型,解释地震波振幅比移动变化图象的成因。孕震期间,由于地壳波浪状形变的性质,导致孕震地壳受力状态各异,形成广大的非均匀介质区。从一般非均匀、各向同性的弹性体内位移的运动方程出发,划分出受扰介质和非受扰介质。按着相应的波动方程,解出“原生波”和“散射波”的位移,给地震波振幅比异常以物理上的解释。本文同时讨论地震波振幅比异常对地震予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强震震前(preseismic)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对于地震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观测资料的限制,目前对强震前孕震区力学状态及其演化过程的认识还非常有限.2011年日本东北9.0特大地震(Tohoku-Oki)发生在GPS观测台站最为密集的地区,为研究特大地震震间(interseismic)与震前的变形状态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文中将利用日本东北大地震之前连续的GPS观测资料,分别计算震间与震前的速度场与变形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日本东北地区(Tohoku)震前的应变状态与震间的有很大的不同,震间的变形主要受到太平洋板块向日本海沟北西西向的俯冲挤压作用所控制,其主压应变以近东西向压缩为主,日本东北地区的运动方向与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大体一致.但是,临近地震前(震前)日本东北地区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很大变化,震前30天的连续GPS观测结果显示,速度场的优势方向经常变换,间歇性地出现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相反的情况.这意味着震前孕震区的力学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变化可能与震前破裂成核或慢滑移及慢地震等过程有关,这些过程将加速或促进大地震的发生,从而为大地震的发生准备了力学条件.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这些现象都是可以通过直接观测能够发现的大地震之前的异常现象.由此可见,加密GPS站点进行连续观测,寻找震前变形异常区以及探索异常的物理机制对于地震预测预报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形变测量资料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龙陵地震的垂直形变特征。龙陵地震之前,震区存在一个隆起过程,符合肖尔茨等人提出的扩容模式。通过一段水准测量资料反映出来的震时形变特征,显示了北北西向镇安断裂是这一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之一。文章通过震区地壳垂直形变的研究,引出并讨论了震区垂直力的存在及其物理依据,同时讨论了龙陵地震的某些临震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选择适合山东实际的地壳速度模型建立了山东地区虚拟台站格林函数库。利用菏泽5.9级地震的震源参数,在已知地震三要素和断层走向、倾角和滑动角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了震区周围的地表同震位移,通过同震位移和烈度的经验对应关系快速得到了发震区周围的烈度分布结果。验证表明同震位移烈度与宏观烈度对应较好,这对山东地区中强地震预警、震后快速灾害评估和应急救援都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强震数据获取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面永久位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汶川地震中得到的靠近映秀—北川主断裂的64个强震台站的三分量记录数据, 对加速度记录进行基线校正的基础上获取近断层地面运动的永久形变位移, 并将由强震记录获取到的地面位移结果与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汶川MS8.0地震的近断层地面运动的位移特征. 结果表明: ① 在靠近映秀—北川主断层的上盘和下盘, 东西相向的地面运动非常剧烈. 下盘的51SFB, 51MZQ和51JYH台东西向位移均为负(即地面运动向西), 其中51SFB台位移量最大, 达到1.49 m; 上盘的51WCW台位移向东, 位移量为1.26 m. ② 地面运动的位移分布主要表现为以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为核心的相向运动, 东西方向上的永久位移要大于南北方向. 从断层机制上来讲, 断层的错动以逆冲运动为主(即逆冲位移要大于走滑分量的位移), 这与震源机制反演及地质考察的结果一致. ③ 大的地面永久位移集中分布在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中心的狭长范围内, 离开发震断裂地面位移的衰减很快. 相比而言, 在发震断层的下盘一侧(即四川盆地)的地面位移的衰减比上盘一侧明显要快.   相似文献   

16.
利用强震数据获取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面永久位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汶川地震中得到的靠近映秀-北川主断裂的64个强震台站的三分量记录数据,对加速度记录进行基线校正的基础上获取近断层地面运动的永久形变位移,并将由强震记录获取到的地面位移结果与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汶川Ms8.0地震的近断层地面运动的位移特征.结果表明:①在靠近映秀-北川主断层的上盘和下盘,东西相向的地面运动非常剧烈.下盘的51SFB,51MZQ和51JYH台东西向位移均为负(即地面运动向西),其中51SFB台位移量最大,达到1.49m;上盘的51WCW台位移向东,位移量为1.26 m.②地面运动的位移分布主要表现为以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为核心的相向运动,东西方向上的永久位移要大于南北方向.从断层机制上来讲,断层的错动以逆冲运动为主(即逆冲位移要大于走滑分量的位移),这与震源机制反演及地质考察的结果一致.③大的地面永久位移集中分布在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中心的狭长范围内,离开发震断裂地面位移的衰减很快.相比而言,在发震断层的下盘一侧(即四川盆地)的地面位移的衰减比上盘一侧明显要快.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苍山5.2级地震为例,探讨了同震位移烈度方法在山东地区地震预警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同震位移烈度在预警中的自动化产出。同震位移烈度方法在强震后可以快速地得到极震区的烈度分布,能够满足地震预警的要求,但首先要建立研究区域的格林函数和断层参数的数据库,震后根据地震预警中快速定位的结果按距离最小原则调用数据库中震源附近网格点的格林函数和断层信息,生成断层模型,后台计算同震位移的分布,再通过同震位移和烈度的经验对应关系快速自动化产出发震区周围的烈度分布结果,这对强地震预警、震后快速灾害评估和应急救援都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79年,我们对1924年7月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上的两次7 1/4级地震进行了初步考察,依据调查访问的资料圈定了这两次地震综合等震线图。1985年和1986年,我们再次深入极震区对这两次大震进行了调查访问,收集到丰富的实际震害资料。  相似文献   

19.
1654年甘肃天水南8级地震补充考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简要回顾了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的研究历史,结合原有史料和新补充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核定了各破坏点的地震烈度,进而改绘了地震等震线图,其长轴方向为NE向。此次地震除造成大范围的城垣毁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之外,滑坡、山崩和堰塞湖等地震地质灾害也非常严重。其极震区位于礼县以东的西汉水河谷永兴镇—罗家堡—天水镇一带。该区发育了全新世活动的礼县—罗家堡断裂,其性质为左旋走滑兼正断。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该断裂沿礼县—盐关—罗家堡一带保存了地震陡坎、纹沟左旋和地震沟槽等地震地表破裂带形迹,其地理位置与历史资料考证所确定的极震区范围一致,印证了二者结论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东北地区已发生的37次破坏性地震勾绘的13次等烈度线图中,发现极震区长轴方向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北东和北西西两个方位上。联系本区发生的浅源破坏性地震,这种方向性与其发震构造方向具有一致性。这在地震中长期预报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