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中药复方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文献,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频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及聚类等。结果:共纳入文献98篇,处方103首,中药197味。频次≥20次的中药有18味,排前10位的依次为葶苈子、茯苓、白术、黄芪、大枣、甘草、泽泻、桂枝、半夏、薏苡仁。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脾、胃经为主。排前3位的功效依次为补虚、利水渗湿、化痰止咳平喘。用药频次≥20次的中药组合有37组,排前4位的依次为茯苓-葶苈子、白术-茯苓、茯苓-黄芪、大枣-葶苈子。支持度≥25%的核心药物为黄芪、白术、茯苓、甘草、葶苈子、大枣、桂枝、泽泻。中药聚类分析提取到4个核心组合。结论: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多属晚期,以气血阴阳俱虚为本,饮停胸胁为标,病机多虚实夹杂。中医药治疗此病多以甘温益气补虚治本,苦寒泻肺利水治标,同时兼以温阳化气。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历代古籍中治疗乳痈的方剂整理、分析,挖掘其中药物的潜在关联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历代中医古籍中治疗乳痈的方剂,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药对、处方等数据,运用Excel 2007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中医古籍53本,收录方剂360首,涉及中药272味。其中频次位于前10位的中药为甘草、当归、大黄、黄芪、白芷、人参、乳香、黄芩、白芍、赤芍;药性以温、寒性为主,药味多为苦、辛、甘味;归经以脾、胃经居多;常用药对有甘草-当归、黄芪-当归、人参-黄芪、人参-当归、白芷-当归等。单味药对功效以益气活血、疏肝散结为主,重组新方以清热消肿为主,兼有益气、行气。结论: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古代医家对乳痈用药以补益气血的药物为主,加以清热解毒、疏肝散结的配伍组合,常用治法为疏肝凉血、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医古籍挖掘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数据库及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中搜集关于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医案。运用Excel建立原始数据库,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 25.0和SPSS Modeler 18.0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医籍71部,医案195则,方剂195首,药物206味,累计用药频次共2561次,排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丹参、黄芪、甘草、川芎、当归。排前5位的药物功效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止咳药、解表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心、肝、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丹参、黄芪、川芎、甘草为核心中药。关联强度排前3位的药对依次为川芎-丹参、丹参-黄芪、丹参-甘草。频次最高的2组药物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黄芪。聚类分析显示药物分类有4类。结论: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需谨守本虚标实之病机,尤为注重补虚药和活血药的使用,益气活血,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蒋益兰教授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整理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蒋教授门诊治疗乳腺癌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中药频次、属性、归经、功效、复杂网络和聚类等分析。结果:共纳入300首方剂,150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次为5266次,获得甘草、茯苓、百合、郁金、黄芪、半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党参、白术、枳壳、女贞子、墨旱莲、灵芝、首乌藤15味核心药物,药味以甘、苦、辛、酸为主,药性以平性为主,主要归肝、脾、肺、心经,功效以清热解毒、滋补肝肾、燥湿化痰为主。中药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组方药物为:百合、党参、黄芪、茯苓、半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术、郁金。聚类分析获得4首聚类方。结论:蒋教授治疗乳腺癌多从肝郁、脾虚、冲任失和入手,采用疏肝解郁、燥湿化痰、补益肝脾、调理冲任之法,可取得佳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聚类分析探索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核心处方。方法:以“中药”“中医”“多发性硬化”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搜集中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文献,整理处方药物并建立Excel数据表,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对药物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116篇,包含214个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中药复方;涉及中药298味。