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1977年10月10日至1978年5月3日的重力固体潮观测结果。得出北京地区主要潮波的振幅系数δ和相位滞后κ为: δ(O_1)=1.1639±0.0086,κ(O_1)=0.44°±0.42° δ(M_2)=1.1593±0.0027,κ(M_2)=-0.40°±0.13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昆明地区1975年4月12到1979年2月28日的重力固体潮观测的结果。几个主要日波(O_1,K_1)和半日波(M_2,S_2,N_2)的振幅比例系数δ和位相差α是:δ(O_1)=1.144±O.006。α(O_1)=-O.4度。δ(K_1)=1.117±0.003。α(K_1)=-0.2度。δ(O_1)-δ(K_1)=O.027。δ(N_2)=1.135±0.002。α(M_2)=O.2度。δ(S_2)=1.136±0.005。α(S_2)=0.4度。δ(N_2)=1.150±0.014。α(N_2)=O.8度。并给出了振幅比例系数δ有可能随时间变化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用重力固体潮观测资料研究有关地震预报问题时,研究潮汐因子随时间的变化比研究重力随时间的变化更为有利。在1975—1983年期间,昆明台重力固体潮观测发现了重力随时间的变化;也发现了δ(M_2)在1975、10—1976、5月期间变小了2—3%,1976、5月以后,δ(M_2)又稍稍回升的现象,但这些与地震均无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山东省泰安地震台的高精度倾斜固体潮观测结果.所用仪器是 SQ-70B 型石英水平摆倾斜仪,使用格值可达0″.0004/毫米.观测资料稳定可靠.本文还报道了依据1980年5月以来的资料所算得的泰安地区的γ因子及相位滞后 k,其中,东西分量的主要潮波结果如下:γ(M_2)=0.648±0.004γ(K_2)=0.632±0.019γ(O_1)=0.699±0.028γ(K_1)=0.740±0.029γ(M_3)=0.731±0.126k(M_2)=-13.°6±0.°4K(K_2)=-14.°5±1.°9K(O_1)=-13.°9±2.°4k(K_1)=-14.°0±2.°0k(M_3)=11.°5±9.°9  相似文献   

5.
黄石台ORBES-81型伸缩仪观测结果的调和分析及海潮改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黄石台ORBES-81型石英伸缩仪的应变固体潮观测资料作了分析计算,其调和分析结果为:对O_1波,振幅因子0.4219,相位滞后6°36';对M_2波,振幅因子0.4256,相位滞后-4°42'.同时,讨论了海潮引起的负荷潮汐应变的改正问题.模拟计算发现负荷潮汐应变与体潮应变大致为同一量级,文中列出了海潮改正后的结果,并作了讨论.最后,对黄石台伸缩仪的架设方位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利用南极中山站LCR-ET21重力仪器与昭和站GWR058仪器获得的重力潮汐观测资料,采用最新的三个全球海潮模型(Dtu10,Eot11A和HAM11A)研究了南极地区的海潮负荷效应和背景噪声.结果表明,由三个海潮模型计算的重力负荷均值改正后,中山站O_1和M_2振幅观测残差分别由13.83%和20.55%下降到5.32%和5.95%,昭和站O_1和M_2振幅观测残差分别由10.84%和21.52%下降到1.91%和3.40%,说明海潮负荷改正的有效性.利用加汉宁窗的FFT变换,获得了地震频段的地震噪声等级(SNM),其值分别为1.574(中山站)和1.289(昭和站).而在潮汐频段,中山站的背景噪声比昭和站高一个数量级,主要由不同观测仪器和台站局部环境所致.本文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南极重力资料研究局部环境和全球动力学问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武汉台重力潮汐长期观测结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武汉台超导重力仪(SG C032)14年多的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研究了固体地球对二阶和三阶引潮力的响应特征,精密测定了重力潮汐参数,系统研究了最新的固体潮模型和海潮模型在中国大陆的有效性.采用最新的8个全球海潮模型计算了海潮负荷效应,从武汉台SG C032的观测中成功分离出63个2阶潮汐波群和15个3阶潮汐波群信号,3阶潮波涵盖了周日、半日和1/3日三个频段.重力潮汐观测的精度非常高,标准偏差达到1.116 nm·s-2,系统反映了非流体静力平衡、非弹性地球对2阶和3阶引潮力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现有的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在半日频段非常精确,但在周日频段存在比较明显的偏差,需要进一步精化.对于中国大陆的大地测量观测,固体潮可以采用Dehant等考虑地球内部介质非弹性和非流体静力平衡建立的固体潮理论模型或Xu 等基于全球SG观测建立的重力潮汐全球实验模型作为参考和改正模型,海潮负荷效应应该采用Nao99作为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及邻区重力合成潮汐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江存  孙和平 《地震学报》2007,29(6):618-624
采用固体潮理论模型值和由最新的TPXO7海潮模型以及中国近海潮汐资料计算的海潮负荷效应,构制了中国及邻区的高分辨率的重力合成潮汐参数;并将合成结果与国家地震台网的重力观测值和武汉超导重力仪观测值以及香港台最新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振幅因子的平均差异小于0.005,相位差的平均差异小于0.5deg;;观测结果与合成结果之间的差异与重力观测仪器有关,高精度的超导重力仪观测结果与合成参数更加一致;重力合成潮汐参数是观测值很好的模拟. 本文结果可为绝对重力测量等地表和空间大地测量提供固体潮改正模型,也可为没有实施观测的广大区域提供有效潮汐参数.   相似文献   

