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福建省高盖山隧道区线性构造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分形特征研究。应用GIS和RS技术对该区的SPOT遥感影像进行线性构造信息的提取,利用线性构造分布图,使用盒计维数法计算该区线性构造的分维值。结果表明,高盖山隧道区线性构造具有分形特征,根据岩体工程质量标准,研究区应属"好"的级别,对于铁路隧道的建设较为有利。分形理论为线性构造的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的技术手段,并可为相关工程地质评价提供一个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RS与分形的下庄矿田线性构造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和RS技术,对遥感影像上所提取出来的线性构造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空间展布特征与铀矿富集关系的研究,并且简要阐述线性构造遥感影像机理和断裂构造信息的解译与提取。通过研究表明,下庄矿田断裂构造在0.3125—5km尺度范围内具有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相关系数均超过0.98,并且在该尺度范围内断裂构造空间展布出现两个分形关系,在0.3125—1km尺度范围内分数维D1=1.0693,在1.25—4km尺度范围内D2=1.7469。这进一步表明该区断裂构造具有多重分形分布特征。其断裂构造展布在0.3125—1km小尺度范围内较小的分维值D1表明该区还有进一步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内蒙古东乌旗Pb-Zn-Ag多金属成矿区的找矿远景,在对Landsat7 ETM+数据进行几何纠正、大气校正和去干扰等预处理的基础上,对多波段假彩色合成图像做滤波处理以增强区域构造信息、进行线性构造解译;运用分形几何学原理和计盒维数法求取线性构造分维值,得到线性构造的统计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阈值分割法对图像进行铁染、羟基蚀变信息提取;最后根据区内线性构造、遥感蚀变信息、岩体分布特征、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和已知矿床(点)分布资料综合分析,圈定出3个级别的7个找矿预测区,再次证实了基于遥感图像的线性构造和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可以作为找矿预测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沙特阿拉伯吉达东北部地区位于非洲—阿拉伯成矿区,矿产丰富,地质构造情况复杂,岩浆热液活动明显,多金属成矿作用极为发育,成矿潜力巨大。为进一步寻找该地区多金属矿床的成矿部位,圈定找矿远景区,利用Landsat8影像对该区进行线性-环形构造解译,运用"主成分分析-最优密度分割"方法提取铁化等矿化蚀变遥感异常信息;综合分析区内7个铁化蚀变区遥感影像的地质特征并筛选有利于成矿的线性-环形构造,基于上述特征对沙特吉达东北部地区成矿有利部位进行预测,圈定出3个找矿远景区;最后通过高分二号(GF-2)和Google Earth等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所圈定的找矿远景区进行了验证,进一步证明岩浆侵入的环形构造区及断裂交汇处是该区成矿的有利场所。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进一步找矿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光谱假彩色合成遥感影像已经广泛应用于线性构造解译,受构造应力场制约,区域构造均具有显著的定向性,当卫星影像拍摄时光照方向与区域线性构造方向不能匹配时,构造特征常常不能很好显示,从而影响解译效果。文章提出一种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模拟特定方向光照模型增强多光谱影像的新方法,用垂直于解译目标的最佳光照模型替代原光照模型以增强区域构造线性特征,同一地区对不同方向的构造解译采用了不同方向的光照模型,有效提高了线性构造信息的可解译程度。以四川盆地西侧的龙门山以南地区为例,进行了断裂构造的遥感解译,对该区地震研究和油气勘探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龙门山南段为研究区,基于ETM和DEM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显示断裂相关地层、水系信息差异,定向滤波分析断裂位置及活动性。通过山体阴影分析、坡度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地势及地表坡度变化强烈的地区是断裂构造较发育或活动的区域,为活动构造的解译提供依据。初步建立研究区活动构造解译标志,对区内的线性构造进行解译,分析研究区主要活动构造分布特征和地质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斑岩型铜矿资源潜力评价中,斑岩体是圈定铜矿最小找矿预测区的重要依据。