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为黄芪,其次是当归、白术、山茱萸、熟地黄等,药物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中药四气多为温、平、寒性,五味以甘、苦居多;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关联规则显示常用药对由黄芪、当归、白术、白芍、川芎、党参等药物组合而成。聚类分析发现6个核心处方,具有补血益气、活血化瘀、健脾利湿、滋补肝肾、清热解毒等功效。结论: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复方药物以补虚、活血化瘀类为主,佐以清热解表、平肝息风、利水渗湿类,可为临床治疗多发性硬化拟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文献数据分析中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1月收录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有关中药治疗STC的中药组方,运用SPSS 20.0与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统计及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127篇文献,有效处方130首,使用中药112味,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有24味,其中排名前三位的中药为白术、当归、黄芪,中药归类主要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阳药,四气以温性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胃、大肠经为主。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常用的24味中药分成9类;通过因子分析可将常用的24味中药分为9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两味药药对主要为当归与肉苁蓉、白术与枳壳;三味药药对主要为当归与肉苁蓉+白术、当归与麻子仁+肉苁蓉;四味药药对主要为白术与升麻+肉苁蓉+当归、白术与枳实+肉苁蓉+当归。结论:中药治疗STC应当注重补益气血,并兼顾滋阴润肠、散寒行气之法,从而标本兼治,正盛便通。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现代湖湘名中医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现代湖湘名中医治疗肺癌的相关病案,使用Excel 2016、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11首,中药290味,累计用药频次为1690次。高频药物24味(使用频次≥18次),排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黄芪、白花蛇舌草、法半夏、茯苓、白术、浙贝母、麦冬、桑白皮、半枝莲。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归肝、肺、胃、脾经为主,功效以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26组,其中二联组合2组,三联组合24组。聚类分析得到核心组方5首。结论:现代湖湘名中医论治肺癌多从肝、肺、胃、脾论治,选用苦寒之品清热解毒,辅以甘温之品补益正气,治以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扶正益气为法,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刘春华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刘教授临床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有效处方,采用Excel、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中药频次、功效、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处方138首,涉及中药194味,其中高频药物21味,功效以补益肝肾、平肝息风为主,药性以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多归肝、肺、肾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5组药对,聚类分析得出4组核心药物。结论:刘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用药以补益肝肾、平肝息风为主要治法,兼顾活血、化痰,虚实同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金元四大家治疗水肿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金元四大家医学著作中治疗水肿的中药处方,利用WPS Excel 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应用SPSS 20.0、IBM 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统计软件进行中药的频数、性味、归经分析,对高频中药进行功效、因子、关联规则分析及核心中药网络分析。结果:共获得处方64首,中药120味。中药总使用频次为502次,高频中药16味,排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陈皮、茯苓、泽泻、白术、牵牛子。高频中药排前3位的功效依次为利水渗湿、峻下逐水、理气。中药四气以寒、温、平性为主,五味以苦、甘、辛味为主,归经以脾、肾、肺经为主。因子分析共得到中药组合类方5组。关联规则分析中,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茯苓-白术、茯苓-泽泻,药组为大戟-芜花-甘遂、甘草-茯苓-白术,泽泻-茯苓-白术,陈皮-茯苓-白术。核心中药网络分析得到2组核心组方。结论:金元四大家治疗水肿主要从脾、肾、肺三脏论治,病机以脾虚湿盛、湿热内蕴、气滞湿阻、肺失宣肃为主,治法以健脾化湿、培土制水、清热化湿、利水消肿、峻下逐水、泻肺利水为主,常用方剂有神佑丸、白术木香散、葶苈木香散、胃苓汤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总结郭维琴教授辨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用药经验。