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黄海第四纪轨道事件与非轨道事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南黄海陆架区,作为地球轨道事件的代表,最明显的表现是海侵—海退序列。其中海侵层HⅠ、HⅣ、HⅤ、HⅥ、HⅦ分别与氧同位素1、5、7、13、23等温暖阶段相对应。主要的海侵周期受控于地球轨道要素所引起的全球变化进程。 关于非轨道事件,在南黄海发现了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的证据,在~(14)C测年11100±260aB.P.至10340±110aB.P.这一时段,出现了海平面短时期下落;孢扮资料发现11100aB.P.以前的植被由栎树落叶阔叶林—草原突变为干旱草原植被,持续到11340aB.P.再度变为栎树落叶阔叶林植被,证明这段时间发生了突然变旱及降温事件。从碳氧同位素资料还发现14100±810aB.P.(~(14)C)之后的冰消期在新仙女木期之前有两期更短时间的降温,可对应于老仙女木期(Older Dryas)和最老仙女木期(Oldest Dryas)。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迁的周期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文气候学的第一、第二定律,在过去的73万年内,各氧同位素阶段的气候是有规律地随着各阶段的、北半球冬半年的、全球所获得的、平均的太阳辐射量(Di)的变化而变迁的。所以在过去的73万年内,自然界的许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表1的Di的数据来解释。我们称表1为气候变迁的周期表。  相似文献   

3.
西太平洋暖池区作为驱动全球气候变化引擎,是近年来古海洋学尤其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以南海大洋钻探ODP130航次807站浮游有孔虫的氧同位素值为材料,建立了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跨越4.5 Ma、分辨率达2~3 ka的天文年代标尺,通过浮游有孔虫表层种和次表层种的氧同位素的变化来分析温跃层、上部水体垂直结构的变化,结合频谱分析以及与地球轨道参数(ETP)的交叉频谱分析,研究始新世以来尤其是北极冰盖形成时期西太平洋暖池的演变及其对地球轨道驱动的响应,为全球气候环境演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莱州湾西岸晚第四纪海相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东部沿海第四纪海相地层及其它有关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于认识第四纪以来的海平面变化情况、海侵海退过程,以及中国浅海的形成历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东部沿海第四纪沉积矿产和地下水的评价、开发等,均有着直接的意义。1974年,国家地质总局石油研究大队,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密切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还缺乏关于大型陆架系统对全球海面变化响应的研究,5年来我们对中国东部宽阔的陆架海底进行详细制图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中国东部陆架海底沉积环境分布与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海面变化之间有很好的响应关系;目前的陆架海底被3个沉积体系覆盖,即低海面期的古滨带、冰消期的海侵体系和高海面期的涡漩及近岸带沉积体系;末次冰期后期以来,可区分出3个快速海面上升期和3个慢速上升期。在快速上升期,海底形成了代表海岸快速移动的混杂沉积-海侵边界层,海岸平均移动速度10~22cm/a(最大64cm/a),缓慢上升期,形成了陆架广泛分布的潮流沙脊体系,三期沙脊体系之间有继承性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第三纪海侵期中国近海新生代沉积盆地主要有渤海、南黄海、东海(即东海陆架盆地)、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等六个盆地(图1),在第三纪早期多为环绕着大陆边缘的湖盆.这些湖盆主要是箕状或地堑式断陷盆地.当断层下断活动剧烈时盆地下沉,时值东南亚大规模的海侵开始,导致海水的短暂入侵,形成具有半封闭性质的滨海湖盆地,局部地区形成泻湖,对油气的生成和聚集十分有利.依据各盆地所获得的钻井资料,第三纪沉积时发生的海侵主要分为五期(附表、图2).  相似文献   

7.
莱州湾东岸的地貌发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地球发展史的最新一页——全新世里,最大的地质事件不过于全球性的最后一次冰期已进入结束阶段,海平面上升到达目前的高度、海侵达到最盛时期。根据渤海海底钻探揭示,在最后一次海侵到达这里之前,它是一个内陆洼地,发育了淡水沼泽泥炭沉积层。渤海海侵在距今八千年左右发生,海水自渤海海峡进入。在渤海中部、3—5米厚的海相砂质软泥直接覆盖在陆相洼地和沼泽相之上。海侵引起了海岸线的巨大变迁,发育了一系列新的侵蚀和堆积地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五凹钻井所揭示的阜宁组进行岩性、地球化学、古生物及地震相等综合分析证实,南五凹阜宁组发育中深湖相泥质烃源岩,且该套烃源岩形成于"广湖咸水"沉积环境。"广湖"即湖盆分布广泛,中深湖相泥质烃源岩在凹陷深洼处和缓坡带均有发育,平面上面积大,纵向上厚度大,具备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咸水"即烃源岩形成时期湖盆受到了海侵影响,致使水体性质偏咸。南五凹与中国东部古新世—始新世期间曾遭受海侵影响的其他湖盆类似,其形成的咸化烃源岩具有"排烃早"的特征。南五凹阜宁组湖相烃源岩"广湖咸水"沉积特征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今海平面的上升归咎于全球的变暖,海平面的变化已是一个威胁地球及其人类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而过去海平面上升与下降可以在地球的历史时期沉积的沉积层中得以诠释。2007年夏季,由国际大陆科学钻探(ICDP)资助,IODP将执行新泽西浅海陆架的勘探,届时将从美国东部近海早-中中新世沉积序列(24~14 Ma)中采集岩心。科学目标是评价在该时间段全球海平面的重大变化及其定年,确定海平面变化和沉积序列建造之间的联系。主要是恢复这一时期的地球气候系统,其中包括南极冰川最盛期与冰盖相对变小时温暖的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本航次计划在近海4…  相似文献   

10.
第1 期中国东部末次冰期风沙沉积的基本特征及其相模式…………… 张明书 刘 健(1)中更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六次海侵及其天文气候学的解释………徐钦畸 林和茂(11)安徽省淮北平原第四纪抱粉序列…………………………………于振江 黄多成(21)黄河三角洲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薛春汀(33)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钙质超微化石古生态及沉积环境……………………唐祥华(41)东海西部海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黄慧珍(47)乌石凹陷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资料,对东海黑潮表层海流的半年内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主要以下结论:(1)东海黑潮表层海流在台湾东北海区和吐噶喇海峡附近海区存在着最为显著的变化;(2)那里的表层海流都存在半年内时间尺度的变化,其谱峰主要在50~70d及90~140d两个频段内,两个准周期变化的基本特征都是异常气旋涡和反气旋涡的准周期转换;(3)异常气旋涡和反气旋涡的活动都与东海黑潮在两个海区的流轴变化相联系,气旋涡与黑潮流轴在该海区的向东南退缩相伴,而反气旋涡与黑潮流轴在该海区的向西北推进相伴;(4)初步分析表明,在台湾东北海域导致50~70d变化的异常涡旋主要源于黑潮自身存在的中尺度过程,而90~140d的变化则主要受从台湾以东传来的中尺度涡影响。类似地,吐噶喇海峡附近的黑潮海流同样在50~70d及90~140d两个频段内存在显著的准周期变化,回归分析表明,导致50~70d变化主要源于上游黑潮海流的中尺度过程,而90~140d的变化则主要受琉球群岛以东传来的中尺度涡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