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79年10月11—13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日本雪冰学会秋季大会安排了“亚洲冰雪研究现状讨论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施雅风、助理研究员黄茂桓应邀参加并分别作了“中国山岳冰川研究若干成果”和“中国季节冰雪研究若干成果”的报告,讨论会后放映了中国影片《世界屋脊》。日本学士院院长和达清夫教授和日本雪冰学会会长吉田顺五教授分别接见了首次来访的中国同行。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发起召开的我国应用雪冰学术讨论会将于1985年9月在新疆伊宁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有:1)积雪、雪崩、风吹雪及有关灾害防治;2)河、湖、海、水库冰及其冰害防治;3)现代冰川冰、冰川资源及冰雪物理;4)雪冰测试技术;5)融雪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为了促进和繁荣我国的雪冰冻土科学事业,决定设立“雪冰冻土优秀奖”,以奖励在冰川学(广义)、冻土学和低温环境科学研究中作出显著贡献的科学工作者和组织工作者,并于今年开始评定。学会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推荐“雪冰冻土优秀奖”候选人名单。 “雪冰冻土优秀奖”共分五种:(一)优秀基础理论奖;(二)优秀技术发明(或服务)奖;(三)优秀  相似文献   

4.
积雪系指降雪、冰粒、表霜、冻雨以及大部分已冻雨水形成的覆盖在地球表面的雪层。积雪科学是地学的一个分支,目前正在迅速发展。我国六十年代初开展积雪研究以来,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积雪观测规范和分类标准,已给积雪研究的深入及资料的累积带来困难。国际雪冰委员会公布了国际积雪系统分类图表,1981年又出版了《雪崩图集》。本文试图在分析积雪特性影响的基础上,主要对图集中所含积雪常规观测项的所用术语及其表达式作一介绍,以利于广泛采用国际标准,促进积雪研究。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雪、冰委员会和国际冰川学会共同发起,将于1981年9月14—19日在美国哥仑布城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召开。领导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C.B.B.布尔(主席,美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冰川学工作组成员)、  相似文献   

6.
为了总结自1958年以来我国开展现代冰川研究的成果、经验和教训,检阅1978年全国首次冰川冻土学术会议以来在冰川学及雪冰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冰川研究及雪冰研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中国地理学会拟定于今年10月份在兰州召开“全国雪冰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7.
日本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41年11月。它是一个研究寒地环境的自然现象、科学理论及其应用的机构。他们所谓“寒地”的定义不仅包括南极、北极和超过雪线而巍峨耸立的高山顶端,而且还包括那些冬季被朔风寒流所侵袭,土地、河流、海洋因而冻结并被很深的积雪所完全覆盖的地带。这个研究所是由中谷宇吉郎博士所创建的,现任所长为黑岩大助教授。根据一九七八年该所提供的数字,全所人员96名,其中  相似文献   

8.
继在美国那不拉斯加大学(1974年),加拿大卡鲁加林大学(1982年)和法国格林诺布尔环境冰川学地球物理学研究所(1988年)召开的第一、二、三届国际冰钻技术讨论会后,由日本极地所和日本雪冰学会共同发起组织的第四届国际冰钻技术研讨会于1993年4月20—23日本东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在1992年夏季格陵兰冰盖中心完成3029m透底深钻,创造了国际冰芯钻探史的新记录,日本国确  相似文献   

9.
《岩矿测试》自2005年已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分析文摘》和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为来源期刊。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简称RSC),是一个国际权威的学术机构,是化学信息的一个主要传播机构和出版商。一年组织几百个化学会议。RSC期刊大部分被SCI收录。《分析文摘(Analytical Abstracts)》由RSC出版,是分析化学家的首选专业数据库,为分析化学领域特制的文摘信息,收录250多种国际性期刊。内容包括:普通分析化学、色谱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冻土学术会议于1981年10月中旬在兰州举行。这是我国冻土学界一次规模空前、内容丰富的盛会。有来自全国铁路、水利、林业、公路、地质、采矿等生产部门,以及科研和高等院校68个单位的182名代表参加。日本雪冰专家黑岩大助教授、美国寒区工程和冻土专家严银照博士和J·布朗博士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提交会议的169篇论文报告,充分反映了我国年轻的冻土学研究得到蓬勃发展,无论是普通冻土,还是冻土物理力学和热学性质,以及工程冻土方面,都有了相当的进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去日本筑波参加了由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资助、日本地质调查所组织的地下开发利用的短期进修。进修期间,参观访问了日本地质调查所、筑波大学、日本国际航业株式会社及有关的钻探机械和地球物理仪器制造公司,并进行了北自仙台、福冈,南至冲绳宫古岛的野外实地考察。现将所见情况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28日,黑岩大助教授逝世一周年了。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哀悼这位杰出的冰雪学前辈。 黑岩教授1916年9月6日出生于日本高知县,1934年3月毕业于高知工业学校,1940年3月毕业于东京物理学校,1943年5月进入创办不久的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工作,1975年起任该所所长直到1980年4月退休。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的雪、冰研究 (一)第17次和18次日本南极研究考察队的冰川学研究 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ILTS)的若土正晓研究正在生长的海冰之下的海水对流模式。他从正在生长的海冰向下直到50米的深处量测海水中盐分浓度的垂直分布。发现浓缩的盐分在冰体与海冰之间的间面处被抑制,由于重力作用盐分被向下搬运到下  相似文献   