方法:搜集经郭教授诊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医案,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医案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依次进行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治则治法、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和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析,并归纳总结常用药物组合、分析关联规则、挖掘新方等。结果:纳入有效医案36 例,处方146首,中药150味,其临床症状以乏力、胸闷胸痛、心悸为主;中医证候以心血瘀阻、心肾阳虚为多,治则治法以活血化瘀、补气活血、温补心肾、温阳活血、滋补肝肾为主。单味中药使用频率>50次者共14味;中药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常用对药有19组,角药有23组,4味药物组合有16组,5味药物组合有6组,6味药物组合有1组;高置信度药物关联规则对药有5组,角药有21组,4味药组合有33组,核心处方为“党参、黄芪、丹参、红花、炙麻黄、淫羊藿”;熵层次聚类新处方有“炙麻黄-淫羊藿-川芎-生赭石”等4个。结论:郭教授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机多虚实夹杂,以阳气虚弱为本,以痰湿阻络、瘀血内阻为标,临证以益气温阳活血为治疗大法,用药以补气、温阳、活血化瘀类为主,用药温和,处方精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的中医证型及中医治疗本病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与人工检索结合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2002年1月至2017年6月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IDA的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分析,应用Frequencie法进行处理、Gephi实现数据可视化。结果:按照入选、排除标准,共纳入31 篇文献、36个方剂,涉及15个证型、104 味中药。分析结果显示,IDA最常见的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胃气虚证(22.22%)、脾肾两虚证(19.44%);最常用的药物是白术(6.08%)、黄芪(6.08%)、当归(5.57%);常用药对为白术—黄芪、当归—黄芪、白术—当归。结论:中医治疗IDA健脾补气是大法,同时需要补肾补血、消食化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龙运光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龙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病案,将筛选出的有效处方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采用频次计算、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01首处方,涉及中药218味,排名前10位的中药依次是蜈蚣、黄芪、猫爪草、当归、重楼、茯苓、全蝎、山药、党参、芦根;使用频次最高的功效是补虚、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中药五味以甘味频次最高,其次为苦味、辛味;归经以肝经频次最高,其次是肺经;应用关联和聚类规则分析,使用频次最高的组合分别是黄芪、当归、蜈蚣、党参、猫爪草;黄芪、当归、蜈蚣、猫爪草、芦根;黄芪、当归、蜈蚣、猫爪草、蒲公英。结论:肺癌的中医病机可归纳为“毒”“瘀”“虚”,治疗主要采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益气补血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刘以敏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1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刘以敏门诊治疗小儿ITP的病案,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其治疗ITP的用药频次、药性归经、核心处方等。结果:共纳入处方120首,中药136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仙鹤草、当归、小枣、甘草、茯苓、黄芪等,功效以收敛止血、解毒为主,性味以平性、甘味为主,归经以脾、肺、肝经为主,高频药物组合主要有甘草-仙鹤草、当归-仙鹤草、小枣-仙鹤草等。聚类分析获得核心处方4首。结论:刘以敏治疗小儿ITP首辨虚实,用药平和,多从血分论治,常用收敛止血、解毒之药,调血亦祛邪,兼顾补血活血、补脾益气,虚实同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有关中医药治疗DN的相关文献,使用Excel、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中药频次、功效、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进行分析。结果:纳入中药处方365首,中药264味,高频中药主要有黄芪、茯苓、生地黄等;功效主要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为主;药味以甘、苦最为常用,药性以温、寒为主;归经以肾、肺、脾经多见。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药对为黄芪-丹参。结论:中医药治疗DN以补虚为主,兼以清热利湿,且活血化瘀法贯穿疾病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证治准绳》中痞满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搜索整理《证治准绳》中关于中药治疗痞满的医案,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采用频次计算、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处方86首,涉及中药136味,药物总频次为752次,排前10位的中药有甘草、陈皮、半夏、人参、木香、茯苓、白术、厚朴、枳实、青皮。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味为主,归经以脾、胃、肺经为主。排前3位的功效为燥湿化痰、清热解毒、补脾益气。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对19对,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4组,复杂网络分析获得治疗痞满的核心药物为甘草、陈皮、人参、茯苓、半夏、木香、厚朴、白术、干姜及青皮。