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三峡库区巫山新城超高加筋挡墙变形破坏及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三峡库区弃渣灾害的防治和回填增地,以巫山新城加筋土挡墙等实际工程为典型进行剖析,对加筋土挡墙,特别是超高加筋土挡墙变形破坏机制和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加筋土挡墙填土物理力学性质室内试验研究入手,采用FLAC等数值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加筋土挡墙的应力状况和变形破坏特性。将离心模拟技术应用于超高多级加筋土挡墙(H=57m)的研究中,进行了三级加筋土挡墙的离心模型试验,对加筋土挡墙墙背土压力分布规律、挡墙面板和填土的沉降情况以及拉筋的拉力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精心设计出离心模型试验中三级挡墙的面板与拉筋的联结,较真实地反映了实际工程中加筋土挡墙整体复合结构的力学特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巫山新城加筋土挡墙修复加固方案,编制了设计报告,并加以实施。目前,修复加固工程效果良好。 对库区,乃至全国超高加筋土挡墙的建设均有指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间接加筋作用及加筋土挡墙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现行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方法很有争议,以及对加筋土挡墙的工作机理上的认识存在误区。基于已有间接加筋作用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临界层间距"的概念,并以此区分加筋土挡墙的密筋状态和疏筋状态。认为在不同的加筋状态下,加筋土挡墙工作机理是不同的。而且临界层间距与填土和筋材性质有关,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在密筋状态下的加筋土挡墙自身表现为一个柔性筋土复合整体。为了验证这些认识,进行了刚性基础上加筋土挡墙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结果论证了间接加筋作用及密筋状态下加筋土挡墙的工作机理,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地震作用下,加筋土挡墙作为一种柔性结构,常因水平位移过大影响其正常使用,因此,提出一种有效的解析方法来计算加筋土挡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动力作用下墙后填土的不同运动特性,将地震作用下加筋土挡墙水平位移进行分区计算,并讨论了不同区域影响土体位移的关键因素。分别以Mindlin位移理论和拟动力法为基础,以筋土无相对位移为前提,提出了地震作用下不同区域位移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未考虑筋土相对位移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该方法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得到进一步验证,可用于大多数加筋土挡墙的地震动力分析中,可为加筋土挡墙的动力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建峰  田丹  柳军修 《岩土力学》2018,39(7):2353-2360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成果,建立软土地基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单元颗粒流程序PFC和有限差分程序FLAC分别模拟加筋土挡墙和软土地基,分析挡墙的变形、筋材拉力分布及内部破坏演化过程,并与刚性地基上挡墙情况进行比较,以探讨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的内部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吻合,其内部潜在破坏面经过连接件锚固端位置,各层筋材拉力均在连接件锚固端位置最大;软土地基上挡墙和刚性地基上挡墙的内部破坏面均一致,且筋材均由下而上依次断裂;软土地基上挡墙内部破坏面与地基圆弧滑移面贯通,为复合滑动模式,而刚性地基上挡墙整体破坏模式为折线型,连接件埋深范围内加筋体沿其底部连接件水平滑出。  相似文献   

5.
加筋土挡墙因其特有的景观性能、协调变形性能因而日益受到设计者青睐。面板作为加筋土挡墙的组成部分,对墙体的承载能力影响显著。针对现有设计规范无法考虑面板形式对结构自身力学变形特性的影响,设计并开展了整体式与分块式面板的离心模型试验。数据测试分析显示:整体式面板加载期的位移小于分块式面板位移;由于分块式面板位移较大,所以其水平土压力小于整体式面板土压力;加筋土挡墙面板底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分块式面板筋土界面的摩擦系数发挥值大于整体式面板数值,但两者均小于设计规范建议值;由于模型筋材长度较长并且连接件的存在,导致原型设计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6.
徐鹏  蒋关鲁  黄昊威  黄哲  王智猛 《岩土力学》2019,40(4):1427-1432
加筋土挡墙因其特有的景观性能、协调变形性能而日益受到设计者青睐。面板作为加筋土挡墙的组成部分,对墙体的承载能力影响显著。针对现有设计规范无法考虑面板形式对结构自身力学变形特性的影响,设计并开展了整体式与分块式面板的离心模型试验。数据测试分析显示:整体式面板加载期的位移小于分块式面板位移;由于分块式面板位移较大,所以其水平土压力小于整体式面板土压力;加筋土挡墙面板底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分块式面板筋-土界面的摩擦系数发挥值大于整体式面板数值,但两者均小于设计规范建议值;由于模型筋材长度较长并且连接件的存在,导致原型设计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7.
徐鹏  蒋关鲁  王宁  雷涛  王智猛 《岩土力学》2018,39(11):4010-4016
自加筋土出现以来,由面板、筋材、填土组成的加筋土挡墙被广泛研究并应于道路、铁路等土建工程中。填土的压实对加筋土挡墙的变形、土压力及筋材拉力等影响显著。为研究填土相对密实度对加筋土挡墙的影响,进行了3组不同相对密实度的离心模型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相对密实度越大,墙体变形越小,特别是加载期变形量;压实可增大面板附近土体约束,使水平土压力大于设计值;试验挡墙设计较保守,筋材填土界面摩擦系数小于设计值;筋材面板之间连接拉力分析表明,连接拉力实测值小于测试土压力。  相似文献   