14.
雪冰内化学成分的记录为全球变化的各个方面,如气候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类活动、地质和宇宙事件等诸多科学命题的研究提供了直接或间接依据,这些化学成分记录主要包括雪冰内的稳定氢氧同位素、重金属、微粒、气溶胶、黑炭、离子等.雪冰内的离子化学成分的研究在冰川雪冰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更为准确地反映冰川雪冰内的记录信...  相似文献   

15.
简讯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开始收录《岩土力学》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开始收录《岩土力学》。CSA是美国文献出版公司(是美国著名的科技信息出版公司),总部在美国马里兰州的Bethesda,Cambridge地方,非英国剑桥,目前为全世界1500多家机构提供服务(本次在我国收录有65种期刊)。从2006年起《岩土力学》开始向该机构寄刊,这是继EI检索机构收录我刊后又一家国际机构对我刊收录,是《岩土力学》走向世界又一途径。剑桥科学文摘(CSA)是美国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公司出版发行、基于网络服务的文献信息检索系统,包含70多个数据库。覆…  相似文献   

16.
化学分析中雪冰样品采集和预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雪冰是重建过去时段甚至几十万年尺度气候环境状况的重要载体,其环境记录成为反演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雪冰化学分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其中雪冰样品的采集、运输及冰芯样品的提取和分割等过程是研究冰雪环境记录的关键环节。鉴于此,就上述过程的注意事项做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目前常规冰融系统中存在ICP-SMS样品颗粒溶解不完全、微量元素不精确等问题,引入了连续融解离散采样(CMDS)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大河  任贾文 《冰川冻土》1998,20(3):227-232
扼要回顾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历程,当前国际南极冰川学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并从南极冰盖雪冰物理特征研究,冰盖气候环境记录的现代过程研究以及冰芯研究等方面总结我国南极冰川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认为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南极冰川研究成果显著,尤其是对南冰盖气候环境记录的现代过程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居于国际研究的前沿地位。  相似文献   

18.
雪冰化学的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雪的低温环境有助于使保存在其中的各种信息不被破坏,所以雪是记录大气信息的良好载体.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四周被戈壁沙漠所包围,植被覆盖面积极小,纬向西风环流携带而来的大西洋水汽为它提供了主要的水汽来源,降水事件以降雪为主.  相似文献   

19.
雪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从雪盖与气候系统、雪盖的物理特性及其与生态学的关系、雪化学过程与养分循环、冰雪微生物、雪盖与小型动物、雪盖和植被等 6个方面综述了当前世界雪生态学研究进展,并对雪生态学近期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总体来看,当前国际雪生态学研究存在如下发展趋势:①强调全球气候变化对雪盖的影响及其反馈作用;②注重雪和雪盖的物理特性及其生态功能;③对雪盖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的研究报道增加;④冰雪微生物的超微结构、生理学、生理生态学、生态学、生命史、生物化学的研究得到了较快发展;⑤雪盖小型哺乳动物的生理、生态、形态适应性研究得到更多重视;⑥有关极端环境下的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及其与雪环境梯度变化关系的研究兴趣增加;⑦过程研究、定量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在各个方面都更加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1982年10月8日至11月24日,我应日本雪冰学会、名古屋大学水圈科学研究所水圈物理学负责人樋口敬二教授和尼泊尔特里修范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卡里斯教授邀请,参加了日本—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冰川考察队,在尼泊尔兰坦喜马尔地区采集了冰川、泥石流沉积等样品共65袋,并对加德满都以北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部分岩石露头进行了观测照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