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球的最外层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运动板块构成,这些板块的运动触发了地震,引发了火山,形成了山脉。长期以来,地质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板块运动和漂移背后的机制及特征。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地震波的分析,在太平洋板块内部发现了一个过渡带,相关成果发表在2014年2月27日出版的《Science》上。  相似文献   

2.
美国《地震情报通报》杂志1978年1~2月第10卷第1期登载了美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实验室主任艾伦(Clarence K.Allen)的题为《第四纪地质——估计地震活动性的基本线索》的文章,这是他在该院地质和行星科学学部的一个报告稿件。作者在文中说:地质资料,特别是晚期的第四纪的地质资料是一种估计地震活动性及其有关的地震危险程度非常有价值的手段。这仅仅是因为,只要地质学家研究一下最近的地质时代,就能克服  相似文献   

3.
正孙枢院士,1933年生,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太平洋科学协会终身会员、伦敦地质学会荣誉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聘任顾问组成员、《中国科学》副主编、《地质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Asian  相似文献   

4.
许多地质学家相信,他们不久就可以预报地震。中国早就拥有一个地震警报系统,该系统把用先进技术精选的地震资料和动物异常,井水物理特性的变化结合起来。美国国会可以把用于地震预报及有关研究的联邦经费增加一倍,这对加州居民来说是令人高兴的消息。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简称《系列图》),是根据地质矿产部“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设立的一项重要科研项目。1989年8月15日,由地质矿产部科技司主持,该项目通过了鉴定。鉴定委员会成员中有著名地质学家和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汲清、傅承义、程裕琪、叶连俊、孙  相似文献   

6.
贾飞龙 《地球》2012,(10):40-47
在全国地质资料馆的一号库房,于瑞洋副处长小心翼翼地把一本边沿略有破损的黄色小册子展现到《地球》记者面前。这本编号为328的小册子,封面上用毛笔提写着"沙河煤田东北部报告"几个简单清晰的小楷,而它的作者正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于瑞洋告诉记者,这正是全国地质资料馆收藏的李四光先生珍贵的地质资料手稿。全国地质资料馆不仅收藏着1921~1949年间,我国地质工作草创或初创时期,老一辈地质学家诸如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王烈、叶良辅、谢家荣、李四光、冯景兰、  相似文献   

7.
正俄罗斯基辛教授所著,张炜、占巴扎布翻译,张肇诚校编的《地壳中的流体:地球物理学和构造地质学问题》一书中译本于2014年5月由地震出版社在北京出版。该书的俄文版,于2009年在俄罗斯莫斯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著者基辛(КиссинИГ,英文名Kissin I G)是俄罗斯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教授、资深研究员、著名的地震水文地质学家,国际知名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就从  相似文献   

8.
2018年2月11日,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孙枢院士因病去世.孙枢院士为推动我国地质学研究和科技期刊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学术遗产.今年7月23日是孙枢院士诞辰85周年纪念日.为深切表达我们的缅怀之情,追忆他充满人格魅力的科学人生,继承和发扬他的学术思想,本刊特约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原主任陈颙院士、《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主编郑永飞院士、《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会秘书长彭斌编审联合撰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5月4日,Nature Geo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双俯冲系统使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速度加快》(Anomalously fast convergence of India and Eurasia caused by double subduction)的文章,指出地幔中的双重俯冲作用导致一个构造板块向另一个板块之下俯冲,拖动着印度向北迁移,板块下沉的同时拉动与其连接的大陆。地质学家推  相似文献   

10.
狩野谦一和村田明广厶合著的《构造地质学》正像在后记中写到的那样,它是“野外构造地质学家们研究构造地质学基础”的总结。出版虽然仅半年,但已成为周围许多地质学家爱不释手的一本书。这也许因为它是人们期待已久的用日语写成的构造地质学教科书的缘故吧。说到地质学,总会有集岩石学、矿物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等领域相当宽的综合性学科的感觉,其中,与地震学最接近的领域或许就是该书标题的构造地质学了。特别是近来,地震地质学、古地震学的提法深受人们的青睐,因此它们也作为了构造地质学的主要基础。该书由11章构成:第1章,…  相似文献   

11.
美《科学新闻》1978年第114卷24期404页刊载了题为《精确地预测到了墨西哥一次大地震,但却被忽视了》的报道,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多学科探讨地震预报》专辑作为《地震预报研究论丛》的第二卷(作为第一卷的《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地空技术》专辑已在本刊1980年第8期〈总第20期〉封三上作了简介),是1980年3月31日至4月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北安纳托利亚断层带地震预报研究国际讨论会”的论文集,由著名地质学家和地震学家伊西卡拉(A.MeteIsikara),福格尔(A.Vogel)和索伊萨尔(Hüseyin Soysal)联合主编,并由韦格(Vieweg)出版社1980年出版。全集约为700页,附有许多插图,价格约90美元。现根据该出版社对该书的宣传材料编译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美《科学》杂志1979年第206卷4415期报道栏刊登一篇署名文章,题为《埃拉特海湾:大陆分离的转换断层》,认为埃拉特海湾是新近形成的阿拉伯与西奈之间的板块边界,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民国期间的《嘉陵江日报》对1933年发生在四川省茂县叠溪的地震进行过系列报道,其中根据地质学家常隆庆先生的信函对于该地震考察情况的报道尤为详尽。过去,这些资料从未被地震历史资料的文献收录,鲜为地震工作者所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整理转载这6000余字的资料,并作了注释和说明,相信能够为今后的地震史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学》杂志第206卷2期刊登了克尔(Richard A.kerr)撰写的题为《地震预报的前景暗淡》的文章,指出,有些地震可能极难或不可能予以预报。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地震情报通报》1980年第12卷5期刊登题为《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地震教育学院》的署名文章,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地震情报通报》1979年第11卷3期刊载了美国地质调查局斯波尔(Henry Spall)撰写的他对米莱蒂(Denis Mileti)的访问记《地震预报的社会问题》。米莱蒂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是专门研究地震预报对社会经济影响问题的社会学家。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8.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80年12月1日刊登一篇题为《地震:是更加强烈而不是更加频繁》的署名文章,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美《地质时代》1980年4月号刊载题为《集中注意圣安德烈斯》的消息,报道美最近对圣安德烈斯断层的研究进展及社会科学家对地震预报的关心等情况。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20.
美《科学新闻》1979年4月第115卷17期刊载了题为《国际上对地震预报的看法》的报道,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