9.
南极中山和长城站重力潮汐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3台LaCoste-Romberg型弹簧重力仪(G-589、ET-20和ET-21)在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的长期重力潮汐观测资料,在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上精密测定了中山站和长城站的重力潮汐参数,其中主波振幅因子的标准偏差优于0.5%.各潮波的观测振幅在中山站比在长城站的小得多,两站周日潮(O1)的观测振幅因子相差约7%,而半日潮(M2)的观测振幅因子相差超过40%,气压和温度等气象因素的变化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很明显.海潮负荷对两台站潮汐观测的影响非常显著,采用Schwiderski全球海潮模型对观测结果作海潮负荷重力改正.结果表明,经海潮改正后,各潮波的观测残差有较大幅度的减小,但是,由于采用的海潮模型没有顾及台站近区的海潮负荷效应,所以,O1 波的振幅因子对相应理论潮汐模型值之间存在大约4%(中山站)和9%(长城站)的偏差.   相似文献   

10.
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通过综合分析8台重力仪潮汐观测结果,精密确定了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值.与Dehant重力潮汐模型同时考虑(1)全球卫星测高海潮资料和(2)Schwiderski海潮加中国近海海潮资料的结果相比,振幅因子差和相位滞后差分别为5.2‰,3.6‰和0,16°,0,08°.该结果明显优于早期确定的基准值,说明利用长系列超导重力仪观测同时考虑精密海洋负荷和地核近周日摆动效应是提高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琼中台连续重力观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处理,基于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了潮汐分析和非潮汐分析。潮汐分析采用VAV调和分析方法;非潮汐分析则分别进行了零漂改正、固体潮改正、气压改正和海潮改正。其中,零漂改正采用一般多项式拟合零漂的方法;气压改正采用VAV软件;海潮改正运用SPOTL程序,以NAO.99b潮汐模型计算了琼中台海潮负荷值。最终获得了改正后的琼中台重力非潮汐变化,结果表明琼中台的重力气压导纳值为-0.34×10-8m/s2/mbar,气压改正幅度约为10×10-8m/s2,海潮改正幅度约为5×10-8m/s2。改正后,琼中台重力非潮汐变化数据,比仅进行零漂固体潮改正后的重力非潮汐变化数据中的潮汐信号更加微弱,说明进行海潮改正后的效果是明显的,该方法可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潮汐信号。  相似文献   

12.
海洋潮汐对地倾斜固体潮观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四种不同作者给出的海洋潮汐图,用 Farrell 给出的 Green 函数进行卷积积分法,计算了海潮 M_2分波对我国北京、泰安等十二个观测站地倾斜固体潮的影响。并对沙城、巴林和泰安地倾斜固体潮观测值进行了海潮改正。  相似文献   

