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月初,美国能源部(DOE)秘书长Spencer Abraham向内华达州管理者和立法机关通告说,他已向布什总统建议,将犹克山作为国家核废料地质储存场所。Abraham秘书长的建议是基于“犹克山项目的科学研究是可靠的,而且研究表明,在  相似文献   

2.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一项战略性的地质工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它对地质科学技术发展至关重要,是发现新的地质体从而提高相关地区地质研究程度、检验已有地质科学理论和创立新的地质科学理论的基础,是制定国家和相关地区地质工作计划以及设立新的地质科研计划的重要前提,最卓有成效地解决社会需求,如矿  相似文献   

3.
基于四面体格网的3维复杂地质体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敏  薛勇  马蔼乃  毛善君 《测绘学报》2002,31(4):361-365
3维地质体的重构是3DGIS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地质与矿山等领域十分重要,但这一方面尚需大量细致深入的研究工作。在总结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指出四面体格网是目前表达和重构地质体的最佳结构,同时提出了以简化的面约束条件重构各类复杂地质体的方法及表达具有属性渐变和属性突变特性的地质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形象地表现层状地质体形态,本文利用VRML在虚拟环境中建立了3维地质体。根据层状地质体的实际情况,本文利用VRML中的几何形体建模节点ElevationGrid和IndexedFaceSet创建了3维地质体的虚拟现实模型。该方法利用钻孔数据获取层面数据,使用Surfer软件进行数据插值,得到网格化数据文件,用网格化文件与ElevationGrid节点相结合,模拟地质体上下表面,用IndexedFaceSet节点建立两层表面边界,从而构成一个视觉上闭合的3维实体。最后用此方法建立了层状地质体的虚拟现实模型实例。  相似文献   

5.
线框模型是三维计算机图形学中重要的物体可视化表示模型,在矿山勘查软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管理复杂三维地质体.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框模型表达的地质体的折面剖切方法.本算法首先建立剖切模型;其次,计算折面剖切面与地质体之间的交线并求得其切割剖面;第三,分割原始线框模型地质体;第四,对分割后的线框模型进行模型...  相似文献   

6.
在地质建模中,基于层面的地质块体结构模型的获取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的构建方法仅关注地质块体的提取和算法效率的提高,忽略了对地质块体与其组成面片以及各地质块体之间拓扑关系的建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建方法,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边界线与曲面片的关系,提取方向边和方向三角形,其次,按照右手法则建立面片排序表,最后,按照一定的遍历规则获取每个面片的正体和负体。此方法不仅可以自动确定地质块体与地质曲面片的组成关系,还可间接分析地质块体之间的邻接关系,从而为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建立以及三维地质体拓扑查询和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地质勘察人员需要了解各种地质体三维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还要能够根据勘察工程的进行,数据资料的增加动态调整地质体在三维空间上的形态及内部结构上的变化。利用IDL语言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图形显示功能,设计了地质体三维建模系统,实现了三维地质体的动态调整;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数字矿山的应用提供了模型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
闲置土地处置是当前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国办将其列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重点督查事项.但从国家土地督察机构2014年节约集约用地专项督察后续整改情况来看,处置工作推进难度很大.为此,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在沪浙闽开展了专题调研,深入了解闲置土地处置的难点及深层次原因,并从防范闲置、完善处置方式、加强监管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9.
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图象(MSS)具有视域广,地面分辨率适中和概括能力高等特点,是研究地质构造,尤其是活动构造、隐伏构造、深部构造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对MSS图象上具有透镜状影象特征的地质体,我国遥感地质工作者称它为透镜状岩块、透镜体、挤压透镜体和挤压构造透镜体。 作者在太行山地区和新疆南部进行地质和遥感地质工  相似文献   

10.
地质体3维可视化是地质工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热点问题,利用可视化的结果,可以将地质体的结构特征直观形象地展现在用户面前,使之可以非常直观地、清楚地对地质体进行各种观察和分析。笔者在综合考虑各种建模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文的建模数据——钻井数据的特点,采用广义三棱柱(Generalizedtri-prism,简称GTP)作为建模的体元对地质体进行3维建模,并对传统的基于钻井数据的3维地质建模的方法做了一些改进,使GTP可以自动地、快速地剖分成四面体,以此来解决由于GTP的侧而不是平面所带来的问题。最后,利用VTK(VisuaIizationToolkit,简称VTK)可视化技术,开发了一个3维地质可视化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本文建模方法的实际建模效果进行了展示和验证。  相似文献   