研究表明,遥感图像上的许多环形影像与岩浆活动(包括斑岩体)有关。为了快速进行斑岩型铜矿成矿预测,利用遥感技术在西藏玉龙—马拉松多斑岩型铜矿周边地区开展了找矿预测。首先建立了环形构造的遥感解译标志;然后开展了环形构造的解译工作,研究了该区环形构造的展布特征;最后总结了由环形构造推断斑岩体的标志。结果表明,遥感解译的环形构造为该区斑岩型铜矿最小找矿预测区的圈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ASTER-GDEM的贵州及其邻区地貌面提取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级地貌面是贵州及其邻区重要的地貌特征,深入研究其特征有助于了解该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历史.为了研究该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历史,基于ArcGIS及ERDAs软件平台,利用ASTER-GDEM数据对该区坡度等地貌参数进行了提取.通过统计,进一步提取出了区内的地貌面,首次提取出了该区层状地貌的准确数值特征,并结合野外...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进多重分形思想在遥感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以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为实验区,通过分析该区的成矿特点与遥感影像特征,构建分形维数谱,并将其与图像光谱特征相结合进行岩性分类与含黄铁矿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在现有矿点统计资料与专家经验知识的支撑下,确定找矿靶区.实践证明,基于遥感图像的分形理论并结合图像的光谱特征,建立相应的找矿模型和找矿标志,能更好地为区域矿产勘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宁夏区地质构造与围岩蚀变遥感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为宁夏区)矿产资源潜力进行评价,以ETM+遥感数据为基础信息源,首先采用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提取了宁夏区线性、环形构造信息;然后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光谱角法提取了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最后,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综合分析总结了宁夏区线性、环形构造特征和蚀变异常的分布特征及其示矿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区域线性构造与宁夏区地质研究确立的区域构造格架展布形态基本吻合;在卫宁北山、贺兰山北段等重点找矿远景区,构造和蚀变异常信息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主要要素。根据提取的构造和蚀变异常信息圈定的找矿靶区(或称遥感最小预测区),为在以上地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和潜力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在局部地段得到了勘探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11.
兰坪地区铅锌多金属矿极为丰富,有大型铅锌矿床产出。为研究该区铅锌多金属矿有关的控岩控矿构造,本文进行了数字图像处理,包括反差增强、比值合成、KL变换及空间域卷积等。由S 101系统M-70图像处理机完成。处理结果表明,图像色调、纹形结构内容丰富,发现大量的地质矿产信息。根据线性构造、环形构造及色异常等信息特征与已知矿床、矿点、矿化点及物化探异常相互成因关系,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对该区进行了矿点预测,并划分出6个成矿带,10个成矿远景预测区。预测矿点42个,其中I级预测矿点20个,Ⅰ级远景预测区4个。对部分预测点野外检查结果表明,其中两处有铅锌矿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山区滑坡地质灾害人工调查工作难度大而光学遥感难以实现植被覆盖区滑坡调查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率数字地形模型和分形理论的滑坡识别算法。采用LiDAR技术构建意大利多洛米蒂山的高分辨率数字地形模型,运用数字地形分析和C-A分形提取研究区异常地形特征,并与四分位距法进行对比,解决了山区地表滑坡快速提取与识别的问题。实验表明,研究区内滑坡具有统计上的分形特征,基于分形理论和LiDAR数据确定的滑坡地形异常比四分位距法选取阈值更为客观准确,其识别的滑坡区域与实际滑坡位置一致,弥补了可见光遥感技术在植被覆盖区的不足,降低了传统野外实地调查的工作量和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13.
