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地理科学进展》2013,(4):F0002-F0002
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正>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3月29日,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2013年2月1日,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先生对我国地理学做  相似文献   

4.
深切怀念黄秉维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月,我国地理学界的泰山北斗,原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地理研究》杂志的老主编、顾问黄秉维院士,不幸因病逝世。悲痛之际,为缅怀黄先生对我国地理科学的贡献和成就,铭记黄先生多年来对《地理研究》的指导与关怀,特发表郑度、杨勤业、李秀彬三位教授的纪念文章,以表达我们对黄秉维先生深切怀念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4月2日,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吴先生对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继承发扬吴先生的学术思想,根据陆大道院士、孙鸿烈院士等联合倡议,定于2018年4月2日在北京召开"吴传钧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承  相似文献   

6.
2016年10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四川省地理学会、《山地学报》编辑部共同承办的"纪念丁锡祉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山地科学发展学术座谈会"在成都举行。本刊特编辑整理刊发一组与会者的发言稿及书面稿,内容涉及丁先生的学术思想、科学贡献、地理教育、人格魅力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报》2000,55(3):328
20 0 0年 3月 7日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诞辰 1 1 0周年纪念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浙江大学共同发起的“纪念竺可桢诞辰 1 1 0周年座谈会”于 3月 2 1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主持了座谈会。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恒、曾庆存、学会部部长马阳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钱文藻、资环局局长秦大河 ,浙江大学副校长黄书孟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颜宏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领导 ,以及叶笃正、黄秉维等 1 0多位院士和地学界的专家、学者和竺可桢生前故旧、亲属等 1 0 0余人出席了座…  相似文献   

8.
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地理学报》复刊30周年。1978年《地理学报》复刊,结束了自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而停刊10年的过程。30年来,在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原地理研究所)的领导下,在历任主编黄秉维院士、吴传钧院士、刘昌明院士、英文版主编郑度院士、以及历届编委的指导下,在全国广大地理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及时刊登了大量的地理学研究重大科研成果,为解决国家建设中遇到的地理资源利用、产业规划布局、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3月是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著名的地理气候学家左大康先生诞辰90周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了纪念左大康先生诞辰90周年座谈会,缅怀他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为新中国地理科学的振兴和繁荣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出席座谈会的有郑度院士、童庆禧院士、陆大道院士,以及原地理研究所的老领导  相似文献   

10.
笔谈:地球系统科学——庆贺黄秉维院士八十五华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学报》1998,53(1):1-1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黄秉维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强调地理学的综合研究,并身体力行在研究工作中充分体现这一学术思想。1953年,他首次完成了我国第一幅1∶400万黄河中游土壤侵蚀分区图;继40年代完成具有开拓意义的部门自然区划后,1959年主编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为中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50年代后半期他提出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三个新方向。黄秉维教授重视地理学为经济建设服务,主持了许多重大研究项目,为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是黄秉维教授85寿辰,本刊发表这一组笔谈,以此祝贺他健康长寿,为我国地理学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环境地理与人类健康研究成果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倡导和建立了化学地理研究机构,是我国最早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推动了环境质量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背景、环境容量和环境治理等理论和技术的建立和发展;长期进行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调查及其环境病因与防治的研究,为上述疾病的控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的医学地理学研究体系。2000年以后,在持续开展西部地方病地理流行规律和稀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基础上,重点开展了重金属等污染物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拓展了区域碳、氮、磷等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研究,强化了环境污染治理和健康保护的技术研究。实现了从化学地理到环境地理、从医学地理到健康地理的转变。未来的环境地理与人类健康研究将以地理环境的化学属性为重点,以人口健康保护为核心,探讨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安全在整体上协调的机制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There is an apparent disconnect between geography an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 with geography underrepresented in publications and curricula related to sustainability though the discipline embraces the need to foment positive change. To bridge this schism,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dvances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2) and a three-dimensional key competence-based model that can be deployed in tandem with economic geography theory. Deploying the theme of solar PV in Korea, a competency-based lesson planning exercise i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for this learning paradigm to generate agency and empower change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相似文献   

13.
张伟然 《地理学报》1996,51(4):369-373
本文回顾佛教地理的研究历史,评析佛教地理的研究成果,认为宗都是一个多层面的结构,至少可以划分为宗教理论,宗教实体,宗教信仰三个层面,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地理研究应该分别进行探讨,然后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15.
Fan  Jie  Zhao  Pengjun  Zhou  Shangyi  Deng  Xiangzheng  Wang  Chen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2,32(9):1654-1669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Human geograph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uman activitie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理学的二元结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刘云刚  许学强 《地理科学》2008,28(5):587-593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在繁荣的表象背后也蕴藏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是中国地理学的二元结构。中国地理学正在分化为以西方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外生地理学"和根植于本土实践的"内生地理学"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之间缺乏交融。中国的内生地理学需要用科学的实证方法进行规范,而外生地理学也需要更扎实的本土实证来进行充实,这其中尤其需要关注建设的是区域地理学。中国需要发展基于本土实证,同时使用科学方法的地理学研究。这是社会发展对地理学的需求所在,也是地理学学科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17.
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樊杰  赵鹏军  周尚意  邓祥征  王琛 《地理学报》2021,76(9):2083-2093
本文属于《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学科规划的系列成果之一,写作组在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判研的基础上,在本文中侧重介绍未来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人类发展临近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类活动的经济社会过程对人文地理分布规律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已成为探讨和理解变化的人文地理过程和格局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也呈现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集成的特色。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产出,揭示了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和演变的科学规律,成为调控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科学基础,在国土空间规划、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制定、空间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决策应用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根据学科发展现状、趋势及主要产出结果,中国人文地理学可按照5个分支学科群进行学科战略布局,包括综合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在新时期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下,具有其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方向,相互协调,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8.
梳理了中国改革开发以来对艺术地理的相关研究,分别对文学地理、戏曲地理、音乐地理、美术地理以及书法地理5个研究内容与文化生态、文化区、文化景观、文化传播与整合5个研究主题进行了回顾,简要总结了中国国内的艺术地理研究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探析今后中国艺术地理研究的视角和走向,认为应在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研究方向应兼顾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并提出了中国艺术地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方合作的应用性、实用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毛曦  高松凡 《地理研究》2012,31(11):2115-2121
从中国大陆出版的教材及通论性着作的内容来看,我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主要以中国历史地理为研究对象,对国外历史地理学理论方法及学术进展的了解乃至研究较为薄弱。我国台湾省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与大陆有所差异,陈芳惠所着《历史地理学》主要从一般原理意义上整合世界历史地理研究成果进行内容编撰,姜道章所着《历史地理学》重点论述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学的进展情况。启示如下:建设中国的历史地理学,除了需要继续推进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外,更应系统开展世界历史地理研究和进一步加强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等学科问题研究,进而在整体推进我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期待有通论性的“历史地理学”教材及着作的早日问世。  相似文献   

20.
Fieldwork has been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uman geography. A multi-decade analysis of articles in three major journals shows that human geographers since the mid-1970s have produced less fieldwork-based research than ever before in this century. The impetus for this unprecedented decline and other similar disciplinary trends are traced to several causes: demographic change, technological change,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and the resurgence of applied geography. Such fundamental change places disturbing questions before geograp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