13.
第九次国际固体潮讨论会议将于1981年8月17—22日在美国纽约召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郭宗汾教授将主持这次会议。会议将讨论重力、潮汐、应变等观测及其测量仪器;潮汐分析,包括海潮的分析和模拟;固体潮和海潮的相互作用;地球的转动和极移;地壳变形、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精密重力潮汐改正模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理论和实验重力固体潮模型,充分考虑全球海潮和中国近海潮汐的负荷效应,建立了中国大陆的精密重力潮汐改正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固体潮模型会对重力潮汐结果产生相对变化幅度小于0.06%的差异;在沿海地区海潮负荷的影响约为整个潮汐的4%,而中部地区约为1%,其中中国近海潮汐模型的影响约占整个海潮负荷的10%,内插或外推潮波的负荷约占海潮负荷的3%.通过比较实测的重力数据表明,本文给出的重力潮汐改正模型的精度远远优于0.5×10-8 m·s-2,说明了本文构建的模型的实用性,可为中国大陆高精度重力测量提供有效参考和精密的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15.
武昌重力潮汐基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检验和完善理论地球模型和海潮模型,必须提高重力潮汐观测的精度。这除了提高仪器的精度以外,关键问题在于仪器的格值的准确性,因为它是衡量潮汐参数的尺度。但是,各种类型重力仪的出厂格值存在着误差,且各成系统,其系统偏差可达1%-2%。需要高精度的潮汐基准与之比较,统一和确定重力仪的格值。根据国际地潮中心的观测结果分析,布鲁塞尔潮汐基准系统可能偏大。因此,建立我国重力潮汐基准,对固体潮观测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黄石台ORBES-81型石英伸缩仪的应变固体潮观测资料作了分析计算,其调和分析结果为:对O1波,振幅因子0.4219,相位滞后6°36';对M2波,振幅因子0.4256,相位滞后-4°42'.同时,讨论了海潮引起的负荷潮汐应变的改正问题.模拟计算发现负荷潮汐应变与体潮应变大致为同一量级,文中列出了海潮改正后的结果,并作了讨论.最后,对黄石台伸缩仪的架设方位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球超导重力仪观测研究海潮和固体潮模型的适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国际地球动力学合作观测网络中20个台站22个高精度重力潮汐观测系列综合研究了目前使用的海潮和固体潮模型的适定性. 对原始观测数据实施仔细的预处理, 利用国际标准算法计算了潮汐重力参数. 基于负荷理论和不同全球海潮模型获得了8个主波的重力负荷矢量, 用二维平面插值技术获得了14个小波的负荷改正值. 顾及不同潮波振幅特征, 提出了计算台站平均观测残差和剩余残差矢量的“非等权均值法”, 分析了海潮负荷改正的有效性和振幅因子与理论模型间的差异, 同时还讨论了仪器标定问题. 获得了经海潮负荷改正后全球各台站平均潮汐重力参数, 结果说明观测与理论模型间的差异小于0.3%, 最大仪器标定误差不超过0.5%. 另外文章还用地表重力实测数据证实了Mathews理论中相对于周日O1波而言, K1波相位滞后略呈正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比利时固体潮合作研究协定,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基础天文学部范隆贝克(Van Ruymbeke)于1980年3月20日至26日与我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合作开展了固体潮研究工作。在兰州开展中、比双方重力仪固体潮联合对比观测,是中、比重力固体潮合作研究协议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合作研究协议的主要内容是:1.从1979年9月到1980年9月,中、比双方重力仪分别在武汉、广州、北京、  相似文献   

19.
用LW—150型涡轮流量变送器、CZ—1002型数字记录仪组成的观测系统,在庐江台自流井进行了流量固体潮观测。将固体潮体应变的理论值作为流量潮的理论值,用维涅第柯夫方法对7个月的流量观测数据(各整点7分28秒内累计脉冲数)进行了调和分析,主要潮波的结果为: 振幅因子相位滞后 O_1波 6.17±0.08 -3.7°±0.7° M_2波 6.32±0.03 8.7°±0.3°这显示了较好的潮汐观测质量。同时,观测结果还反映了该观测系统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东部地区的潮汐测量结果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唐九安  常千军 《地震》1995,(3):252-259
文中介绍甘肃省东部地区1985年以来在重力、倾斜、水平应变和水位等固体潮方面的测量概况,给出了各台(项)全系列观测资料作整体调和分析计算的潮汐参数,分析了液态地核共振效应对重力、水平线应变和水位固体潮周日波潮汐因子的影响以及地壳构造横向不均匀性对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重力仪、石英水平伸缩仪和甘06井等水位井的结果清楚地显示出液核共振效应对K_1波振幅的缩小作用和对ψ_1波振幅的放大作用,且重力和伸缩仪NS向结果所揭示的地球模型更接近莫洛金斯基的地球型Ⅱ;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的实测结果明显地受地壳构造横向不均匀性影响,其中水管倾斜仪受影响的程度又明显地大于水平摆倾斜仪,兰州和宕昌两地南北向的非均匀性明显大于东西向,而宕昌地区的非均匀性又明显大于兰州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