11.
邹艳红  何建春 《测绘学报》2012,41(6):910-917
针对地质勘察中地质体采样数据离散且不完备,基于这些数据难于构建地质体三维模型的问题,一种基于Marching Cubes算法的地质体三维空间形态隐式模拟方法被提出。此方法首先运用空间插值方法,推断和预测地质体的分布趋势,构建地质体三维空间规则数据场;在此基础上,采用Marching Cubes算法实现由网格离散点到三维等值面的模拟,提取出三维地质体的光滑等值曲面;最后结合OpenGL三维可视化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微小三角面逼近来实现地质体的三维空间形态的可视化。通过实例,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基于钻孔勘探数据的矿体三维空间形态模拟,快速构建了矿体三维模型,模拟结果接近于传统的手工圈定边界和进行矿体推断而建立的三维模型,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魏占营 《测绘科学》2012,37(5):78-80
利用剖面图进行地质体建模因其复杂度很高,常常是利用CAD或类似的地质建模软件进行交互式的建模,因此非常耗时。本文以大坝地质平切图(剖面图的一种)为数据源,开发了一种"多段连接"的方法可以自动构建地质体的三维表面模型,以及一种"三次搜索法"用于模型剖切分析,并在实际项目中验证了本文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应用的8个方面问题,即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作用的认识问题、遥感解译和信息提取问题、环形构造问题、影像变异问题、地质体可解译程度问题、影像异常问题、透视信息问题以及遥感地质影像模型问题。文中对上述问题的目前研究现状及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14.
面向地质建模的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对地质对象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机三维地质建模的基本要求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对象的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在该数据模型中,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地质对象抽象为点、线、面、体,体类又进一步划分为复合体、复杂体、简单体和体元四类。对所有对象类设计了12种拓扑关系和相应的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是工农业大省,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长期以来,地质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以地质工作为先导,矿业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钢铁、化工、建材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矿产勘查力度,不断扩大资源储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扩大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增强地质工作服务功能,已成为紧迫要求;加快地勘队伍改革与发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思想,探讨了在ArcEngine与Visual Studio2008开发平台下采用混合空间数据模型与GI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地质体三维模型。经过探索与实践,在ArcEngine组件平台下寻求出一套构建三维地质体的接口与方法。针对往常通过钻孔数据直接构建地质层TIN存在棱角分明与实际地质体不符等缺陷,本文提出由钻孔数据通过克里金插值构建地质栅格层集,再转化成地质TIN层集的间接方法,经试验证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对真实地质层的模拟。本研究对基于GIS平台开发构建地质体三维模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地质体的三维模拟以及地下空间数字化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含断层地质体的三维建模方法充分利用地质剖面数据对现有线框模型进行改进,能够根据地质剖面图的特点半自动化地发现地质断层线,从而构建三维地质断层面和地层面,然后利用OpenGL加以渲染显示。本文以贵州省黔西县龙井煤矿为研究实例,在自主研发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纸质地质剖面数据实现含断层地质体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相似文献   

18.
煤田地质小构造近景摄影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地质小构造资料的收集一般采用常规地质野外调查配合普通测量的方法进行。为了获得大量的野外资料,特别是矿井或危险地段的测量,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本文是以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获得地质体构造的资料。即用SMK-120同步立体摄影机或小型立体摄影机对地质体目标拍摄立体象对,用1818立体坐标量测仪量测地质体平面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矿业经济大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国家安排部署了大量地质大调查项目,以及4个国家级整装勘查项目,地勘单位面临着艰巨任务。本文探讨了如何把握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拥有一大批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精深、工作经验丰富的地质勘查和管理专家等优势,处理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总体偏低等一些制约找矿突破的重大问题,从人才、技术、拥有第一手资料及装备上保证找矿重大突破;如何运用勘查成果收益资金对大中型重要矿床的发现和评价等重大成果给予奖励,建立鼓励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的激励和奖励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地质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采矿方法选择大多由采矿专家基于二维图件进行,可视化程度不高且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本文研究了基于GIS技术,运用3DMine,3DMax,Super Map软件,以及二维地形地质数据构建矿山地质体三维模型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地表及矿体的三维模型,实现二三维一体化的地下矿体环境;并在上述搭建的三维可视化环境下,采用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数学理论进行采矿方法选择,使采矿方法选择的过程更直观,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