结论:《证治准绳》中痞满的主要治法为益气健脾、温中补虚、理气燥湿、消食除胀,并注重燥湿化痰、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类药物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系统整理《兰室秘藏》中治疗脾胃病的相关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药物组合频次、关联度、药物核心组合及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方剂60首,中药95味。使用频次排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陈皮、当归、升麻、炙甘草、柴胡、半夏、人参、白术、黄芪、神曲;药性多属温、寒、平,药味多为辛、苦、甘,归经以脾、胃、肺、肝、心经为主。药物组合频次排前3位的依次是当归-升麻、升麻-柴胡、当归-柴胡;药物组合关联度排前3位的依次是当归-白芍、熟地黄-生姜、当归-大黄;药物核心组合排前3位的依次是青皮-神曲-泽泻、半夏-神曲-草豆蔻、陈皮-人参-熟地黄。得到新处方4首:青皮-神曲-泽泻-茯苓-熟地黄、半夏-神曲-草豆蔻-茯苓-熟地黄、陈皮-人参-熟地黄-火麻仁、柴胡-当归-枳实-黄芪-草豆蔻。结论:《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强调补益元气、升发脾阳,辨证以脏腑辨证为主,治以脾胃为关键,兼顾其他脏腑,用药以辛温升阳、分经论治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中治疗产后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中的中药处方,对其药物组成进行整理,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整理出中药复方416首,涉及中药364味。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共24味,包括当归、甘草、肉桂、人参、酒等;四气以温性为主,寒、平次之;五味以甘味为主,苦、辛次之;归经以脾经为主,心、肝经次之;功效以补虚类、清热类、活血化瘀类为主;频次≥30次的药物组合有24组,共形成5个核心类方。结论:《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中治疗产后病的处方具有独特的药物使用规律,健脾养血、温经化瘀是其主要治疗法则,对当今产后病的防治仍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王旭高临证医案》“痰饮篇”的处方用药,探寻王旭高治疗痰饮的用药规律。方法:运用SPSS 25.0、SPSS Modeler 18进行频数、性味归经、中药种类、聚类、因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通过整理得到处方55首,共使用药物104味,总使用频次597次,高频药物(频次≥11次)共14味,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茯苓、半夏、陈皮、白术、甘草、干姜、桂枝、熟地黄、附子、杏仁、五味子、人参、款冬花、泽泻;104味药物按功效分类法收录并分类的共96味,涉及药物种类17种,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补益药与化痰止咳平喘药;性味归经统计结果显示,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多温;归经以肺、脾、肾、胃经为主;关联分析得出常用药对35组;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得到3个类方,5个公因子。结论:王旭高辨治痰饮以温化为总则,重视肾脏对痰饮尤其是虚痰的影响,不畏滋腻,助肾纳气,兼以临证化裁,对当今临床仍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腹泻的组方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腹泻的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药物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获得文献125篇,方剂155首,药物142味。药物总使用频次为1506次,单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白术、茯苓、党参、陈皮、甘草;药物功效种类17类,频次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理气药、化湿药;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脾、胃、肺、肾经为主。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8条,置信度>90%的药对4条,分别是白术→诃子、茯苓→广藿香、白术→莲子、茯苓→砂仁;频率较高的药对8组,分别为白术-茯苓、白术-党参、茯苓-党参、白术-陈皮、茯苓-陈皮、白术-山药、茯苓-山药、茯苓-木香。对频次≥10次的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4组。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腹泻以补脾抑肝温肾为主,对于疗效不佳、久治不愈者,可从理气、化瘀等方面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孙达武教授治疗腰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孙教授治疗腰痛患者的医案,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中药使用频次分析、四气五味归经、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并挖掘药物核心组合和提取新处方。结果:共纳入病案158则,处方158首,涉及药物61味。中药使用频次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杜仲、甘草、狗脊、续断、延胡索、牛膝、骨碎补、独活、透骨草、鸡血藤。中药功效以强筋壮骨类、活血止痛类为主。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经为主。根据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得到高频药物组合12个,新方3首。结论:孙教授治疗腰痛强调三因制宜,以补肾活血为基本思路,注重顾护脾胃,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