8.
加筋土挡墙因其特有的景观性能、协调变形性能因而日益受到设计者青睐。面板作为加筋土挡墙的组成部分,对墙体的承载能力影响显著。针对现有设计规范无法考虑面板形式对结构自身力学变形特性的影响,设计并开展了整体式与分块式面板的离心模型试验。数据测试分析显示:整体式面板加载期的位移小于分块式面板位移;由于分块式面板位移较大,所以其水平土压力小于整体式面板土压力;加筋土挡墙面板底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分块式面板筋土界面的摩擦系数发挥值大于整体式面板数值,但两者均小于设计规范建议值;由于模型筋材长度较长并且连接件的存在,导致原型设计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9.
侯瑜京 《岩土工程师》1997,9(4):12-17,39
对于分离式加筋土挡墙,计算理论尚不成熟,特别是在地基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加筋土挡墙的变形及土压分布常常难以计算。  相似文献   

10.
结合加筋土挡墙在治理深圳河ⅢB工程中的成功应用,介绍了加筋土挡墙的作用机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地震正演模型在预测薄储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演模型的建立将地质模型和地震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区分岩性,也能进行有效的烃类检测.通过对哈萨克斯坦国某油田白垩系储层分析,经过岩石物理建模、AVO正演、楔状模型正演和确定性反演等一系列步骤,准确地预测了油水界面和储层分布情况,进一步证实了地质分析结果,从而减少了地震反演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陆深俯冲及超高压变质岩在物理实验模拟和数值实验模拟方面的进展及由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和板片断离模式的应用;综合各研究成果,总结出大陆深俯冲的3个基本要素是周边板块的推力、洋壳及地幔岩石圈的拉力和大陆岩石圈内发育的主断层,3个可能的板片断离过程,以及俯冲过程中大陆岩石圈可能的形态变化;对实验模拟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克服地震子波的时变影响,避免复杂的时窗大小选取问题,使得谱模拟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地震信号是平稳信号的假设条件,将改进S变换与谱模拟方法相结合,形成时频域谱模拟方法。在二维时频谱中进行谱模拟处理,该方法能够克服地震子波随地层深度变化的限制。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处理效果显示,时频域谱模拟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分辨率,实现地震资料的高分辨处理。  相似文献   

14.
15.
地质特征三维分析及三维地质模拟现状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自然地质现象极其复杂,三维实体普遍存在,随着地学研究不断深入,三维地质模拟已引起了地球科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经研制出了多种三维地质模拟软件,并被广泛应用到地质、矿产、水文、物探、地震、环境等各个领域。从地质体结构、构造、类型、分布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地质体三维特征,总结了国内外三维地质模拟软件在地质构造、地质工程、矿山测量、地球物理等方面的开发现状,指出三维地质模拟在软件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在地质数据采集、处理、解释、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并从三维空间数据结构、技术方法、应用研究等方面阐述了三维地质模拟新进展,最后论述了开展三维地质模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碳酸盐岩气藏的地质构造特征研究气藏系统的建模和模拟方法,定量研究储层性质和储量的计算方法,借助水动力学方法建立裂缝-孔隙系统的流体渗流模型,以最优控制原理设计系统模拟的目标,用交替变量方法同时计算系统参数和边界位置,实现在计算机上模似气藏的性质与动力学行为,进而计算储量。最后给出一个实际气田的系统模拟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7.
岩石圈板块变形物理模拟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岩石圈板块变形物理模拟是对板块构造演化的近似再现,代表了板块构造研究的一种主要方向。自然原型向实验模型的转换是模拟的理论基础,包括原型流变剖面的确定,原型与模型间比例关系的选取,实验模型流变剖面的建立。基于流变剖面的流变模型的结构为实验模型建构不仅提供了几何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等方面的信息,而且在物质材料选取上提供物性方面的指导。文章最后对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就华南-华北大陆板块碰撞模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岩体随机结构面三维网络数值模型有效性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岩体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模拟技术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最终的网络模型是否能够较真实地再现岩体的实际情况 ,为了使三维网络模型的结果能够真正地应用于实际工程 ,就必须对模拟的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检验的办法就是将模拟出的模型剖面图形与原型测量窗口的图形进行图形对比 ,或者将原型的观测数据与模型的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对比 ,当这种检验达到精度时 ,模拟出的模型为有效模型 ,可以投入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石西凸起侏罗系八道湾组具很大勘探潜力,现有地震资料对低幅度构造背斜圈闭不能进行有效识别.为满足圈闭识别需要,在不同解释方案基础上,利用SeisModTM波动方程正演模拟软件构建3种地质模型,正演模拟出不同地层构造模式下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对正演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为背斜圈闭解释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对该区侏罗系八道湾...  相似文献   

20.
地质雷达正演中的频散压制和吸收边界改进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建立了地质雷达的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数学模型,导出了理想 散关系和超级吸收边界条件。理想频散关系 考虑了FDTD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也考虑了高频电磁波在Yee氏网格中的传播特点;超吸收边界条件则用磁场分量来提高电场分量精度。数值试验表明,理想频散关系能真实地反映雷达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超吸收边界条件能有效减小截断边界的伪反射,提高正演精度。将之应用于实际计算,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