五十年代以来,中外许多地质工作者对桃林铅锌矿田进行过深入考察与研究,但对其控矿规律,尚存在不同认识。为探讨遥感技术的找矿效果,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运用遥感数字处理图像,对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与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区遥感图像计算机处理是在S101系统上进行的,内容包括几何纠正、彩色增强、反差增强、频率增强、代数运算增强和非监督分类等。采用了合成、比值、卷积、一维傅里叶变换、集群分类等十余种基本功能,获得图像33幅。通过数字处理图像地质构造解译,能够更明显地确定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可以直观地了解断裂对成矿的控制特点,进而指出找矿有利地段,为成矿预测、矿产普查与勘探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得尔布干森林沼泽区遥感地质解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技术在内蒙古得尔布干森林沼泽区开展地质解译研究。试图通过选择适合该区特点的遥感图像,在宏观地质解译基础上对区域构造展布特征有其控矿规律进行重点研究,进而预测贵重金属(Au、Ag)及有色金属(Cu、Pb、Zn)成矿带,为区内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遥感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采用彩色红外航空像片和多种航天遥感资料,运用计算机和光学图像处理技术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的多源遥感信息对比分析、线性构造判读、主要含矿地质单元遥感影像特征及其机理分析等,以及据此建立的一套适于该区遥感找矿的工作方法。应用该方法圈定的遥感影像异常区,经野外验证,发现两处锡矿和一处金矿靶区,取得了良好的遥感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遥感图像的线性体统计数据进行塔北地区油气勘查十分有效。该区遥感图像上线性体主要以北东向、北西向及近东西向为主,与区域构造线一致。线性体密度异常与局部含油气圈闭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线性体密度异常区与已知油气田和工业油气井的吻合程度为62.5%.本文主要介绍;①通过线性体统计分析所获得的塔北地区区域构造信息,②通过线性体数据处理获得的线性体密度异常的分布特征和类型;③线性体统计分析在油气勘探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花山花岗岩体与姑婆山花岗岩体是广西桂东地区相邻的2个花岗岩体,与该地区多金属成矿的关系密切,探明它们的成因关系对扩大桂东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前景具有实际意义。由于花岗岩体断裂构造的形成与花岗岩体成岩地质作用关系密切,因而通过其空间分布特征来分析比较相邻岩体的断裂构造特征有助于对岩体成因关联性的探讨。以ETM+遥感图像为信息源,在对花山和姑婆山花岗岩体遥感图像开展了SN,EW,NE和NW这4个方向的线性构造信息提取基础上,对2个岩体的遥感线性构造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对比玫瑰花图分析、对比等密度图分析以及对比趋势面模拟岩体断裂构造应力场分布分析,最后通过综合分析获得2岩体在成因上所具有的关联性及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遥感影像的区域尺度地裂缝自动提取技术存在光谱范围不确定和几何特征多样导致提取精度低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的地裂缝分步提取方法。首先,对影像进行分割,根据分割对象的光谱和几何特征,掩模去除与地裂缝区别较大的地表干扰要素;然后,提取影像中的线性对象,去除不具有线性特征的地表要素;最后,计算线性对象的分形特征,进一步区分地裂缝和其他线性地表要素,实现地裂缝的精确提取。以鄂尔多斯东北部某煤矿开采区为研究区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地裂缝,正确率达到85. 7%,高于传统监督分类精度(57. 1%)和知识模型提取精度(71. 4%)。在提取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典型研究区的地裂缝分布特点,分析其与采空区位置以及地形的空间关系,结果显示该研究区的地裂缝个数与采空区距离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地形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可为区域性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区煤炭资源合理开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笔者早在 1982年对辽东地区进行航天遥感地质构造解译时 ,从MSS图像上 (12 8- 32景 )发现一环形山影像 ,判断为撞击构造———陨石坑。 1985年 ,笔者专程去考察 ,发现该区地貌景观和地质构造都具有撞击构造特征 ,但未找到陨石物质。后用 1987和 1989年记录的TM数据 (119- 32景  相似文献   

20.
上黑龙江成矿带主要由早-中侏罗世河流-湖泊-洪积相含煤碎屑岩组成,目前已发现多个中小型矿床,在该区进行成矿预测意义重大。文章利用MORPAS成矿预测系统,采用证据权重法进行了成矿预测工作,在充分研究区内已知矿床的成矿规律基础上,以1:257Y地质图为背景,物化探异常分析子系统对1:20万区域化探数据进行C—A分形确定异常下限,综合现有的找矿标志,提取有利的成矿要素,进行针对处理,制成上黑龙江成矿带MORPAS金成矿预测分析图,提供成矿靶区,为森林高覆盖区提供找矿有利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